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济宁 273165)
《论语》“中庸”之道及启示
李慧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济宁 273165)
孔子的中庸之道既是个人身心修养的准则,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中庸之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对建立生态、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允执其中;和而不同;因材施教;无可无不可
孔子的“中庸”之道既是个人身心修养的准则,又是一种体现出不偏不倚中和价值观的人生智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中庸之道,将是他们未来成长以及走上社会后处理复杂社会关系所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论语·雍也》篇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甚矣!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已经很少有人拥有这种品德了。这是孔子在感叹“中庸”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已经被世人抛之脑后了。“中庸”一词虽在《论语》中没有过多阐述,却“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1](P72),它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教学、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是融汇贯通在孔子全部思想之中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宋朝的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又把“庸”解释为“常(平常)”、为“用”:凡事取其中,为不易(变)之常道。“中”即是正的意思,而中庸之道即是中正之常道,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时时应遵守的一些正而不邪的普遍性道理。
《论语·微子》篇中,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意思是说,伯夷、叔齐不动摇意志和屈辱身份(弃官而去),柳下惠、少连则相反,可是在位时仍能做到言语、行为合乎法度,虞仲、夷逸则逃世隐居,但孔子自言不同于他们,对孔子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孔子也不排斥在一定条件下“无可无不可”。“中庸”之道是非常灵活的,它是以礼、义为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从《论语》的各个篇章看,中庸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的;后来的《中庸》,把这个意思概括为“时中”,即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审时度势,采取适当的位置,在每个问题上都能做到“中正”。“无可无不可”也构成孔子“中庸”之道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孔子的“中庸”是一种灵活的思想,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遵循一些正而不邪的道理,并且要做到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庸”之道作为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遵循一些中正的普遍性道理,这一思想虽在《论语》中阐述不多,但通篇文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总能体现出“中庸”之道,比如尧舜“允执其中”的治国思想让孔子倍加推崇,“和而不同”的处事方式成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的内容成为写作的规范等等。正是在“仁”“礼”的原则下践行这一“中庸”之道使得《论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的生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允执其中的政治观
“允执其中”出现在《尧曰》第1篇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就是说,尧让位给舜的时候说道,天下的责任已落到你的身上了,永恒的把握住做事的尺度吧,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了。
尧、舜、禹是孔子推崇的圣人形象,《论语》中引用尧“允执其中”的从政道理,也是告诫当时的上位者们要向圣人看齐,方能治理得国家富甲一方,避免百姓陷于困苦贫穷;这或许也是孔子提倡的上位者“克己复礼”的一个方面,即上位者要以“中庸”之道修养个人品德,行为规范要合乎礼仪。“‘允执其中’的‘允’有确实、诚、实在诸义,‘执’是掌握,‘中’是不偏不倚,也就是正。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中正’。”[2](P175)“所谓‘允执其中’,从方法论上讲,它就是持续不断地掌握并运用好‘中庸之道’”。事实证明,舜后来也的确是做到了,《中庸》中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以,在孔子看来,治理天下,处理一切事务,都要做到不偏不倚,真正掌握并做到中正之道。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允执其中”呢?其依据又是什么?
《论语·先进》篇讲到:“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就是说,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人谁强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做事)有些过,而子夏有些不及,两人没有谁强谁不强,因为(做事)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也就是说凡事做过了头不好,而不及也不好,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
除此之外,“允执其中”还应该做到“不可则止”,就是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论语·先进》)作为大臣的,应用最合仁义的方式来对待君主,如果做不到就该辞职,他们不会去做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作为臣子辅佐君主,要以仁义为基础,做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合仁义的事就不要不去了。可见,中庸之道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即仁,仁是中庸的标准。《论语·里仁》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就是说,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是要以礼义为标准。义是仁的范畴,而仁以礼为表现形式,所以,“允执其中”,要恰如其分地依仁行事。
何为仁?《颜渊》篇第22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爱人,可是爱哪些人呢?《学而》篇第6章,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说,要广泛的爱广大群众,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雍也》篇第30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就是说,如果能广泛的给大家好处,帮助大家过更好的生活,这样的人就不仅是仁人,简直可以说是圣人了,尧舜可能还不能做到呢。可以看出,孔子的“爱人”就是今天所说的博爱,并且能够帮助广大群众生活的更好。从另一个例子,或许更能充分体现孔子“仁”的本质。《乡党》篇第17章写到一件事,孔子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首先问到伤人了吗,不问马。所以,孔子的“仁”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就是“承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人的价值(应)受到尊重。”[2](P109)所以说,“允执其中”要依“仁”行事,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社会成员,以博爱之心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所以,“允执其中”就是要做到掌握并践行中正之道,以仁为原则,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但如果做不到以仁义行事,就要放弃所做的事。
(二)和而不同的处事观
《论语·子路》篇第23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接纳不同的观点并用正确的方式促成人与人之间有差别的统一,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不同意见。
孔子赞成这种“和而不同”的处事方式,反对“同而不和”。处事即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其实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就是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人因为利益或所处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就某一问题会产生有差别的意见,所以在相处过程中要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实说到底,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恰到好处,本着“以人为本”的情怀对待每个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或和谐的统一。而要达到一种和谐,就要求事情要做到恰到好处。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以礼行事,以凡事做到恰到好处为可贵,所以要做到“和而不同”要以仁、礼为基础,做事有礼有节。
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要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全球化也成为躲不开的发展语境。中国加入WTO后,作为成员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引进国外的电影等文化产品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就“应运而生”。但是,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一贯的立场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西方文化采取一种接纳的态度。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文化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差别,在有差别的基础上实现西方文化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平衡统一,以适应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这或许也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孔子一生投入时间最多的还是教育。虽然孔子积极奔走于各国游说仁义的治国主张,可是仕途一直不顺利,各个国家并不真正采纳他的建议。即使如此,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希望,同时,通过教育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孔子实践了很多对现代仍然很有意义的教育主张,其中一个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雍也》篇第21章提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就是说,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所以,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实施教育,若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进行教学,必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孔子因材施教观的教育观,就是针对不同的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恰如其分的教育,这正是“中庸”之道在教育上的体现。
另外,《先进》篇第22章,子路和冉有两个学生向孔子问了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给了他们两人不同的回答,学生公西华听了之后感到不解,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给他壮胆;而子路做事敢作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是非常了解的,正是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指导,从而使得学生做出合乎礼仪的行为。可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志趣、性格和接受程度有了比较确切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进步。
(四)中和之美的艺术观
《为政》篇第2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无邪’即是‘归于正’。邢昺《论语注疏》说,‘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因此,孔子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无邪’即是不过‘正’,附和‘中正’,也就是‘中和’。”[3]对于“和”的理解,杨遇夫先生《论语注疏》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所谓“中和”,即恰到好处。孔子赞美《诗经》“诗无邪”,即是说它的思想内容表达得恰到好处,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孔子还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第20章)。就是说,《关雎》的内容没有过分快乐到放荡的地步,也没有过分悲哀到痛苦的地步,即布置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思想纯正,读来有一种“中和”之美。
孔子不仅关注思想内容上要做到“中和”,而且对形式也关注,只有合于理想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才能有好的作品,形式完美内容不好,或内容完美形式粗糙同样生产不出好的作品。《八佾》篇第25章说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可能指声音(即形式)言,‘善’可能指内容言。”[1](P36)就是说,孔子认为《韶》乐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美,而《武》乐形式美好,但内容却不完全好,因为《武》乐其中有征伐的内容,不完全符合最高的政治理想。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文”即文采,指形式而言,“质”即“质朴”,指内容而言,就是形式和内容“配合适当”[1](P68),才是最好的。所以说,艺术的中和之美,对内容和形式都有要求,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称得上是“尽善尽美”的艺术。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强调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可能会使平均主义、折中主义的情况发生,产生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这是应该避免的。但“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无原则的和机械的结合,在原则对立的观点之间采取庸俗的调和态度,充老好人,和稀泥。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中庸”之道有鲜明的原则性,它要求做事要以“仁”为基础,不可则止,并不是简单的调和不同的观点,而是“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两端之中保持动态统一的平衡机制具体分析,辩证综合的灵活处理,以在一个统一体中使得不同的个体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是充满人生智慧的处事哲学,并没有过时,如果在生活中能运用好它,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世界发展都会有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放在了首位;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德”的要求更是迫在眉睫:老人摔倒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报道让人叹息,相关的评论更是宣扬“道德滑坡”论。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未来的主人,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现在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而“中庸”之道正是以“仁”为原则的处事方式,而“仁”要求以一颗爱人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所以正确掌握“中庸”的内涵并践行这一原则,无论对个人道德感的提高还是社会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4]在一个充满道德感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能和谐相处。
另外,“中庸”之道又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它要求我们参与到社会的人和事中;而不是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空间里不与别人接触,只有敞开心扉与人交往,才能更加健康的生活。同时,也只有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才能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所以,让我们掌握“中庸”之道的精髓,并积极运用“中庸”之道指导日常生活,并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让每个人健康、乐观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时,“中庸”之道强调中正之道以及中和的处事态度,这能使人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中庸”之道无疑会起重要作用。“中庸”之道还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以及各国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和而不同”对于世界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有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夏传才.论语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3.
(责任编校:张广宇)
The M ediocrac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Its Inspiration
LIHui
(Department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Qufu Normal University,Jining,Shandong 273165)
The Mediocracy of Confucius is a kind of criterion of self-cultivation as well as a kind of wisdom of life-disposition.So how to learn and practice the rule of the Mediocracy means a lot to help the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 grow up healthily and build up a kind of correct sense ofworth.So does to build an environment-friendly,harmonious and civilized society.
the Mediocracy;keep in the medium;harmony in diversity;individualized teaching;not to care one way or another.
B 222.2
A
1672-738X(2014)04-0094-04
2014-06-02
李慧(1984—),女,山东临沂人,2013级文艺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及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