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后勤保障视野中的甲午战争殇思

2014-03-14 08:33
中国军转民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北洋后勤军事

■ 霍 炬

军事后勤保障视野中的甲午战争殇思

■ 霍 炬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成为持续三十余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志,更是我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拐点。本文以弹药保障、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战时煤炭保障、战场救护保障为研究视角,在鼎力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全局性改革以迎来军事后勤改革新局面、竭力突围传统观念的恒久束缚以实现军事后勤改革新目标、聚力破除传统体制藩篱以取得军事后勤实质性进展、倾力紧扣战斗力标准以赢得军事后勤改革新成就等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它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次战争成为持续三十余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最后失败的标志,更是我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拐点。

百余年来,人们从各个方面、多种角度探讨失败原因,只是对于相关的军事后勤保障问题,还缺乏较为系统的专门研究。为此,本文以拙力条分缕析,力求为当前正持“阐旧邦以辅新命”精神的我军,走出一条穿越历史迷雾的强军之路,提供些许新的思路与感悟。

一、甲午战争中军事后勤保障的主要情况

《北洋海军章程》指出:“兵船职在战守,有事时冲锋破敌,无事时巡防操练,皆提督以下官员之责。而其根本之计,尤在后路储备有资,应时取给。西国后路分职各官,权位皆与提督相等,约举之,厥有十数端。”后路保障部门包括总理水师营务处、天津海防支应局、天津军械局、天津机器局、大沽船坞、旅顺船坞、旅顺船械局、旅顺军械局、威海行营机器厂、天津储药施医总医院及旅顺口、威海卫水师养病院、天津水师学堂与威海行营海军学堂等10余个。这里的“后路”保障范围包括除舰队作战这一“前路”之外几乎所有与海军有关的服务保障内容,比一般意义上的“后勤”概念更广。甲午战争中的保障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北洋海军的弹药保障。北洋海军历年领取之弹药,除配补各舰外,其余均存在基地的弹药库中,需要时再由军械委员开单提取。丰岛海战之前,北洋海军在威海基地备战,并向各舰补充弹药。北洋海军所需弹药主要由天津机器局东局生产,由天津军械局统一调拨;国内无法生产的弹药,则由军械局负责向国外订购。北洋海军的弹药主要存储在旅顺基地的弹药库中,威海基地刘公岛上因无处存放,平时并不储备弹药。

美籍帮办“镇远”管带马吉芬(P. N. Mcgitfin)曾回忆说,到海战结束前半小时,“镇远”305毫米口径前主炮的开花弹已全部打光,仅剩25枚钢弹(穿甲弹),150毫米口径炮的炮弹则全部打完。“定远”的情况也是如此。“再过半小时,我们将一无所有,而听任敌人为所欲为了”。英籍帮办“定远”副管驾戴乐尔(W. F. Tyler)也证明,当时中国舰队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弹药。在北洋海军军官于战后总结教训的呈文中,涉及到黄海海战中弹药数量问题只有两人且持完全相反说法。如“来远”帮带大副张哲荣回忆,在黄海海战中,有“因弹子将罄而炮故缓施者”。相反,“定远”枪炮大副沈寿堃却说:“大东沟之败,非药弹不足,乃器之不利也”。他们说法相异或因参战各舰弹药数量不同所致,还不能得出整个舰队缺少弹药的结论。而海军军官在弹药方面反映最多的倒是质量问题,“所领子药,多不合适,亦不切备”,“定远”枪炮二副高承锡指出:“枪炮子药乃军务极要之件,制造之时须较以规矩,求其性力”,若“不论合膛与否、炸力大小、能否及远,塞责成工,不但战时用之有害,即平时用之也受害不浅”。弹药保障作为作战保障领域的重要活动,是作战行动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到战争进程与战局成败。弹药如人体血液般至关重要,充足及时并保证质量的弹药供应是实现作战目标、确保士兵安全的关键因素,如果弹药存在质量问题,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要么弹药匮乏、威力减弱,要么发射速度大为降低,可以说对于弹药而言,没有质量就等于没有数量。一直到威海基地陷入日军水陆合围后,丁汝昌才在其告急文书中说:“粮食虽可敷衍一月,惟子药未充,断难持久。”而此时李鸿章除密令丁汝昌率舰突围外,已无回天之力。

二是北洋海军的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北洋海军维修舰艇的船坞主要有旅顺口石船坞和大沽木船坞,前者主要负责维修保养铁甲舰、巡洋舰及练习舰并制配舰上器械;后者负责修理吃水较浅的中等以下船只及旅顺船坞购料雇工等事。虽然维修设施齐全,但北洋海军平时不能做到定期维修,且维修舰船无章可循,不能确保军舰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便于作战。战后,有“定远”舰副管驾李鼎新指出:“船应若干年大修一次,宜立定章程,有事时方不致无船可用。”1894年6月底,北洋海军军舰有半数调出,其余半数军舰也处于待命状态,由于时间紧迫,急需的全面维修已无法进行,丁汝昌特函问旅顺船坞总办龚照屿:“若仅刮饰悉敷快干油,约某船至速须若干日?”,龚答称:“每舰仅油快干油约五日为率”。丁汝昌遂抽调“来远”、“经远”、“定远”、“平远”4舰接续前往旅顺船坞刮底刷油,并令练习舰“康济”入坞维修,即北洋海军在战前仅维修了5艘军舰,其中4艘战舰的维修只是油底而已。

北洋海军在平时装备维修保养方面无严格的制度加以规范,至战时连起码的备用配件都无法落实,舰上各种配件“坏无以换,缺无以添”。“东沟之役,因零件损伤,炮即停放者不少。”尤其是“致远”、“靖远”两舰水密门橡胶封条年久破烂,导致“致远”因水密门橡胶封条失修以致“中炮不多时,立即沉没。”“定远”副管驾李鼎新指出:“船坞工匠太劣,工程太松,料件不周,致各船多有损坏,不能修理。”1895年1月5日抢修被迫停工,“镇远”舰尚有3处伤口没有修补,不能出海作战。北洋海军最终株守威海军港直至全军覆没,在众多原因中,军舰残破不全成为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

三是北洋海军的战时煤炭保障。在这次战争中,煤炭补给在数量上基本保证了舰队所需,但在质量上对作战产生了一定影响。蒸汽舰时代的舰艇靠蒸汽机以煤为燃料补给动力,北洋海军“水师以煤为命脉”,“各船烟煤为行军用物大宗”,已认识到煤炭补给的重要性。当时在海军基地无定量储煤,用煤由开平煤矿提供,经禀报李鸿章后开单具领,平时视需要按量补给。1894年6月,战事紧张,北洋海军需煤量激增,海军基地和驻朝军舰的煤炭补给成为重点,引起丁汝昌强烈不满的主要是煤的质量问题。在丰岛海战之前,丁汝昌就发现运补海军之煤质量低劣,经多次交涉,矿务局仍以碎煤充数,煤的质量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丁汝昌直到距黄海大海战只有5天时仍在就此问题进行交涉。北洋舰队的航速本就不及敌方,用碎散煤必致“汽力”不足,进一步拉大与敌手的航速差距,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发挥。而矿务局则要求海军为运煤船护航,以减运煤船船主、管轮等洋人畏险怕难之心,丁汝昌则言:“若每次运煤必须船护,数少则非徒无益,若护以全队,则一次所运之煤仅足供一次护行之用,其与不运何殊耶?”算是给出了经济账。总的来看,煤炭补给虽在数量上基本保证了舰队所需,但在质量上仍对作战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是海陆军的战时救护保障。在战争中,清军的战地救护,表现出救护资源缺乏、救治机制僵化落后、医护人员保障能力低下等缺失。一是救护资源缺乏。清军战地救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院规模小,医护人员少,根本不能满足战时救护所需。如天津总医院,平时只有三名医生,在1895年3月战斗最激烈时,只剩伊尔文一个人为200余伤员提供诊断治疗服务,后有600余伤员等待入院。医生奇缺,只好从通商口岸临时招募。北洋海军建军时已有大小舰船25艘,满额配员3087人,而医护人员却只有19名的编制。其中一等、二等医官三员空缺,实际只配备16名医官,平均每艘舰船分配不到一名医护人员。医院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是清军负责后勤保障的东征粮台所设的新民、辽阳、锦州、榆关等医局,也不过是位于战线后几里、十几里处设立的临时包扎所而已。医护资源奇缺,必然导致受伤官兵痛苦及死亡增加,严重削弱战斗力。二是救治机制落后。为现代人所不解的是,官兵在战争中负伤后,不是马上后运救治而是发给银两“为医药之资”,让其自行去医局治疗。每次战斗后“由该统领查明受伤轻重,分别给领”,但士兵常常是“应得养伤银两,该营溃败之余无从筹发”,就连这微不足道的救命钱也不能保证发到伤兵手中,以致赶往营口、烟台红十字医院疗伤的官兵“概皆两手空空,每日需药需食,所费浩繁,红十字会中款项大有不敷应给之虞”。海军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官兵受伤稍事包扎后,无法得到全程护理至痊愈,而是被“扶进前舱临时病房里,验了头等伤,赏六十两银子”完事,后续治疗纯属个人私事。这种“以赏代治”的僵化救治制度,正是清军战地救护制度全然落后于时代的具体表现。三是医护人员保障能力低下。军中多是“略读一二部方书即可悬壶行道”的庸医,轻视外科之学而不擅长外科施治之术,无法给前线的受伤士兵以及时而到位的治疗。当时的舆论曾批清军军医“平时释甲而嬉,无所事事,兵勇偶有报恙者华医尚可为功”。在大东沟海战中,“军中医士有长于内科而不谙外科者,有躲船内铁甲中弗司其事者,有早行离船为保身计者,有不胜其任情面混充者,种种不一,言之实堪痛恨”。而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当日军在海角登陆时,有许多中国人员,自谓依法不必留者,遂离去。最奇者,彼曹中有医士,裹伤护士及其它医院中人员”,他们战前要求撤离战区的唯一理由竟是“彼等属于道台,而非属于将军或提督彼乃文吏”。终使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将士雪上加霜,严重削弱了清军士气。曾参加沈阳医院救护工作的传教士司督阁在《甲午战时辽居忆》中提到“中国军队在1894年—1895年的时候尚没有救护伤亡的设备。当一个人受伤倒下的时候,他只能躺在那里,直到慢慢地冻饿而死。”英国海军情报处在致其外交部的密信中同样提到,“中国军队显然缺乏有组织的运输系统,也很难说有什么医疗服务。中国军人知道自己一旦害病、受伤将是什么命运,无论害病亦或受伤都将被抛弃,因而不可能有多么大的战斗热情。”这些缺医少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将士们的斗志,降低了军队战斗力,成为导致清军惨败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二、启示

自古以来,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活动皆离不开后勤保障,且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对其依赖日益增大。这其中,海军因装备技术复杂、作战环境特殊,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相对更大。北洋海军作为一支近代化舰队,虽然在甲午战争之前,由于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军事技术的冲击,又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适应性蜕变,其依托的军事后勤体制有了一定改进,尤其是通过洋务派的自强运动,军事后勤在物质建设上亦趋于“西化”,但这依然不能掩盖清军在军事后勤建设方面的缺陷。对此加以总结,对于今天的军事后勤改革仍具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邓世昌纪念馆

1.必须鼎力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全局性改革,只有夯实社会经济基础,才能在富国强兵中迎来军事后勤改革新局面

军事后勤从来建立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后勤就无法存在。社会经济既是推动军事后勤变革的动因,也是后勤保障的根本来源,没有什么比军事后勤更依赖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甲午战争时期基本上仍停留在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阶段,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异常落后的情况下以先有军事工业、后有基础工业的头脚倒置方式,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的生产,必然出现因钢、铁、煤等质量不过关而影响军工生产,以至国产枪、炮、船始终不如西方国家的现象。军事工业不能满足整个军队改善装备和战争大量消耗的需要,武器装备只能靠从外洋购进,又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军费困窘,严重阻碍了军事后勤近代化进程。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苦力正试图拉出沉重的大炮——当时英国海军还专门配置人员根据所拍摄照片绘制所见的战争场面,发给伦敦的新闻报刊使用。

此外,由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对外贸易乏力,政府的主要财税只能从农民身上盘剥获取,每年财政仍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所形成的“就地筹饷”制度不仅造成了地方坐大与督抚专权的政治格局,更严重阻碍了清政府的财税改革,削弱了清政府的经济动员能力及军事自强活动,也造成了军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战场救护医疗等方面的长期落后局面。相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就认识到:要步入近代化,不仅必须采纳西方技术且不能脱离整个国家全面的工业化,也不能缺少西方国家中伴随工业化的各种制度建设,从而以三大改革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齐头并进追赶西方列强,不但在军事装备、航运、铁路、电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而且在军制、法制、文教、卫生、政治、思想领域厉行改革、除旧布新,为赢得战争打下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日本政府尤其在海军建设上不遗余力,将酿造业、烟草业税收用作海陆军军费,发行海军公债,皇室、百姓节衣缩食,贵族、富豪纷纷解囊。在甲午战前的6年间,日本平均每年增添新舰2艘,在舰艇吨位、船速、炮速及新装备等方面迅速赶超北洋海军。这些都说明,要跳出后勤谈后勤,现代战争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博弈,而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一个国家单一领域的改革,必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全面配套实施下才能成功。当前,国家新一轮行政、经济改革方案正全面铺开,只有积极维护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大局,不断夯实社会经济基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整体实力跃升,进而带动军队外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人力及军队内部人员、装备技术、体制编制、军事思想等要素实现“整体联动、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军事向现代“军事—商业体制”、“军事—工业体制”、“军事—高科技体制”的“混合式三级跳”,也才能在富国强兵中为军事后勤改革赢得新机遇,注入新能量。

2.必须竭力突围传统观念的恒久束缚,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思维,才能在解放思想中实现军事后勤改革新目标

刘公岛,中日甲午战争的战场,现建有“甲午战争博物馆”

创造性思维是军事革命和后勤变革的灵魂。影响一个国家推进军事革命的最大障碍,不是体制、机制和经费等刚性因素的制约,而是顽固的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束缚。这一点在甲午战争中同样表现得十分明显。甲午战争前,清朝以每年1/5的国库收入,连续投资近10年,于1888年建起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舰队,但中体西用的陈腐思维仍主导整个朝野,在指挥体制和后勤保障方式等关键因素上,因循守旧,拒不进行变革,只引装不纳制,依然以“天朝大国”傲视“蕞尔小邦”。当改革与旧制稍有冲触,大小保守派官僚、文人便一拥而上,斥之以“以夷变夏”、“乱臣贼子”、“汉奸卖国”。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医疗救护方面,“中国营中亦例设有医官,惟仍古法医人,尚未改行西法耳。”军医轻视外科之学更不擅长外科施治,无法给伤兵以及时而到位的治疗。看西方军队中有女护士在战场上救死扶伤,则“倘以华人而言,则军中有妇人,兵气恐不扬耳”,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阻止了战地救护工作走向现代。相反,日本虽保留天皇制和封建武士的传统,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上全面学习西方。在推进军事变革上,按西方军制全面改造,从作战指挥、军事训练、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实现了近代化。并在战争一开始就确立了统筹海陆军战略意图和行动的全面作战计划即“作战大方针”,实施不间断的集中统一指挥,在全局上对整个后勤保障起到了牵引和导向作用。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习俗进行扬弃,摆脱落后思维的禁锢,由封闭思维转变为开放思维,由顾后思维转变为前瞻思维,由保守思维转变为创新思维,放眼世界而不抱残守缺,放眼未来并超越自己,才能形成军事后勤发展的新思路,在开拓新领域中创造出新成就。

3.必须聚力破除传统体制藩篱,只有抓住体制变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在改革中取得军事后勤实质性进展

北洋海军在弹药保障、战时维修保障、战场救护保障等出现的问题多与后勤体制僵化落后、兵种单一,难以与战略战术相适应有关,造成了被动挨打局面。其中后勤组织指挥不统一、各自为政尤为突出。参加作战的有淮军、湘军、奉天练军、吉林练军、黑龙江练军及其它各省军队,各军后勤自成一体,没有统一的后勤系统。各地政府只顾本省军队,对外省不管不顾。李鸿章曾在旅顺危急时,要求山东官员刘含芳由烟台派民船运米四、五千石接济,刘却因采购粮价高、运粮花费大而拒绝援旅。再如淮军转运局隶属于北洋大臣,长夫受管于营官、统领、北洋大臣,但前者后勤机构与后者保障人员却无法统一起来,合力转运。此外,湘军中设立了长夫制,兵与夫各司其职,作战与保障兼顾,但夫在训练、行动效率及经验方面均不如兵,需作战部队保护,曾国藩曾言:“七成队预备打仗,以三成队押夫”,外加搬运用夫,非战斗人员所占比例极大,在行军时自然少了机动灵活性。上述种种都对作战带来了极大危害。相反,据统计,日军有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和防护能力的独立兵种辎重队搬运子弹粮药,其比例仅占全军的9%,不需作战部队保护且行动快捷,可在作战部队之前独立开进,免去了作战部队的后顾之忧。此外,为加强物资运送与部队的联系,日军还效法德国设立兵站,兵站司令直属于师团司令的领导。当日军第三师团要进攻析木城、海城时,兵站建起了从大孤山至岫岩的兵站补给线。这些都告诉我们,在军队体制改革中后勤体制改革尤为重要与艰难。缺少从体制上、源头上展开的变革,各项改革与转型举措的成效都会大打折扣。当前,体制问题依然是横在改革道上的拦路虎。我军后勤改革的最初设想虽然是从改革体制入手,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体制改革因难度大逐步由“攻坚战”转为“外围战”,对未来战争的需求考虑不够充分,保障攻防兼备作战的先进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显著提高。虽然近年来军队预算、住房、采购和医疗制度改革搞得比较红火,但业务改革的成效不可能自然带来体制的突破。应尽早建成与转型任务相适应的体制结构,并在有效应对中不断强化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使之成为确保大联勤走向的基本动力,更好地适应高度机动性的攻防兼备作战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

4.必须倾力紧扣战斗力标准,只有坚持这一根本遵循,才能在转身现代化中赢得军事后勤改革新成就

俗语说得好:“军队强不强,关键看打仗。”在战场上,军队不能打胜仗,后勤不能保打赢,一切等于零。对军人来说,胜利没有替代品,仅凭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无法获得。这一点在甲午战争中再一次得到了证实。应当说北洋海军建立之初曾参考西方各海军强国,在船制、官制、武备等方面制定了周密的规程,对各级官兵都有详尽、严格的要求,前期训练十分刻苦。但在一片承平的环境中,军风严重毒化,舰船保养经费普遍被挪作他用,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曾言:“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秽污狼藉。”训练走过场,“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面对日本这一“肘腋之患”,却无视其大力发展海军和咄咄逼人的战争企图。军队内部以军舰走私贩运或搭载旅客,为各衙门赚取银两已成常态。舰队内部投亲攀友、结党营私、军纪废弛,腐败风气蔓延,终成一支平素疏于训练却精于应付的舰队,在歌舞升平、自欺欺人中断送了自己和国家。这样的军队,无论战时如何英勇,也难整合出战斗力。相反,日本则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倾全国之力试图以“国运相搏”,并在战斗力生成方面做足了功课。仅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舰队就装备大型速射炮71门,小型速射炮154门;而北洋舰队仅有大型速射炮2门,小型速射炮130门。若论在10分钟内发射弹药,中日之比为33:185。在战斗力精神方面,日方艇长铃木贯太郎冒死率艇冲入港内,创下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军舰的战例。其中的差距,为船速、炮速、火力等“物器”所不能弥补。这些都说明,衡量成败的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与军队本质属性相联的战斗力。这是任何军事变革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军事后勤改革的客观依据。

当前,结构合理的后勤力量体系已成为形成整体保障能力、确保后勤打胜仗的关键因素。军队后勤必须始终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瞄准未来可能的作战样式和保障任务,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后勤力量建设始终,以保障力的提升转化为战斗力的增强。只有这样,军事后勤才能在转身现代化中赢得重要地位与似锦前程。

历史之河奔流不息,绝不止步等待任何一个民族。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反思甲午战争之败,更需要以史无前例的革新、进取精神戮力强军,真正穿越近代以来横亘在中国强国、强军路上的道道历史障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构建现代军事后勤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习总书记重申的“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最终有力支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48册.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643-659页.

2.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79年版.第99页、第102页.

3.《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中日战争》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册.

4.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3册)[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

5.陈旭麓.《盛宣怀档案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戚其章.《北洋舰队》[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霍炬,后勤学院国防经济研究室副教授、大校)

猜你喜欢
北洋后勤军事
后勤服务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