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史事易学初探

2014-03-13 09:51续晓琼
东岳论丛 2014年7期
关键词:史事易学周易

续晓琼

(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李光史事易学初探

续晓琼

(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李光作为“南宋四名臣”之一,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文学上也久负盛名,但是作为“史事宗”易学代表,关于他的易学渊源以及易学思想却鲜有深入研究。文章以李光的《读易详说》为载体,结合南宋社会现实,探究他的易学渊源、易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光并且深入把握易学史中“两派六宗”之一的“史事宗”易学。

易学;史事宗;正心诚意

李光,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字泰发,一作泰定,号转物老人,又自号读易老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谥号“庄简”。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藤州、琼州等地。今存《庄简集》,包括诗、词、文三部分,另有《读易详说》①文中所出“李光注”皆出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读易详说》,不再重复出注。存世。李光作为“南宋四名臣”之一,既有政治上的卓越建树,又有文学上的突出贡献,尤其在易学领域,他用历史事实阐释《周易》的方式成为易学史上“两派六宗”之“史事宗”的代表。

谈及李光的易学渊源,董真卿曰:“先生之学本元城,元城学于司马公。”②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元城学案》,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页,第827页,第828页,第828页,第836页。元城即刘安世,“刘安世居南京,光以师礼见之。安世告以所闻于温公者曰:‘学当自无妄中入。’光欣然领会。”③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三《李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335页。“无妄”即正心诚意,安世以其师司马光的教诲告知于李光,这在李光的《读易详说》中有明确记载,所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标明了李光一生的学术旨趣。刘安世曾说:“为学惟在力行,古人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故以行为贵。”④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元城学案》,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页,第827页,第828页,第828页,第836页。重视实践,注重行动,一直是刘安世的行事准则,司马光评价“安世平生,只是一个‘诚’字,更扑不破。诚是天道,思诚是人道,天人无两个道理。”⑤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元城学案》,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页,第827页,第828页,第828页,第836页。他也认为:“某之学,初无多言。旧所学习老先生者也,只云‘由诚入’。某平生所受用处,但是不欺耳。今便有千百人来问,某只此一句。”⑥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元城学案》,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页,第827页,第828页,第828页,第836页。可知刘安世注重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学以致用之理,而李光在其教导与熏陶下,继承了其师的学术追求与道德修养,李光曾说:“汝辈居家,惟是尽一孝字;居官,惟是尽一廉字;他日立朝事君,惟是尽一忠字。但守得此一字,一生受用不尽。”⑦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元城学案》,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6页,第827页,第828页,第828页,第836页。简短的话语蕴含着师辈教诲的精髓,所以当李光用史事阐释《周易》,实际也是遵循刘安世的教导,将经典运用到实际当中,发挥其治世功的作用。所以,刘安世对李光不仅是在思想上而且在道德评判上都给他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刘安世的老师为司马光,司马光的《温公易说》强调易道为天人之和,且引史证《易》,《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于古今事物之情状,无不贯彻疏通,推阐深至。”而他的《资治通鉴》更是总结历史经验以经世致用之典范。余敦康先生曾说:“就学术思想而言,他的史学与易学却是彼此互通,结为一体,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如果他的史学研究主要着眼于‘通古今之变’,易学研究则主要着眼于‘究天人之际’。‘究天人’是为了使自己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从整体上去更好的‘通古今’,‘通古今’是为了具体的考见‘国家之兴衰’,‘生民之休戚’,切实地把握天人之学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想。”①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经刘安世,李光继承司马光的治学方法,《易》史结合,以史解《易》,从而成为史事易学的代表之一。

关于李光的易学渊源,还需要提到两个人,即赵元镇和胡铨。他们与李光亦师亦友,在易学上互相切磋,互相勉励。李光曾写信对好友赵元镇说:

自度岭海无所用心,实尝留意于此,昼度夜思时有所见,到琼偶已终篇,正以无朋友琢磨之,益未尝敢以示人,《乾》《坤》二卦《易》之领袖,尝见前人解释不以类求,多断章取义。如《小象》《文言》所释不附之爻则,一篇之义都不②李光:《庄简集》卷十一《与赵元镇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贯穿,既稍出己见未敢轻出。须俟异日面呈以求笔削,余卦恐有补。于今日,处患难之道,如《困》、《蹇》等

从内容看,这是李光被贬琼州后,感叹自己的处境以及对世事的忧虑,开始关注《周易》,但是苦于没有朋友共同琢磨,也未敢示人。于是,向远方的友人赵元镇写信,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告诉他,希望得到指点。同时,我们在这封信中看到李光用《周易》中的《困卦》和《蹇卦》道出自己的处境和苦闷,可知当时李光在海南的心境以及他研究《周易》的出发点。

另一位与李光交往密切的友人是胡铨,他们两人赋诗倡和,书信往来密切。李光还曾为胡铨易书作序,共同的境遇与爱好,更促进了两人的友谊。在《庄简集》中收录《与胡邦衡书》的数量远超过与其他人的信件。在这些信件中,他们互相切磋易学认识,互相探讨易学难题。

处忧患之际,则当安之若命,胸中浩然之气,未尝不自若也。邦衡岂俟鄙言,仲尼作《易》亦专论此事。《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剥》必有《复》,《否》终则倾,邦衡素明此道。《需》之时,则当以饮食燕乐,仆之顽鄙,又垂尽之年,惟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汲汲耳③李光:《庄简集》卷十五《与胡邦衡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二人以《周易》为交流平台,抒发着对于忧患之际的愤懑,李光用《困卦》、《剥卦》、《否卦》说明道理,而这也是友人胡邦衡亦通晓的法则,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互相珍重之情溢于言表。

“四卦不知尝经览否?区区欲再见之意,诚有所未尽也。仆于左右亦尝效其狂言矣。公有所疑,亦望指摘,岂如世俗以谀言相媚悦哉!此书本不以示人,以公致力于斯文之久,必能洞见,此仆相求之意也 ”④李光:《庄简集》卷十五《与胡邦衡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光曾为胡铨《易解》作序,云:“《易》之为书,凡以明人事。学者泥于象数,《易》几为无用之书。邦衡说《易》,真可与论天人之际。”又曰:“自昔迁贬之士,率多怨怼感愤。邦衡流落瘴乡,而玩意三画,可谓困而不失其所亨,非闻道者能之乎?”⑤李光:《读易详说》。这篇《序》看似是为胡铨所作,实则是自己所作《读易详说》的目的,就是要将几为无用之书的《周易》还原为明人事、有借鉴的《周易》。

李光之《周易》研究是在被贬琼州之后,在经历了政治上的重重险恶后更加深了对事实的认识,他以历史解读《周易》,是希望在《周易》中寄托自己的治世抱负,寻找现实的出路,以便找到心灵的慰藉。从《读易详说》所引历史事实中,既可以清楚地窥探到李光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鲜明性格,又可以读出他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视,同时还有很多与友人的商量以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感悟与本身知识结构的重组,正如他所言:“昼度夜思,时有所见。”⑥李光:《庄简集》卷十一《与赵元镇书》。李光将历史事实加入《周易》,不仅增加了《周易》的现实感与历史感,而且使《周易》成功转型,成为一部指导现实的用世之书。

当李光远离政治中心,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时,他感慨万千,于是在通天人之道的《周易》中寻找寄托,终于在昼夜所思中有所创见。他在艰苦的外部环境下被动的“无所用心”⑦李光:《庄简集》卷十一《与赵元镇书》。,其实反映了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凄凉的个人境遇,也只有借助历史史事参证《周易》,来完成其宏伟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因此,《读易详说》中充满了治国和用人之道。

一、引史事寓君臣之理

在《读易详说》中多次出现尧舜史事,而且多以君臣之理解释。尧舜为历史明君,李光反复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明君治国、忠臣辅国的渴望,使之与南宋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乾卦》九五《象传》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李光注:“有尧舜之君则有皋夔稷契之臣,有汤武之师则有伊尹太公之佐,故二五两爻皆曰利见大人,以见上下之相须也。”皋夔稷契是舜时贤能之臣的合称,分别为皋陶、夔、后稷和契,传说中,他们辅助尧成功治理国家。伊尹为商初名臣,伊尹辅政一时传为佳话。太公则是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功臣。以上例子李光表达出国家的兴盛很大程度上在于有贤臣的辅佐,只有任用贤德的臣子,才能完成治国大业。翻检《读易详说》,君臣关系是作者探讨的一个重点,因此,相关例子俯拾皆是。

同样在《乾卦》九五《象传》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李光注:“张良、韩信之从汉王,耿弇、邓禹之从光武,房玄龄、杜如晦之辅唐太宗,皆心德之同,如水火之就燥湿,风云之从龙虎。”张良、韩信从刘邦,耿弇、邓禹从汉光武帝,房玄龄、杜如晦辅李世民,就像水火就燥湿,风云从龙虎一样,君臣同德同心,造就王朝的兴盛与辉煌,从而圆满地阐释贤臣辅助明君和君臣相依的现实意义。

《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李光注:“君子有攸往,继之以先迷后得主,人臣之道,虽志在得君,又恶不由其道,如伊尹耕有莘之野,必待三聘而后行。诸葛亮卧草庐之中,必待三顾而后见。盖先则迷惑而失道,后则顺而得常,此人臣进退去就之大节也。”用伊尹三聘和诸葛亮三顾的史事来解释人臣之道在于得君,再一次肯定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君臣互信才是坚实的基础。

《兑卦》九五曰:“孚于剥有厉。”李光注:“九五刚明之主也,圣人特于此致其戒慎之意,言信于小人则危道也。以唐太宗之明且不能去宇文士及之佞,然其所尊信者房杜王魏之流,故小人不得行其志耳。”以唐太宗与宇文士及、房、杜、王、魏之间的关系为例,说明君主在贤臣的帮助下,能使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从而成就明君之业。

二、引史事以明君子之贤德

李光在注解《周易》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君臣之间的互信与真诚,从另一个角度却可以看到他坚持为人臣所应有的贤能品质。他用历史人物的贤明表达君子应该秉承的仁义礼智,也期望给当时的社会以启示。

《贲卦》上九曰:“白贲无咎。”李光注:“贲之道,虽尚乎贲饰,然舜用漆器,群臣谏焉,盖漆器不已,必用犀象。犀象不已,必用金玉,观《贲》之六爻,虽本于贲饰,而常以质素为先。上九,贤人处尊位而众所视效者,故以质素为饰,则其所自奉者,无华侈之过,奢靡之失也,故曰白贲无咎。”贤人是众人效仿的对象,因此他们应该保持朴素,不应追逐华丽与奢侈。李光以此表达他所提倡的贤德之人的质朴与真实,以及返璞归真与洁白无瑕的品质。

《履卦》初九《象传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李光注:“君子居穷隐约,虽陋巷箪瓢而不悔者,守其素节也。……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吾独守其志节而务行其道,固非众人之所测也。”以陋巷箪瓢而居的颜回为例,强调君子不为利往,不为名逐的气节,同时也清晰地表达了李光自己身居琼地的独立与坚韧及其追求与理想。

《坎卦》的《象传》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李光曰:“君子体此象以常其德行,故处富贵贫贱死生祸福之际,未曾少易其节,如水之流行,虽万折而必东也。”强调君子不论是在富贵、贫贱抑或死生面前,都应该像流水一样,不变其节,坚持方向,体现君子的正直德行。

三、引史事以求正心诚意

正心诚意是宋儒的理学规范,李光承其师的教诲,一生践行着内圣外王之道,他严格要求自身,即使身处险境,也不忘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因此,在引证史事时,也处处体现其对正心诚意的追求。

《否卦》《象传》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徳辟难,不可荣以禄。”李光注:“君子居否之时,当奉身而退,汉管宁之徒是已,宁见天下大乱,遂渡海至辽东,环堵筚门,偃息穷巷,晏然若将终焉,虽三公之位,有所不顾,岂以世之荣辱累其心哉!”管宁,汉末高士,饱读诗书,一生不贪图名利,高雅淡薄,在乱世中以此为生存之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管宁放弃三公高位,避于辽东穷巷,绝口不提世间事,最后平安度过艰难时局。李光认为在混乱之世不应以荣禄为累,应该清洁自律,提高修养,等待否闭之道的颠覆。

《有孚卦》《象传》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李光注:“自古帝王未有独擅其富有而能成功者,武王伐纣之后,列爵惟五,分土惟三。汉祖既灭,项氏亦遍封功臣,韩信王齐之初有三分之势,特眷恋不忍叛去者,怀其解衣推食之惠也。”历史中,武王伐纣之后将天下之土分封给诸侯,项羽封韩信为王,给予优厚的待遇,使韩信感恩而不背叛,不独占成果并诚心诚意与人分享,这是李光希望的诚信之义与正直之举,也是大公至正之人的典范。

《蛊卦》六五《象传》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李光注:“九二有中正之德,奉承以德,不失子道而已。唐太宗、肃宗非不才之子也,即位之后,使其父惴惴然,常有意外之患,有德者固如是乎?”以唐太宗和唐肃宗为例,说明即使君王在为人子时,也不应使父辈有担忧之心,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正心诚意,才能不失子道,不失君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读易详说》中,李光还引用了当朝史事,虽然只有一例,但却弥足珍贵,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又传达了靖康之难在南宋士人内心深处的愤怒。

《比卦》《象传》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注释为:

靖康之祸,金人长驱如入无人之境,诸路守臣奔窜迎降之不暇,其间能仗节死难者,不过数人,何补于治乱哉?然则众建诸侯,或大封同姓,以复唐虞三代之制,岂非今日之先务哉!

李光以此解释《比卦》中的“建万国诸侯”,他认为,当金人长驱直入时像进入无人之境,是因为没有出现誓死抵抗的将领,更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北宋建国后没有分封同姓,建诸侯。面对少数民族的侵犯,当务之急是恢复秦朝已建立的诸侯万国制,形成亲比、团聚、依附的强大力量来抵抗外族的干扰。不管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是可以提出如此自强的策略,可见他强烈的用世之心。靖康之难对于南渡士人来说是巨大的耻辱,敢于引用当朝的事例来证实,说明李光对这件事的深刻记忆,也反映了他立志收复故土的信念与执着。然而从另一角度考虑,一位有志之士只能在偏远之地,将自己执着的政治抱负暗含于注释一部经典之中,而不能亲自实施,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李光在《读易详说》中引用了大量历史事件,既引过去,又引当下,几乎卦卦有史,不论是论君臣关系还是论君子修养,都力图在史事中开辟出经世之道,以追求其学以致用的学术理念。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的评价:“圣人作《易》以垂训,将使天下万世无不知所从违,非徒使上智数人矜谈妙悟,如佛家之传心印,道家之授丹诀。自好异者推阐性命,钩稽奇偶,其言愈精愈妙,而于圣人立教牖民之旨愈南辕北辙。转不若光作是书,切实近理,为有益于学者矣。”①李光:《读易详说》。

以史证《易》并不始于李光,但在解释《周易》时大量引用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几乎卦卦有史,李光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李光的《读易详说》在易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偏安一隅的南宋面对外族的侵扰,承受着失去国土与君王被掳的压力,生活于此的人们焦灼的内心无法忍受如此巨变,他们渴望收复失地,抗击外族,陆游曾作诗:“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②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2页。真实地刻画了时人急切返回中原故土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如此无情,徒有满巾的泪水。南宋时期,朝廷内部始终纠结于主战和主和,由于政治上意见不同被贬谪的士人多存用世之心,他们也只有将热诚用于著述中,而李光也只有以史解《易》,来完成其为国效力的志愿。

在宋代,“许多理学家与易学有着某种不解之缘,有的本身就是易学大师。理学解《易》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儒家经典文本的微言大义,其深层用意还在于依托《周易》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③张涛,任利伟:《疑经变古思潮中的宋代易学》,《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他们纷纷将历史兴衰的规律,历史人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为史料加入《周易》的解释中,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完成对家国的责任,以此唤醒对现实迷茫与失望的士人们。环境变化要求学术跟进,就《周易》而言,自不能将它束之高阁,而是需要发挥它指导人事的功能,尤其在面对民族存亡之时,更需要治世的儒家经典挺身而出,李光的《读易详说》正是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既肩负着自己的理想,又承担着治世的重任。

“纵观整个南宋除了权相秦桧执政时期,总的来说,文禁不密,士大夫熟识本朝政治和本朝故事,对国家和民族有很强的责任感,不少人希望借助于史学研究,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供统治集团作参考。另一方面,南宋重视文治,读书应举的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对史书的需要量极大,许多人通过著书立说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④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史学在南宋同样承载着人们的迫切希望,承担着人们的政治主张。而李光尤好读史,“居琼州八年,仲子孟坚坐陆升之诬以私撰国史,狱成;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踰八十,笔力精健。”⑤脱脱:《宋史》卷三百六十三《李光传》,第11342页。他以考史为乐,其仲子更以史为狱,一切都来源于对史的执着与追求,史学对于李光来说,不管是在政治斗争的中心还是远离朝政,都是一种安慰与快乐。所以,李光选择历史与《周易》结合,来完成他所肩负的儒者使命

南宋疑古变经思潮的继续,史学的兴盛,外族的侵扰,偏安一隅的屈辱,主客观原因一起促成了易学与史学的结合。李光的《读易详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看似出现了大量的以史论易,实则隐含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发展规律。自李光之后的杨万里《诚斋易传》、李中正《泰轩易传》、李杞《用易详解》、胡宏《易外传》等都是大量引用历史来解释《周易》,进一步完善了“史事宗”易学的“参史”特色,他们集中出现在南宋,成为独树一帜的易学现象。所以,李光的《读易详说》既承继了义理解《易》又加快了史事解《易》,承前启后,在易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易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公 羽]

K245

A

1003-8353(2014)07-0095-04

续晓琼(1979-),女,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史事易学周易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郭店《窮達以時》所載百里奚史事考
甜甜的“蝴蝶茧”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
《周易》与《孙子兵法》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