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震学术论文的引文计量分析*

2014-03-14 06:18钱春丽周金莉余庆坤林芳美
地震科学进展 2014年6期
关键词:云南方向论文

卜 彤 周 挚 杨 昀 钱春丽周金莉 余庆坤 林芳美

1)云南大学图书馆,昆明650091

2)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3)云南省化工研究院,昆明650051

4)云南民族大学物电学院,昆明650091

(作者电子信箱,周挚:rocketter6616577@163.com)

引言

期刊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手段,也是相关科学知识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更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人才、科研机构的关键评价依据,相应的期刊文献计量分析已应用于地震科研成果水平和学术水平的评价[1-6]。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引文类计量指标,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体现科学家(群体)学术交流和吸取相关知识的能力水平[7-16]。云南省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南端、青藏高原东南侧,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不仅地震类型多样、地震活动强烈,而且断裂、断陷湖盆、火山与温泉异常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资源和较长的研究历史,为云南应用地震的研究奠定了极为扎实的基础[17-18]。本文拟对1991—2007年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分析,以云南地震研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为研究目标,探究云南地震研究的学术发展轨迹与发展动态,试图对云南地震研究工作现状与不足有所认识和总结。

1 统计源

本文以1991—2007年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即:选取1991 年至2007年云南地震科研人员主持和参加的专业期刊学术论文为统计源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期刊论文均选自中国3大期刊数据库,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主、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为辅,即:所有选中的期刊均是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公开发行期刊,是经国家期刊管理部门批准正式出版的刊物。

2 统计方法

2.1 关键词的组合

以检索词“地震”、“云南”为逻辑“与”的关系组配,用检索字段为篇名、关键词、作者单位的方法分别进行在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找,得到1991—2007 年间有关云南地震研究的文献1 064篇,逐篇统计后的文后引文(即参考文献)7864篇。

2.2 统计方法和计量指标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分析辅以数值比较的方法[7-16]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引文计量分析,选用的指标是引文类计量指标,包括引文基本信息、引文语种、引文文献类型、高产引文作者、优势引文期刊等。

3 统计结果

3.1 引文基本信息

引文基本信息包括引文量、篇均引文、引文率等参数,其中,引文率(%)=(有引文的论文数/发文数)×100%。1991—2007 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基本信息的年际变化如表1。

表1 1991—2007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基本信息的年际变化

从表1 可以看到,1991—2007年的17年间,篇均引文量、引文率在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近几年增幅较为明显。篇均引文量的变化大体呈两个阶段,以7篇为分界线:1991—2001年是第一阶段,篇均引文量主要在7篇以内;2002年以后是第二阶段,篇均引文量在7篇以上。

引文率的变化亦如前呈两个阶段,以90%为分界线:1991年至2002年是第一阶段,引文率基本在90%以下;2003年以后是第二阶段,引文率在90%以上。

由统计还可知,总发文1064篇,未附引文的论文110篇,总引文率为89.66%;

文后引文共计7 864篇,17年的篇均引文量平均为7篇;

单篇论文引文数最高的达59篇;引用文献50篇以上的论文2篇,占比太小。

3.2 引文语种分布

本文讨论的7 864 篇引文,涉及有汉、英、日、俄等多种语种。为便于分析,本文仅将引文划分为中文引文及外文引文两大类。1991—2007 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的语种分布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到,17年的中文引文数和外文引文数均呈上升趋势。从表2还可以看到,每年外文引文占当年总引文数的比率都保持在15%~35%之间波动,平均水平为25%;中文引文占比则保持在65%~85%,平均水平为75%。

表2 1991—2007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的引文语种分布情况

3.3 引文的核心文献类型

引文文献的类型主要是依照文献出版形式并对部分特殊文献采取单独列出的方式来划分,共分为期刊(J类)、专著(M 类)、论文集(C 类)、报告(R 类)、工具书(包括摘要、目录、指南、志书)(B 类)、汇编(H类)、内部资料(U 类)、政府文件(G 类)、标准(S类)、报纸(N 类)、学位论文(D 类)、网络资源(W 类)、其他(O 类)共13个类型。“其他”主要是指无法归入前面所列出的12种类型的引文,以及部分无法判断类型的引文文献。引文文献类型的统计情况如表3。

从统计结果来看,期刊、专著和论文集为引用最多的3种文献来源,分别占到了总引文量的67.6%、19.0%和5.9%,其中期刊引文量呈明显增加趋势。

3.4 引文的核心作者

本文针对所收集的7 864篇引文,以第一作者进行篇次统计。表4列出了中国引文作者的前10名,表5列出了外国引文作者的前5名。

表3 1991—2007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的引文文献类型情况

表4 1991—2007 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前10位中国引文作者

表4 的引文核心作者中,排序第一的“国家地震局”属于集体署名,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本文要着重讨论的是后9名引文作者,其中,有2名是北京地震科技工作者,7名是云南地震科技工作者;9名引文作者中,有5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2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人的研究方向是火山地质,1 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表5的引文核心作者中,有3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1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

表5 1991—2007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前5名外国引文作者

3.5 引文的核心期刊

本文所收集到的引文源自200余种国内外期刊。对外文期刊在引用时所采用的不同著录形式(如刊名的全称或缩写)进行了引文篇数上的合并。引文源中超过50 篇引文量的期刊统计如表6。

表6 1991—2007年云南地震学术论文引文的期刊统计(被引频次>50的期刊)

引文核心期刊的16 种期刊,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3 652,占引文总量的46%。在这16种期刊中,外文期刊有7种,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934,约占16种期刊引文总量的26%。引文核心期刊中,中文期刊有9种。

4 分析与讨论

4.1 引文基本信息分析

期刊论文的引用文献数量主要反映了论文对已有研究成果与最新知识信息的吸收能力和利用能力,即引文量是衡量论文作者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1—2007年17年间每年的发文数、引文率、篇均引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近几年增幅较为明显;总引文率为89.66%;文后引文共计7 864篇,篇均引文量为7篇,其中引文数最高的达59篇,但仍有约10%的期刊论文未附引文。

国际上,SCI经过Review 的论文,其篇均参考文献量在2001年已为28,2002年为29.36[19-21]。国内统计源统计中,篇均参考文献量在2000年是6.99,2001年为7.32,2002年为8.21;引文率在1999年是86.83,2001年为88.34,2002年为89.61[19-21]。国内统计源统计中,地学论文的相关参数明显强于平均水平:地学论文的篇均引文量在2000年是11.14,在2001 年为12.05,在2002年为13.14[19-21]。本文相应的篇均参考文献是7篇,低于国际水平,也低于近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国内地学学科水平和近年的地震类期刊平均水平[4]。云南地震研究期刊文献的引文基本参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云南地震研究人员的专业信息的收集范围和研究程度在不断地拓宽与深入,但从横向比较看仍然偏弱,说明云南地震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的吸收与利用能力虽然正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2 引文语种分析

引文文献的语种分布是衡量论文作者利用各语种文献程度和吸收国外文献能力的一种依据,对了解科研人员的外语水平及其对语种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14-15,22]。通过对引文语种的分析,既可以了解作者掌握国内外文献信息的能力,亦可以反映出作者吸收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程度[23]。从表2 可以看到,17 年的中外文引文数量均呈稳步上升趋势,外文引文数占当年总引文数的比率都保持在15%~35%,平均水平为25%。说明云南地震研究人员在外文文献的需求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从横向比较看仍然较弱:既低于日本地震学者的47.3%,也低于国内地震学者的41.4%[15,23]。

国内统计源中地学的相关统计参数表明,中文引文占比在2000年是56.13,2001年是54.11,2002年是54.51;外文引文占比在2000 年是43.87,2001 年是45.89,2002年是45.49[19-21]。可见我们统计对象的中文引文占比是如此之高,这一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情况有非常显著的不同。赵丹群认为这种差异与地震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有关,因为地震学的研究内容除基本理论方法外,有许多研究问题都与地震活动状况有关[14]。作者认为,这种差异不仅与研究对象的地域性有关,同时与科学工作者的地域性也紧密相关。

4.3 引文的核心文献类型分析

通过引文文献类型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论文的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型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地位与利用等 情 况[14-15,24-25]。从 表3 的 统 计 结 果 看,期刊、专著、论文集为引用最多的3种文献来源,分别占到了总引文量的67.6%、19%和5.93%,这些比例与中文地震类期刊平均水平相当[14];期刊引文统计结果中的期刊类文献不仅比重较大,且呈明显增加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期刊文献对今后地震研究工作内容的影响权重将会越来越大。其次,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文献,2007年的网络文献有迅猛的增长。这种现象与我国近20年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逐步公开化有着密切联系,是我国近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表现。

4.4 引文的核心作者及其研究方向分析

对引文核心作者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发现、培养和稳定作者群体,而且通过引文核心作者的相关研究可以了解相应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学术热点、研究前沿及其发展态势。同时,引文核心作者的被引频次也显示了引文作者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研究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引文作者具有的较高研究水平。表4的引文核心作者中,高被引的9名引文作者中,有2名是北京地震科技工作者,7名是云南地震科技工作者。中文引文核心作者中,本地研究者居多,既有本地研究力量趋于壮大的影响,亦有研究内容具地方特色的影响。表4的引文核心作者中,9名引文作者中,有5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2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 人的研究方向是火山地质,1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表5的5名国外引文作者中,有3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1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中文引文核心作者与英文引文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大体相同,可以反映出云南地震工作者研究兴趣之所在,这些方向也应该是相对容易出成果的工作方向。

4.5 引文的核心期刊分析

学术期刊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它传递情报信息的能力越强,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与作用也越大。因此,引文分析是定量评估某一学科核心文献的较好方法[26]。本文统计的引文期刊中,进入前16强的《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与《国际地震动态》,没有进入2008版地球物理类核心刊物。而作为2008版核心期刊的《地球物理学进展》和《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7年来的引文总数分别为17篇和14篇,没有进入统计结果的前16强。这种数量上的矛盾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一个相同结果:云南地震科技论文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引文核心期刊的16种期刊,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3 652,占引文总量的46%。16种引文核心期刊中,9种中文期刊均是地震行业期刊中的优秀期刊。引文核心期刊中,7种外文期刊均是国际顶级的地学期刊,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934,约占16种期刊引文总量的26%。7种外文期刊的学术影响权重,很能反映出云南地震科技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学术研究思想动力源。

5 结论

通过引文计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对1991—2007年的云南地震科技论文有如下的认识:17年来的发文数、引文率和篇均引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近几年增幅较为明显;总引文率为89.66%。表明云南地震研究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能力正在逐步提高。篇均引文量平均为7篇,低于国际水平,也低于近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国内地学学科水平和近年的地震类期刊平均水平;且大约10%的文献未附引文,表明有关云南地震研究人员的专业信息获取利用能力仍有待提高。17年来,外文引文占比基本保持在15%到35%之间小幅波动上升,表明云南地震研究人员在外文文献的需求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从横向比较看仍然较弱;中文引文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情况,这不仅与有关云南地震研究的地域特点有着极大关系,而且与云南地震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地域性也紧密相关。期刊、专著和会议论文为引用最多的3种文献来源,分别占到了总引文的67.6%、19%、5.93%,这些比例与中文地震类期刊平均水平相当;文献来源中的期刊类比重较大,且呈明显增加趋势,揭示了期刊文献对今后地震研究工作的影响权重将越来越大。此外,值得关注网络文献在2007 年的增速迅猛,这种现象是我国近20年科学技术进步的新表现。引文核心作者中,9 名中国作者中,有5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2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人的研究方向是火山地质,1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5 名外国作者中,有3 人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1人的研究方向是地震预报,1 人的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实验。即引文核心作者中,中国作者与外国作者的研究方向大体相同,基本表达了云南地震研究者感兴趣的工作方向,这些方向也应该是相对容易出成果的优势工作方向。引文核心期刊的16 种期刊,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3 652,占引文总量的46%;其中外文期刊有7种,其被引论文频次总和是934,约占16种期刊引文总量的26%。表明云南地震研究人员对国际地学核心刊物和中文地震核心刊物的信息利用意识较强,同时这些引文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权重也很能反映出云南地震科技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学术研究思想动力源。引文核心期刊的9种中文期刊均为地震行业期刊中的优秀期刊,引文核心期刊的7种外文期刊均是国际顶级的地学期刊。

对1991年至2007年云南地震科技论文的引文计量结果及其分析表明:随着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载文量逐年增加[27]的同时,云南地震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信息获取的能力与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与国际水准、国内水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具有地域优势的研究方向是相对容易出成果的优势工作方向。

从云南地震科技论文中可以看到,有关地震研究文献的引文著录规范性尚有待改进,尤其是对不同文献类型、作者著录取舍、外文文献的著录规范等方面,缺乏著录标准要求,提请出版单位给予高度关注。

致谢:对编辑部老师、审稿专家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意见致以诚挚的谢意!

[1]陈尚平,冯树文,赵苹.中国地震科技期刊的现状作用及其评价.中国地震,1997,13(3):301-307

[2]吕金霞,王晓青.1994—2002年地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地震,2004,24(4):131-136

[3]李明,田柳,陈顒.中国地震科技期刊动态研究与思考.地震,2005,25(2):122-126

[4]田莉丽,刘江丽.我国12种地震科学期刊计量指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73-76

[5]林德明,刘则渊.国际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6):62-70

[6]吴琼.《中国地震》载文信息及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291-295

[7]亨克·莫德,佟贺丰等译.科研评价中的引文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41,48-70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02-560

[9]马敏峰,高建群,方宇彤,等.三十种水利专业期刊的若干引文特征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1057-1061

[10]屈清慧,张晓峰,张馨洋,等.12种药学期刊引文的统计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19-623

[11]吴琼.《中国地震》1999~2009年引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363-367

[12]程金莲,韩世范,吕佩,等.从五种护理期刊引文分析护理人员文献利用进展情况.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4):269-273,288

[13]文庭孝,刘晓英.基于引文分析的我国研究者信息获取能力评价研究.图书与情报,2011(6):21-25,32

[14]赵丹群.13种中文地震学期刊的引文数量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3(1):30-35

[15]徐光宇.中日地震学期刊引文特征分析比较.地震科技情报,1997(4):1-6

[16]潘红芹.关于地震科研论文作者的计量分析.地震学刊,2002,22(4):73-76

[17]皇甫岗,陈顒,秦嘉政,等.云南地震活动性.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16-74

[18]秦嘉政,皇甫岗,钱晓东.云南强震活动与预测方法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19

[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2003:1-7,94-100

[2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2002:95-99

[2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2001:85-88

[22]隋松苓,范菊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1999年论文的统计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20(2):139-143

[23]赵青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2003年引文分析.2007,4(22):110-112

[24]张素霞.对《图书与情报》1996~2002年论文的引文统计与分析.2004,16(12):169-171

[25]李宗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4年引文分析.2005,25(3):3-4,240

[26]丁秀芳.1981—1997年《地震学刊》的发文、引文统计分析.地震学刊,1999(1):61-66

[27]周挚,卜彤,周金玲,等.《地震研究》2000—2004年载文计量分析.云南科技管理,2008(3):89-92

猜你喜欢
云南方向论文
2022年组稿方向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