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内容摘要: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在2000年以后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贸易顺差进程,对我国开展文化国际交流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然而,起始于2010年初,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呈现出逆差状态下的非均衡发展趋势,对第三产业贸易的健康发展造成冲击。文章通过回顾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发展演进,剖析了其近年来逆差失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发展应对机制和建议。
关键词:贸易失衡 旅游服务贸易 逆差调节
近年来,世界旅游业重心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过渡的趋势,其中以中国、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最为典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游客人数差距已经由高峰时的近2亿人次缩减到5000万人次,旅游市场份额差由50%缩小到10%,新兴经济体日益重视第三产业国际贸易在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经历了从2000年到2009年的近十年顺差发展,开始有所回落并呈现出贸易失衡的现象,旅游业对第三产业贸易的提携作用减弱,如何扭转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发展演变历程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维持了整体进出口总额持续上涨的趋势,自1982年到2010年,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从10.71亿美元增长到822.76亿美元,最高年均增长率曾经达到110%,除去1984、1990以及2003年以外均保持正向增长,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初衷主要是基于外汇储备考虑,通过开展入境旅游而较好的达到了预定外汇储备率,入境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到2012年增长了216倍,年均增长率25.8%,中国旅游外汇收入排名在世界范围内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十位左右大步跨越到世界前五名。
在我国第三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中,旅游服务业一直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旅游服务贸易额占据第三产业贸易比重从1982年到2010年一直维持在25%以上,同运输业、中介咨询一同构成了我国第三产业贸易的三大绝对主导结构,如表1所示。相对于第三产业国际贸易表现出的发展前期(1982-1992)小额顺差支撑、后期(1993-2010)长期逆差的整体发展趋势,旅游服务业作为其子栏目却长期维持贸易顺差,且经历了2001年到2010年的旅游贸易发展“黄金十年”,对于缓解我国第三产业贸易总体逆差局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呈现出小额逆差,并在随后有逆差扩大趋势,从2010年到2012年,旅游服务贸易失衡由91亿美元逆差迅速扩大到297亿美元,其对于我国第三产业贸易作用开始了由提升到阻力的转变。
据统计,2011年我国居民仅在欧洲市场旅游花费就超过500亿美元,相对于国内旅游全年110亿美元水平达到近4倍之多,其中“十一黄金周”七天内形成的假日境外游规模超过国内市场淡季三个月旅游规模的总和,缺乏入境游便利条件、内部旅游供给质量低下以及外购需求强劲造成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可见一斑。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非均衡转化成因
(一)直接成因
从根源上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额由顺差向逆差转换的直接失衡原因是出、入境旅游规模和收入的不匹配。2000年以后,在经历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的整体增长趋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旅游服务贸易额增长率事实上一度处于低位盘整状态,在200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同比增长率为-11.29%,2005年至2010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率低于10%,2009年全年增速不足5%。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比较,我国入境旅游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于东亚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平均增速12.6%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与非洲、美洲和金砖国家地区差距较大,仅仅超过欧洲地区3.2%的年均增长水平。
在入境旅游增长率低迷的情况下,出境旅游作为国际贸易经常项目进口计提的一方却表现出较强的市场延展性与发展潜力,在我国旅游友好目的地国家数量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的基础上,公民出境旅游高速增长,被批准旅游目的地国家(ADS:Approved Destination Status)数量达到114个,覆盖超过全球50%的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公民自费出境游实现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2012年全年达到破纪录的7300万人次,分别达到同期美国和日本出境游市场规模的150%和350%,私人出境游成为潮流,自费旅游比重从1992年时的不足20%达到目前的90%,出、入境旅游发展的失衡直接促成了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现象的出现。
(二)深层次成因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普遍对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较为重视,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旅游贸易刺激与支持政策来加速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例,美国和欧盟等先后出台了包括《国家旅游战略》、《新欧盟旅游政策框架》以及《旅游促进法案》在内的多部旅游贸易发展指引文件,如表2所示。美国在2012年5月发布的国家旅游贸易发展战略文件中指出,美国旅游业要服务于吸引国际游客、助力旅游经济以及宣传美国国家形象的责任宗旨,并且制订了总额为2500亿美元、持续时间达十年的国际旅游促销计划,平均年维持费用成本占据国家GDP比例1.72%。与此同时,美国旅游业积极呼吁削减访美旅游签证障碍,为国际游客提供出行便利条件,大量进行游客规模和来源国拓展工作。发达国家密集的旅游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出台行动在反映对旅游服务贸易重视的同时,也在侧面突出了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激烈竞争状态,这些都对我国入境旅游和出口创汇造成不利影响。
从我国目前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来看,国家层面的旅游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始终没有出台,国家形象建设缺乏市场影响力和国际号召力,因此在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贸易规则制定上都缺乏国家级平台依托,在对外贸易中缺失国际话语权,直接造成入境旅游规模的整体乏力。另一方面,以国内目前较为有限的高质量旅游服务内部供给状况来看,出境游市场的红火已极大的冲击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国内游客热衷购买海外奢侈品,这种需求恰好可以在国外得到较高质量的供给满足,于是国内规模庞大的出境旅游市场迅速被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发,设置各种出国旅游便利条件,刺激本国服务贸易出口。endprint
扭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政策建议
第一,出台国家级入境旅游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在世界各国均重视本土旅游经济出口开发的背景下,我国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旅游服务业的国家市场开发目标和年度计划,以阶段性工作促进整体规划的达成,开展旅游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筹建旅游政策评估体系,以战略性旅游服务贸易政策来强化出口旅游市场开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将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由“以量取胜”的传统观念向“质量结合”的方向转变。此外,以刺激旅游服务贸易配套设施发展的航权开放、增开国际航线、签证手续简化等工作也要同步进行,推动我国实现国际票务预订系统对接,完善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支持金融服务体系开展旅游贸易业务,建设标准化的特色旅游服务贸易体系,优化旅游业出口运作模式。
第二,讨论推出国家旅游形象中期发展推介计划,配合旅游贸易促销战略的实施。从发达国家的相对成熟经验来看,国家层级的旅游服务推广和市场营销通常具有公众利益性和外部性溢出特点,政府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运作模式,因此我国要在这些方面多借鉴成熟经验,加大投入以树立国家旅游形象。从美国以往的操作经验来看,占据GDP比例水平1.72%的投入标准将使得我国政府每年用于旅游形象支出费用达到约120亿美元规模,同时配套旅游贸易营销战略要纳入日程,树立中期旅游服务贸易营销规划,将国家旅游形象目标确立任务与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国家旅游形象规划任务的重点要突破政府单一营销模式,发展市场化旅游贸易营销、专业化以及绩效制旅游贸易体系。
第三,以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手段转移贸易资金流向,吸引外资内流。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扭转关键落实在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弥补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着手于扩大旅游产品经营范围和拓展旅游销售对象,在计划和实施出境旅游的公民群体中宣传本土旅游产品免税政策,积极打造出入境口岸免税店铺规划,致力于建设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出入境购物的集中契合点,努力将本土居民外购需求向内部吸收转换。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争取将旅游贸易免税产品的范围由单一类别向包括酒水、烟草、保健品、数码产品、装饰品、服装等多类别发展,积极扩大和提升本国旅游贸易数量和质量,外购转内购,入境游大于出境游,弥补贸易逆差,扭转非均衡贸易状态。
结论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的非均衡化逆差趋势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层面重视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局部消费习惯改变都构成贸易逆差的助力因素,因此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之外,本土旅游服务产业自身也要进行自我剖析,规划清理旅游业经营混乱和同质化现象,以中华特色文化旅游吸引外国游客,以优质服务导向挽留国内游客,多方面努力扭转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趋势,使旅游业为我国第三产业的继续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阎如良.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2.贾怀勤.中国旅游进口调查统计方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8)
3.苏振.论日本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36)
4.饶勇.航权开放与出口导向型服务产业发展—基于三亚旅游业发展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5.许守任.我国入境旅游贸易促进策略选择—基于国际游客感知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2(12)
6.刘鑫.浅谈中国旅游贸易竞争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7.彭娟.我国旅游业SCP范式分析及贸易对策浅析[J].中国商贸,2011(7)
8.张学萌.中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关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endprint
扭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政策建议
第一,出台国家级入境旅游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在世界各国均重视本土旅游经济出口开发的背景下,我国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旅游服务业的国家市场开发目标和年度计划,以阶段性工作促进整体规划的达成,开展旅游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筹建旅游政策评估体系,以战略性旅游服务贸易政策来强化出口旅游市场开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将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由“以量取胜”的传统观念向“质量结合”的方向转变。此外,以刺激旅游服务贸易配套设施发展的航权开放、增开国际航线、签证手续简化等工作也要同步进行,推动我国实现国际票务预订系统对接,完善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支持金融服务体系开展旅游贸易业务,建设标准化的特色旅游服务贸易体系,优化旅游业出口运作模式。
第二,讨论推出国家旅游形象中期发展推介计划,配合旅游贸易促销战略的实施。从发达国家的相对成熟经验来看,国家层级的旅游服务推广和市场营销通常具有公众利益性和外部性溢出特点,政府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运作模式,因此我国要在这些方面多借鉴成熟经验,加大投入以树立国家旅游形象。从美国以往的操作经验来看,占据GDP比例水平1.72%的投入标准将使得我国政府每年用于旅游形象支出费用达到约120亿美元规模,同时配套旅游贸易营销战略要纳入日程,树立中期旅游服务贸易营销规划,将国家旅游形象目标确立任务与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国家旅游形象规划任务的重点要突破政府单一营销模式,发展市场化旅游贸易营销、专业化以及绩效制旅游贸易体系。
第三,以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手段转移贸易资金流向,吸引外资内流。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扭转关键落实在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弥补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着手于扩大旅游产品经营范围和拓展旅游销售对象,在计划和实施出境旅游的公民群体中宣传本土旅游产品免税政策,积极打造出入境口岸免税店铺规划,致力于建设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出入境购物的集中契合点,努力将本土居民外购需求向内部吸收转换。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争取将旅游贸易免税产品的范围由单一类别向包括酒水、烟草、保健品、数码产品、装饰品、服装等多类别发展,积极扩大和提升本国旅游贸易数量和质量,外购转内购,入境游大于出境游,弥补贸易逆差,扭转非均衡贸易状态。
结论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的非均衡化逆差趋势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层面重视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局部消费习惯改变都构成贸易逆差的助力因素,因此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之外,本土旅游服务产业自身也要进行自我剖析,规划清理旅游业经营混乱和同质化现象,以中华特色文化旅游吸引外国游客,以优质服务导向挽留国内游客,多方面努力扭转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趋势,使旅游业为我国第三产业的继续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阎如良.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2.贾怀勤.中国旅游进口调查统计方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8)
3.苏振.论日本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36)
4.饶勇.航权开放与出口导向型服务产业发展—基于三亚旅游业发展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5.许守任.我国入境旅游贸易促进策略选择—基于国际游客感知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2(12)
6.刘鑫.浅谈中国旅游贸易竞争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7.彭娟.我国旅游业SCP范式分析及贸易对策浅析[J].中国商贸,2011(7)
8.张学萌.中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关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endprint
扭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政策建议
第一,出台国家级入境旅游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在世界各国均重视本土旅游经济出口开发的背景下,我国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旅游服务业的国家市场开发目标和年度计划,以阶段性工作促进整体规划的达成,开展旅游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筹建旅游政策评估体系,以战略性旅游服务贸易政策来强化出口旅游市场开发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将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由“以量取胜”的传统观念向“质量结合”的方向转变。此外,以刺激旅游服务贸易配套设施发展的航权开放、增开国际航线、签证手续简化等工作也要同步进行,推动我国实现国际票务预订系统对接,完善入境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支持金融服务体系开展旅游贸易业务,建设标准化的特色旅游服务贸易体系,优化旅游业出口运作模式。
第二,讨论推出国家旅游形象中期发展推介计划,配合旅游贸易促销战略的实施。从发达国家的相对成熟经验来看,国家层级的旅游服务推广和市场营销通常具有公众利益性和外部性溢出特点,政府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运作模式,因此我国要在这些方面多借鉴成熟经验,加大投入以树立国家旅游形象。从美国以往的操作经验来看,占据GDP比例水平1.72%的投入标准将使得我国政府每年用于旅游形象支出费用达到约120亿美元规模,同时配套旅游贸易营销战略要纳入日程,树立中期旅游服务贸易营销规划,将国家旅游形象目标确立任务与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需要注意的是,解决国家旅游形象规划任务的重点要突破政府单一营销模式,发展市场化旅游贸易营销、专业化以及绩效制旅游贸易体系。
第三,以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手段转移贸易资金流向,吸引外资内流。旅游服务贸易非均衡状态的扭转关键落实在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弥补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着手于扩大旅游产品经营范围和拓展旅游销售对象,在计划和实施出境旅游的公民群体中宣传本土旅游产品免税政策,积极打造出入境口岸免税店铺规划,致力于建设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出入境购物的集中契合点,努力将本土居民外购需求向内部吸收转换。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争取将旅游贸易免税产品的范围由单一类别向包括酒水、烟草、保健品、数码产品、装饰品、服装等多类别发展,积极扩大和提升本国旅游贸易数量和质量,外购转内购,入境游大于出境游,弥补贸易逆差,扭转非均衡贸易状态。
结论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近年来呈现出的非均衡化逆差趋势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层面重视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局部消费习惯改变都构成贸易逆差的助力因素,因此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之外,本土旅游服务产业自身也要进行自我剖析,规划清理旅游业经营混乱和同质化现象,以中华特色文化旅游吸引外国游客,以优质服务导向挽留国内游客,多方面努力扭转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趋势,使旅游业为我国第三产业的继续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阎如良.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2.贾怀勤.中国旅游进口调查统计方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8)
3.苏振.论日本旅游产业演进对旅游公共政策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36)
4.饶勇.航权开放与出口导向型服务产业发展—基于三亚旅游业发展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5.许守任.我国入境旅游贸易促进策略选择—基于国际游客感知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2(12)
6.刘鑫.浅谈中国旅游贸易竞争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7.彭娟.我国旅游业SCP范式分析及贸易对策浅析[J].中国商贸,2011(7)
8.张学萌.中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关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