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 悦 赵浩源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攀升迅猛,一切的基础都反映着经济走向正轨,经济趋势史无前例逐步递增,可以说真是前途无量,而这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什么在促进协调使之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寻平衡?经济提升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中国经济当前最突出的结构矛盾是消费不足、投资偏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消费增长一直慢于GDP增长,无论是从历史比较来看还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需求结构已经严重失衡。纵观我国发展史,中国经济当前最突出的结构矛盾是消费不足,首先,致使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其次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另外,资源短缺和粗放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瓶颈。2007年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8%,比中国2008年数据高出29.4个百分点;全球平均投资率为22%,比中国2008年数据低21.5个百分点。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消费与投资的进一步恶化,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政府在对官员的绩效考核上也是以GDP的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中国经济当前突出的结构矛盾经济发展的瓶颈等方面入手分析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所在是当前必要的使命,经济增长的哪些因素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根据计量经济学的要求方法,围绕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探讨,采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对相关因素: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等进行检验与修正,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W hite检验等检验方法,并进行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t检验)、拟合优度的检验等一系列计量经济学常用方法并随eview s软件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意在国家运用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有所帮助。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来进行分析,并检验相关估计参数。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本文将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
设: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1表示年末从业人员数,X2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中国统计年鉴2012》为资料来源整理出下表(如表1),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表1进行估计参数: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各种检验是不不可少的,无论是从数理统计方面还是计量经济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多重共线性
表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
第一,多重共线性检验。本文章采用方差扩大(膨胀)因子法对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得到结果如下 X1X2X3的 R2分别为 0.705405、0.545542、0.458773;VIF值1.099043、1.423723、1.266581。由因子分析法分析可知,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还算可以但均大于1,证实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第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作Y对X1,X2,X3的一元回归,由结果可知加入X2的修正可决系数最大,以X2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两个变量。结果显示,经比较,新加入的X1的方程改进最大,且各参数的t检验显著,R20.989231为,选择保留X1;而加入X3之后为0.978325,虽然剔除。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回归结果为:Y^i=-200959.6+X1+1.257064X2。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年末从业额人员数X1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每增加一单位时,平均来说,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3.541822和1.257064。
(2)自相关性
第一,自相关检验。由最终修正的回归方程:Y=-200959.6+3.541822X1+1.257064X2。可知,该回归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均显著。对样本容量为23、两个解释变量、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L=1.168,dU=1.543,模型中DW
选用广义差分法解决自相关问题。结果如下:
由模型的修正回归方程得残差序列et,进而利用Eviews软件可得回归方程:
由表2可得回归方程为:
其中,由于使用了广义差分数据,样本容量减少了一个,为22个。查5%显著水平的DW统计表可知dL=1.147,dU=1.541,模型中DW=1.641919>dU,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不必再进行迭代。同时可见,可决系数R 2、t、F统计量也达到理想水平。由差分方程式有:
由此得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型为:Yt=2.281567X1t+1.298329X2t。
(3)异方差性
异方差性检验:W hite检验
经估计出现W hite检验结果如下:
nR2=8.469821,有W hite检验知,在下,查分布表,得临界值因为nR2=8.469821<χ20.05(5)=11.0705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1)拟合优度
由以上数据可得到:R2=0.990187,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88715,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
针对 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在 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20的临界值Fα(3,20)=3.10。由上表中得到 F=672.7160,由于 Fα=672.7160>Fα(3,20),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分别针对 H0:βj=0(j=1,2,3),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查 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20临界值tα÷2(n-k)=2.086。由表中数据可得,与β^1、β^2、β^3、对应的 t统计量分别为 -2.146883,4.509423,26.13472,0.198954其前三项绝对值大于tα÷2(n-k)=2.086,X3没有通过。由回归式可看出,可决系数高,t检验和F显著,模型拟合效果好
模型估计的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末从业人数增加一位会使经济发展降低(GDP)增加3.645114。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一个单位使GDP上升1.254141个单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一个百分点使GDP增加108.3615各单位
表2 广义差分方程输出结果
由该模型的最终结果可知,其他因素不变,每增加一单位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平均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
(1)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提升的重要原动力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提升的重要原动力。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资金的数量和资金的利用效率。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它对经济运行具有先导作用,并以其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这个根部的牢固地基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的托盘作用。
(2)消费需求拉动经济,促进内需
消费需求,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要素中所占份额最大、波动幅度最小的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主要的组成,同时也是最为明显地反映经济自发提升态势的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全社会的广大消费者而言,消费无疑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必要保障,作为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范围之广,层次之深才会使内需有所提升和改善。
(3)其他辅助因素劳动力未发挥充分价值
劳动、人力,劳动力对GD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微不足道。这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结构总量巨大、供给充足、流动性强,对GDP影响很大。但是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会直接影响了经济的提升。
(1)注重固定资产,换旧翻新鲜面貌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其发展强有力的后备军,固定资产作为了重要的后勤保证,国家应该时常翻修旧设备、改造机器厂房,是硬件设施更加先进。
(2)适时调整物价引进新产品,增强国民消费理念
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即商品价格,其价格与价值是否相对一致,正是消费者们每次消费必须衡量的重要指标,如何做到物美价廉,这就要调整市场商品价格,经常进行促销返利活动会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增进消费。同时,也要从小时做起,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教育争取的理财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3)劳动力充分发挥价值所在,优势处处领先
人口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最关注的问题,有人口就面临着诸多考验和挑战,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高效的促进就业,保持经济提升良好势头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数量庞大且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只有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才可以合理的解决,为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强更多就业岗位,组织学习交流,达到低失业率;另一方面,更多的引入外国华裔人才,积极纳谏,有更好的福利政策吸引海外学子的归来带来先进的科技发动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新一代大学毕业生鼓励多多自主创业。我国因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尽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但高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存在严重不足。所以要从根源抓起,递减我国人口总数,调整劳动力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吸收人才。物质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投资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不铺张浪费充分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到更完美。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民生建设的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3BS70)的阶段性成果。)
[1]中国统计年鉴[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2012.
[2]庞浩:计量经济学[Z].科学出版社,2013.
[3]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郑国全:公众环境意识研究进展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