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文学俭文化现象透视

2014-03-13 00:01李国英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子孙家训

○ 李国英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1)

中国传统家训是中国历代文献中一个独特的门类,是封建官僚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立身处世的读物,它集思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优秀遗产。中国传统家训文学包含了中国各个朝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之情,体现了较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以劝诫子女、兄弟、家人尊奉节俭、清廉、薄葬为内容的“俭文化”是家训文学比较集中表现的文学思想,是家训文学宝库中着力渲染且极具特色的部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我们批判地继承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也为文学工作者提供可资参考的创作元素。

一、俭是立身之本

中国传统家训文学的主体是训诫子孙的作品。如诸葛亮《诫子书》、元稹《教诲侄儿书》、萧何《诫后世》、姚崇《遗令诫子孙文》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经·开宗明义》)的儒家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能称为立身之本的一定是一个人的思维、品德、态度、能力等精神层面的内涵。出于担忧子孙品行不良导致家族衰败的原因,家训文学关注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对子孙品德修养的重视,“勤以裕财,俭以足用。”勤俭,立身之本也,家训文学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俭是立身之本”的文学思想。

首先,俭是求学与为人之本分。湖广总督张之洞对教育子女非常重视,从《张文襄公全集》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思想。他送儿子东渡日本留学,由千金巨资不及四月便耗尽一事,便引起警觉,从古到今,官宦子弟居尊养优,往往形成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坏习气,张之洞知其子也难例外。于是从光阴宝贵求学不易,稼穑艰难、军人天职等方面晓以利害、加以劝导,发出“求学之时,即若是其奢华无度,到学成问世,将以何继?”的责问。

道光进士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颇有建树,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才华横溢题的诗人曾广钧,曾孙辈又出了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曾约农、曾宝荪。曾国藩家训的最终目的及其基本思想内容,虽然带有他那个阶级的烙印,但其中如戒奢守俭的思想有其辩证哲理的精华。他在《谕纪泽》里写到“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等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其宗旨是教育子女,只有谨守俭朴二字,才能成大器,反之就难以有成就。他主张“应以好学与节俭为立身持家之本”。“吾望尔兄弟殚心竭力,以好学为第一义,而养生亦不宜置之第二……署中用度宜厉行节俭。近询各衙门,无如吾家之靡费者,慎之!”告诫生长于官宦人家的子弟更应勤俭节约、不宜奢华浪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材。

《朱子家训》则从生活起居,为人处世等方面,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子女勤劳、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石;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仅士大夫阶层的家训重视节俭,帝王之家也将节俭思想放在重要位置。隋文帝杨坚在总结前朝历史教训时说:“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长久者。”

其次,“俭”是培养君子操守的关键。诸葛亮《诫子书》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中也强调:“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司马光教育儿子司马康不求豪华奢靡,培养节俭朴素的美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偏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他举出三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教育儿子:其一是自己童年时,就“不喜华靡”,引导儿子不饰金银,朴素自然;其二是自己进士及第时,在闻喜宴上“独不戴花”,引导儿子自谦自让,不炫不耀;其三是平日里自己“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引导儿子以俭为荣,以俭为乐。司马光以童年、青年和平日的三件事,形象地阐释了“要节俭”的修身道理。司马康不负众望,自由品行端正,不苟言笑,聪敏好学,博古通今,历任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为人廉洁,口不言财,恪守祖父家风。

二、俭是为官之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众多的家训文学作品中,士大夫家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剔除其仕宦哲学的封建糟粕之外,作为俭文化的延伸,提出了“为官宜清廉”的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曾国藩家训中体现了“不应当存当官发财之私念”的思想: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说: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惟书籍、衣服二者……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他要求子女“衣服不可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苏瓌《中枢龟鉴》中视钱财为害义之物,要求为官清廉,“居第在乎洁不在华,无令稍过,以荒厥心。”指出除洁身自保外,还要避免妻族及子弟依仗父辈、亲族的权势,肆行无忌。“远妻族,无使扬私于外仍须先自戒,谨检子弟,无令开户牖,毋以亲属挠有司,一挟私则无以提纲在上矣。”子弟、女婿等人在朝中当官,随着他们各自的才能让他们自然地担任,如果要将他们调用,不要超过其才能使他们位居别人之上。这些为政思想,时至今日,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贾昌朝在《戒子通录》中,意味深长地告诫自己的子孙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又见好奢侈者,服玩必华,饮食必珍,非有高资厚禄,则必巧为计划,规取货利,勉称其所欲。一旦以贪污获罪,取终身之耻,其可捄哉。“欧阳修在朝为官、为相,“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执政不徇私情,风节凛然。他在家训中要求侄子“任官宜守廉”。“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已寒,好将息。不具。”

范纯仁在做人的问题上,既特别重视一个“俭”字,所以史载“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起居饮食,注意节俭。范纯仁家训中体现了“惟俭可以助廉”的思想。(《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三、节俭办丧事

相较今天许多人铺张办丧事的现象,中国传统家训文学非常可贵之处是对子孙提出了薄葬的要求,如萧瑀《临终遗子书》、卢承庆《临终诫子》、令狐冲《遗命戒诸子》、李勣《遗训》等。

萧瑀一生为官清廉,临终留下遗言教诫儿子要节俭办丧事:“生而必死,理之常分。气绝后可著单服一通,以充小敛。棺内施单席而已,冀其速朽,不得加一物。”将生死之事看作常理,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平常事。这与卢承庆《临终诫子》中“死生至理 亦犹朝之有暮”的观点一样通达。其做法也与卢承庆一样,注重简朴:“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己;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

李勣《遗训》中,对于自己死后的丧事也有安排:“又见人多埋金玉,亦不须尔。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姚崇总结自己的社会人生经验,作《遗令诫子孙文》对子孙进行全面教导。其中对生死问题作了认真思考。

姚崇在去世之前写好遗令,对当时社会盛行的“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的厚葬之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古代先贤先哲为例,指出薄葬被后世传为美谈,厚葬对后世危害极大:“昔孔子亚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灸,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或溜衣时服,或单帛幅巾,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子孙皆遵成命,迄今以为美谈。”说明这种做法古来已有,迄今还传为美谈。他反复阐明“薄葬”的益处与“厚葬”的恶果。认为:“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实行厚葬只能使“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厚葬的结果是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容易招致墓盗,弄得死者尸骸暴露于野,这样其子孙也难逃不孝之讥。因此他谆谆告诫儿子:“勿拘鄙俗,辄屈于家”。嘱咐在他死后,不许做无益之佛事,而且要求子孙世世代代都得这么做,表现出一代名相的通达。

“吾生无益于时,无请谥,无求鼓吹,以布车一乘葬,铭志无择高位。”(《新唐书·令狐冲传》)令狐冲身居宰相,却谦称自己生前无益于时;位极人臣,却要求儿孙们在他死后一切丧事从俭。时至今日,这一切对于位高权重但以权谋私者、家富于财但铺张浪费者仍起着警策作用。

四、清白遗子孙

给子孙留什么的问题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一种是注重清廉和才智,教育子孙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做一个自立自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一种是给子孙留下大量财产,让他们坐享其成。

史上许多贤臣名相、清官廉吏在治家教子方面都很注重以身示诫,立之以规,喻之以理,教之以严,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东汉时期的杨震官至太守,子孙常粗食步行,有人劝他分些财产给子孙,杨震却说,让他们具备清廉之德,这就是最重要的“家财”了。

南朝徐勉“以清白遗子孙”,他的《戒子崧》阐述了“遗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道理。正如民族英雄林则徐留给子孙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多关心子女的学业,教育子女养善积德,遵纪守法,拼搏进取,比费尽心机给子女攒下大笔财产要明智得多,也更让子女受益无穷。

唐·张嘉贞“不为子孙立田园”,他说:“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俭文化”思想在中国传统家训文学中多以叙述式诗歌的形式,以娓娓动人的语言叙事 、抒情,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形象生动,且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易记易背。作品大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注重以事证理。往往先用简洁的语言阐明儒学经义,而后紧接着便举事例,以证明经义的正确性。使经义得到生动、形象、具体的解释,绝少经学家的训诂考证、艰涩古奥。这种以事证理的方法,使经典具体形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其社会教育效果也就远远超过了剥去肌肉的经学教条。并且家训还力图通过人们的人伦天性,社会生活来论证其合理性,便之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样,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俭文化”思想能够在民间传播,成为民间的思想信仰,实现了经典的普及化。

清人高拱京在《高氏塾铎》写到:“俭有四益:人之贪淫,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至于贪,何从而淫,是俭可以养德,一益也;人之福禄,只有此数,暴殄糜费,必至短促,撙节爱养,自能长久,是俭可以养寿,二益也;醉浓饱鲜,昏人神志,菜羹蔬会,肠胃清虚,是俭可以养神,三益也;奢者妄取苟存,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俭可以养气,四益也。”以文学的语言系统地概括了俭文化的思想内涵。三千多年来,先人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浩如烟海的家训文学蕴含了治家、教子、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中以“俭”为美德训示子孙,以“侈”为耻来警戒后人成为大多数家训的文学思想之一,形成了一种“俭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学思想中奋发向上、健康有益的成分。

【参考文献】

[1]成晓军.宰相家训[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2]喻岳衡.历代名人家训[M].岳麓书社,1991.

[3]赵小华.论唐代家训文化及其文学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7).

[4]施敏锋,蒋乐琪. 传统家训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当下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5]陈丽丽.传统家训中勤俭道德的当代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1(29).

[6]戴素芳.论传统家训伦理教育的实践理念与当下价值[J].学术界,2007(2).

猜你喜欢
子孙家训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昌从兰 工笔画《宜尔子孙》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First Man
家训伴我成长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