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技奖”杰出人才奖
记者:人人都在不断探索未来世界的边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 如果已知的世界是一座岛,那么,未知,就是这座岛的海岸线。关于“未知”,是否产生过恐惧?如何看待“未知”?
毕江:在我的思维世界里,“已知”与“未知”并不是简单的“海岛”与“海岸线”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自然处于知识爆炸的阶段,但这更多体现在具象层面,完全不必因此而恐惧。实际上,对于普遍规律乃至一般性认知,存在万物同源的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方哲学可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正在于持续揭示本质规律。不论对于技术、管理和业务,在同一阶段,一些策略、机制、原理层面的东西是可以总结、归纳乃至抽象、升华的。如果这方面思考到位并主动践行,对于未知世界,不但没有恐惧,思路反而可能因新奇而拓展。
何智敏:探索无边界,科技无穷尽。已知和未知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某人的已知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未知,反之亦然。没有任何人有着相同的已知和未知。就全体人类而言,就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而言,莫不如此。并且已知并不真实,未知才是真实世界。关于“未知”,有过焦急、有过愤懑,也有欢喜、有觉察,似乎有过恐惧,但更多时是迷惑和好奇。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未知”,带着这样的平常心愉快工作享受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觉察自己的“已知”和“未知”。
李照学:技术工作是有专业界限的,哪怕有时需要跨界,而且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也都是有限的。我们做的是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未知”没那么恐惧。在技术层面,只要发挥团队的力量,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各专业协作配合,积极探索,“未知”终会变成“已知”。
林定祥:对于技术工作者,职业的特点就是对于新东西充满着好奇,对未来充满着期望。但是,往往有新的技术出现也会产生“恐惧”,如何了解新的技术的特点,如何将新技术用到业务中去是一直需要思考和观望(观望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将“未知”变成“已知”。
技术人员会充满着自豪,会有动力去探索下一个“未知”。
罗为:对于未知的“海岸线”有压力,但也特别期待,期待被技术改变的新生活。
徐进:恐惧谈不上,但确实有些担心。因为越来越感觉到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比如再过若干年,汉字书写会不会没有了?本就很低的国民读书现实会不
徐进:大学毕业后即到中央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至今已经25年。期间,经历了电视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以及电视领域大规模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发展历程,并深度参与了这些重大变革的技术实现工作。他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入学习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存储、管理等各方面最新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节目创新需求和节目生产需要,在演播室录制、电视舞台效果呈现、电视节目前后期制作、信息网络系统运行以及技术管理等多项电视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一系列电视技术工程项目,起草了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实施的技术报告和管理流程与规范,为实现电视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磁带到文件的三次转变,为广电行业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流程再造做出了一定贡献。会越来越严重?另外,技术快速发展对人们心理的作用不可小视,以前曾经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是不是也有了“人有多大胆,技术都能实现”的倾向……什么都快其实是违反自然或客观规律的。老话讲“慢工出细活”,应该是当下做任何事情思考的要素之一。
张晓伟: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管理25年,着力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管理,依据业务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改善集团各报出报环境,主持采编系统升级改造;建立集团业务系统EIP、DMS等;切实保障集团网络运维。专注信息技术应用及项目管理等边缘领域向业务体系的转化及融合(即:管理规范、业务流程、技术实现),获2007年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
张晓伟:对未知的恐惧感一直都存在着,本能要求我们既要有敬畏之感,更要有勇气和好奇之心,去探索未知。没有能力就无法应对,要组合技术,适应媒体形态的需要。对未知的恐惧,唤起警觉,保持敏锐度,去应变、去探索、去适应、去发展、去把握趋势。唤醒生存的本能,聚集能量,传媒生态的重塑,我们肯定要去作技术实现铺路者,业务流程的规范者、协同管理先行者;再加上精益求精的标准、雷厉风行的作风、认真细致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这种良好心态与能力,展示自己推动发展的本领。
赵建国:这个问题很好,“未知”就好比新的科学技术探索与发现,新的科学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理想与愿望,更大更广更高需求及要求,需要有答案,需要解决实现,这也可以称之为“未知”,“未知”不恐惧,“未知”东西需要探索,需要科学研究,这是认识、了解未知的钥匙,是途径。如果真是把未知比喻已知岛屿的海岸线,那么,要想认识、了解未知,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新闻科学技术工作者下沉,潜水到海岸线深处,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地探寻、发现,不断地研究。认识“未知”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人们心中的未知、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的未知等,就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已知。
朱峰:一个非常有文采的问题,宇宙中的规律应符合我们认知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是美的,人们都是爱美的;而能否诠释未知,则看是否找到用已知去分解和综合的逻辑,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如此,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应该也是如此吧。
邹峰:科学家就是解决未知问题的。解决了一个一个“未知”,才能体现他们存在的价值。“未知”解决了,就变为已知了。因此未知并不可怕,因为有一天它总归会变成已知。恐惧主要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和对事物认识的恐惧,可能叫焦躁更准确。怎样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呢?主要是通过提高对“未知”的认知能力,正确判断解决“未知”的难度,找出“未知”世界发展规律,认清解决“未知”的自我价值,对“未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平时注意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勇敢顽强的工作作风和遇事沉着冷静应对的工作方法,注意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自己,都是解决恐惧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