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明,才 智,王彦人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骨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断增加,对于粗隆间骨折患者,目前国内外医生一致认为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治疗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2],可以减少非手术治疗所带来的髋关节内翻畸形、长期疼痛、长期卧床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内固定有多种方案,先后出现了Richard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Inter Tan等[3],Inter Tan髓内钉是Smith & Nephew公司生产的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4],现将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和Inter Tan固定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104例患者中,采用PFNA固定(PFNA组)58例,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65~92岁,平均77岁;采用Inter Tan固定(Inter Tan组)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65~89岁,平均76岁。所有患者术后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4个月。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PFNA组采用全麻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52例,C型臂透视下,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大粗隆顶点进针植入主钉,打入股骨颈防旋转刀片并锁定,最后安装远端交锁钉。
Inter Tan组采用全麻2例,硬膜外麻醉44例,术中在C型臂透视下,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恢复颈干角及前倾角后,于大粗隆近端做一长4~5cm纵行切口,直至大粗隆顶点,于定点处植入导向针,透视满意后开口扩髓,插入髓内钉,连接体外导向器,通过套筒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透视见位置良好后,分别拧入交锁组合钉,视骨折情况给予0~10mm加压,透视满意后,安装远端交锁钉。
1.3 术后治疗:术后PFNA组和Inter Tan组各4例留置引流管,于术后2~3d拔出,余患着未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抗炎、消肿治疗4~7d。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患肢空气压力波治疗,患髋、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主动踝泵功能锻炼,术后1周98例患者无负重扶双拐下地,复查X线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4个月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2.1 2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FNA组与Iner TAN组术式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d)PFNA 58154.5±43.458.3±15.493.4±14.6Inter Tan46160.3±52.263.1±14.591.3±14.4
2.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PFNA组螺钉切出1例,头部旋转1例,Inter Tan组无并发症发生,2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7,P>0.05),见表2。
表2 PFNA组与Inter Tan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例数)
2.3 2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比较:Inter Tan组加压效果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P<0.05),见表3。
表3 PFNA组与iner TAN组骨折复位效果对比 (例数)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骨折。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作为经典的髓外固定系统曾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稳定的转子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易导致髋内翻、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师认识到了髓内固定的优点,髓内固定具有中心固定、创伤小、固定稳固等优点,PFNA和Inter Tan是应用比较多的2种固定方式。
PFNA是一种通过挤压技术,将PFN近端的螺钉固定部分改为螺旋刀结构[5],通过敲击旋转进入股骨头 、股骨颈过程中,对周围骨质有填压作用,有效保存骨量,可减少近端锁钉切出概率,但因其近端只有1枚螺旋钉,对骨折端加压及抗旋转作用略弱。
新型髓内钉系统Inter Tan具有复合生物力学特点,其主钉的梯形横截面增加了主钉在髓腔内的稳定,联合交锁钉“8”字形横截面除了具有抗旋转作用外,提供了更加直观可控的加压作用,同时加强了把持力,使拉力钉切出概率进一步降低,髓内钉远端独特的中空发夹设计,减少了远端截面的刚性,避免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4],降低了假体周围骨折及术后局部应力增加导致大腿疼痛发生率,Inter Tan的短钉设计结构式较PFNA有优势,更符合力学要求[6]。
通过对104例65岁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和Inter Tan 2种固定术式研究,发现2种术式复位过程相同,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PFNA组出现1例切出和1例头部旋转病例,Inter Tan无上述情况发生;PFNA组3例留有>2~3mm骨折线,9例留有0~2mm骨折线,Inter Tan组2例留有1mm骨折线。Inter Tan组在治疗效果上,略优于PFNA组。
综上所述,髓内固定系统PFNA和Inter Tan同样具有操作简单,技术成熟,手术时间短,出血较少,创伤较小等优点,临床上可依据患者具体骨折类型、骨密度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做到充分个体化,选择适合术式,以收到最佳固定效果。
[1] 杨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01,103.
[2] 戴鑫,陈明,徐静.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33-34.
[3] 邬江,徐永清,陈汉芬,等.螺旋刀片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4-6.
[4] 汤欣,刘谟震,于利,等.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9):814-818.
[5] 陈述祥,陈彦东,康乐,等.骨质疏松分级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关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7):651-652.
[6] 秦晖,安智全.Inter 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2):1424-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