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丽
问道战车
——某新型装甲装备诞生记
■ 王 丽
2009年12月7日下午2:30,北京201所燕岭宾馆七楼报告厅内,气氛紧张、严肃甚至有些压抑。偌大的会议桌前,中国兵器一机集团时任科研所所长徐劲松和他的设计团队面对专家团的提问对答如流。这是由兵科院组织的某装甲装备整车总体方案竞标的评标现场。
千里之外的包头,中国兵器一机集团公司科研所内,项目团队的技术人员既焦急又期待,只觉得等待的时间太漫长了,他们有的下意识地来回轻踱、翻看手表、摩挲手机,有的不时擦一下手心中沁出的丝丝凉汗,大家心中默念着——50多人、100多天不分昼夜的“鏖战”就看今天这一下子了……
在120分钟、30多个专家的轮流提问中,一机科研团队的总体方案以前瞻的战略构想、严谨的科学论证和翔实的数据支撑,征服了这些以苛严治学著称的科研战线专家和学者,战胜了另外两家在轻型装甲装备领域实力强劲的对手,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该项目的研制权,成就了公司科研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标志着公司在重点型号研制和综合科研实力方面具备了相当的优势,并有力地证明了公司作为国防装甲车辆研制生产主力军的地位不可撼动。
任何山峰的征服都是脚印延伸的杰作,每一座丰碑的镌刻都是汗水的磨砺、创新的传承。某新型装甲装备从2008年论证到2009年初演示验证,从2009年12月开始到2013年5月三年半时间内八次竞标、八次胜利,分别夺取了该项目的整车总体方案研制权、整机总装生产权、四个分系统方案研制权。这种勇气和智慧,不是上天偶然的赐予,不是灵光一现的瞬间火花,它是一机科研团队在激情的碰撞、创新的突破、合作的竞争和担当的责任中跌宕成长、百炼成钢的硕果。如今,战车实现了一机人心之所系、情之所衷,为祖国这场强大的“盛宴”增添了更为自信的理由。
(一)从骡马到摩托,从机械化到信息化,我国的强军之路铿锵有力。有人说,装备属性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它标志着这个国家可以驾驭的能力疆界,熔铸了这个国家能够抵达的智慧高度。这其中,某新型装备的传承和创新成就了填补空白的最精髓表现。
资深坦克专家方慰先已经退休多年,但他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装甲装备的技术研究。听说某型装备已进入正样车试制阶段,他感慨地说:“公司发展真快啊,当初我们只是把研制轻型当成一种公司产品发展方向,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几年间就实现了,真不容易啊!”
集团公司作为国家唯一的主战装甲装备科研生产基地,保持军品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无论对部队装备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尹家绪在《兵器的春天》一文中提到的:“机遇就是带刺的‘玫瑰’,不是谁都能抓得住。只有迎难而上、创新求变,方可掌握主动、扶摇直上。”面对世界军事格局的全新变化,公司积极抢抓机遇、不断调整,适应我军新时期装备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以轻型装甲装备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把“轮履结合、车炮结合、轻重结合、内外贸结合”作为战略发展思路,开始了梦想照进现实的破冰之旅……6年间,一张照片、一个模型、一篇仅有只言片语的外文报道、一切从“零”开始的努力……正是有了像任广武、陈志庆、刘伟这些舍小家、顾大局的科研人员,像张宇、张鑫、刘斌这些常年无怨无悔在外地承担科研任务的年轻试验人员,像张雅丽、郭素芳这些通宵达旦在试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老科技人员,一机人才实现了设计构想落地,最终让战车从图纸中隆隆驶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公司装甲车辆的优势地位,抢先研发出陆军某轻型履带基型底盘系列,形成了公司又一全新的军品谱系,填补了我国陆军某新型履带基型底盘的空白。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业已取得的辉煌成绩,我们最大的危机同样来自它。这就要求我们放下成就包袱,厚积薄发、勇争第一。正如徐劲松所说,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年稳健发展的一机航船一直处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危机意识中,在困难和矛盾的挑战中破浪前行。然而企业发展越向前推进,迎接的困难就越大,碰到的难题就越尖锐,而创新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抚摸着正在试制的某新型装备正样车,老科研人员马成荫心潮难抑:“外交之强者,须观人心之向背,有赖国力之强弱。通过这个项目的研制,我们以其为平台开展一系列专项和子课题研究,一定会加速公司核心技术的重大跃升,为国防建设提供性能优良的精品装备。我们老科研人员相信一代又一代年轻科研人员会勇往直前,在创新的路上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一机的科研团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创新中砥砺前行。
(二)经验表明,挑战中往往蕴藏着契机,步履维艰时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旦被正视,就会成为寻找出路的压力、催生突破的动力。这种正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正确认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准确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路径。v模式研发流程的应运而生完善了公司研发体系,成为了八次竞标、八次胜利的“制胜法宝”。
一次次竞标,某新型装甲装备研制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奋进之路,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正样车试制阶段。方案竞标和实物竞标历经的1300多个日日夜夜是整个项目最艰难的时光。难在哪里?难在必须保证一次性成功,决不允许有任何出错的机会,这让科研团队有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怎样才能保证一次性成功?v模式研发流程的应用让一切变成了可能。什么是v模式研发流程?就是本着“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通过全新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在先进技术、试验仿真与工艺创新同步融合的基础上,对先期突破各项关键技术、各系统部件的优化匹配关系、技术方案的风险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着力推进经验型设计向预测型设计的转变,并最终实现总体顶层方案。其核心就是研发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把问题前置进行科学验证,确保一次成功。
设计思维变了,角色分工变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从“一家之言”到“百家争鸣”,v模式研发流程的推广和应用令整个科研团队迎来了科研生涯中最为兴奋的体验——董亚平、刘军、马龙和潘杰是某关键部件的设计团队,如何科学减重,在实现产品“瘦身”的同时保证产品性能不变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在全新的v模式研发流程下,董亚平、潘杰负责产品设计的基本计算,刘军负责产品的结构设计,马龙负责计算机数字化仿真分析,他们分工明确、节点明确,但面对全新的材料、工艺和技术,几个人总是有着各自的想法,怎样融合才能得出最佳设计方案?讨论!于是,有的拿方案、有的翻数据,时而一人有力阐述、时而多位激烈辩论,因为某个细节达不成一致而产生胶着也是常有的事。
整整9个月,项目组成员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办公室,反复论证,每天晨昏颠倒,每天争论不休,每天都有共识,每天都有鼓励,每天都有精彩,某新型装甲装备项目最优的设计方案就在这样开放、民主的科研氛围中日渐成型。这里没有官本位思想,只有严谨的科学数据;没有学长前辈,只有负责的科研态度。这里,凝聚着创新智慧的一项又一项方案经过千锤百炼成熟落地,成为了战胜强大对手的“利器”,就连该项目的总设计师李春明都感慨“要带着北京的相关设计人员到一机来学习”。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说:“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历史选择了一机,一机选择了前进。无论这条研发之路多难,一机科研团队强军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未动摇,他们永不服输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早已融入到广大科研战士们脚窝深深的奋进之路上。
(三)2014新年伊始,《人民日报》上“你将如何存在”的发问引起了热议。是啊,我将如何存在?当大多数人还在思考时,一机的科研团队早已用干事创业的热情、超越自我的激情刷出了真实的“存在感”。正如年轻设计人员闫少军所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就能到达。”行动才是最好的回答。
科研所705办公室内,四个非金属件样品整齐地摆在桌前,设计人员赵俊魁正拿着样品资料与样品供应厂家沟通,安全性如何,耐久度、温度适应性如何,定价多少,有没有应用实例……涉及到样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赵俊魁考察的重点,通过比质比价,小赵要从中选择最优样品进行匹配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决定采购。
看到这个场面,大概很多人都感到困惑,赵俊魁是科研人员,怎么当起了采购员?没错,由于某轻型装甲装备项目首次引入了目标价格机制,技术人员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内涵——“市场调研员、比质比价谈判员、采购员、零件试验员”,年轻的设计人员们努力学习着并在与新角色的磨合中不断成长。
试验验证是科研流程的重要环节,每个部件、系统都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半实物仿真调试和修改完善才能与系统总体匹配,这支年轻的队伍利用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仿真及试验手段,准确地记录着数据和曲线,并在辛劳工作中不断提高技能。从事行动专业的陈科、车体专业的韩朝霞、三防专业的李平和杨旭均已成为专家型人才。时代的进程中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科研探索的路上,你挺起胸,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你的价值,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某新型装备研制的路上,所有参研人员默默的付出就是为了那个历史赋予的使命,为了那份国防事业的担当,太多太多的故事令人感动。在这个团队里有为了科研,将自己怀孕的妻子送回娘家,而自己始终奋战在一线的薄志峰;有因工作任务重每晚11点多才能下班与女朋友见面的惠亚斌;有孩子几次发烧住院,只能去陪护一两个小时的陈志庆;有由于长期在外地试验,一再推后装修婚房和婚期的张鑫;更有在高原科研试验中,由于工作太认真、太专注,而忽视了高原反应,在领导强烈命令下才前往医院就诊的45岁的郭俊伟……提到他们,我们更不能忘记负责整个科研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始终坚守在一线的项目主管郭志平。
作为该项目副总设计师的徐劲松,即使到了某新型装备进入正样车试制阶段的今天,都对6年研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他说,艰苦卓绝的工作不仅填补了我国陆军装备的一项空白,为公司创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研发体系,更重要的是锤炼了整个团队愈挫愈勇的科研品格,打造了一支能够推动兵器工业由生产组织型向科技引领型转型升级的技术过硬、忠诚敬业的专业化队伍。
“走过来似排山,开过去似倒海。”隆隆的战车必将尽显胜利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豪迈气魄。而一机的科研团队也像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多兵种战斗集团军,在科研道路上碾冰雪、向太阳,成为奏响“打造中国第一、国际一流军民结合车辆集团目标”澎湃乐章最嘹亮的音符。
2013年,一部讲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历程的纪录片《大国重器》令人振奋。第二集《国之砝码》的结尾处说,“中国,正在用自己制造的机器建设着自己的工程,这台机器之所以能吊起巨大的重物,离不开它身后更重的砝码。对于这台机器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砝码的轻重取决于自己的重量。制造什么和怎么制造,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地位。”而一机人的战车之路,何尝不是为祖国力量所在、强盛所依加码呢?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一机集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