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水金
对于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业内人士及各方论者均“有话要说”,见仁见智,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务必对其“内在诉求”作一番剖析,方可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较为中肯的评判。
那么,究竟何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诉求”呢?通俗地说,笔者所言的“内在诉求”,就是语文课堂上师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而孜孜以求的,且为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所认可的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本文即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为终极目标,认为“妙趣”、“真情”与“哲思”三个要素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在诉求”。
通过考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某些语文课上得拖沓冗长,了无生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诟病。如此这般的语文课,用“失败”、“悲哀”等词形容亦不为过。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有效的突围路径?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纵观上述“教学现状”,我们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某些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无所作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更多的责任,也有更多的资源去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营造“妙趣”语文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之所以易给人以沉闷、枯燥之感,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琐碎化、对知识归纳的繁杂化、对问题剖析的冗长化。为了消除此类弊端,笔者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钻研教材,并大胆对其作出个性化处理,使之简明精炼,易教易学,且将所有授课内容做成独具特色的P P T课件,力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这就为“妙趣”课堂的“出炉”打下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本应或风趣幽默,或慷慨激昂,或简洁明快,或情深意长。可惜,能达到此等境界的语文教师并不多见。近年来,笔者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加强语言历练,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用语上有了长进。例如,多看名师名嘴视频。笔者曾将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部视频看完,折服于其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受益匪浅;又如,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以语言机智、幽默著称,笔者从其节目《锵锵三人行》中揣摩到诸多的语言运用之妙;此外,相声小品、人物访谈、影视对白、文学作品、人际交往等等,都为我们学习“妙语”提供了丰富资源。
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笔者还力求与时俱进,常将一些新鲜词汇融入课堂:在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时,常批“给力”二字;在讲到贾宝玉与林黛玉时,半开玩笑地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不要迷恋妹,妹只是个背影”。诸如此类的时尚“妙语”,常令学生开怀大笑。当然,此类“妙语”的运用要注意适度,以免流于戏谑而低俗。
要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是否要求每位教师都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呢?非也。其实,只需做个生活和工作的有心人,语文教师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妙趣”话语资源——课本选文、试卷选文、作文素材等等。
例如,《孔雀东南飞》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在上课时,笔者为了适当消解诗中所渲染的悲剧氛围,曾煞有介事地说:“鸳鸯本是水上物种,怎么飞到树上去了?是不是一对野鸳鸯?”全班轰然大笑。这启发我们:在课文中常可“就地取材”,制造“妙趣”效果。又如,高考实用类文本中有大量人物传记,这为原本“刻板”的高三课堂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妙趣”话语资源。在讲到2009年广东卷《黄侃先生二三事》中黄侃与胡适的“文言与白话”孰优孰劣之争时,笔者“借题发挥”道:“同学们,我强烈建议你们学会用文言发短信。为什么?为了你们今后少付点‘恋爱短信费’呀,因此,你们必须把文言文学好。”全班捧腹大笑。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独特个性,我们应将“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语文教师有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风趣幽默的人格魅力,何愁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妙趣”之神韵?
“妙趣”语文课的神韵在于“趣”,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个“情”字——语文这门课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多情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近年来,笔者较为自觉地把“真情”作为语文课堂的“内在诉求”贯穿在教学实践中。所谓“真情”语文课,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情动人,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品味和鉴赏蕴含在各类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或指导学生在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中贯穿情感的要素,或以现身说法见证情感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教育。
那么,“真情”语文课堂在具体操作中有何方法或策略呢?
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学最高境界,在能表现人之内心情感,更贵能表达到细致深处。如是则人生即文学,文学即人生。二者融凝,成为文学中最上佳作。”因此,我们要选择那些饱蕴亲情、友情、爱情及家国之情的“最上佳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至孝亲情,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男女离情,林觉民《与妻书》中“吾至爱汝”却“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夫妻之情与家国之情,等等。除了课本提供的“真情”文本之外,我们还应主动关注各类时新“真情”素材。如央视一年一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的叙事、抒情类佳作,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等等。
顾名思义,“真情”课堂贵在情真,贵在情深。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创设“真情”课堂氛围的意识与能力,努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可以利用对文本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真情”氛围,利用对文本写作背景的介绍创设“真情”氛围,利用对文本情境的鉴赏与想象创设“真情”氛围,利用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创设“真情”氛围,等等。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有多种解读——爱情悲剧说、政治讽喻说,或曰二者兼而有之。在讲解此诗时,笔者将其定位为“真情”文本而创设“真情”课堂氛围。首先,播放著名朗诵家丁建华、乔榛情深意浓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初步感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接着,让学生细读文本,进行联想与想象,具体领略诗中“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情境,感受男女主人公那“朝朝暮暮”之情与生离死别之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与品味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学生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深切感受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哀婉凄切的爱情悲剧,从而将“真情”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在语文课堂上,拥有了“真情”文本并创设了“真情”氛围后,在情境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展开“真情”对话。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唱”,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在讲授此文时,务必以“真情”为线索,让学生感受其“字字是血,字字是泪”的肺腑之情。在学生对文中的“悼念骨肉之情”和“宦海沉浮之慨”有了一定感受之后,我们可以就“怎样把握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及“失去之后的追悔”等话题展开讨论。记得当时课堂上有一名学生动情地说:“我以前对‘子欲养而亲不待’、‘失去之后才懂得拥有’等话似乎没有太深的体会,学了这篇文章后,感觉‘于我心有戚戚焉’!”笔者当时也受到课堂“真情”氛围的感染而“触景伤情”,回忆起多年前重病的奶奶去世时,笔者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撰写的一幅挽联:“毕生忧劳,一世受累,最怜沉疴不堪负;今朝诀别,满门痛哭,永忆慈颜去难留。”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心灵也得以涤荡与净化。
李贺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说,假如上天有情,那么他见证了人世间这么多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也会因感慨而变老。由此可见,“真情”的力量非比寻常,甚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在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见证了无数爱恨情仇的故事,有时也会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之类沉郁悲凉的追问。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要努力构建一堂堂感人至深的“真情”语文课,以“真情”的力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情感价值观。
从认识论角度讲,“妙趣”与“真情”属于感性范畴,如上文所述,这对于语文课而言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内在诉求”;但是,只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才能使认识得以升华。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理性范畴的语文课——“哲思”语文课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诉求”之一。所谓“哲思”语文课,即在语文课堂上对某些问题展开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哲理性思考与探究,其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明确“哲思”内容。比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宇宙和人生的真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等等。高中课本涉及“哲思”内容的篇目为数不少。例如,庄子《逍遥游》中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生最高境界的描绘以及《尊生》中对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珍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苏轼《赤壁赋》中对人生之短暂与宇宙之无穷的感叹;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生命意义与终极价值的追寻……
其次,要掌握“哲思”方法。在“哲思”语文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相关哲理性问题展开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活动。
例如,《先秦诸子选读》中有《庄子》中的一段选文,叙述舜要把天下让给一位名叫善卷的隐士的事。善卷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善卷最后没有接受天下,而是离开了舜,进入深山老林,“莫知其处”。笔者授课时将此文定位为“哲思”类文本,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对善卷的行为及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探究。
在小组发言中,有的学生认为,庄子借善卷的言行表达了一种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与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背道而驰;有的则不以为然,认为庄子借善卷的言行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精神。此时,笔者立即意识到,此处正是对学生进行人生哲理教育的契机,便颇为“辩证”地指出:“人们常说,人各有志。我们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追寻同一种人生观与价值观。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我们表示敬佩;道家追求自由、独立,崇尚自然,我们表示尊重。当然,作为当代高中学生,我们既要有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开阔视野,也要用当下主流思想和文化观念来衡量和指引我们的人生志趣与价值取向。”学生听后似有所悟,有几个人还在课后特意找到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探究,笔者当即让他们“各言其志”。听着学生的“高谈阔论”,笔者顿生“青胜于蓝”之感。
再次,要明确“哲思”目标。“哲思”语文课通过对有关哲理性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养成深思、质疑的习惯,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先秦诸子选读》中有《老子》中的一段选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解读该段选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领悟其哲理意蕴。笔者有一位学生,曾就此选文在其作业本上写下阅读心得:“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其发生发展规律。正如参天大树,生于幼苗;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均应善始善终,绝不能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如果我们能经常从“哲理”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考某些人生问题,诸如贫与富、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的辩证关系,那么,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定能学以致用,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多看些“风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为我们实施“哲思”语文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红楼梦》里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说,把人情世故彻底弄明白,并且能应付自如,这就是学问,就是本事。如果我们将其借用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人生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甚至达到“洞明”与“练达”的“哲思”境界,进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然,我们在“哲思”语文课上不要故弄玄虚,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总之,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妙趣”、“真情”与“哲思”三个要素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诉求”。事实上,引之以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从根本上说,它们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面对迥然有别的各类文本与学生,我们应灵活处理上述三者的关系,力求使它们各得其所,各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