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化城市中的河道治理方式

2014-03-15 22:16赵忠梅张宪忠李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问题

赵忠梅 张宪忠 李燕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加快,城市污染的治理尤为严重,工业化进程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无法估算的,这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精神相互违背。尤其体现在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上。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促进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地位的立场上提出对策和建议,望广大同行给予重视。

关键词:固岸;治理方式;问题

很多城市的形成都是依水而建,这是由于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意识到水源的重要性。随着人口聚集程度的加大城市就形成了,所以说水源、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根源。现代城市中河流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已经是集引清、蓄水、防洪、排涝、航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所以针对现代城市河道的清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1 传统河道治理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只是进行片断的治理,也就是“需要哪里治理哪里”,这种形式对河道水流量影响十分巨大,同时对水中生态型和河岸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使河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与现阶段提出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所以进行城市河道的综合性治理刻不容缓。我国很多省份于2010年前后都提出了相应的河道治理方案和管理条例,来面对日益紧张的城市河道问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分析。

1.1 提高水质方式不能起到清理河道的作用

很多省份都采用引水的形式来替换城市河道中的水质,以求达到提高河道生态质量,但是这种方法只是能短暂的改变水流质量,却不能提高中体水质。改善水质的目的在于扩大河道面积、流量、深度使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受益。但是很多城市河道沿线却缺少引流装置,多用排放城市雨水和中水的形式,这使很多污水依旧通过城市排水系统汇集到河道中,另外不同水质相互掺杂,使水中的沉淀物加大,这使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问题不能被解决。

1.2 生态治河观的缺失

传统的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采取机械清淤,清理形式只是局限在疏浚、引配水,这使河道的生态性得不到重视。市区内的河道规划一般以平行的形态为基础,并且根据河道的笔直平行性进行划分这样规划虽然对城市规划和美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河道的线型比在生态自然性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河道护岸多以硬质驳坎,这种水体和边坡土体不能相互溶解,回填土和自然土体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完成土体净化。这就使水生物缺少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治理过程中会因河道疏浚问题使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不能对淤泥污染做出处理。这样就不能达到河道淤泥综合治理的效果。常规的治理方式不能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因素环境,这就使河道的生态治理不能完全实现。

1.3 河道底泥治理达不到标准

河道传统的治理方式复杂多样,一般涉及到绿化、驳岸、配水、截污、清淤等不同的形式,但在处理时没有考虑到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河道生态系统等相关问题,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底泥污染物问题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这些使得河水中 COD 浓度在底泥污染物排出后严重超出了 V 类水标准。尽管清淤可以消除一定污染的底泥,但城市河道底泥往往受到条件的影响,难以达到完全清除的要求,这就使得清淤后的底泥又会成为新的污染源。仅仅采取截污、清淤、冲水是难以消除黑臭问题,由于河道生态系统功能难以发挥使得自身的自净能力被削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黑臭问题。

2 如何采取综合性生态河道治理

2.1 减少污染源,及时处理污染现状

污染源头的控制是解决水污染最为彻底的方法,在污染源上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整理就能实现良好的控制,使城市河道环境得到更好的改观。首先污染源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污水排放指标,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源,同时通过雨水分流,以实现城镇规划中的雨排水和城市排水相互分流,通过不断的管道引流从根本上改善污水处理效率。使越来越多纯净的水被排放出去。

2.2 护岸工程中采取的措施

城市河道根据河流宽度和水量分为直立式、斜坡式,两种形式。下文笔者将对其进行逐一分析。首先直立式护岸适合在城市中水流量较大的河流,这种形式在河流汛期能够更好的控制,能够节省占地,使河道的净宽和深度增加。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后期投资大量的绿化资金来满足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的维护,同时这种河道缺少河岸和河床,使原有的生态结构发生破坏和改变,很难达到城市生态的要求。所以现阶段多少城市河道质量都采用斜坡式,这种形式不仅能够使城市河道区域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对水质进行进化,同时通过水生物的自然生态来创造出一个合理的生长环境。并且能够在河岸上采用绿化的形式进行覆盖,通过种植白三叶、高羊茅等植物,就能保证一年四季的绿色景象。需要注意的是采取植物固岸必须使水边土壤有一定的固化作用,使土壤能够提高抗水流的冲击能力。同时固岸所有的物质可以加强水质的净化,并且为居民创造十分优良的生活环境。

2.3 护岸生物的相关方式

生物护岸的根本是积极扩建河道坡岸的植被带,采用增加水生植物的形式来优化坡岸的生态环境。例如可以将生命力较强的灌木植物种植在河堤上,并且采用合理的生态格栅技术将植物根茎和河堤触为一体。使用植物的吸收功能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及时清除,以实现加固河岸、控制水源污染的作用,并且达到景观设计的绿化要求。在处理时需要参照河流岸段基底的状况由坡岸往河流中心不断设置湿生、挺水、浮水等不同的水植物,这样才能改善水质,从而优化河道内的生态环境。两侧的土地利用模式是在综合建设、景观、生态和经济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社会、经济三大目标的和谐发展,在坚持“生态优先、景观经济并重”的原则下,制定出科学合理、优化可行的土地利用模式,使该区域成为泾源的绿色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风景旅游度假区。

2.4 结合法律,加强管理

河道的治理要和法律法规相互结合,我国颁布的《河道管理条例》和《防洪法》等内容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河道的水质管理作为了水利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并且要求定期对城市中的河道实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做到及时处理。对河道的执法权限和管理效果进行限定。尤其在河道和其临近工程的管理上要加大审核力度。并且要积极参照其他地区的河道管理实例,最大程度的做好水利工程和临近水源工程的防污染工作。河道所在地区的主管部门要配合公、检、法对河道污染问题进行处理,是河道的管理秩序井然有条,同时定期对河道进行相应的维护,使其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河道管理环境。

3 结束语

城市河道治理并不是单一的生态环境的治理,它是将生态、水源保护、观赏性、周边发展相互结合的管理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中景观和生态作用同等的重要,这不仅会使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还会在根本上提高城市化和生态化的共同发展的速度,使人与自然能够高度统一,达到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形式。

参考文献

[1]胡云卿.城市河流水环境区域生态景观建设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付永川,杨海蓉.对重庆市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3]高晓薇,刘元元,戴纪翠,毛小苓.深圳河健康状况诊断及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04.

[4]刘京,朱岳梅,郭亮,高军.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06.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