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预习怎么“预”

2014-03-13 09:57杨铭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会主旨自学

杨铭

【摘要】预习是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有的学生把语文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本文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预习;自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预习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的活动。根据课标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的预习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与整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预习意义有以下四点:1.有助于串解新知旧识。经过预习,既复习了需要掌握的旧知识,又能初步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2.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时,目标明确,注意集中,容易搞懂,而且还能挤出时间认真听课、分析,提高学习效率;3.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通过预习定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它能激发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学会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活动,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预习方法一般是:

(一)查阅引证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指作者当时写作时的社会大环境和作者所遭遇的经历等。在学习一篇文章时,首先应该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特色以及他当时的写作风格,把握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理清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其文章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对领会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习《陋室铭》,课前若学生了解刘禹锡因革新得罪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当地知县附势权贵多方刁难,仅半年连搬三次家,住居越来越简陋,他便愤然写下《陋室铭》刻于石并立在门前,这样就对其“不问政治,与世无争,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品行有了深刻感受。

(二)初读略观课文,扫除生字新词

预习课文第一遍适用初读略读,目的是扫除生字新词,尤其是文中的关键词语,必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查阅词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其“字面”和“字后”的词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顺利地读懂课文,概括段意,归纳全文。

(三)详读注解课文,领会主旨结构

每学一篇课文,要对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确定所给的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方面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言志,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根溯源、辨明真伪。这样文章的内容主旨指向就了然于胸。如叙事写人类散文的中心往往蕴含在所叙的事物中、所写的人物身上,所以抓住基本内容,探明叙事、写人的目的,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同时也能由线索理顺文章结构层次,从整体领会。

(四)抓住情感抒发,归纳写作特点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思想情感倾向。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是可以感知出来的。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和核心句的梳理,或是对记叙内容提出的见解或判断,或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或是记叙中蕴含的情感的爆发等,从中可以获知文章的写作特点,比如“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尤其是修辞的综合运用,最能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写作主旨,如最常用的比喻和拟人,通过每一个例子,都能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包括其写作风格。

(五)研讨精妙之处,突破重点难点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所困所惑,或对课文的观点思想发表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一些优美的佳作,总是存在不少“点睛之笔”,预习时需要重点研讨其精妙所在,这对突破课文的难点重点十分有益,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些纵横对比,细细品味。这样课堂上“问题的探讨”就会深入,学生对重难点的领会就更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六)完成思考练习,反思预习效果

每一课之后都有针对本课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的思考与练习,学生理应在预习后,能够大略完成,如果结合教辅资料,学生一般都能把握住本文的主旨,也能由此自我检测预习效果,反思自身学习能力,校正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仍然难以领悟的困惑之处,课堂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师生探讨,这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总之,通过预习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学生就会乐于自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自学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编辑:刘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会主旨自学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主旨演讲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平淡真实显主旨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