温建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49-01
作为教师,课前要考虑一堂课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有效地将教学规律、原则、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等和谐地整合起来,辐射到课堂教学的各种要素,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后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就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从而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有效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上《少年闰土》一课时,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并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学生很容易的就集中了注意力,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由从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教师也从一味地讲授、讲述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深层次体验到学习之乐。
二、点拨归纳,高效教学
1.求异点拨法
所谓求异点拨法,就是选择恰当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从多角度答题的创造性热情,通过联想、补充、借题发挥,以便拓展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据此原因,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开放习作形式,让学生在多种习作形式中自主选择,自由习作。例如:学完《穷人》一课,我让学生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你瞧,他们在这里了。桑娜拉开了帐子。”作为开头续写文章,原文中人物的命运在学生的文章中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极具特色,学生创作的灵性跃然纸上。
2.材料点拨法
当今社会的信息资讯相当发达,尤其是互联网上古今中外、三教九流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入相关的诸如文字、音像、影视、多媒体等形式的材料进行启发引导,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及鉴别、鉴赏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材料点拨法侧重于利用适当适量的材料来诱导学生,激发其领会教材内容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其对教材介绍的现象等书本知识有更具体、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种方法运用得恰当不但可以避免讲课干巴巴,而且可以使讲课趣味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解《看海》中,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上语文课时材料点拨法运用得好,可收到“信手拈来成趣味,旁征博引拓思维”之效。
三、自测互评,当堂训练
经过学生自学,教师精讲点拨后,学生已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但尚未形成技能,教师及时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达标训练题,从知识的不同层面让学生练习,达到了对知识巩固升华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一过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训练题是学生独立快速完成的,控制好训练时间。
(2)在学生训练时教师要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3)训练结束后要及时评价、反馈、总结。
四、拓展迁移,提高效能
在满足了基础知识学习的情况下,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拓展迁移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语文知识个性化的特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讨论会、演讲会、写作文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文,独立地做出对文学家的评价,它强调学生的活动。
运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方式来拓展知识能够高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迁移知识的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你对诗人知多少”的资料交流活动,学生自主介绍有关诗人刘嗣绾、雷庵正、苏轼、宋新的相关资料,介绍课本上写景佳句的出处,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这就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观点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
(责任编辑 刘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