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文,许晓磊,王轶男
(1.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竞技体育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对抗和竞赛性质,是体育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随着视频技术创新和互联网的实时传送,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竞技体育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的竞赛意义,我们更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竞演最重要的平台,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所以,全运会的赛事会受到全国大众的密切关注。它的开展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中国没有以全运会的方式对国家竞技体育水平进行检验,中国的各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会大幅度降低,中国各省区的区域竞争也会缺少一个重要的载体。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颁布,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线,理论界围绕这一重大问题开始了理论探讨。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路径和要求上。“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应该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完成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①辜德宏,蔡端伟,吴贻:《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向的思考》,《首都体育学报》,2014年第3期。。王峰、李慧、单大卯研究发现,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整个体育的发展乃至社会有关领域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领域存在着诸多可能对竞技体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作为社会产物的竞技体育来说,其发展的内生性、外生性及联动性动力机制,让竞技体育走进每个人空间,充实人们的生活②王峤,李慧,单大卯:《微观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第2期。。
黄华明、苏明理认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多部门综合管理、改革开放时期的“举国体制”、目前的政府与社会联办三个阶段,根据建国后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成绩,结合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变迁,可以发现历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都带来了竞技体育成绩的历史性飞跃①黄 华明,苏明理:《中国竞技体育竞争优势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高鸿辉分析指出,山东省成功申办第十一届全运会,是山东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在全运会各省市之间的长期激烈竞技中,山东竞技实力日趋雄厚且竞技布局独具特色。山东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运会竞技中,逐步形成了以体能主导类的田赛、中长距离径赛、中长距离游泳,技能主导类的篮球、射箭为主要制胜项目的竞技格局②高鸿辉:《山东竞技实力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7年第11期。。
整理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学者对竞技体育本身做了较深入研究,有关学者开始立足于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层面,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但是缺乏对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审视。我们需要充分认识重要竞技体育平台和竞技体育实力的互动关系,在体育事业基础上发展更为全面的体育产业,创新区域性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为中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从国内最高水平的全运会来关照山东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作初始顺利期,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第二届全运会,山东省分别以21枚金牌和17枚金牌连续位列金牌榜第五位,在全运会设立伊始就基本确立了第一集团的位置。第二个阶段为低潮起伏震荡期,时间跨越近二十年,包括第三届到第七届共五届全运会。其中,1975年的三运会,山东遭遇全面滑坡,只拿到了7块金牌,首次跌出金牌榜前十名,列第16位;1979年的四运会,山东代表团以2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奖牌榜第9名;198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上,山东进入了全运会历史的最低谷时期,仅获取4枚金牌并且在奖牌榜上排到了21位;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虽然以12枚金牌重返奖牌榜第5位,但与冠军队的金牌差距历史性地拉大到了42枚;1993年的七运会,同样拿了12枚金牌,但在全国的名次却降低到第11位。表现出“山东参赛全运会逢单届差、逢双届好”、“人才济济,尖子不尖”等特征。第三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包括八、九、十届全运会。其中,1997年的第八届全运会,山东夺取金牌25枚,首次跻身全运会金牌榜前三;2001年,九运会获得66枚奖牌的好成绩,位列第六;2005年的十运会,以42枚金牌再列第三位。这个阶段的山东竞技体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第四个阶段为历史突破期,2009年十一运会上,在“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背水一战、争创第一”总体工作指导思想指引下,山东史无前例地包揽了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超越自我,创造历史;2013年的十二运会,山东以65金、155.5奖牌蝉联金牌和奖牌榜第一,被媒体称为“山东省全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山东代表团在近几届全运会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最根本在于其自身强大的综合竞技实力。田径和游泳两大项作为基础项目在历届大型体育赛事中,不仅项目设置最多,而且所产生的金牌数量也是最多的。最初是“夺田径者得天下”,现在加上游泳这一基础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上能够夺得较大数量的金牌,对于参赛队获得最后的好成绩意义重大。例如,在十二运会上,山东在田径和游泳两个项目上总共获取8枚金牌,排在第二位。山东代表团在游泳项目中发挥不佳,仅获2枚金牌,与江苏代表团一道并列游泳金牌总数第三位。但山东代表团在田径项目中获得6枚金牌,占田径金牌总数49枚的12.2%,与江苏代表团共同获取田径金牌数目第一的好成绩,总数8枚金牌仅次于上海的10枚金牌位列第二,与十二运会奖牌榜第二名辽宁队拉开5枚金牌的差距,优势较为明显。
山东省竞技体育历经6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十一运、十二运辉煌的洗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实力有了飞跃的提升,在管理体制、训练改革创新、科技服务支撑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山东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强省。
(1)举省体制、全民参与。山东省在近几届全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优良的外部夺金环境。在备战全运会期间,山东省委、省政府就确立了“举全省之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改进服务系统,全体动员战全运”的“举省体制”,并投资数百亿用于场馆建设、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引进、训练、比赛以及一线队伍的奖励。这种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一直持续到十二运会,在十二运备战周期中,山东省强化体育科研医务工作,组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对训练、营养、医疗、防伤防病等问题进行联合研究,积极拓宽经费投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宣传工作和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运动员安心训练、创造成绩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以普及促提高”是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说,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才能促进竞技体育良性发展。山东省在举办十一运期间提出“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口号,一度被认为是此届全运会的最大闪光点。十一运会后,山东省更是坚持“全民健身”的指导思想,全民健身活动得到更加广泛普及,除第三届“百县篮球、千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继续开展以外,又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竞赛活动、淄博五人制足球赛等群众体育赛事,并开展全民运动会,吸引群众踊跃参与,在全省掀起了体育热潮,将山东人的体育热情全面调动起来,这潜移默化地促成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山东省体育工作的开展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2)重视运动员队伍建设。纵观山东省参加全运会的历史,可以发现山东竞技体育成绩不稳定,前几年有着山东省参加全运会“逢单好,逢双差”的说法。其基本原因是没有搞好运动队的梯队建设,无法避免运动员青黄不接的现象。从十运会开始,山东省加强了运动队一二三线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的三条原则,以及“占领国家队制高点”和“把一线建在国家队”的理念,加大了对市县体校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建设后备人才基地的经费投入,逐渐形成了“抓一线、带二线、促三线”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山东省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中的成绩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与对运动队梯队建设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3)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除了重视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山东省竞技体育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复合型教练员团队的建设。随着山东省发展成为体育强省,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被逐步确立,明确了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山东省制定了多项政策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水平。如完善教练员选拔、任用制度,积极参与高层次教练员的竞选,依托高层次训练队的执教培养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出台高水平教练员引进政策,提倡教练员人才的合理流动等。目前山东省的优势和重点夺金项目,无一不是拥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及其团队,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的进步,也显示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对山东省体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明确竞技体育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把握体育工作的本质,巩固山东省体育强省地位,要结合山东省实际,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调整完善竞技体育工作思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强项,不断提高取得优异成绩的竞争力,加快竞技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拓展步伐,努力实现竞技体育强项新突破;发挥体制创新、训练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充实优势项目,坚持突出重点,合理优化项目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巩固山东省基础大项的发展水平,积极提升整体实力,努力挖掘其他项目发展潜力,促进山东省竞技体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好项目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单纯的追求金牌数量向既追求数量更追求质量转变,取得体育发展的新突破。继续保持山东省竞技项目良好的发展态势,制定合理的未来参赛成绩目标,努力实现参赛人数、项数和运动成绩历史新突破,积极争取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2.进一步提升山东竞技体育的竞争能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山东代表队在全运会上已经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山东绝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放眼到更高水平的竞技赛场,把竞技体育发展标准提升到国际层次,让“山东力量”为体育强国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1)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山东省的重点项目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A类优势项目。在全运会乃至国际大赛上表现突出的项目,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多次获得奖牌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B类潜优势项目。此类项目在全运会乃至国际大赛上偶尔也有闪光点,能获得一定的金牌或者奖牌,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如拳击、射箭等;C类三大球和基础项目。三大球是篮球、足球和排球,基础类项目包括田径和游泳,这些项目在国际体坛影响巨大,有些项目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关注和喜爱,在国际大赛中,这些项目获取金牌数的比重较低。要积极争取山东省在A、B、C三类项目中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确保各类项目的均衡发展。(2)保障人才的输送渠道畅通。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的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借助省队高质量的培训资源和高水平的训练平台,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实力,使山东省强项更加突出,努力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明星。(3)进一步重视比赛运动员的选拔和参赛工作。要想实现运动强省的目标,必须重视年度大赛的争取、准备和参赛工作,甚至可以申请承办赛事来锻炼队伍,提升队伍的体育竞争能力,积累经验,打好基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技能。
3.加强分类指导,促进运动项目协调均衡发展。(1)优势项目要延续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山东省夺取优异成绩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努力在队伍训练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优优势项目群,形成多金集团优势并继续争创优异成绩,实现金牌竞争效益的最大化。(2)潜优势项目要努力提高水平、转化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开展项目训练,逐步形成部分小项的集团优势,着重把握制胜规律,形成先进的训练手段和管理模式,促进运动员竞技成绩的提高,积极为山东代表团做出贡献。(3)重视球类项目的训练和参赛。针对全运会对球类项目增组增牌的政策变化,下大力气抓好球类项目的组织备战工作,营造浓厚的备战氛围。充分发挥举省体制的优势,成立专门的领导训练小组,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全面提高队伍的训练水平和参赛实力,力争夺取更多的奖牌,以带动我省集体项目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4)进一步加强纯实力项目的水平提高。打铁还得自身硬,不管主场还是客场,竞技体育最终还是靠实力来说话,因此狠抓纯实力项目的水平提高,在现阶段乃至以后都是山东省发展竞技体育的着手点。自八运会以来,特别是经过十一运会、十二运会的锻炼,山东省在田径、游泳、自行车、射击、赛艇、皮划艇、举重等项目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部分项目已跻身全国前列。新时期要重点突出强化这样一些在全国拥有竞争优势的纯实力项目,确保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构建在未来大赛上夺取金牌的主力项目群。
4.坚持人才兴体战略,强化教练和裁判团队建设。(1)强化教练团队建设。教练员是竞技运动中的知识标尺和经验汇总。教练员是运动队伍的直接负责人,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影响着运动队伍的获取成绩的高低,优秀的教练员能够带出强大的运动队伍并获取优异的成绩。首先,建立教练员良好的竞争机制,选拔有才能的教练员任职任教;其次,制定先进的管理机制,做好教练员的培养工作,促进教练员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教练员参与比赛执教队伍的机会,提高教练员现场执教能力;第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规定,引进优秀的教练员。(2)强化裁判团队建设。裁判员是保障比赛顺利开展的组织者,裁判员队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和地区的体育竞技水平,抓好裁判队伍的建设对促进体育竞技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注重裁判员道德的培养,减少比赛中的不道德行为;其次,制定严格的规定,约束裁判员的行为;第三,加强裁判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执裁能力的培养;第四,建立合理的渠道,保证裁判员人才的流通。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发展后劲。(1)注重运动队伍的良性发展。遵循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抓紧各项目的组织选材集训工作,一方面充实运动员队伍,一方面着手备战未来赛事,确保山东省竞技体育备战队伍的良性循环与发展。(2)强化运动项目梯队建设。真正形成“抓一线、带二线、促三线”的一条龙管理体系和机制,切实把一二三线队伍建设好。(3)加强体育训练和产业基地建设。后备人才基地是为山东省输送人才的源点,有目的地加强各级各类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提高基地设备条件,提升训练的层次和水平,保障输送人才的质量。(4)切实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要着力推进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业、竞赛表演业等重点业态发展,健全完善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切实推动体育产业体制改革,支持济南、青岛等市在创新发展体育产业方面先行先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