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 F T国际认证的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2014-03-13 03:29孟祥河张兰威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食品技能专业

孟祥河,张兰威

(1.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黑龙江150090)

我国高等教育在依次经过本科、研究生及高职规模扩张后,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步入提升教育质量、与世界接轨的国家战略层面。藉此,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问题浮出水面,“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成为我国政府和众多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追求的目标[1]。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材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及传承文明[2],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及传承文明的主体则是人材,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首先还是反映在人材培养上。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就要培养世界认可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标准要与世界同步。食品科学(food science)是指采用工程学、生物学及自然科学等手段研究食品的本质、劣变原因、食品加工的原理并提高食品质量的学科。食品技术(food technology)是指食品科学知识在食品保藏、食品加工、包装、物流、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以及有益健康的食品中的应用形式。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专业中设置十分广泛,截至2009年,全国已有215所高校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3],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理工、农林、财经、医药、师范、民族等院校中,为我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成为我国食品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瓶颈。本文将以美国食品科学家协会(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IFT)的培养要求为例,探讨国际认可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IFT是国际食品科技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为促进食品科学本科教育良性发展,努力培养卓越的食品专业人才,IFT建立了食品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目的是协助高等院校进行学科选择,指导本科生培养并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IFT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IFT High Education Review Board)以上述教育标准对食品科学专业本科生必备能力进行考核,并接受世界范围内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认证申请[4]。截至2014年1月,共有57所大学的食品专业通过了IFT认证,包括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食品教育与科研领域的知名大学。国内通过认证的高校分别是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

目前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从“能够记忆和重复所学的知识”转变为“有能力发现新知识并会运用”[5]。因此现代的教育不应停留在教学内容本身上,其作用应该以能够驱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交流技巧的开发,促进学生成功,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师队伍及要求

IFT的基本要求是食品科学专任教师队伍要保障最基本的数量并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胜任多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我们的建议是实际的教师队应以具有食品科学学位的教师为主且最少人数不能低于10人,在此基础上,欢迎交叉专业的教师,如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专业人员。为保障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多数专业教师应获得博士学位,此外还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具有实际的食品专业从业经验。因此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学培养工作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国际企业的需求,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师的加盟是十分期望的。有效策略是一方面学科积极全职引进在国外接受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国外拔尖人员采用灵活政策实行智力柔性引进,“不能所有、但求所用”;另一方面扩大本单位教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强教师的国外研修、学习,提高本单位教师的国际化经验[6]。专业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帮助学生提高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学习能力。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涵盖本学科方向所必需的食品科学专业课程。总体来讲,具体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是经过本领域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教育或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多年的专业教师。学校或学院设专岗进行食品科学学位培养方案的监管、服务及实施指导工作。

2 科学的、个性化的学术培养方案

2.1 基础课程

培养掌握食品科学核心能力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学生必须研修下方面的基础课程:

2.1.1 化学 其中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是必修的,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是推荐的。

2.1.2 生物科学 包括生物学和普通微生物学,其中微生物学需要配套微生物实验。

2.1.3 营养学 本课程要求讲授人类营养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健康食品消费的关系。

2.1.4 物理和数学 微积分和普通物理。

2.1.5 统计学

2.1.6 沟通交流 主要教授学生演讲及写作技巧。

考虑到国内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办学理念,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多数情况是高于IFT要求的,但食品科学本科统计学课程开展不足,甚至没有开设,应予以补充,因为不论哪类学科的科学研究,其数据结果的讨论及结论的得出都需要满足统计学意义。目前最主要的差别是沟通交流学,这也是2011版食品科学培养标准最新增加的内容(软技能)。国内也有类似的课程开设,但多作为选修课,而IFT将其上升到基础的层面,认为沟通交流技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技能,可见对其重视程度略见一斑。因此国内食品科学培养课程设置时可以对此加以讨论、参考和借鉴。

2.2 食品科学的核心专业课——“专业核心能力”

表1 课程设置实例Table 1 Curriculum examples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因此专业知识是核心能力[7]。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IFT将食品专业的核心能力分为5大模块: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安全与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工程、应用食品科学和成功技能培养。其中前4个模块是“核心技术能力”,相对于1992年标准,2011年明确增加了第5个模块“成功技能培养”,即“核心的成功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终身学习技能、交流技能(团队协作等)、获得信息的技能和组织技能等。一般来讲,各门学术课程成绩过关获得学位即表明学生拥了专业能力,然而这只是最基本要求。实际培养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学术上胜出追求更高的目标,并争取一切课堂之外的机会增强其核心能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依赖于优良的专业课程模块设计,然而培养计划不能仅停留在科学的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层面上,重要的是模块的每一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授课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通过对该课程、该内容的学习应该获得何种能力、获得什么样的提升”做出说明。换句话说,提高学生核心能力以及基于学生教育成果的评估是培养方案的核心。以食品化学和分析模块为例课程设置实例如表1所示。

每一门食品科学课程要提供其详细的教学目标、成果及明确的评价体系。评价手段不仅包括传统的测试、家庭作业、每周总结反馈或学生笔记等;还包括一些更复杂技能的演示与应用(口头报告、产品开发训练设计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等)。同样地,作为一个整体,食品科学教育方案也需要建立其完整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成果。这里的教学成效是可量化的学生学习的收获,也是课程教学效果及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考核的主要依据。具体的可以通过在校生调研、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回馈等方法结合自我评估确定培养目标是否实现来对专业培养体系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

2.3 核心成功能力的培养——“软实力”

广义上的能力,除了核心技术能力,培养核心成功能力也是期望的。核心成功能力俗称“软”技能[5],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交流技能,包括语言表达、写作能力、倾听及面试等多方面;

b.缜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创造性、常识、科学推理、分析思考能力;

c.专业技能:该技能要求尊重职业道德,有诚信,尊重差异;

d.终生的学习技能;

e.协作技能,包括团队协作、对下级的指导、领导艺术、人际网、沟通技巧等;

f.信息获取能力:指图书资料查阅、电子文献、数据库、网络信息查询能力;

g.组织掌控能力:指对时间、项目的掌控、管理能力。

根据NACE职业调查结论表明,具有下列技能和特征的专业人员符合社会需求,在求职过程中成功率更高。该技能和特征包括:交流技能,诚实、守信,人际关系技能,激励、主动性,较强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技能,计算机技能,分析技能,变通性和适应性以及对细节的注重。食品专业学生的用人单位与其他技术领域一样,一般认为获得食品科学学位的专业人士肯定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并能够胜任即将分配的任务,即使暂时不能胜任通过短期有效的岗前培训亦可胜任。因此在应聘者满足了职位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求职是否成功将取决于应聘者是否拥有工作岗位必需的软实力。因此,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仅要满足上述专业基础课及核心专业课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涉及道德意识、文化、历史、艺术、团队精神、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等方面培养软技能的课程[8]。软技能的培养在课堂内外均可实现。但是将能力的培养有机分解到课程培养体系的具体环节中,形成多层次多环节,“浸泡”式的全方位综合培养至关重要。课上,成功技能的培养要充分地与尽可能多的专业课教育相结合,由简单开始,逐步提升,在大三、大四时达到较高水平,有效方法包括开展学生主题报告、小组专题讨论以及考核中的小论文及汇报等。课外,学校应积极为学生软实力的提升尽量创造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校园中的专业组织、社团组织,研究生会,勤工助学中心,校外的实习基地等对于增强软技能都是重要的。如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绿色食品公益宣传、食品营养普及等专业社团组织的活动对于核心专业知识运用及软实力的拓展锻炼都是大有裨益的。

3 教学设施

教学实验室定期保持必要的更新,提供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教学设备并保证充足的数量,以满足学生开展化学、化工、食品工艺、食品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实验所需,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其次,教学实验室还需配备中试车间及必要的中试设备,保障学生在食品科学培养过程中用到的食品工艺单元的原理讲解及化工单元的操作。对于大型工艺设备,相关实践教学可以转场到企业进行结合实际讲解,这是企业实训基地及具有实际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发挥关键作用的最佳时机。此外,图书馆亦提供充足的食品专业相关的网络图书、电子资源、数据库及信息检索系统,支持、鼓励并激发学生开展独立的研究的欲望,提高网络及传统的信息获取能力。

4 培养方案效果跟踪、考核、评估、完善

培养方案一旦确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需要对其课程教学效果(或专业培养成果)进行考核评估。这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衡量手段是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另一种手段是基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应用,具体的可以通过实习期间或毕业课题期间,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核可由校方指导教师及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实行。对于专业培养的成效是否显著,则是多门课程成果的综合,最终反映在学生就业后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学校或学科设立专门人员对其跟踪、分析,并给出反馈意见,对于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应尽可能地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对效果不佳的措施解析原因,并进一步矫正,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1]胡小松.面向21世纪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问题[J].食品工业科技,2000,21(6):32.

[2]徐显明.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上的交流发言[Z].东莞,2011(8):14.

[3]孙经新,王宝维,孙庆杰,等.我国高校食品专业设置运营与管理方向的必要性[J].中国轻工教育,2010,6:12-14.

[4]IFT食品科学专业培养目标[OL].http://www.ift.org/Community/ Students/Approved-Undergrad-Programs.aspx.

[5]Richard W hartel,Christina P Klawitter.Careers in Food Science:From undergraduate to professionals[M].New York:Springer Science Publisher,2008:53-55.

[6]程顺昌,冯叙桥.农业院校食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58-60.

[7]纪宝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做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34-138.

[8]陈克复.谈人才需求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于轻工食品领域的讨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29-32.

猜你喜欢
食品技能专业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部分专业介绍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拼技能,享丰收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