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评价中的人性化

2014-03-12 19:32徐砚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过程

徐砚

语文作业评价中的人性化

徐砚

初中语文作业对于学习方而言,具有预习思考、复习巩固、强化技能、培养能力等功能,而对于教授方来说,在评价作业的时候,是否会在纸面的字里行间,捕捉这些智慧的信息呢?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认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评价的终点不是作业,它还拓展延伸到了作业之后的更长远的发展区域,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将作业评价化为一股吹开学生心扉的清风,一块绵延学生能力的绿草。

一.评价应具及时性

在学生作业后,是否能予以及时反馈,会影响到教师评价作用的质量。

一方面,打铁还需趁热,在学生对完成的作业尚记忆清晰的时候,在他们能回忆起写作业时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如果教师即能予以评价,则学生便能准确而深刻地感知自己在作业过程中,到底是思维出现短路,还是方法发生问题,抑或是环节需要诟病,便于更正错误;如果是正面的评价,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时间更长、程度更强的收获的喜悦,也能从情感上细微地分离出值得自己骄傲的部分,教师反馈距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越短,这种析出的部分也就越多,学生能豁然发现,自己竟有那么多此前未曾觉察的优点,这于他们来说是增加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发动机,当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于学习中时,效果当然会更明显。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喜欢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本,在当天即让大家以跟帖的形式开始实名评价,这时跟帖中会出现很多“楼主”自己的反馈,对评价者进行解释、分辨、叙说自己写作时的心理活动。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原来只想让学生学会站在教师的立场评价,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没想到能升级互动的层次和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一次次地缩短评价反馈与作业之间的时间距离,其实就是在缩短每一个教学“回合”的时间(如果能将学生交作业和教师反馈回去,称为一来一往的一个“回合”的话),于是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教师就能够增加无数个学习的回合,而初中语文学习成效,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回合的结果组成的,回合越小越快,说明加数越多,其和也就越大,这种数量上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如以一学期二十周计算,每周一次的作业评价,与每两天一次的作业评价相比,相差为三倍,也就是说,评价及时,学生一周能进行一次学习两次复习,或者是三次学习,否则就只有一次学习。反之,回合越长越久,学生的惰性也就越强,慢慢地,不仅学习的直接效果下降,还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懒散、无激情。而这个主动权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的,因此,控制好教学节奏,给学生一个敏捷的反应,既是教师以身作则的表现,也是帮助学生进步的立竿见影的手段。

二.评价应有针对性

多元化评价面对的现实是多元化的作业,及其背后多元化的学生,其实就是关注隐藏在学习中的鲜活的生命体。《新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点建议:“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里所谓的“定性评价”,是指评价的对象不只是作业这一终端,还应包括教师所了解到的,学生作业时的态度、状态和行为。因此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能不能看到作业,就看到它后面的主人,进而想到这作业是怎样经由一名花季男孩或女孩之手,或轻快,或犹豫,或应付,或坦白地写下,而他们之所以轻快、犹豫、应付、坦白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教学导致,还是学生的学习引起?我想,在熟悉自己学生之后,这一切基本上就能够在面对作业的瞬间,直接反映到教师的头脑中,即使不是完全正确,至少也会有。这时对这一份作业的评价,就不该仅仅是点评对错,期盼“发扬优点,改掉缺点”那么千篇一律的套话了,而应该在透视了学生心理之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对应的个性评价语言,或激励,或批评,或两者兼有,甚至是分数或等级本身,也是对学生的无语评价,对一向不错而近段时间表现骄傲的学生,可以将分数打得低一些、等级评价压下一些,刺激其进步,而对一向努力而作业总不太理想的学生,却可以有意识地拔高一点,就算两者的作业面表现一样,也可以在分数和等级上表现出差异,这样学生才会经过作业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与脾气温和而聪明伶俐的学生作书面交流,应该是最愉快的事,但是这样的作业只会占据作业量的一小部分,教师面对得更多的,乃是具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作业,因此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主要考虑的是该学生吃哪一套,吃什么我就喂什么。

对自尊心特强的学生,我的评语一般都是以或温和或玩笑的方式沟通;对脾气较好而错漏较多的学生,我采用语重心长加措辞严厉来点明严重性;对牛皮糖一样没有脾气却总也懒得改变自己现状的学生,我会直接提出修改目标,并注明再次上交的期限;对偶然发生过分错误的学生,我会立刻找来面批,并要求即刻改正……

性格是学生的标签,重重参与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作业的质量直接映射着性格,因此评价作业当追根究源到学生性格上,只有将学生性格与作业情况相结合看待,才能找到比较能根除问题的评语。

三.评价应过程结果并重

通常的作业评价重结果甚于过程,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问过程,而所有的问题都要看到结果。我曾跟学生作过一个类比:语文作业在本质上与数学作业的思维是一样的,选择题、填空题都是直接回答结果,而语文的阅读题与数学的应用题是一致的,它们的答案应包括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才算完整,也就是说,要在回答结果之前说明为什么或怎么样,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是答案的错误。

《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因为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而且,如果是写作评价,还应“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如果教师评价作业重结果甚于过程,则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追求的都只有结果,他们不会不择手段弄清为什么这样,不会不耻下问了解问题的所以然,而只想不计前因后果地拿到一个答案而已,于是又转回了课改前的应试教育:只为了一个正确答案而学习。换言之就是,过程评价的忽略,带来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误导,会将他们的作业观引上歧途。

这于学生是悲哀的,同时于教师也是沮丧的。其实我认为作业评价完全应该偏重于过程,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思想过程,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分析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各种学习能力,否则,教师该如何能够了解到学生思路这种抽象的东西呢?只有细问过程,才能明白。医生用一套工具打开人的头颅,也只能看到作为物质的大脑,而看不透大脑中的思想,教师则可以通过交流和作业进行了解,如果放弃了作业过程这样一个良好的途径,而只重视作业的结果,实在是本末倒置的遗憾。

四.评价应换位思考

教师期盼的学生作业是页面整洁、字迹工整、回答详实、简炼到位,而交上来的作业常与这样的愿望相距甚远,对此我并不一竿子打死,有原来体现出了能力的同学,我要求他重新做好,但是对此前基础就是如此的学生,我只会要求他一次进步一点,如果没有进步,就先了解原因再作处置。

我深深记得在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因其他学科作业与任课老师生气,想辍学的事,她由于上课开小差,被老师罚抄十页书,好容易抄了六页,老师一检查,一句话顿时让她火冒三丈:“写字那么难看,重抄!”结果不管我怎么做工作,她就是觉得老师在整她,就是想离开学校。

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字体是否漂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要求一贯写字不好的学生瞬间成为书法家,是不现实的,同样,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甚至是记忆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的缺陷也不是短时间造成的,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予以耐心的工作,假以时日他们才能改进,因此反映在作业上的问题,教师都该在了解前因后果之后,慎重处理,而决不能一骂了之、一罚了之。

从字面上看,“评价”二字的含义是评定估价,评价者有着居高临下的身份,放在批改作业上,教师顿然形体拔高,于是乎,学生作业仿佛成为了待价而沽的商品,给出的分数就是其价码。而事实上,在进行教改之后的这么多年,作业交上来以后,教师在作业上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评语的语气明显缓和,很多地方也改掉了打分的方式,包括中考,很多地方也不再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换用了比较温和的等级。这些作法都说明,“评价”应当拥有与时俱进的含义了,或者说应当换用一个词语来替代“评价”了,作业还是原来的作业,而评价俨然已经不再是昨日的评价,其中出现了不少了解、探讨、商榷、沟通的涵义。因此,面对新的作业善后工作,教师总会有新的想法,我写下这篇文章,就是权且在原有的“评价”上,说说自己并没有完全革命的改革式评价意见。

徐砚,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作业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