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45′,北纬31°15′~32°45′,面积12 325平方公里。属于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川,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巴中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
巴中话中的“哒”是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也极其复杂。总的来说,它兼具普通话中“着”“了”“过”等体助词的功能,有时相当于介词“在”“到”,还可以做语气助词。
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状态的持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的部分功能,“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1]
(1)桌子上放哒一碗水。
(2)门口站哒一群人。
(3)吃哒碗里的望哒锅里的。
(4)坐哒吃好,还是站哒吃好?
(5)她穿哒一件红色的衣服。
(6)我要挨哒妈妈睡。
(7)在角角里(角落里)站哒!
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常常“哒”、“倒”不分,一般来说,用“哒”的地方都能用“倒”替代,但是巴中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哒”。在普通话里,“着”还可以表示“进行态”,但是“哒”不具备“着”的进行体功能,在巴中话里常用“起”、“住”等替代。有时也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8)说住说住,笑起来哒。
(11)大起胆子说嘛。
(12)我们正开起会,电话响了。
(13)坐起,坐起,打麻将。
(14)他(正)在吃饭。
罗自群《从官话“着(之/子)”类持续标记看中古“著(着)”的语法化过程》[2]一文讨论了附着意义的“著(着)”在语法化过程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认为在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语音弱化的趋势。但是巴中话的“着/ho21/”并不存在弱化,其中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大致跟普通话的动态助词“了”相当。
(15)他吃哒饭了,你吃哒饭没有呢?
(16)我喝哒茶了还渴。
(17)我吃哒晚饭,转哒一哈儿,后头回来就睡哒,做哒一个梦。
(18)我照哒一张相。
(19)有哒人,啥子事都好办。
(20)莫把茶碗砸哒。
(21)吃哒这碗饭就走。
(22)把这碗饭吃哒!
(23)打哒一下。
(24)班主任来哒!
(25)把桌子收拾哒!
(26)走开些,莫遮住哒!
(27)把这碗(饭)吃哒!
(28)要是考起哒大学就好了。
有时候,也可以表示动作将要完成或者性状将要实现。如:等葡萄熟哒就给你摘起吃哈!但不是所有用“了”的地方都可以用“哒”来替换。例如:
(29)吃饭了。
(30)下雨了。
(31)明天我一定不迟到了。
(32)这个人死哒三年了。
这说明巴中话存在着几套体标记,几种体标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时候可以相互替换;但各种体标记之间又互相区别,以至于在同一句话中泾渭分明。
3.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跟普通话表示经历态的“过”类似。
(33)这个月冷哒几天。
(34)等我问哒他再跟你说。
(35)那个女歌星红哒几年。
4.相当于介词“在”、“到”,如:
(36)书放哒桌子高头的。
(37)钥匙挂哒壁头上的。
(38)鸡关哒圈里的。
(39)把衣服捡哒衣柜头去。
(40)还没跑哒两丈远就遭逮到了。
但是哒不能放在句首,例如:*哒壁头上挂着钥匙。
根据目前所发表的论文资料显示,巴中方言的“哒”与其他方言点的“哒”在功能和用法上基本一致,只存在个别细微的差异。与巴中方言存在的差异有:
在湖北当阳[3]、长阳[4]等地的方言中,“哒”有时候还相当于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得”,是一个独立的助词。例如:看哒到/睡哒着。
在湖南涟源方言中,“哒”还可以当主要表强调的“都”讲,如:我哩两个哒是大屋组咕。(我们两个都是大屋组的。)[5]
在湖北宜昌方言中,“哒”还可以出现在状态形容词“AB哒”里做后缀,如:红通哒、酸唧哒、热闹哒等。[6]
湖南株洲方言中,“哒”可以用在一些表数量、范围、程度等含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后,表示对主体事物的某种评价,多含有“事已至此”、“不如意”的味道。如:他太胖哒/路太窄哒。[7]
自从清人钱大昕提出“古无舌上音”后,音韵学家们多次指出上古“知彻澄”三母字古音读如“端透定”。王力(1980)指出,到切韵时代,虽然端系已分化为两类,但从反切中仍看得出知端两系相通。王力举例如下:褚,张吕切,又丁吕切。传,知恋切,又丁恋切,长,知丈切,又丁丈切等等。王力先生还指出,某些同声符的字也体现出端知是相通的,如都猪,默沾等。[8]周祖漠(1988)也指出过端知两系相通的例子。例如甲骨文里“鼎”即“贞”,金文里“奠”即“郑”,在汉代竹简和帛书里也有类似证明,汉代端知两系仍有相混或互切的用法。
根据梅祖麟(1988)、袁家骅(1989)、张琨(1992)等人的研究,在闽语、湖南双峰话、吴语中都有知系仍读如端系的例子。其实在巴中方言中,也有不少例证。如:在读如/tai24/、瞪(曾摄,澄母)读如/tn21/、戳读如/to21/、铸读如/tau24/、筑读如/tu21/。因此,可以进一步证实“哒”来源于古“著”字。
巴中话里表持续的不同形式标记“哒”、“住”、“着”等,正好反映出古汉语“著”字演变分化的途径。据孙中运(“著”字的源流,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16卷第1期)考证,“著”源自“荎著”,见《尔雅·释木》,“从艸者声”,本是一种植物。后来显著的“著”假借“荎著”中读音相同的“著”字,表显著义。后来又产生了讹化字“着”。所以,“著”和“着”经常混用,如:“执着”和“执著”。在《广韵》里,“著”字有五种不同的读音:宕摄药韵知母入声、宕摄药韵澄母入声、遇摄语韵端母上声、遇摄御韵知母去声、遇摄鱼韵澄母(上)平声。排除通假用法,主要有(1)附著;(2)著衣;(3)显著三个系统。经过众多学者的考证,以及它们在巴中话中的读音和用法,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巴中话的“住”当来自遇摄御韵知母去声的“著”或遇摄御韵澄母去声的“箸”,《广韵》:“箸,同著,明也。”有“显著”义。巴中话的“着/ho21/”应来自表“附着”义的宕摄药韵澄母入声。巴中话的“哒”则是古宕摄澄母药韵的“著”声母清化(由—t—t)、喉塞音韵尾脱落的产物。
从目前所有的方言材料来看,“哒”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的一些方言中,根据罗自群[9](2006)的考察,在其他许多方言中存在着/ta/类标记或者变体,甚至存在于民族语言中,如藏缅语族、壮侗语族中的许多语言或多或少地借用。从以上各方言点的“哒”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巴中方言同湖南、湖北等地方言有很深的渊源。这其实可以从社会历史的变迁当中找到根由。
巴中历史文化悠久,古属禹贡梁州之域。其有人类文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巴中为巴子国地。可以推测,在秦汉以前,巴中境内主要居住着包括獠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巴人和獠人跟汉族有密切的联系,按《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刘邦攻打关中地区时,“獠人”曾为前锋,作战勇猛,并善歌舞,刘邦赏识“獠人”的劲勇,并欣赏其歌舞,认为“獠人”的歌舞似周代武王伐商纣的歌舞,于是令其乐工学习并传授。这期间,巴中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受到汉语的影响是必然的。后来随着历史的更替,獠人几乎绝迹,汉文化逐渐占据巴中。历史上,四川境内经历了数次大的移民,如明清两代的“湖广填四川”。而巴中地处偏僻,人口流动相对较小。因此,在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来源的移民的不断融合中,“哒”以及“哒”类标记逐渐沉淀下来,形成了有巴中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所以,以“哒”观之,当前的巴中方言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湖北等地方言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其实是语言在现实条件下的自我适应和妥协,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罗自群.从官话“着(之/子)”类持续标记看中古“著(着)”的语法化过程[C]//语法化与语法研究2.商务印书馆,2005.
[3]郑婧.湖北当阳方言中的“哒”[J].语言应用研究,2007(4).
[4]覃金玉.长阳方言中的虚词“哒”初探[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5]刘新征. 涟源方言的“咸”与“哒”[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6]张玉萍. 宜昌方言中的“哒”[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1).
[7]言岚. 株洲方言中的“咖”和“哒”[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王力.汉语史稿(上)[M].中华书局,1980.
[9]罗自群. 从语言接触看汉语方言“哒”类持续标记的来源[J].语言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