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信丰 341600
检验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并对患者临床治疗和病情评估等产生一定的影响[1]。笔者为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策,特从本院不合格检验标本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的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分析研究。
1.2 方法 依据不合格原因将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1 分析不合格标本分布类型 本次研究选取的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凝血常规,其中,尿常规和便常规标本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分析不合格标本分布类型[例(%)]
注:与尿常规比较,*P<0.05;与便常规比较,#P<0.05。
2.2 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原因 本次研究选取的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溶血、凝血、样本量少、容器不准确、信息不全、样本污染和样本不新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原因(%)
为了控制检验分析前的标本质量,临床应规范标本的采集以及运送。临床实验科室应定期对标本采集以及标本送检人员实施检验分析前的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进行检测的项目、检验的方法、参考值、危急值、临床意义以及应该重视的相关事项等[1]。通过培训,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标本处理水平,增强岗位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把好质量关,保证为实验室提供合格的检验标本。
本研究选取的60例不合格检验标本主要为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和凝血常规,其中,尿常规和便常规标本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血常规和凝血常规(P<0.05),该研究结果同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2]。针对本院不合格检验标本出现的原因,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正确采集标准 因标本采集量少、凝固以及溶血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影响血液标本的检测,因此,有必要对采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例如:抽取血液时,应将血液注入到抗凝管后揉搓试管,便于血液和抗凝剂的充分混合。制作抗凝标本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会影响标本的质量,应注意控制。需患者自己留取标本时,医护人员应告知具体的标本留取时间、操作方法以及注意问题,直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正确留取标本[3]。
3.2 及时将标本送检 若标本未及时送交,可能会出现血沉、血气,一些标本长时间放置可能会滋生寄生虫,失去活力,这样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2]。
3.3 提高检验质量意识 坚持全院共同参与,各科室在进行检验前,必须保证标本的质量,符合检验的要求。并设立详细的标本信息登记本,统计标本信息,便于认真查对。各个环节的共同监督可显著提高标本检验的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工作人员应依据出现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处理措施,进而有效降低出现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从源头对标本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其合格率。
[1] 兰红霞,朱红敏,程彩锋.基层医院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22(1):77-78.
[2]龙江.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9(4):186-187.
[3] 田桂芹,斯国梅,黎淑君,等.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