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下厨房

2014-03-13 02:14李春晖
37°女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下厨房焦糖菜谱

●李春晖

小清新,下厨房

●李春晖

如今,装腔的门槛越来越高。“朋友圈”里,高级餐厅的饭局让人连点赞都意兴阑珊,亲自烹调且摆盘别致、拍摄精心的美食才能赢取掌声一片,于是,“下厨房”成为一种时尚生活和社交方式。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2011年,出于自身对美食的热爱,设计师出身的王旭升从工作了3年的“豆瓣”辞职,决心创立自己的网站——“下厨房”,他把网站的口号定为:“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有了杭州天使湾创投3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下厨房”于2011年3月15日正式上线。

最早的一批员工有很多是“豆瓣成分”,他们大多是王旭升的“豆瓣”同事或他们的家属。“我们请人过来的时候,会诱惑他们说,‘我们会做很多吃的’。”王旭升说,“在这样一个团队里,大家的交流非常顺畅,关系也很融洽。”现在,“下厨房”总部位于北京回龙观某个小别墅内,门外花园种菜,一楼做饭吃饭,二楼办公开会,地下运动健身,环境比大多数创业公司都要来得惬意。

作为Web2.0版菜谱应用,“下厨房”满足了一个吃货的多重需求:找今晚吃什么的灵感;为冰箱里吃腻了的食材换个新鲜做法;复刻昨天在餐厅吃过的好菜。你只需收藏菜谱,就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看购买清单。不同于单向传播的菜谱图书,在这里,你还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又能成为新菜谱创作者,教学双方还能相互交流,展开吃货间美味社交。

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1年8月,“下厨房”有了Android版本,9月推出iPhone版本。“下厨房”从上线一开始就有广告,这是王旭升从在“豆瓣”的3年工作中得出的经验。“‘豆瓣’一开始没有广告,页面非常清新简洁,加入广告之后,很多用户说,‘豆瓣你变了,你有广告了’‘你天天想着赚钱’。”王旭升说,所以“下厨房”一开始就尝试挂着一个google广告,目的就是想给用户传达一个信号,这个网站未来会有广告,以此让用户形成习惯。

虽然有广告,但是他们现在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广告商方面。由于精力有限,“下厨房”拒绝跟一些耗时耗财的广告商合作,而是选择一些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的广告。比如,用户上传一些做菜的原料,像番茄酱,在原料旁边会有一个链接,点击之后会出现“以下网店有售”的字样,用户直接就能购买。这样与广告商的合作不会牵扯团队太多的沟通成本。

通过广告,“下厨房”也会获得用户,这得益于苹果官方app store的推荐。2011年9月,“下厨房”有iPhone版本一个月之后,苹果官方就在主页中推荐了“下厨房”。这直接导致2011年底用户的激增,从最初五六十万一下子到了2012年初的过百万人。

让喜欢下厨的人生活得更有质量

王旭升说,自己最初做这个产品的目标很明确——让喜欢下厨的人生活得更有质量。“下厨房”中最活跃的是一些做菜达人,一些做起来不是很难的菜特别容易引发关注,比如焦糖奶茶。

创建于2011年8月28日的焦糖奶茶(用户ran的作品),到2012年9月底已经被28万人浏览过,其中2.8万人收藏,1739人照着做过并且拍照上传了作品,基本上做过的人都给了特别高的评价,有网友甚至在百度百科创建了词条。很多人通过焦糖奶茶知道了“下厨房”。

而对于注重生活品质的网友“小小H”来说,“下厨房”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可能的。从大学开始就喜欢美食摄影的她逐渐想专职从事这份工作,在2012年2月17日注册了“下厨房”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小清新的摄影风格被编辑“Pan小月”发现,并立刻找到她做了访谈——《南来或北往,愿为一人下厨房》,登在了“下厨房”的“美食生活杂志”中。

这次访谈后不久,“Pan小月”又找到她,准备一起筹备一本关于“咖啡馆轻食”的书。“以前我喜欢跟着新浪美食博主们做菜拍照,那时候我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看着自己拍的照片印在纸上。”

在创建之初,王旭升并没有想让那些不喜欢做饭的人爱上“下厨房”,而是仅仅聚焦于那些喜欢下厨的人,但现在,他更希望看到“下厨房”的用户在这里进行社交。“我觉得‘下厨房’400多万的用户里面,大概只有10万左右的人愿意生产内容和分享内容。这小部分人生产的这部分内容,会影响更多的人。”

(摘自《中国企业家》2014年4期)

猜你喜欢
下厨房焦糖菜谱
我的私人美味菜谱
宇宙菜谱失窃案
用了就回不去的APP
用了就回不去的APP
小小筷子八寸长
菜谱中的黑米粒儿
为什么烤红薯越靠近皮越好吃
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
焦糖布丁
焦糖奶茶:口舌生津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