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化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论毛泽东对向全国进军作战的战略指导
于化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三大战役的较量使国共内战的结局已趋明朗,中共大大加快了筹备建国的步伐。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后,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发起渡江战役,转入解放战争的战略追击阶段。在向全国进军的过程中,毛泽东根据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各大战场的作战对象、战场环境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作战方针,探索渡江、渡海等新的作战样式及其特点和规律,为各大野战军的战略追击作战提供了正确灵活的战略指导。与此同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剿匪方针和政策,指导各地迅速清除国民党军溃散后遗留下的严重匪患。战略追击和剿匪斗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大陆的基本统一,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战略追击;剿匪斗争;指挥艺术
从1949年春开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追击阶段。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的各大野战军在渡江战役后,挟战略决战全胜之威,分别向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方向挺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经过一年多的战略追击作战,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300多万人,肃清了盘踞在山区、海岛和偏远地区的大小股匪200余万人,解放了除台湾及少数沿海小岛的全部大陆本土和沿海大部分岛屿,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使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安定,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作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核心,毛泽东直接部署和指挥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追击和清剿土匪的作战行动。他高超的战略远见、灵活的作战原则和杰出的指挥艺术,不仅为战略追击和剿匪斗争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理论。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战略决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一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30余万人,东北全境、华北大部、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国民党军主力已基本被消灭,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发生动摇。战略决战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战争态势和敌我力量对比,为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夺取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时,全国各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总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亿。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358万人,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民党军队,部队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更加强大。全军上下士气高昂,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日益丰富,除原有的炮兵外,还扩建了工程兵、铁道兵等技术兵种。中共领导下的南方各省游击武装也得到发展,总兵力达到5万余人,活动地区遍及苏、皖、浙、闽、赣、湘、粤、桂、黔、滇等省的200多个县境,成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重要力量。人民解放军在政治觉悟、军事实力、后勤保障等方面已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解放区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大批民主人士从香港、上海、北平等地前往解放区,准备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一些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和地方实力派人物主动与中共方面联系,表示愿意走和平解决的道路,投向人民一边。敌人方面的情况则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00万人,能够用于作战的部队只有140万人。处于孤立态势的国民党军各重兵集团,只有少数未受严重打击仍有一定战斗力,其余多系仓促拼凑或多次被歼重新补充的,战斗力很弱。这些部队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已经很难组织有效的战略防御。国民党统治区内,财政枯竭,物价飞涨,人心涣散。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一方面收集残部加紧布置长江防线,一方面高喊“全面和平”口号提出与中共和谈,企图拖延解放大军渡江作战,争取时间扩编军队,赢得喘息机会,伺机卷土重来。人心尽失的蒋介石,于1949年1月1日发出“求和声明”后宣布引退,把桂系首领李宗仁推出来做代总统,出面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国民党统治集团已经陷入分崩离析之中。
形势的发展,把一个尖锐的问题提到中国人民面前: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在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关键时刻,中共领导人没有被国民党的“和平”鼓噪所蛊惑,制定了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的策略,既不拒绝与敌人进行和平谈判,同时号召全党全军保持清醒的头脑,加紧进行渡江战役的各种准备。1949年即将到来之际,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告诫全党:“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不管敌人如何变换斗争方式,我们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①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4、1375页,第1379页。。毛泽东明确表示,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已经有了充分经验的中国人民及其总参谋部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像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一样,粉碎敌人的政治阴谋,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②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4、1375页,第1379页。
1949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形势与任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指示说:“在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役以后,可不可以说国民党政权已在基本上被我们打倒了呢?就其军事主力已经被歼灭这一点来说,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是在南京、武汉、西安等处还有几个大仗要打。在打了这几个大仗以后,那么,不但就军事上来说,而且就政治上和经济上来说,国民党政权是被我们基本地打倒了。基本地打倒了国民党,不等于全部地打倒了国民党,中国尚有许多敌军待我们去歼灭,尚有许多地区待我们去占领和去工作。轻敌的观念无论何时是不应该有的,我们决不要使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③毛泽东:《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71-472、476页。与此同时,毛泽东收到斯大林的来电,告知南京政府分别照会苏、美、英、法等国政府请求调停国共内战,并就此征求中共方面的意见。毛泽东复电说:“我们认为应当理直气壮地拒绝国民党的和谈骗局,因为现在中国的阶级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际舆论也对南京政府不利,人民解放军今年夏季就能够渡过长江,进攻南京。”④[俄]尼·特·费德林等著,彭卓吾译:《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根据政治局会议精神,毛泽东于1月14日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等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并指示人民解放军:“在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受并实现真正的民主的和平以前,你们丝毫也不应当松懈你们的战斗努力。对于任何敢于反抗的反动派,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之。”⑤毛泽东:《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89页。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过程必须采取的主要方针:其一,对于国民党残存的100多万作战部队,可以运用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加以解决。其二,依据党的工作重点已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今后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情况,我军在进军过程中亦应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会议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误解和动摇。但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今后人民解放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是一个工作队,以担负起经营和建设新解放区的任务。
其实,还在三大战役进行当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已就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和准备工作,进行运筹和谋划。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致电淮海战役总前委,提出了对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这份文件实际上是毛泽东关于战略追击的总体构想。主要内容是:第一,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在结束淮海战役后,休整两个月,同时做好渡江作战的物资准备和政治动员。随后以一个月时间完成江淮战役,占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平汉路以东地区,控制长江北岸。然后于1949年5月或6月举行渡江作战。渡江后华野、中野两军协力经营东南,包括皖南,苏南,浙江、福建两全省,江西一部,并夺取芜湖、杭州、镇江、苏州、南京、上海、福州而控制之。第二,东北野战军协同华北野战军主力于1949年1、2两月完成夺取北平、天津、张家口、唐山任务后休整两个月,5月沿平汉路南下,6、7两月执行江汉战役,并完成渡江准备。8月渡江,以后的行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经营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包括夺取武汉、岳州、长沙、常德、宝庆、衡州、郴州、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城市。第二步,夺取两广。第三,华北野战军主力协同东北野战军夺取北平、天津、张家口、唐山后,如太原尚未攻下,则协力夺取太原,然后以杨得志兵团与杨成武兵团夺取绥远、宁夏,与西北野战军会合。徐向前兵团则早日与西北野战军会合,先肃清兰州、潼关线上及其以南以北之敌,夺取潼关、西安、天水、汉中诸城,然后入川。军委电报还指出,上述计划是就现时敌我形势以及将来敌方的可能部署为基础来考虑的,除军事外,也考虑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因素,是一个稳扎稳打的方针。这封电报清楚地表明,军委对于战略决战之后的进军问题有了通盘考虑和总体思路。尔后战略追击的实施,基本上是按照这一计划进行的。12月24日,军委又告第四野战军首长:傅作义、阎锡山、杜聿明三部解决后,全军应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以刘邓、陈粟两军出江南,以你们出湘鄂赣,以西北、华北(徐杨杨三部)两军出陕甘川①毛泽东:《目前不要忙于包围胡宗南军》,《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439页。。依照1949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1949年夏、秋、冬三季,人民解放军应当争取占领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甘肃等省的大部,有些省则是全部。
1949年2月上旬军委决定,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从战略全局出发,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先出两个军迫近武汉,钳制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以利刘邓夺取南京②毛泽东:《同意三月底渡江作战的计划》,《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500页。。3月17日,再电四野首长:“东野所负攻击武汉及湘鄂赣三省国民党军之任务业已确定”,要求四野全军于5月底到达南阳、信阳、固始之线及以南地区,完成兵力展开任务③毛泽东:《第四野战军主力应于四月一日前完成出发准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518页。。3月31日,总前委制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18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然后向南发展,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④邓小平:《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133页。。4月3日,军委正式批准战役实施纲要。16日,军委致电总前委,估计南京政府极有可能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指示渡江部队把立脚点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并说,即使南京政府签了字,如汤恩伯等蒋介石嫡系将领不愿意执行,我军仍须用战斗方法渡江。
帝国主义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势力一向较为强大,大军南下的确存在与美英等国“迎头相撞”的可能。中共中央对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号召全党全军要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做好对待美国干涉的各种准备。毛泽东对美国等西方各国的对华政策有深刻的观察,指出:“美国政府的政策,已经由单纯地支持国民党的反革命战争转变为两种方式的斗争:第一种,组织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和所谓地方势力在长江以南和边远省份继续抵抗人民解放军;第二种,在革命阵营内部组织反对派,极力使革命就此止步;如果再要前进,则应带上温和的色彩,务必不要太多地侵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利益。英国和法国的帝国主义者,则是美国这一政策的拥护者。”①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4页。他在1949年1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警惕美国直接出兵占领沿海若干城市的问题。他说:关于美国出兵的问题,不去讲它不出兵,而是准备它出兵,并准备与之打,以取得主动,而不至于手足无措。应该认识到,我们力量越大,美国进一步的可能越小,帮助国民党打的可能也越小②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37页。。由他起草的中央通知《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进一步指出:“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这种计算现在仍然不要放弃,以免在事变万一到来时,我们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但是,中国人民革命力量愈强大,愈坚决,美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也就将愈减少,并且连同财政及武器援助国民党这件事也就可能要减少。”③毛泽东:《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473页。后来事态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
大军渡江之际,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还果断处置了“紫石英号事件”,回击了来自英国的挑衅。1949年4月20日至21日,正当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长江的“紫石英号”等4艘英国军舰,先后驶向解放军防区,妨碍渡江,双方发生军事冲突,英舰开炮打死打伤解放军官兵252人。“紫石英号”也被解放军江防部队击伤被迫停泊于镇江附近江面,其他3艘英舰逃走。4月3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声明,抗议英国军舰的暴行。严正质问:“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埔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不要帮助中国人民的敌人打内战”。中国人民“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政府所给予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④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0、1461页。。英国当局命其远东舰队司令布朗特经过“紫石英号”舰长克仁斯与解放军代表进行多次谈判,要求对该舰放行。谈判进行当中,“紫石英号”于7月30日夜趁“江陵解放号”客轮经过镇江下驶时,强行靠近与之并行,借夜色逃跑。当解放军警告其停驶时,“紫石英号”竟开炮射击,并撞沉木船多只,逃出长江。该舰也在解放军江防部队的炮击之下多处中弹。中共方面对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大煞了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国家的威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应对美国出兵的可能,中央军委在战略上也做了缜密的防范。军委于1949年2月28日电令华北军区,加强秦皇岛和溏沽两处海口的守卫力量,并优先部署对海上防御⑤毛泽东:《防止敌袭扰我后方的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511页。,以防备美蒋袭扰我战略后方。渡江之后,华东方向是最容易与美、英等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地方。军委决定,集中我军主力,尽快抢占沿海城市,以先东南沿海,再西南、西北的作战顺序,封闭沿海港口,尽量消灭国民党军队于大陆上,削除美国武装干涉的依赖力量和登陆条件。为此,毛泽东在5月23日致电第二、第三野战军首长,指示三野在上海、宁波、福州被我占领后,以一部兵力协助山东攻占青岛,要求二野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他强调:“此项准备是必需的,有此准备即可制止美国的干涉野心,使美国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干涉。”⑥毛泽东:《对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591页。上海一解放,军委即令三野提早入闽作战,争取在6、7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准备相机夺取厦门;要求四野主力争取11月或12月占领两广。5月28日,军委致电各大野战军首长,确定防备外国势力干涉的兵力配置。电报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有联合干涉革命的某些象征。将来是否会演成干涉的事实,目前还不能断定。但我们应当预筹对策,以期有备无患。一是按照预定计划歼灭国民党残余力量;二是力求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即使海上被封锁,自己也有办法;三是在华北、华东部署充分兵力,以防美国海军协助国民党军向我后方袭击和扰乱。具体部署是:以杨成武兵团加四野特种兵纵队继续布防秦皇岛、溏沽;四野在河南留一个军,平时剿匪,有事增援华北;三野留一个军加适量炮兵开赴青岛,担任青岛守卫,另在南京、镇江、苏州地区布置两个军,在浙江地区布置三个军,在吴淞、上海地区布置七个军,加强吴淞、江阴地区的炮台设备①毛泽东:《预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对策和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00页。。6月1日,美国舰队从青岛撤走。8月17日,三野部队解放福州。至此,沿海多数港口城市基本在解放军控制之下。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未敢直接出兵干涉国共内战,这也为战略追击的顺利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适应向全国进军的要求,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和1949年1月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指示,于2月至4月先后进行了整编。通过整编,全军统一了编制,充实了各级军政干部,补充了大量兵员,总兵力达到400万人。整编与一系列正规化措施的实施,使部队战斗力大为增强,全军指战员斗志高昂。
向全国进军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进攻行动。人民解放军各大主力要从长江以北出发,分别向东南、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直到边疆,进行超远距离作战,战场主要是在敌占区。进行这样的作战,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必须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有可靠的解决办法,才能保证作战的胜利。朱德总司令对南下作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精辟分析。有利条件是:第一,我军兵力强大,士气旺盛;敌人力量弱小,且士气沮丧,又不团结。第二,解放区已伸延至长江边,有两亿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我军。第三,江南广大群众渴望我们去解放他们,只要我们在政策上不犯错误,群众是拥护我们的,而且他们有过大革命及土地革命运动的经验。第四,有江南游击部队的配合。不利的条件是:第一,我军因要深入敌区,远离后方,运输供应比以前要困难得多。第二,南方多山、河、水田、湖泊,北方部队一般缺乏在此种地形上作战的经验。第三,我军绝大部分是北方人,要去南方作战,不大适应南方的生活习惯,容易患病。此外还会产生留恋家乡、保命偏安的情绪。第四,我军因不断胜利,部队中可能有部分人存在骄气,轻视敌人,可是敌人虽弱,还是要做最后挣扎的。他要求在干部战士中进行深入的动员解释,公开地、详尽地说明各种有利和不利的条件,使全军自觉地积极想办法去克服困难②朱德:《国内形势和南下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5-256页。。
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养精蓄锐,秣马厉兵,已经做好了向全国进军的一切准备。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③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51页。。遵照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迅即渡过长江挥师南下,向全国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大进军。
战略追击作为战略进攻的一种形态,对于长期处在战略防御中的人民军队而言,是一个崭新并且陌生的课题。战略追击的先决条件是战略全局上的巨大优势。只有在三大战役之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转变,战场上的总体优势和战略主动权已从国民党军队手中转移到人民解放军手中,追击才真正具有了战略上的意义。战略追击的本质是进攻,目的是完全、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仍在顽抗的敌人,全面地和最后地赢得战争。中共中央深刻洞察全国战局的变化,审时度势,适时做出人民解放军从战略决战转入战略追击的决策。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和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各大战场的战略追击,最终把国民党残余军队从大陆上完全驱除出去。在战略追击过程中,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时刻关注各战场的进展情况,及时地就作战方针、战役部署和各战场的配合协同等问题给予指导。毛泽东高超的战争谋略和指挥艺术,在战略追击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其一,认清形势,抓准时机,果断作出转入战略追击的决策。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主力丧失殆尽,再也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已濒临绝境。而人民解放军则通过战略决战得到迅速发展壮大,解放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
尽管军事上大势已去,国民党统治集团仍欲作困兽之斗。在西北和长江以南地区,尚有国民党的200多万军队,其中包括并未受到严重打击的白崇禧、胡宗南、西北两马(马鸿逵、马步芳)等重兵集团。南京政府企图依托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重整兵力,伺机反扑。他们频频施放和平烟幕,表示要与中共“和谈”,暗地里却在加紧进行顽抗的准备。蒋介石名为“下野”,实际上在幕后总揽国民党的军政大权,积极进行战争部署。美、英等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仍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插手中国事务,想方设法阻碍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胜利。
在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和平”假象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害怕革命进一步的发展会损害自身的阶级利益,希望革命就此止步,或者使革命带上温和的色彩。有的资产阶级右翼分子还极力劝说共产党把人民革命战争“立即停下来”。某些地方实力派和民主党派人士,重新提出“中间路线”的主张,意图在和谈中造成同国民党、共产党三分天下的局面,或者建立区域性的地方政府以求自保。就是在革命队伍里,也有一些人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胜利,贪图安逸享乐,革命意志衰退,暴露出松劲自满、麻痹轻敌、居功自傲等思想问题。
面对这些新的干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激励全军指战员和解放区人民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不给敌人苟延残喘的机会,抓住战机向全国进军,彻底战胜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保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战略决策的实施,全军对广大官兵进行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形势教育,统一思想,澄清模糊认识,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斗志和必胜信念。军委和毛泽东还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向全国进军的战场划分、兵力、任务、进军路线作了精心擘划。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后,随着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一声令下,百万大军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挥师南下,揭开了战略追击的序幕。
其二,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实行工作重心的转变。
中共曾长期把农村作为工作的重心,创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城市工作的地位日益变得重要。原因在于:一、大城市是国民党的统治中心,交通发达,城防坚固,敌军不会轻易放弃。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势面前,敌军必定把城市作为防御重点和最后顽抗的巢穴。尤其是到了战略追击阶段,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往往与夺取城市联系在一起。二、大城市一般都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并且是地区经济中心,其经济实力是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必须依赖的基础。城市中居住着大量的工人、城市贫民、小资产阶级、自由职业者和相当数量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要么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要么是革命的同盟军。在进攻城市的作战中,必须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伤害到他们,下一步经营和管理城市,搞经济建设,也要依靠他们。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对做好城市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既要学会同他们作公开的斗争,又要学会同他们作荫蔽的斗争。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些问题,不去学会同这些人作这些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7页,第1426页。
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相配合,毛泽东对军队的任务、使命也有新的思考和表述。1949年2月,他致电二野、三野首长,突出强调了人民解放军的工作队任务。“今后将一反过去二十年先乡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变为先城市后乡村的方式。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他要求部队集中一段时间,全部学习城市工作和新区工作。特别是军队全体干部,应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如何做好城市的各项工作。“过去军队干部和战士所不熟悉的一切城市问题,今后均应全部负担在自己的身上。”他特别叮嘱道:“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军队还是一个战斗队,在这一点上决不能松气,如果松气,那就是错误的。但是,军队变为工作队,现在已经要求我们这样提出任务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提出此种任务,并下决心去做,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②毛泽东:《把军队变为工作队》,《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495-496页。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对军队的任务作了更清晰的表述:“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就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在国内没有消灭阶级和世界上存在着帝国主义制度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军队还是一个战斗队。对于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误解和动摇。人民解放军又是一个工作队,特别是在南方各地用北平方式或者绥远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是这样。随着战斗的逐步地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③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7页,第1426页。朱德也告诫各级领导教育部属,不仅要做一个好的战斗队员,而且要做一个好的工作队员。工作队任务的提出,既是由人民军队性质所决定的,又立足于战略追击作战的特点,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
城市政策和纪律是部队进入城市以后的行为准则,也是做好城市之作的主要法律性依据。渡江战役发起后,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主要内容是:⒈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⒉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⒊没收官僚资本;⒋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⒌除少数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对国民党政权的大小官员和人员,如不做抵抗和破坏,一律不加俘虏、逮捕和侮辱;⒍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⒎有准备有步骤地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⒏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④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57-1459页。。在占领上海、武汉等重要城市前,军委都对接收工作作过明确指示。在三野部队挺进浙东时,毛泽东特意交待:在占领奉化时,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地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出于对保护城市经济和文化设施、尽量减轻战争破坏的考虑,人民解放军在进军中总是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敌人,有时为了争取敌人的醒悟,宁肯推迟攻击时间。
全军在部队中深入地进行了城市政策、新区政策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提高官兵执行政策和纪律的思想觉悟。进军过程中,部队每进入一座城市之前,都要为执行军事管制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如配备干部,学习政策,对城市情况进行调研等;入城后,广泛宣传“约法八章”和军管的有关规定,使各界人士明确政策,消除顾虑,自觉维护城市秩序,服从军管命令和各项规定。例如,在解放上海时,三野首长统一作战指导思想,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又不能把城市打烂了,要争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过来。战役的所有部署和战法,都是围绕这个思路安排的。为保护城市少受破坏,曾作出规定,进入市区作战应尽可能不使用重炮轰击。进入上海后,参战部队除担负警备任务者外,立即撤离市区。留驻市区的机关和部队,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纪律和“约法八章”,并把后方置于15公里之外。时值梅雨季节,部队露宿于阴雨连绵的街道上,吃的是后方送来的冷饭。币制未作规定之前,官兵们不得购买物品。这些做法树立起解放军文明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赢得了上海广大市民的欢迎和爱戴。军管会接管人员及时跟进,在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协助下,有秩序地进行城市接管,使这座远东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顺利回归人民的手中。直接指挥的粟裕说:“上海战役我军不单在军事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时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①粟裕:《粟裕战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629页。
其三,或大迂回大包围,或穷追猛打,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后,国民党军几大重兵集团已成惊弓之鸟,极力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解放军决战,随时准备向边远省份逃跑,有的甚至可能逃往国外。因此,用什么方法将敌人截住并在国境内予以歼灭,成了追击作战中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针对各大战场不同的敌情和地理条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针。对中南和西南地区之敌,提出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不顾敌人的任何临时部署,以我之主力大胆地从敌人的两翼迂回到其深远后方,断其退路,求得在敌之纵深合围然后歼灭。对华东和西北之敌,因其难以逃窜到国外,则实行穷追猛打,辅以小迂回、小包围的作战方针。
大迂回、大包围的方针是毛泽东从中南战场作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949年6月初四野主力南下,毛泽东曾指示野战军首长:“同意你们各军到齐休整一短时期,然后三路或两路同时动作。此种计划可以齐头并进,一气打到赣州、郴州、永州之线,再作一个月休整,而在路上只作某些必要的小休息。为使白崇禧各部处于我军猛打猛追,骤不及防,遭我各个歼灭,如像刘邓由江边一气打到闽北那样,你们到达攻击准备位置之后,只要粮食状况许可,至少应休整半个月,恢复疲劳,统一意志,然后按计划攻击前进。”②毛泽东:《第四野战军休整和作战的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05页。这里所讲的,基本上还是一种齐头并进、猛打猛追的战法。四野于7月上旬同时发起宜沙、湘赣两战役,采取诱敌深入和近距离的迂回、包围,求歼宋希濂、白崇禧两兵团主力。战役发起后,敌人很快察觉到我军意图,宋部迅速逃往鄂西山区,白部迅速逃往湘东攸县、茶陵一带,我军追歼不及,仅消灭敌人1.9万余人,没有达成预期战役目标。
毛泽东及时分析了这次作战的教训,认为对白崇禧集团力避决战的行动特点认识不足,采取了通常情况下的近距离迂回包围的战法,致使敌人得以迅速逃脱。7月16日,毛泽东致电四野,针对“白部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作战”的特点,提出“和白部作战方法,无论在茶陵、在衡州以南什么地方,在全州、桂林等地或在他处,均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③毛泽东:《应采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追歼白崇禧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35页。次日,再电四野,说明这一作战方针包含的战略思考:“这种部署是不为白匪的临时伪装布阵(例如过去在赣北,现在在茶陵,将来在郴州、全州等处)所欺骗,采取完全主动的部署,使白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管他愿意同我们打也好,不愿意同我们打也好,近撤也好,远撤也好。总之,他是处于被动,我则完全处于主动,最后迫使他不得不和我们在广西境内作战。”④毛泽东:《对歼灭白崇禧部的补充意见》,《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39页。尔后中南、西南战场的追击作战,证明这一作战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按照军委上述指示,担负中南作战任务的第四野战军重新调整部署,兵分三路,实施对白崇禧集团的远距离迂回包围。自9月中旬起,野战军主力继续南下。西路军由常德、桃源向沅陵、芷江挺进,从右翼突破了白部的湘粤联合防线,截断了白主力西逃贵州的道路。10月,中路军发起衡宝战役,歼灭白部精锐部队4个师。南路军发起广东战役,歼灭余汉谋集团6万余人。第四兵团从东南面完成了对白部主力的战略包围。在解放军三路大军威逼下,白部退入广西。11月6日,四野发起广西战役。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白崇禧深感后路受到威胁,处境孤危,乃集中主力5个军发起“南线攻势”,意在打通撤往海南岛的退路。四野首长立即调整部署,实施围歼作战。先将白部主力歼灭于容县、博白、陆川地区,随后将白崇禧的长官公署及残敌围歼于钦州和小董地区。除1万余人逃往越南外,白宗禧集团主力17万人悉数就歼,实现了军委在广西境内歼灭白部的计划。
西南战场的主要作战对象是由西北退走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毛泽东对蒋介石企图利用胡宗南集团割据西南的阴谋早有防备。还在5月间,他就指出,欲消灭胡军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为此,毛泽东作出二野由贵州入四川、四野一部由广西入云南、一野一部由陕西入川北的部署①毛泽东:《对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591-592页。,力争把敌人歼灭在国境之内。中南战场远距离迂回的作战方针确定后,毛泽东把适用范围扩大到西南战场。指出:“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②毛泽东:《对西南各敌均取先包围再回打方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第670页。7月至10月,毛泽东多次向二野发出指示,总的要求是:以陈赓第四兵团暂归四野指挥,在攻占广州后迂回广西,尔后西出昆明;以二野主力待广州解放和国民党政府迁至重庆后,在四野发起广西战役的同时,以大迂回运作,取道湘西、鄂西,直出贵州,挺进叙府(宜宾)、泸州、重庆之线,切断胡宗南集团及川境敌军退往云南的道路;以位于宝鸡地区的第十八兵团等部,在贺龙、李井泉指挥下,吸引、抑留胡宗南部于秦岭地区,待二野迂回部队断敌退路后迅速占领川北及成都地区,会同二野主力聚歼胡宗南集团。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就是通过多层次的大迂回包围,迫使西南数十万敌人陷入我军的天罗地网。11月初,二野主力在四野一部配合下,在北起湖北巴东西至贵州天柱,宽约500公里的正面上,突然向敌侧后出击。贵阳和重庆相继解放,宋希濂兵团和罗广文兵团大部被歼于咸丰、南川地区。胡宗南集团和川境国民党军残部在解放军的追击和包围下,向成都地区集中。12月上旬,二野主力乘胜向川西疾进,从东、南、西三面逼近成都,担负在秦岭地区抑留胡宗南部任务的十八兵团,乘胡部南撤之机实施猛烈追击。数十万国民党军猬集于成都及附近狭小地带,被我军团团包围,逃跑无望。敌军大部起义,仅其第十五兵团企图顽抗而迅速被歼。
在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采取了穷追猛打的作战方针。毛泽东针对西北地区毗邻苏联、蒙古,胡宗南集团和马步芳、马鸿逵集团外逃无路,妄图占据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的情况,提出对敌人应实行就地歼灭,要求部队对敌实施各个击破,粉碎胡马联盟,实行不停顿的追击,猛追猛打。追击愈猛,战果愈大。第一野战军进行陕中战役后,集中兵力,先在扶风、眉县歼灭胡宗南集团5个军,继以3个兵团分两路追歼马步芳、马鸿逵集团,于1949年9月在银川地区和河西走廊将两马歼灭。随后进军新疆,实现新疆的和平解放,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战略任务。
进入战略追击阶段后,人民解放军在兵力上处于绝对优势,战略上处于完全主动,而敌人被迫进行战略退却,以保存实力为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也可能孤注一掷,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新形势新特点,及时总结追击作战的经验教训,提出大迂回、大包围和穷追猛打的作战方针,对战略追击作战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
其四,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用多种方式解决敌人。
瓦解敌军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到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这一原则的运用已经成为大规模解决残敌的战略手段。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军事攻势下,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士气低落。对国民党军队包括蒋介石嫡系部队,实行政治瓦解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大。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解决敌人的三种方式即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并对三种方式的具体含义作了解释:“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按照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这就是迫使敌军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绥远方式,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上不动,就是说向这一部分军队作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例如在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4-1425页。毛泽东认为,用北平方式或绥远方式解决敌人,虽然对于迅速扫除反革命遗迹和迅速肃清反革命政治影响,较之用战争方式要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是在敌军主力被消灭以后必然要出现的,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于我军于人民有利的。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其实质是通过一种新的斗争形式来消灭反动军队,并对其一切可以接受改造的成员进行改造。这种斗争,是以军事斗争为前提的,是在战场与敌军战斗的继续。运用这两种方式,能够大为减轻战争造成的破坏,减少部队指战员的流血牺牲,加快最后胜利的到来。
全军部队公布了各项优待敌军起义、投诚的政策。毛泽东随时指导进军部队争取敌方上层人物,开展对敌军的政治瓦解工作,并制定了对起义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1949年4月28日和8月6日,毛泽东两次致电第一野战军首长,就使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北问题作出指示。前电指出,用和平方法解决西北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后电分析了西北地区的特殊情况和敌军将帅心态,指出对西北敌军除用战斗方式解决外,尚须兼用政治方式解决,必须采取政治方式以为战斗方式的辅助。现在我军占优势,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7月4日,毛泽东电示第四野战军首长,应极力争取程潜,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并说,如程潜发表声明反美、反蒋、反桂,应予以率部起义之待遇,使其能起影响南方各省之作用。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宣布起义后,10月5日,毛泽东告知四野首长,军委决定给予起义部队以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的番号,扩编为三个军。这让程、陈很受感动。他还亲自对起义将领的待遇、工作等问题作出精心安排。当时,国民党散布谣言,说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王耀武、杜聿明、黄维等遭到处死。毛泽东特意交待程潜、陈明仁在路过济南时,与王、杜、黄等人相见,并一道游览泰山、曲阜,使谣言不攻自破②毛泽东:《关于安排程潜、陈明仁、李明灏看望王耀武、杜聿明、黄维等的电报》,《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在战略追击中显示了巨大威力。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人民解放军争取了大批敌军官兵的起义和投诚,其数量达到这一阶段歼敌总数的40%以上。在1949年10月20日召开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高兴地指出,军队的政治工作也有一套。现陈粟部队百分之八十是俘虏成分,其他部队也不少,他们都坚决作战,全靠我们的革命精神,同他们互亲互爱③毛泽东:《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0页。。
其五,探索新的作战样式,把握渡江、渡海作战的特点规律。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是毛泽东指导战争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在战略追击作战中,这一原则也得到很好的运用。战略追击与战略防御和战略决战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战场范围的扩大,部队不但要继续在山地、平原和城市作战,而且要进行大规模的渡江、渡海作战。但是,部队这方面的作战经验是十分有限的,对渡江、渡海作战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充分的把握。能否迅速了解和熟悉新的作战形式及要求,成为能否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之一。为此,毛泽东高度重视对新作战样式的研究。
渡江战役既是进入战略追击阶段的第一个重大战役,也是我军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江河进攻战役。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对渡江战役进行了精心的筹划和准备,在战役指挥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精心选择战役发起时机。渡江战役的发起时机,即过不过江、何时过江,都是经过军委与总前委反复磋商后才确定的。还在淮海战役进行当中,毛泽东就考虑过渡江作战问题。平津战役后,渡江作战条件已经成熟,中央军委决定于1949年3、4月份渡江。至于渡江的具体日期,因需等待国共谈判的结果,并要顾及长江的水文、气象情况,几经更改,最后确定在4月20日。
正确选定战役方向和歼敌对象。敌军长江防线正面达1000多公里,渡江作战应有重点地使用兵力,慎重选择渡江地点。军委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地形条件之后,选择了已屡遭打击、态势孤立的汤恩伯集团为主要作战对象;为有利于我军在突破江防后的迅速推进,把向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区发展确定为主要战役方向。这个选择为尔后发展胜利创造了条件。
认真做好战役准备。为保障部队顺利渡过宽阔的江面,部队在战役发起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对地形、水情和江防情况进行全面侦察,为拟制作战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积极筹措船只、船工和培训水手,基本上保证了第一梯队渡江的需要。三是开展部队的临战训练,主要是练水上和船上的单兵作战本领,然后发展到练航渡编队、各种协同和登陆突破。
周密组织战役部署。战役部署上的主要特点是:⒈全线展开,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汤恩伯集团面临江防宽而兵力少的矛盾,防守正面长达800公里,而兵力只有75个师45万人,采用的是沿江一线式部署,战役纵深兵力十分空虚。总前委的对策是:将部队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全线展开,强渡长江;突破的重点放在有利于突破的扬州以东、芜湖以西和马当至贵池间地区。⒉钳形突击、纵深合围。针对敌军在我渡江成功后实施全线撤退,企图在浙赣路和上海地区重新组织防御的情况,总前委指挥中、东两个突击集团以吴兴、长兴为目标,从敌之两翼实施向心突击,以一部兵力向浙赣路挺进,封闭敌南退路线,形成对敌合围,达成全歼敌人的战役目的。
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战手段。总前委在指挥部队突破江防时,主要强调了这样一些要求:力争偷渡,准备强渡,使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独立自主,有进无退,哪里靠岸即在哪里登陆,边打边恢复建制,主动支持友邻;选择便于船只隐蔽集结、出口起航,便于登陆和向纵深发展的地段实施登陆突破;组织起渡指挥所,加强对部队登船、起渡及船只返回输送第二批部队的组织指挥;组织小型护航队,配合岸上炮火;登陆后迅速整顿部队,恢复建制,巩固扩大滩头阵地,接应后续部队和友邻登陆。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正确指挥下取得的。它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追击扫除了最大的障碍,积累了新鲜的作战经验,创造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大兵团强渡江河作战的成功范例。
岛屿进攻作战,是在向东南沿海进军中遇到的新问题。渡海登陆是一种极其复杂而重要的战役样式。在战略追击阶段,解放军为歼灭占据海岛的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多次渡海登陆作战。山东军区进攻长山岛的作战是我军的第一次渡海登岛作战,中央军委对此役极为慎重,电示:“最主要的是详查敌情、地形,认真准备强渡强攻的战术和技术,但不放弃对于偷袭的争取。”①周恩来:《夺取长山岛须作认真准备》,《周恩来军事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7页。8月中旬山东军区发起攻岛战斗,采用了“夜间接敌,实行强攻,以炮火掩护,逐岛攻击,稳步推进,逐岛占领”的战法,歼灭守敌1500余人,攻占长山列岛,山东全境获得解放。然而在东南沿海的作战中,由于部队缺乏海战经验,存在某种程度的轻敌情绪,致使渡海攻岛一度遭受严重挫折。1949年10月下旬,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准备不足和敌情、海情不明的情况下,以三个多团的兵力仓促发起渡海进攻金门岛的战斗,因后援不继,登陆部队9000人苦战三昼夜,损失殆尽。11月上旬,第七兵团的登步岛战斗,亦因同样原因受挫。
金门和登步岛的教训说明渡海作战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沿用陆地作战的战法。毛泽东在1949年11月4日就舟山群岛登陆作战致电三野副司令员粟裕,肯定了三野在制定定海作战方案时所坚持的采取慎重态度,集中优势兵力,事先作充分准备,力戒骄傲轻敌的方针②毛泽东:《同意定海作战方案》,《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65页。。14日又提出:“鉴于金门岛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岛作战的失利,你们须严重注视对定海作战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及攻击时机等项问题。如果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③毛泽东:《须重视对定海作战的各项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后又指示将攻击舟山群岛的时间推迟到1950年的1、2月间④毛泽东:《攻击舟山群岛可推迟至明年一月或二月间》,《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95页。。在四野一部发起进攻海南岛战役前夕,毛泽东于1949年12月18日致电四野司令员林彪,告诫要研究和吸取金门失利的沉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并对渡海作战必须注意的问题作了具体指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击而不要依靠后援”。如果不是这样,“便有后援不继,遭受重大损失之危险”①毛泽东:《渡海作战必须注意的问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62页。。在随后的电报中,毛泽东再三嘱咐,攻击海南岛的作战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促莽撞造成过失,并要求进行装配几百艘大海船、琼崖支队全力配合、开展策反敌军等项工作。如准备工作来不及,则不要勉强,宁肯推迟攻击时间。
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要求,在解放海南岛、东山岛和舟山群岛的战役中,部队战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作战中全力突破敌人海上封锁,迅速扩大登陆场,勇猛追歼逃敌,都取得了胜利。以进攻舟山的战斗为例,为做到确有把握,战前的准备期一再延长。由于国民党军从台湾、金门抽调重兵增援舟山,三野前委亦将参战兵力由四个师增至十二个师又十个炮团,在总兵力上占有优势。新组建的海、空军各一部也已进驻上海、宁波等地,做好配合作战的准备。1950年5月,进攻舟山的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即将发起战斗时,国民党守军开始撤退,我军全部占领舟山群岛。通过这几次攻岛作战,人民解放军总结出一套岛屿进攻战的战役战术原则,创造出了木船打军舰、土炮打洋炮、偷渡与大批登陆相结合等以劣胜优的战法。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历时一年多的战略追击作战中,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江防,长驱直入,猛追穷寇,在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大战场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下,全军共进行了25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10余万人,先后解放了南京、太原、杭州、武汉、西安、上海、兰州、广州、重庆、成都、贵阳等中心城市,湖南、绥远、新疆、西康、云南等省以和平方式得到解放。1950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并向西藏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定。至此,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省及其他少数岛屿外的全部大陆本土和沿海大部分岛屿。国民党政府重整军备卷土再来的幻想彻底破灭,曾经四分五裂的国土,在新中国的国家政权下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军,在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的同时,还承担着严峻的剿匪任务。如果说战略追击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幕,它的完成标志着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那么,全力清剿各地残存土匪,则是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剿匪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安危。
建国前后,全国各地匪患相当严重,新解放区尤为突出。经过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打击,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已定。为图谋东山再起,国民党当局把大批特务和正规军遣散为匪,潜留大陆。其主要活动区域分布于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各省边远山区和沿海岛屿。这些以国民党特务、反动军官为头目,以惯匪、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散兵游勇为骨干,以地方恶霸、封建势力、帮会组织为靠山,并以一部分被胁迫、受蒙骗的落后群众作掩护的武装匪特,数量很大,活动猖獗。他们盘踞一方,攻村掠镇,杀人放火,散布流言,颠覆地方政权,无恶不作,目的是建立反革命基地,等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时里应外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前,解放军虽在部分地区陆续进行了剿匪斗争,但因主要兵力用于同国民党正规军作战,故未能有效制止匪特的滋生蔓延。据统计,到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100万人以上。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后,武装匪特的气焰更加嚣张,严重威胁和扰乱了新解放区的政权建设、社会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
匪患不除,国无宁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剿匪斗争高度重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南方解放后,地方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首先要有步骤地展开清剿土匪、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大军渡江南下后,毛泽东又说:“剿匪是肃清残余反动力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又是保障实施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的先决条件。”①见《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页,第279-280页。朱德在开国大典上发布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要求全体指战员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中央政府刚一成立,毛泽东就在军委会议上专门谈到了土匪问题。他十分形象地说:我军大举向前进军,这些土匪就像头上的小虱子一样,梳子梳过后残留下来了。不肃清这些土匪,谁都不高兴②毛泽东:《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39页。。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他严肃强调了剿匪斗争的重大意义。“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若干地区内采取了土匪游击战争的方式,煽动了一部分落后分子,和人民政府作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又组织许多秘密的特务分子和间谍分子反对人民政府,在人民中散布谣言,企图破坏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威信,企图离间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和合作。特务和间谍们又进行了破坏人民经济事业的活动,对于共产党和工作人员采取暗杀手段,为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收集情报。所有这些反革命活动,都有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在背后策动。这些土匪、特务和间谍,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③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72页,第72 页。鉴于他们造成的严重危害,他把“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列为党在一个时期内工作的总方针④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74页。。建国之初千头万绪,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紧紧抓住清剿土匪、巩固政权这个中心环节,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彻底平定匪患,打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在国内搞破坏活动的社会基础,才能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国家实现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创造必要条件。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指导各地剿匪斗争,制定了“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发动群众三者相结合”的剿匪工作基本方针,并且要求:在匪情严重的地区,要以军事打击为主,以政治争取为辅;在一般情况下,则以政治争取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实行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时,均应与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加强地方武装,进行民主改革等项工作结合进行,以求从根本上消除匪特活动的条件。1953年3月4日,中央军委又对剿匪斗争的统一指挥和密切协同作出指示:“清剿残匪是一场全国规模的、极端复杂的、群众性的斗争,必须统一指挥领导,通盘周密计划,要求各级党、政、军、民十分重视和密切协同,在各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以公安部队为主,以民兵为辅,协同公安机关实行清剿。除大股土匪由军区负责统一调集部队指挥外,对各地区残存之散匪,责成省、专、县公安部队协同公安机关认真搜捕与清剿。”⑤见《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9页,第279-280页。中央这一方针,强调了各级党委对剿匪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注重发挥军队的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工作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清剿土匪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将残存土匪武装置于解放军、民兵和人民群众共同组成的罗网之中,无处可逃。
土匪武装不同于国民党的正规军,多是临时纠集的乌合之众。除少数坚决与人民政府为敌的匪首外,大部分属于被蒙骗被裹挟的落后群众,因而使剿匪斗争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为集中力量打击少数匪首,争取被蒙骗的群众,毛泽东为剿匪工作规定了明确的政策界限。《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第六条规定:“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凡自动投诚报到、并将所有武器交出者,概不追究。其有抗不报到,或隐藏武器者,即予逮捕查究。窝藏不报者,须受相当的处分。”⑥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58页。进入大规模武装剿匪的阶段后,为打击少数死硬分子,分化多数匪众,毛泽东又提出:“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⑦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72页,第72 页。“匪祸必剿,首恶必办,是为定则;唯剿办须有策略步骤,以期迅速解决,安定全境。”⑧毛泽东:《匪祸必剿,首恶必办》,《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127页。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冥顽不化的匪首必须坚决打击,严惩不贷;对大多数一般匪众,则通过细致的工作,努力争取,分化瓦解,发挥党和政府政策的强大感召力,力争使股匪不攻自破。后来,毛泽东还强调指出,不杀匪首和惯匪,则匪剿不净,且越剿越多;不杀恶霸,则农会不能组成,农民不敢分田;不杀重要的特务,则破坏暗杀层出不穷。总之,对匪首、恶霸、特务(重要的)必须实行坚决镇压,这样群众才能翻身,政权才能巩固。当然,对可杀可不杀的那部分人不要杀,应当判处徒刑,或交群众监视,用劳动去改造之。
毛泽东始终关注和直接指导了各地的剿匪斗争。渡江战役进行当中,毛泽东即指示四野、三野、二野各以一定兵力,担任城市守备和乡村剿匪任务。建国后剿匪工作全面展开,毛泽东密切注意各地工作进展,及时给予指导。1950年,某些新区的剿匪工作进展不力。毛泽东表扬华北和东北老区镇压反革命彻底,匪患绝迹,人民高兴,生产积极。对在剿匪工作中表现右倾,宽大无边,不杀匪首、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以致匪患猖獗,土匪越剿越多的个别军区,则给予严厉的批评。同年9月6日,毛泽东致电中南军区领导,指出他们“于南宁西南地区集结一个师继续剿匪,并准备与四十三军调驻钦防之一个师配合歼灭由越南窜入之残匪,是很有必要的”,提议“这两师兵力不要太迫近越南边界,要距边界远一点,如匪军由越回窜,则诱其深入百余里或二百余里,然后我军以必要力量切断其来路,由西向东歼灭之,切忌打得太早,迫其逃入越境”①毛泽东:《粤桂等地军事部署及对剿匪等项工作的指示》,《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101页。。
朝鲜战争爆发后,逃往台湾的蒋介石发出反攻大陆的叫嚣,隐匿于大陆的土匪武装以为机会到来,蠢蠢欲动。以1950年广西的统计为例,年初广西全境解放时,全省计有土匪约9万余人,经八个月清剿消灭匪众9万余人,到8月底仍有残匪6万余人②张云逸:《关于七八月份工作的综合报告》,《张云逸军事文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4页。。到10月中旬,残匪又增加到8万余人③张云逸:《四个月剿匪计划》,《张云逸军事文选》,第849页。。当时,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都已在进行当中,毛泽东的主要精力用于指导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作战。同时,他丝毫也没有放松剿匪工作,要求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剿匪斗争,在组织上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并督促各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主要匪患。1950年11月14日,他致电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指出,为对付台湾国民党军可能向广东进犯,有增强广东兵力之必要。为此,必须提前肃清广西匪患,以便从广西抽出一个军调往广东。他要求叶剑英速去广西指导剿匪,“在那里留住几个月,抓住工作重点,限期肃清土匪,发动土改,端正政策,改善干部工作作风,确有成绩然后回来,否则不要回来”,期望能够在六个月内肃清广西主要匪患④毛泽东:《关于肃清广西匪患和增强广东兵力的电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59页。。17日,他再次叮嘱叶剑英,必须统筹两广,将两广作为一个对付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登陆进犯的统一的单位来考虑工作⑤毛泽东:《关于统筹两广对付美蒋进犯问题的电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666页。。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叶剑英认真分析了广西剿匪的形势和特点,提出在领导上要做到“有重点,有组织,有办法”。有重点,就是要有认识重点,重点地区,重点任务,重点要求。有组织,就是要党、政、军、民、财五管齐下,全面进行工作,组织工作委员会,以总其成。有办法,就是要收枪,把散落在群众中的50万枝枪收上来,收了枪建立地方武装;反霸,是要彻底打掉地主恶霸政治上的威风⑥叶剑英:《抓紧广西剿匪工作》,《叶剑英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233页。。11月17日,毛泽东还致电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指出:“闽浙两省剿匪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福建匪患必须使用四五个主力师用全力穷追猛打、限期肃清”。“我提议从现在起,和广泛开展土地改革工作相配合(福建必须迅速实行土改),限六个月内剿灭一切成股土匪,责成叶飞、鼎丞全力以赴,做出成绩。只要福建的土匪消灭,土改完成,即令蒋介石登陆进犯,也是容易对付的。”⑦毛泽东:《加强华东军区领导做好剿匪工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204页。为保证有足够的剿匪兵力,指示驻福建部队推迟攻打金门的时间,全力以赴地剿匪。11月22日,毛泽东致电中南局、华南分局和广西省委,明确提出“必须做到土改与剿匪结合”的工作方针。他强调说:“在时局紧张的情况下,必须限期剿没股匪,加速进行土改,发展地方武装和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我党我军方能取得主动,否则有陷入被动的危险。”⑧毛泽东:《必须做到土改与剿匪相结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209页。12月29日,要求中南军区对桂粤湘三省剿匪加紧督促,务于5月31日以前彻底完成剿匪任务。华东地区的股匪被剿灭后,毛泽东指示要“以地方武装及民兵继续坚持清捕,直至完全消灭匪众为止”,除恶务尽,绝不姑息,以免养痈遗患。1951年4月1日,毛泽东致电叶飞等,对福建剿匪的成绩表示满意,要求他们“继续努力,消灭一切残匪”。只要消灭了土匪,镇压了反革命分子,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改,厦门、平潭的防御工事又做好了,福建的形势就改变了,台匪如敢进攻,我们就有完全胜利的把握了①毛泽东:《继续努力消灭一切残匪》,《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70页。。
各地在肃清残匪的斗争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经验。毛泽东总是及时地给予肯定,加以推广。例如,当时剿匪任务最重的西南地区,国民党留下了数量很大的武装匪徒,又有大批封建性的地方帮会和由反动头领控制的、同解放军对抗的少数民族武装,工作非常艰巨。“剿匪已成为西南全面的中心任务,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②邓小平:《目前剿匪已成为西南全面工作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284页。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从剿匪实践中总结出了主要的成功经验,包括:组织一元化的剿匪斗争;集中兵力,重点进剿;军事进剿、政治攻势、发动群众三者密切协同;开展捕捉匪首运动与镇压匪首工作;争取少数民族参加剿匪③贺龙:《西南军区1950年剿匪情况总结》,《贺龙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494-498页。。毛泽东看到报告后,专门发出嘉奖电,称赞西南剿匪“路线正确,方法适当”,“成绩极大”④毛泽东:《望即通令嘉奖西南剿匪部队》,《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第456页。。对中南军区1950年12月关于秋季剿匪经验的总结,毛泽东也加以肯定,转发华东、西南、西北三个军区参考。华东军区结合本地区特点,在依靠群众和开展政治攻势方面也总结了有益的经验,提出:剿匪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政治、军事双管齐下,以政治分化瓦解为主,配合军事镇压打击;城乡密切配合,城市加强警备治安,以防匪特乘隙钻入,同时加紧肃清城市中的潜伏匪特,断绝其与外面匪特之联系;剿匪军事力量用到一定程度时要以政治力量为主,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设政权,建设地方武装。这些经验在指导各地剿匪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剿土匪作战,是战略追击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从1949年5月开始到1953年年底止,先后抽调了39个军140多个师大约150万人的兵力,执行清剿各地残存土匪的任务。各部队在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下,在民兵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协助下,结合民主改革、土地改革、镇反清霸、宣传抗美援朝等项工作,展开空前规模的剿匪斗争。各地的剿匪,大致经历了军事进剿、分区驻剿、最后肃清三个阶段。历经四年,歼灭各类匪特约225万人⑤彭德怀:《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总结和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几个基本问题》,《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页。。剿匪斗争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在大陆建立“游击根据地”,同共产党进行长期对抗和伺机反攻大陆的企图,消灭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重大隐患,长期以来人民群众深受其苦的匪患被彻底肃清,社会秩序得到迅速恢复。同时,也为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生产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证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翁惠明]
K266
A
1003-8353(2014)07-0005-15
于化民(1957-),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