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薇薇
探秘创新服务的“试验田”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周年亲历记
本刊记者 赵薇薇
2013年9月29日10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任务是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时光飞逝,转瞬间上海自贸区成立已近一年。上海自贸区究竟发展得如何?有哪些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其成果给上海乃至全国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带着这一连串问题,记者走进了上海自贸区。
迎着倾盆大雨,记者从上海市区驱车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这片引人注目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涵盖三大区域: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记者发现即使在暴雨之中,这里仍然呈现出一派车水马龙、生气勃勃的景象。
国家成立上海自贸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这里变成一块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在这块良种初播的“试验田”里精耕细作,努力催生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果实”。经过一年的播种和试验,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硕果”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政府职能实现重大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从以前以事前审批为主转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贸区有了第一张负面清单。这是颠覆性改革,标志着我国对外资管理一直采用的正面清单模式开始由“正”转“负”。现在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负面清单2014年修订版,由原来190条缩短为139条。
◆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商事登记制度已在全国正式推开,成为了上海自贸区首个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
◆上海海关对外发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中汇总纳税”、“保税展示交易”、“先入区后报关”等多项制度。
……
在各项创新“硕果”中,税收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很关心上海自贸区究竟有哪些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据了解,目前上海自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汇集了既有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出台新的税收政策,这与一些人原先的预想大相径庭。“上海自贸区从国家战略出发,在税收上不搞税收政策‘洼地’,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创新服务。”饶江这样解释。
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军地一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优势,在军委机关、各战区、各军兵种和省军区、集团军、院校及地方各级政府聘请联络员,及时了解掌握国防动员理论和实践动态。采取学术报告、成果发布、报刊选登等方式方法,交流成果,介绍做法,促进转化,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正式挂牌之后,税务分局的工作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暴增,呈现井喷的景象。“一天新增企业一两百户,有时候大厅一天有一千多人挤进来,我们几乎天天加班。”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陆李红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
据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上海保税区的存量企业有近1万户,其中缴税企业8千户。然而,现在短短十个月就增加了1万多户新注册企业,这个数字比以前二十年的总量还要多。目前,上海自贸区总计2万多户企业,而且这个数字一直还在不断增加。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目前只有173名税务干部。
面对人手紧、任务重的现状,饶江深有感触:“巨大的工作压力、冲击力倒逼我们去改革,去创新征管方法。我们每天绞尽脑汁在想如何创新,而且这个创新是可复制的,可以在其他地区推广。”
来到上海自贸区,你将会体验到意想不到的创新税收服务:如果你想申请税务登记号码,你既不需要亲自跑到税务分局去申请,也不需要给税务分局提供任何资料,甚至在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大厅里你也不必费心去寻找税务窗口。而在看不见的后台,税务网上系统已经为你自动生成了一个税务登记号码。这就是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推出的创新税收服务——“网上自动赋码”。
“网上自动赋码”是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在全国首创的税务登记“免审核”管理方式,是对传统税务登记方式的历史性突破。它是由原先纳税人主动提出税务登记申请,转变为税务机关根据工商、质检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由系统自动赋予企业税务登记号码。税务部门还建立了税务登记查询平台,纳税人可以网上自主查询税务登记信息。
“‘先备后核’是我们在8月1日新推出的另一项颇有特色的创新服务。”陆李红向记者介绍道。“先备后核”是指对清单内的涉税事项,税务机关不再事先审批,而是由纳税人根据现有政策规定向税务机关网上备案后先行享受政策,税务机关只负责进行事后核实和监管。目前,已经实现了6个“先备后核”事项的网上办理。至今年年底,将实现几十个审批备案项目的网上办理。
“小荷才露尖尖角”——上述创新服务只是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近期推出的“办税一网通”——十项创新税收服务措施的一部分。其他的创新服务措施还包括:网上发票应用、网上区域通办、网上自主办税、网上资格认定、网上非贸管理、网上按季申报、网上信用评价、网上服务体验。这十项创新服务措施涵盖内容丰富,最大限度地还权还责给纳税人,充分体现了“服务最大化、干预最小化、纳税诚信化”的特点。
“这十项创新服务措施是在充分听取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负责重点税源管理的第四税务所专管员邹敏告诉记者,“如其中的网上发票应用,我们前期做了大量搜集企业情况的工作,召开企业座谈会,让企业谈他们对电子发票的想法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为开展创新服务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新出台的创新服务措施,他们做了大量的辅导工作:“网上办税服务厅刚开始推广时,很多纳税人对网上办税的适应性不强。为了使纳税人更快适应网上操作,我们在大厅里专门设置一个体验窗口,有专人负责辅导,为企业服务到位。” 陆李红说。
大型美资企业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是“办税一网通”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纳税额高达2亿元,工作量较大。公司财务部主任薛丽身怀六甲,“办税一网通”的推出让薛丽喜出望外:“由于企业经营的需要,我们需要变更发票事项。以前的流程是拿了申请单到税务所提交申请,经过主管所的批准,才能变更发票事项。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十个工作日。而现在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我们上午在网上提交申请,下午就能去大厅直接领取发票,非常方便快捷。”在薛丽看来,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的创新税收服务非常人性化,走到了全国前列。
在上海自贸区的办税服务厅,税务干部正在热心为纳税人服务。赵薇薇/图
另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丹佛斯自动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从“办税一网通”中受益匪浅。丹佛斯是丹麦最大的制造工业企业,其上海公司既是纳税亿元大户,也是亚太营运计划21家企业之一。
对“办税一网通”,丹佛斯的具体办税人员张韵感触颇深:“对我们企业而言,这十项创新服务措施中收益最大的是非贸的网上备案。我们公司非贸项目较多,以前支付给丹麦的非贸项目平均每次要花费1个多月的时间,要先做合同备案,再做支付备案,整个过程非常繁琐。创新服务出台以后,可以当场即办。最极限的情况是我们可以先付汇,再缴税。最近一笔支付给丹麦的特许权使用费,就采用当场即办的模式,很快就办完了。它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安排资金的使用。”
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推出的十项创新服务措施,一方面是收获了纳税人的交口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向税务部门自身提出了新的挑战。饶江指出:“创新税收服务的核心是还责于企业,放手让企业去做。这对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原来是事前管理,现在变成事中、事后管理,后续管理必须跟进,所有的岗位责任都需要相应调整,这是一个难点。”
对于后续管理这个难点,上海自贸区税务分局又有什么样的“金点子”?饶江给我们举例分析:“非贸出证5万美金以下可以网上备案,现在要扩充到5万美金以上也在网上先备后核,这样会有一定的风险。非贸分为源泉类和劳务类。有些劳务类业务判断比较复杂,存在用咨询费、培训费的名义侵蚀我国税基的情况。对此,我们实行双维度风险管控:一个是项目管控,如咨询费、培训费是风险较高的项目,需要重点管控;另一个是支付地点管控,如支付地点是避税地,我们就要高度重视。相反,对低风险的事项就办理得很快。这种控制风险的方法得到了纳税人的首肯。”
在采访中,纳税人对今后如何完善税收服务和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纳税人建议在非贸管理中,把打印税单和扣款环节也放在网上进行,这样就能实现完全网上管理;还有的纳税人建议对离岸业务能否实行类似于香港的零税率或低税率的优惠政策等。
不断创新的上海自贸区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像一块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大量中外企业纷纷落户:亚马逊、苹果、民生、阿尔卡特朗讯、汇丰、花旗……一个又一个企业相继落户上海自贸区。在这里,中国第一个大宗商品领域的保税现货价格——“洋山价格” 正式推出,首期产品“洋山铜溢价”通过国内外第三方权威数据平台同步发布。
为了支持上海自贸区的飞速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税收服务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十项创新举措。上海市税务局局长过剑飞指出,今后将强化执行的“力度”,加快落实的“速度”,拓宽创新的“广度”,进一步发掘税收服务、管理创新的潜力,以信息化为依托,对传统的纳税服务、征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市场主体搭建便捷、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税收服务“通道”,倒逼税收治理体系的变革升级和治理能力的强化提高。
“税收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企业不会仅仅只看税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金融环境、资金流的顺畅、政策的稳定性等。”丹佛斯公司的总经理张乐丹说。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也备受企业的瞩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区内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为其境内外关联企业提供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
通过在上海自贸区的子公司建立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可以更好地实现境内外资金池内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的自由流动。对此,丹佛斯公司的财务经理袁旦指出:“以前是先折换成美金,再折换成丹麦克朗。而现在股利可以直接以人民币方式支付到丹麦,非常方便,也节约了成本。我们以前通过新加坡、香港、台湾支付,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出台后,我们将资金池移到了上海,把上海作为中国区的资金池以及管理营运中心。现在上海已经真正成为贸易自由港!”
其他的创新举措也在不断出台。2014年8月1日起,国内首部自贸区地方性立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涉及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上海自贸区已经在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创新、推进政府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形成3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事项。
上海自贸区正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开放的环境吸引着来自全世界五湖四海的各类企业,日渐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贸易自由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上海自贸区时强调:上海自贸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努力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乔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