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片从《英雄》算起也就十几年,市场真正启动也就这几年。之前第五代导演是改开后的第一代导演,聚焦的仍然主要是土地和历史,经常是一回事。贾樟柯的故乡系列,用教科书的话说,“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冯小刚贺岁片多是都市戏,主人公多是个体户,《大腕》最后精神病院的对白一黑黑俩行业,互联网和房地产。
2010年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是对外企黄金时代的留念。但和真实的外企生活有一定距离。现在即使应届毕业生Oriention,也不用从门卡教起,那么是在给观众科普。也不必赤果果地打出工资数,还配上叮铃铃的响声。由此推测目标受众并非商业界。
不过几年工夫,电影市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2012年末的票房奇迹《泰囧》,故事缘起创业团队内斗,寻找投资人。近期上映的《前任攻略》男主女二是创业搭档,女二最后嫁的是个投资人。当然首先是剧情需要,某种程度也反映,主创团队和观众都已熟悉创业文化,隐然有超越经理人文化之势。
《中国合伙人》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有向世代致敬的意思,分别偏60后和75后,两代人看两部片都能触动很多记忆,百感交集。也都商业和前商业元素交错,正是这两代人的写照。《小时代》面向85后,就没有这么纠结。《合伙人》和《小时代》都励志,但励志的方式大不一样。《北京爱情故事》讲了五对恋人的故事,涵盖所有世代。
这些都可以归入青春偶像剧,各种原因,是国内产量最高的题材,商业只是一个背景。各位女主人公的感情观也颇耐人寻味。《杜拉拉》中当高层决定解聘拉拉的男友王伟,她知情却出于自保隐瞒。《前任》中女二精明强干,但坚守14年既不表白,又坐视男主放浪,最后认命嫁人。这两种选择看似相反,其实都很传统。而《小时代2》顾里和男友串通对付男友他妈,然后盛装抢婚,就要主动得多。
有趣的是,在《杜拉拉》中外企都是工作狂,而《前任》中女二从外企出来,嫁人后又回归外企。《前任》最后男主有段旁白,大意是那一代认为东西坏了可以修好,我们这一代坏了就换。
国内商业片题材还比较单一,参考好莱坞,期待将来增加几类与商业有关的题材:商业人物的传纪片,这需要时间,盖棺论定。《华尔街》这样逼真的商战片,需要更懂商业的主创团队。《搏击会》这样的反商业片,《美国美人》中面临中年危机的职业人。以及《终结者》、《生化危机》等科幻片,缘起邪恶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