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高校培养成本是狭义的高等教育成本,高校培养成本强调微观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对象,服务于微观学校的管理与考核。从物质形态来看,高校的资源耗费体现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大类。人力资源主要有教师以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管理等工作人员。物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科研活动中消耗的日常消耗用品以及固定资产等。
高校培养成本控制主要是指高校运用有效的手段,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其管理活动中各项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限制,使之能按预定计划进行的管理活动。
高校培养成本核算就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真实、合理地记录高校教育资源的相关耗费,对教育运行过程中各种费用的发生进行审核与确认,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最终计算出人才培养成本的核算过程。
2005年6月8日,《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将高校培养成本纳入政府监管范畴,《办法》中的成本严格讲是一种统计成本,并不是通过会计核算程序核算出来的会计成本,在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环节无法执行,缺乏实践上的可操作性。2009年出台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要求合理确定教育成本,但是,没有如何科学计算高校的各类成本的具体规定。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自1998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随着我国高校和国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经费来源、资产管理内容和方式,以及后勤社会化、校办产业管理等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目前高校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来看,现行的制度已经滞后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价值虚增,资产不实。目前,高校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按固定资产价值全额列支,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时不提取折旧,待固定资产报废的同时减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分别反映高校所拥有资产的总额和固定资产所占有的资金量。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在实际发生当年全部记入支出的情况,势必造成建设高峰期与其它年度教育成本水平相差悬殊;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没有合理体现在教育活动过程资产价值的损耗,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从而是高校的资产价值虚增,使教育成本缺乏可比性,不能真实反映计算培养成本所需的资产信息。
(2)隐形债务,支出不实。高校扩招后,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自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高校选择了贷款。目前,高校贷款利息支出采用收付实现制,全部的利息由利息支付的当期负担,不实行分摊;用贷款支付的资金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只能在应收及暂付中反映,不能列支;高校接受的服务也只有在实际支付是才能列支。其负债信息在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使高校的债务被隐藏,支出不实,不利于高校的培养成本分析和财务风险的监管。
(1)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监督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供给制”,高校需要多少钱,就由国家财政平衡预算进行拨款。高校各部门及资源运营的各个环节未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没有纳入管理的范畴,成本控制存在非理性的现象。
一方面,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在组织教育经费核算过程中,侧重教育经费开支的合法性,偏废教育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对如何节约开支,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考虑较少。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够,资金监控力度薄弱,容易被某些钻空子的人利用,甚至产生腐败现象。因此,各项经费开支缺乏统筹调配和有效控制,不计成本和高成本等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寻找降低成本的行为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2)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随着高校规模的迅速发展,高校的资产总量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严格,资产存在闲置、过期、毁损以及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单位资产管理不力、浪费等“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师生比低,规模效益低。例如:美、法、澳等国家规定其师生比的国家标准分别为1∶16.4,1∶24.8,1∶20.4,而我国同年只有 1∶8。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高校各部门设备重复建设多,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从2007年国家组织的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情况得知,我国高校中仪器设备闲置率达20%,有的高校大型仪器不开机的时间占40%,部分高校教室、实验室的利用率只有60%。
在合并高校中,为扩大学校规模,在财力有限的基础上,增加新校区建设、修缮工程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忽视和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等基本建设以及学校软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出现了有大楼而无大师的学府。成本应被界定为一系列行为的后果,不惜一切代价的削减成本费用额以保持一定利润水平的做法可能同时在降低企业竞争力。必须认识到成本控制不仅是系统结构化方法论,更是深层次的制度安排及背后的文化。
图1 高校培养成本控制模式框架图
所谓“责任中心”是指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能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责任主体。依据高校的内部管理结构,针对各部门业务和管理职能的不同,这些责任中心不但可以是各院系和各管理部门这一层,也可以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系、不同的教学部,直到个人。目标成本应尽可能做到指标化、数量化,使每个责任中心的领导和职工都明确各自应付的责任和成本控制目标,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将成本控制的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通过制定目标考核细则和部门责任分工,使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保证人人都有责任,使成本管理工作过程真正变成了被管理者自己的事情,被管理者的责任加重了,也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严格的成本责任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和管理责任。
结合学校形成的业务内容,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经济性质内容可以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为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所需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又分为工资福利和对个人与家庭的补助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可以细分为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设备购置费以及其他费用等。项目支出是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为完成其特定的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计划,包括211工程、985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修购项目等其他项目。
首先从纵向上根据业务成本属性细分可执行和控制成本,然后按“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从横向上根据各明细成本所应承担的单位进行部门细分,将每个成本落实到具体执行者,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划分,形成“网格化”的控制模式(详见图1),再通过培养成本核算信息的反馈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将现行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照,对那些常期固定不变或变动情况不太大的情况用固定程序控制,对那些存在着不可预料因素的成本活动则采用弹性程序控制。
考核培养成本控制结果是为高校阶段性地集中查找和分析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分清责任归属、对培养成本目标和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的考核和评价。考核结果应该做到奖罚分明,防止不利因素的重复发生,针对培养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视情况,按重要性原则,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为修订标准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
高校应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培养成本的差异项目进行及时的纠正。首先,提出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应该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以及问题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和预期达到的效益;然后,进行讨论和决策,尤其是对重大项目,还要尽可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各种方案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最后,确定方案实施的步骤及负责执行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以确保方案的实现,并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绩效预算是一种以成本效益为评定标准的预算管理方法,是既重投入又重产出的效益预算。实质上是将高校预算管理的重心从单纯的支出控制转向支出过程和成果的关注,并以预算使用效果为依据,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将资金使用效果与预算资金的安排相挂钩。基于绩效预算的成本控制模式的核心之处是将基于绩效的管理思想渗透到培养成本预算控制的模块中,其核心是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析,控制培养成本发生和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以利于有效降低培养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高校是培养学生的特殊“工厂”,本文对高校培养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科学核算,有效控制成本,目的是能够为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补偿尺度,也是缓解目前我国高校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这关系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办学效益的衡量,关系到政府财政拨款及学费标准制定,关系到学校、政府、广大人民进行教育投资决策。
[1]刘明元:高校核算教育成本的必要性和具体办法[J].教育财会研究,2012(10).
[2]曲杰: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苏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