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探析

2014-03-13 06:02马传浩王翼凡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马传浩 王翼凡

(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南京 211199)

新媒体,新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探析

马传浩 王翼凡

(南京晓庄学院 江苏南京 211199)

在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使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文章探析了当下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并以行知学院2013级学生为样本,分析了学生的网络行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全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正在迅速抛弃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①新媒体的互动性、共享性、虚拟性、即时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使得它以无法避免地融入接触新事物最快最多的大学生的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和新方法、新规律,是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1.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由单向变为多纬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大学生主要通过阅读图书馆的藏书,或者是通过老师课堂传授、同学相互研讨这样的人际关系获取信息。传统的信息接收的渠道是固定且相对可以控制的,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开始更多地依靠新媒体来获取信息。

手机、电脑,网页、人人、微博、微信……随手可得、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获得最新、最全的信息。新媒体的互动性、匿名性、即时性等特点也让学生以往被动接收的状态转为积极主动地获取并参与其中。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已由原本的单向接收,变为人际、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多维接收和。

2.大学生接收内容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碎片化

传统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接受的是统一的系统教育,知识信息的传播多囿于师生的点对点之间,所有人接收到的知识和观点是一致的。新媒体环境中,只要连上网络,学生就能瞬间被难以计数的数字化信息所淹没。在极度开放的、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利益群体信息和观点,学生的信息接收模式变为点与面的互动,这在以往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环境中不可想象。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的信息形式上,新媒体文字、图片、视频等综合表现形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形式,变得更加立体并容易被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是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的同时,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观点,很容易对心智和辨别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新媒体虚拟的特点也可能会让学生沉溺其中,从而远离现实的生活。同时,人人、微博等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以及学校学习、社团活动等对时间的挤占,让他们的接收内容和时间都变得“碎片化”,调查中,还发现109位同学表示更愿意使用手机上网,占调查人数的79.6%,这些表明他们不再有耐心阅读长篇大论,而是倾向于更加简洁的表达。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适应性

大学常常被称为“象牙塔”,指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由此可见,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学是一个与世隔绝、潜心研究文艺历史、脱离现实社会的封闭场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教育者讲,学生听的形式,通过上课、考试、宣传栏等手段向学生灌输各种正确的思想理论。这种方式由于有制度和体系的保障,学生思想相对单纯,所以也取得一定效果。

但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状态被打破,学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更加自由,不愿受各种规定和制度的约束;他们接触和吸收的知识更加多元,不愿接受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他们接受信息的形式更加灵活生动,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灌输说教。

传统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对象呈现出的新的特点表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限,针对当下“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急需创新。

二、数据统计分析

理清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后,为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落到实处,笔者在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2013级新生中展开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1.必须抢占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行知学院2013级新生共有16个班,每班30人左右。研究在每班随机选取10名同学填写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37份。其中文科学生57.7%,理科学生42.3%,文理科基本持平;男生占问卷人数的31.3%,女占68.7%,十分贴近学校的男女生比例,以此做到尽量科学。根据统计,在137名受访者中,有电脑的123人,占89.8%,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被访学生中网龄三年以上的占75.2%,其中五年以上的43.8%。137人中,表示自己每天上网的有73%。由此可见,大学生拥有电脑者比例高,网龄长,上网频率高,他们已经收受新媒体形式多样、开放自由等特点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一事实出发,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好新媒体开展工作。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工具,形成“熟人效应”

在对上网重要浏览内容的统计中,108人表示上网主要为了关注“熟人发布的信息”。这可以看做是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的延生,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友人、熟人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

图1 学生已开通使用的网络交流平台统计

如图1所示,在已开通使用的网络交流平台的中,135人选择了QQ,占总人数的98.54%,紧接着的是微博、人人网和飞信。从这一数字来看,我们必须要重视QQ、微博、人人及飞信的建设和维护,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熟人甚至是朋友的身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学生对于道德说教的抵触情绪。

3.要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的监控

“互联网因其多元性、互动性和隐蔽性给大众带来信息沟通便利是,也催生了一些网络不文明、不道德现象,例如在网上传播低俗信息、弄虚作假、开展欺诈活动,利用个数工具或手段窃取别人隐私等。”②正如前文所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为大家带来丰富的信息、便捷的体验、自由的互动的同时,无意义网络内容对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挤占,尤其是网络上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和观念也会对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图2 受访学生对网络行为和内容是否需要监管的意见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104位受访者表示网络信息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其中50.36%的同学认为非常需要(见图2)对上网行为和网络内容进行监管。实际上,还有64为同学表示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有时自己会觉得烦躁不安,更是有16名同学表示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自己总是会觉得烦躁不安。两者加起来的比例已经接近59%。这些数据都表明,不正确的网络使用方式已经并将继续对生产生不良影响,这需要我们在利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它的效果与影响的监控。

三、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创新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新情况,就要求思政教育者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利用QQ、飞信等新媒体交流工具,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既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利用新媒体开展交流已经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敏锐地发现这一点,并依此开展更具适应性的工作。

如行知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之初,就在各班建立班级QQ群、班级微信公共账号、班级微博公共账号,同时建立并推送晓庄学院及行知学院人人、微博、微信、QQ空间主页,把学生“围”在网络平台周围。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新媒体教育体系。同时根据调查中近50%的同学表示的对于班级群发布的内容的态度是“顺其自然,看到就看,没看到无所谓”,要求班级和行知学院新媒体账号维护者设置固定栏目,如“早安心语”、“晚安心语”、“感恩的心”等,同时以一定频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状态,争取每天都有一条被同学们“刷”到,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团委、辅导员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也要利用自己的QQ、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工具,撰写博文,和同学们探讨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讨论中传达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2.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新媒体文化,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

重视、利用新媒体,不等于完全摒弃传统的教育方法。郝颖指出要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育人的有效结合,“既要借助新媒体在‘虚拟世界’实施开放式教育来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和打造健康有效的沟通平台,又要借助传统教育方式巩固在‘现实世界’的思政教育效果和引领网络德育回归到现实。”③

因此,应注意在发挥新媒体技术、传播优势的同时,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媒体环境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新媒体竞赛,以活动带动道德宣传

大学生可能不喜欢教室里的照本宣科,但乐于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因此可策划组织网络设计大赛、博文大赛、拍客大赛等,吸引学生主动关注校园新媒体并形成习惯。如行知学院针对2014级新生举办军训图文征集大赛,让大家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军训所得,这不仅让同学们对学院新媒体建设有所了解,在回忆过程中,还可以巩固他们对军训的体会,增强学生的爱校情和凝聚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检测活动效果及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并依据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使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常更常新,达到以活动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依托新媒体技术积极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控、导体系

新媒体有诸多优势,但同样的,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这已经获得大家的共识,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人的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对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引导和跟踪。

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及时发现事态苗头。在建立班级各类新媒体平台、与学生成为“好友”之后,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通过学生在网上的言行主动跟踪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找学生谈话,尤其注意是否有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并建立网络预警机制,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表明,有40%左右的同学对于班级公共账号发布的每一条消息都会仔细阅读,另有近50%的同学为“随遇而安型”,不刻意翻看,但碰到了就会阅读。要借助同学对班级公共账号的依赖和信任,用新媒体语境下的语言,设计栏目和网络发布内容,加强道德法制的宣传。

各部门齐抓共建,搭建学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非一人、一个部门之力便可完成。院系书记、辅导员活动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需要时刻关注新媒体中的学生动态,制定相关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学校网络中心可通过技术层面打造有害信息防火墙,提高学生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水平;各级团委需从学生实际出发,策划线上线下的学生活动,用健康的、向上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可举办法制讲座,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和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不文明的现象;宣传部、新闻中心则要做好各级网站,多宣传社会上或学生们身边的真善美,弘扬主旋律。总之要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形成系统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及顺畅的联动机制。

新媒体的产生和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的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从挑战中看到,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果的重大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探索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进一步发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开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完成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任务。

注释:

①赵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有效融合[N].经济时报,2014年9月24日:A10.

②马兰.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06):40-41.

③郝颖.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金田,2013(09):216.

[1]赵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有效融合[N].经济时报,2014-9-24:A10.

[2]马兰.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6(06):40-41.

[3]郝颖.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金田,2013(09):216.

The new media, the new method——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trategy

Ma Chuan-hao, Wang Yi-fan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199, China)

In all the media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way of thinking and way of life are all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ow to use the network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receiving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o the relevant college class of 2013 students as samples, analyzes the students' network behavior,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edi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G641

A

1000-9795(2014)09-000109-03

[责任编辑:鲍 雨]

马传浩(1973-),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王翼凡(1988-),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