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与日本都有关于人鱼的传说,这些传说源远流长,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更成为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素材。本文结合中日文学作品中所记载的有关人鱼的相关资料,试就人鱼形象的发展演变做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鱼;鲛人; 形象演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日文学作品当中,“人鱼”这一神话形象一直是广为文人所运用。人鱼,都是上半身为女性,下半身为长满鳞片的鱼尾。尾巴多为一条,也有分裂做两条。人鱼普遍为雌性。东方文学作品中的人鱼也基本沿用这一形象。
一、中国古籍中人鱼形象的发展
中国的古籍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人鱼的记载,从文献到文学作品都不乏人鱼的身影。人鱼的形象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一步丰富与拓展。
中国最早的人鱼形象来自于《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南经》称“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中国神话中,鱼尾人身的生物,并不是叫人鱼,她们有另一个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鲛人。鲛人样貌美丽,哭泣时,眼泪会化为珍珠。张华的《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外,鲛人还会纺织一种名叫鲛绡的纱,是一种独特的衣料,入水不濕。鲛人常常带着鲛绡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和中国人做生意,他们甚至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鱼的形象开始逐渐丰满起来,不同于《山海经》中单纯的描述人鱼的特征,《博物志》和《述异记》中甚至有了叙事情节,这对于后世的文学作品影响巨大。由“人鱼”发展成为“鲛人”,鲛人的眼泪化珠的叙事情节开始出现。《博物志》中有泪成珠,以报恩的故事情节的发生,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海洋中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价值。“鲛人”不再以一种静态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一种拥有故事性的动态构建了。
“鲛人”形象的丰富文化内涵不仅仅在于“泪成珠”的意象,同时还有纺织成的绢纱。“泪”与拭泪的“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
人鱼的形象一直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宋代的《徂异记》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宋太宗时期,一位叫查道的大臣出使高丽国(今朝鲜)途中,行至一海岛,岛边的沙滩上躺着一位妇女,这位妇女“红裳双袒,髻发纷乱,腮后微露红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乃人鱼也”。当船工们要杀死人鱼时,查道立即上前阻止,让船工把人鱼拖入海中。人鱼得水后,频频向查道点头释首,然后反身向远处游去。有船工问查道这个生物是什么,他回答说:“此人鱼也。能与人奸处,水族人性也。”这个故事虽然主要是表达查道为人宽厚,不滥杀无辜。也在另一层面上描写了人鱼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鱼已经开始具备了女性的外形特征,比以往更加拟人化,甚至更多古籍中把人鱼直接描写为妙龄的美丽女子形象,与现代人意识中的人鱼形象颇为接近。它们的美丽与风情充满了诱惑,极具性吸引力。
二、日本的人鱼形象
到了东洋,人鱼的形象不再是妖娆多姿的美丽化身,而成为了人人惧怕的“奇丑无比”的妖怪形象。同时,日语的人鱼形象在本质上与大家传统印象中的相距甚远,这是日本人强调东西之分的结果。在江户时期,将这个由外传入的外来形象丑陋化、妖魔化,也正是当时日本社会心理形态的一种映射。
在《日本书纪》中,人鱼被指称为“像人一样的异性之物”、“既是人也是鱼”的生物。菊冈沾凉所著的《诸国里人谈》之中,人鱼是“有着人类的头,胸前有着如鸡冠一样红色的肉褶,下半身是鱼的形状”。《古今奇谈莠句册》另有“头部有像人脸一般,眉毛眼睛俱全,皮肤很白,头发是红色的,红鳍之间有手,并且指间有蹼,下半身为鱼形”。
我们把日本人鱼的外形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丑,它依旧保留了很多动物的特征,锋利的牙齿和尖爪,极具攻击性,与西方美丽善良的人鱼相距甚远。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都有许多关于长生不老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西游记里妖怪们都争抢着要吃的唐僧肉都表达着人们对于生存的追求。中国人崇尚道教,也是源于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希望能够一统万年。道教传入日本,与日本本土宗教融合形成了日本的神道教,而道教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必然影响了日本民众的文化心理。
三、作品中人鱼形象的发展
无论在世界各国,神话传说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材料。但若提到人鱼,最著名的作品要属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了,这部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气,而且被人们喜爱的文学作品。故事中小人鱼美丽、善良、勇敢的形象备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虽然没有类似小美人鱼这样的人鱼形象,但以“人鱼”为原型不断衍生和重组的文学作品形象却不少。同为水生物种的“龙女”,人们熟知的“蛇女”,都和“人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共通的地方。甚至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这些神话物种都是以报恩的形态而出现,鲛人泣泪成珠报恩,《柳毅传》中与柳毅成为美满夫妻的龙女。
在日本很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人鱼的形象,甚至是吃过人鱼肉的长生不老的人的形象。高桥留美子的漫画作品《人鱼之森》便写的是吃过人鱼肉的人想要通过寻找人鱼来恢复正常身体的故事。虽然是一部漫画作品,但却很好地阐述了日本人鱼的形象。它们凶狠,残忍,为了获得美貌,专门吃长生不老的妙龄少女的肉。
虽然如此,在日本人鱼也并不全是妖怪的化身。在若狭之国的大饭郡,人鱼被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御浅明神的使者。菊冈沾凉所著的《诸国里人谈》之中,便有在若狭之国有渔夫加害人鱼而招致天灾的故事。
人鱼的形象,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美好,也越来越接近“人”。岩井俊二的《华莱士人鱼》中,人鱼与人相恋,生下“类人鱼”,同时拥有人和人鱼的特点,陆地生活时用肺呼吸,海里也可以呼吸,甚至游动速度飞快。
文人墨客们通过创作将曾经对于人鱼这样的“兽”类动物的恐惧心理转化为美的想象,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审美乐趣,将人们对于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对美的崇拜转移到人鱼的形象上,使人鱼不论是在形象上,更是在灵魂上都更显出“人”的情感。
人鱼的形象经过不同的时期,多人的创作使之更加鲜明,更加立体,经过一代一代的积累、创新和再创造,人鱼不仅是作为古代意向性符号的存在,也是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文友仁.世界各地的美人鱼[J].知识就是力量,2002(06):48-49。
[2]神谷敏郎.人鱼博物志[M].思索社,1989:36.
[3]日本妖怪志[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
0616/18/15458_562206.shtml
作者简介:齐玉,1989年生,女,汉族,湖北宜昌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14级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