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成宝
(山东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当前,关于京房易学的研究,学术界有两个分歧点:一是关于六世卦的认定问题,一是关于乾卦建候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缠绕在一起,梳理起来尤为困难。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作一辨析,如若能就正于大方之家,则不胜感激之情。
《京氏易传》卷下曰:
孔子易云《易》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六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1]133
此处文字,是否有讹误,未尽可知。惠栋《易汉学》引《京房易积算法》即与上文不同:
孔子易云《易》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惠栋注曰:“‘八纯’俗本作 ‘六世’,讹。”)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2]66
惠栋将“六世”改为“八纯”,或有文本的依据,或是按照自己对京房易学的理解而改之。这说明:惠栋不认为京房易学中有六世卦,或者至少是不认可“六世”这个提法。元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述京房易学“起月例”曰:
一世卦,阴主五月,一阴在午也;阳主十一月,一阳在子也。二世卦,阴主六月,二阴在未也;阳主十二月,二阳在丑也。三世卦,阴主七月,三阴在申也;阳主正月,三阳在寅也。四世卦,阴主八月,四阴在酉也;阳主二月,四阳在卯也。五世卦,阴主九月,五阴在戌也;阳主三月,五阳在辰也。八纯上世,阴主十月,六阴在亥也;阳主四月,六阳在巳也。游魂四世所主与四世卦同。归魂三世所主与三世同。[3]
可见,胡一桂不用“六世”概念,而是用了“上世”这一提法。需要注意的是,其是以八宫纯卦六爻全变所得之卦为各宫的上世卦,即以八纯坤卦为乾宫的上世卦;以八纯乾卦为坤宫的上世爻,以此类推。
当代著名易学家对于京房易学六世卦说,亦进行了阐述:朱伯崑先生说:“八宫中的上爻即上世,皆不变。”其是以八宫中八纯卦为各宫的上世卦,此与胡一桂之说正相反。[4]127卢央先生说:“京易中无六世卦,只有本宫卦,本宫卦为八纯卦,以上爻为主。”[5]117此是否定了六世卦之说。林忠军先生说:“京房提出‘六世’,而在八宫排列中根本没有‘六世’,其实,六世是指八宫本卦,即八纯卦。根据爻变原则,乾变上爻为坤,坤本为乾宫六世,坤变上爻为乾,乾本为坤宫六世。以此来推,震本为巽宫六世,巽本为震宫六世。坎本为离宫六世,离本为坎宫六世。艮本为兑宫六世,兑本为艮宫六世。因八卦皆为一宫之主,故多不言‘六世’。况且,若言六世,则与本宫不符,正如宋儒张行成所言,乾宫‘若上九变,遂成纯坤,无复乾性矣。乾之世爻上九不变,九返于四而成离,则明出地上,阳道复行,故游魂为晋,归魂于大有,则乾体复于下矣。’坤宫‘若上六变,遂成纯乾,无复坤性矣。坤之世爻上六不变,返于四而成坎,则云上于天,阴道复行,故游魂之卦为需,归魂于比,则坤体复于下矣,自比又七变焉,而坤体复纯也。’八宫排列,止于五世,后为游魂卦。”[6]79-80林先生的观点,一方面发挥胡一桂之说认为八纯卦互为相对之宫的六世卦,一方面取张行成之说,解释了六世卦在京房八宫排列中没有出现的原因。郭彧先生的观点与林忠军先生的观点相近,其依胡一桂之说,明确提出以八纯坤卦为乾宫的六世卦,以八纯乾卦为坤宫的六世卦。[1]18-19如此,则否定了八纯卦作为各宫的六世卦或上世卦。可见,学者对于京房易学的六世卦说,意见不尽相同,从而又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于京房易学体系及思想的理解。
笔者认为,京房易学中的六世卦问题,须在依据于《京氏易传》文本的基础上,将其置于京房八宫卦的易学体系中理解。京氏易学八宫卦说在形式上是以八纯卦各统八卦,充分发挥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爻位和爻变理论,通过八纯卦的六爻阴阳之变而将六十四卦分别统摄起来,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本质上则是在天人感应论的指导下,将人事与易卦匹配,以使周易成为推天道、明人事的工具。《易纬·乾凿度》中有一段关于易卦六位的意义及其与人事搭配的文字:
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终始,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凡此六者,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人所以为象则也。[7]86-87
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本之于战国时期的《易传》阐述了易卦六位兼天地人三才之道;后半部分则从卦气的角度,将易卦六位配以人事上的意义,这当是本之于京房易学。以《京氏易传》关于“坤宫”八卦的阐释为例:
坤:宗庙居世,三公为应。
复:初九元士居世,六四诸侯见应。
临:九二大夫居世,六五至尊应上位。
泰:三公立九三为世,上六宗庙为应。
大壮:九四诸侯之世,初九元士在应。
夬:九五立世,九二大夫为应。
需:游魂立世诸侯,应初九元士。
比:归魂六三,三公居世,应上六宗庙。
可见,京房所谓的“世卦”说,就是一种爻位说,一卦六爻位的哪一爻位发挥作用,即称之为几世卦。这种以“世”代“爻”,将先秦时期的“六位说”发展成“六世说”,而其时代思潮的意义则是将战国时期作为“哲学”的周易一变而成为作为“政治”的周易。按照传统的说法,易卦六位分别称之为“初、二、三、四、五、上”,故京房坤宫八卦的世卦体系可依次称之为“上世卦、初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归魂卦”。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关于游魂卦和归魂卦,尽管京房称之为“鬼易”,但其并没有脱离世卦说的体系,也就是说六十四卦皆纳入到了京房的世卦体系中去。如果我们将初爻居世之卦(初世卦)称之为“一世卦”的话,将上爻居世之卦(上世卦)称之为“六世卦”亦未尝不可;又因为上世卦或者说六世卦皆为八纯卦,这也是本文开头所引《京氏易传》关于论述世卦的文字或有不同表述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哪一种表述,都是对京房严整的八宫卦易学体系的一种划分、一种表述。一宫八卦,分为四组,一世(初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六世(上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如果我们不承认京房易学有六世卦说,就不能解释八纯卦的“居世”说以及六十四卦的“世应”说,所以笔者认为,就京房对于其八宫卦易学体系的架构来说,六世卦是不可否认的。此是京房世卦说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是否乾坤互为彼此宫中的六世卦?应该不是。以乾宫为例,从逻辑上看,沿着卦变理论,剥卦之后变成坤卦,六爻全变,以之作为京房八宫卦中的六世卦,岂不顺理顺道?笔者认为:这看似符合逻辑,实则与京房的意图相背;而且就更深层的八宫卦理来看,也是不符合的。就《京氏易传》中京房对于八宫卦变的论述来看,不存在也不可能有一个由“剥”变“坤”的设计:
剥:故当剥道已成,阴盛不可逆。阳息阴专,升降六爻,反为游魂,荡入晋。
晋:阴阳返复,进退不居。精粹气纯,是为游魂。(陆绩注:为阴极剥尽,阳道不可尽灭,故返阳道,不复本位,为游魂例入卦。)
由京房的论述、陆绩的注解以及上引张行成的阐述,都是说明了京房八宫卦的设计意图,不存在一个在一宫的体系内出现相对之卦的问题。假设京房八宫卦隐含以坤为乾六世卦的思想,试问六世卦的坤变为游魂卦的晋,其易理是什么?这是无法说通的。《京氏易传》于乾宫归魂卦大有曰:“乾象分荡入大有,终也。”亦可见乾象始终流转于乾宫八卦,至归魂卦方终,可证京房八宫易学思想中不存在由剥变坤、当乾宫六世卦的思想。
京房易学以本宫八纯卦,当本宫的上世卦、或者说六世卦,自有其易理之妙。一方面,自然解决了八宫卦体系内的六世世应问题;另一方面,八宫纯卦,代表八气(或者说八象)的盈满状态,故以最上爻主世,为一宫之祖宗,故称之为宗庙卦,之后派生七卦,皆是一个“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的过程,宗庙(即国家社稷、王权政治)始终是不动的,若以坤为乾的六世卦,是一宫之内有两宗庙了,这是不符合京房易学思想的。
总之,八宫纯卦,即为本宫之上世卦、或者说六世卦。
关于乾卦的建候问题,卢央先生认为乾卦建候当建甲子于初爻,其曾作过详细的阐述:
乾卦为首宫首卦,甲子为干支之首。故而建候始建甲子。京易乾卦云:“建子起潜龙(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建巳至极主亢位(四月龙见于辰,阳极阴来,吉去凶生,用九吉)。”《易》乾卦初九爻辞云:“潜龙勿用”,上九爻辞云:“亢龙有悔。”故乾卦建甲子起初爻。卦有六位,建月则六辰。由初爻甲子,二爻乙丑,三爻丙寅,四爻丁卯,五爻戊辰,上爻己巳到亢位;建月则自十一月到四月。如果按节气来说,是由十一月节大雪到四月中小满,因为“刚日则节气,柔日则中气”,甲子为刚日,乙巳为柔日,故十一月用大雪节,四月用小满中气。又因“起乎世而周乎内外”,故建始应起世爻,而遍历内外基卦六爻。问题是乾卦为本宫卦,其世爻应为上爻,即建候甲子应从上爻始,而后乙丑在初爻,丙寅在二爻,丁卯在三爻,戊辰在四爻,己巳在五爻。可是京易强调“建子起潜龙,建巳至极主亢位”。由于乾卦为起始卦,又建始甲子,初爻又纳甲子,故而仍应从初爻建子算起。这里要注意卦爻纳干支与卦爻纳建候的区别。[5]152
郭彧先生亦对乾卦的建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说:
乾:“建子起潜龙,建巳至极主亢位。”建甲子至己巳,坤六世卦乾建终之位在巳,阳宫卦位在建始,乾宫纯卦建己巳至甲戌。[1]22
如果我们分析北宋的晁说之(景迂)在《京氏易传》卷末所言建候方法,则会有不同的卦位。
“起乎世而周乎内外,参乎本数以纪月者,谓之建”之说,是从八宫卦的一世卦始建,阳宫卦以初爻建始布卦,阴宫卦以上爻建终布卦,形成六十四卦的节气循环,则是“周乎内外”。既曰“起乎世”,当是从一世卦起,而不是从卦的世爻起。如乾卦曰“建子起潜龙”,就是从“潜龙勿用”的初爻起,到了上爻“亢龙有悔”,故有“建巳至极主亢位”之说。[1]25-26
如此,郭彧认为乾宫乾卦“建己巳至甲戌”。按:郭彧以坤六世卦为乾,认为其建甲子初爻至己巳上爻;又以乾宫宫主之乾卦为建己巳上爻至甲戌初爻。前面已辨,京房易学八宫卦的架构中,不存在以相对之卦为该宫六世卦的设计或思想。且郭彧认为“起乎世”是从一世卦起,明显是理解错了,除了乾卦外,皆是从卦的世爻建起。在晁说之的“起乎世而周乎内外,参乎本数以纪月者,谓之建”句后,还说“终之始之,极乎数而不可穷,以纪日者,谓之积算”[1]137,就《京氏易传》阐述建候和积算的文字来看,建候和积算所纳干支,亦存在严整的规律,即“终之始之”,以建候之终所纳的干支,为积算之始所纳的干支。兹撮录乾宫八卦关于建候、积算的文字:
乾:积算起己巳火至戊辰土……建子起潜龙,建巳至极主亢位。
姤:建庚午至乙亥。积算起乙亥水至丙戌土,周而复始。建午起坤宫初六爻,《易》云“履霜坚冰至”,建亥,龙战于野。
遁:建辛未为月……建辛未至丙子……积算起丙子至乙亥,周而复始。
否:建壬申至丁丑……积算起丁丑至丙子,周而复始。
观:建癸酉至戊寅……积算起戊寅至丁丑,周而复始。
剥:建甲戌至己卯……积算起己卯木至戊寅木,周而复始。
晋:建己卯至甲申……积算起甲申金至癸未土,周而复始。
可见,乾宫八卦在建候、积算上,无不遵循以所建干支之终,为积算干支之始的特点;其他七宫亦是如此。这也印证了乾宫乾卦就是建甲子初爻至己巳上爻。若按照郭彧之说建己巳上爻至甲戌初爻,则积算当是起甲戌至癸酉,这与《京氏易传》对于乾卦的积算说法又不相符了,而关于乾卦积算起“己巳货至戊辰土”,易学界是没有疑问的,因为《京氏易传》不可能说一个从来没出现的所谓坤宫六世乾卦的积算吧。
总之,《京氏易传》中的讹误,并不像有的学者说的那么多;关于京房的乾卦建候思想,更应当依据现实文本,卢央先生关于京房乾卦建候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郭彧.《京氏易传》导读[M].齐鲁书社,2002.
[2]惠栋.易汉学(卷四)[C]//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
[3]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外篇[C]//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M].华夏出版社,1995.
[5]卢央.京房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林忠军.象数易学史(第一卷)[M].齐鲁书社,1994.
[7]林忠军.易纬导读[M].齐鲁书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