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2014-03-12 04:25:30杨瑶珺闫永红张媛
药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药材中药教材

杨瑶珺 闫永红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以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以真伪和质量优劣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中药在种植、采收加工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中药作为一种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在流通过程中常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存在,给药材的使用和药品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药鉴定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学时数少

通过对目前使用的中药鉴定学教材统计发现,教材共收载中药材309种,其中重点药120种、熟悉药102种、了解药87种。但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下,全国各中医院校大幅度削减学时,理论课学时只有62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内对重点内容难以系统的讲述,所以,就目前的教学安排,如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2.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完成,影响知识的系统性

我校中药鉴定学的课时分配为62/64(理论/实验),此外,还有一周的实践教学。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分别是大三学年的第二学期36/32(理论/实验)和第一周。由于间隔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学生在第二学期学习时前面的知识大多遗忘了,不利于知识的连贯性,而且由于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是考研的冲刺期,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学生把考研作为一种过渡,贮备知识以期待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这部分学生不能专心听课,只是应付考试,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

3.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手段单一

多年来,中药鉴定学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手段,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尽量多的内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学生被动接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理解到中药鉴定学的深刻内涵,教学效果堪忧。所以,如何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保证中药鉴定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具有创新精神,满足新时期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作为一名中药鉴定学的主讲教师,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也积累了教学经验,愿与大家分享。要讲好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应做到以下环节的工作。

1.深刻理解所讲授课程的定位,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刻内涵

课程建设在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对应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掌握中药学的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解决的是中药真伪优劣、建立质量标准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既具备中药学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可以解决在中药的采收加工、贮藏运输以及生产管理、市场流通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的能力的专业人才。所以,只有理解了课程定位后,才可以有目的地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有力武器,每本教材都体现了编著者对课程的理解。主讲教师首先要反复通读本专业的各类教材,比较每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一定要准确把握知识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而教师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2.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单元在整个课程中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要按不同层次的人才、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认真备课。首先要明确每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书写教案、设计教学方式和制作课件。根据中药鉴定学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中需要与药材相对应的大量标本和图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初期,药材图片往往是取自各种药材图册,或借用同行的成果,但随着教学的深入,笔者会逐步有目的地在野外或药材市场收集各种药材、饮片图片用于自己的教学,这一过程也是一名中药鉴定学主讲教师在教学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课件制作上要注意画面简洁大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动画链接的设计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切勿喧宾夺主,过分吸引学生注意力,重点部分可用相应字体或标识突出,便于学生掌握。

此外,在授课环节的设计上还要注意中药鉴定学不仅要重视传统鉴别经验的学习,更要注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外观性状和内在指标的结合,切勿使学生认为中药鉴定学就是能从外观上辨识药材就可以了。如果那样,中药鉴定学还是停留在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所以要与时俱进,注重相关知识的链接,需要教师预先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参考书及期刊杂志,对一些重点药材,要更多地介绍一些,如国外的质量标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其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课堂授课方式要与授课内容相适应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采用与授课内容相适应的授课方式。如本课程的总论部介绍了本学科的内涵外延、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为辅。在讲到中药的贮藏养护时,要强调这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中药的贮藏养护与粮食作物一样,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启发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去思考。又如,媒体上报道的当归等一些药材熏硫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与这类药材的贮藏管理有什么关系?把一些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与授课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来有些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促使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在各论部分因为涉及到具体药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由于学时关系,授课时只能介绍重点药的内容,更多地熟悉和了解药还要依靠学生课后自学,所以授课时要注意四种鉴别方法之间的联系,每一味重点药讲完后都要做一个小结,归纳一下知识点,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把一些对于学生来讲零碎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布置课后自学的内容。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每一类药材或每一科药材之间不是孤立的,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在将来的工作中自如地解决相关问题。由于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授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但更要有的放矢,在讲授每一个药材时,要与药材市场的流通情况联系起来,以近年来常出现的一些混淆品、质量低劣的中药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贵重药材冬虫夏草目前的质量状况与价格如何,不同产地外观形状与质量的联系等。

随着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被普遍应用到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无疑具有许多的优点,在有效时间内增加信息量,尤其是配以药材清晰图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等,但教师授课时也应注意与板书相结合,有时由于信息量大,一些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记忆,所以要将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作为一名主讲教师,授课语言要准确、简洁,可适当使用鉴别术语加强直观教学。有些药材看起来较抽象,如果通过一些鉴别术语的描述就会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芦长碗蜜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千年人参就形象地出现在眼前。同时还要对一些药材的鉴别特征进行总结,便于学生记忆,如“鹦哥嘴、凹肚脐,松香断面要牢记”清晰地将优质天麻的质量特征概括出来。授课时要有灵活性,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节奏等,把握控制课堂气氛,切忌滔滔不绝,自我陶醉,而不顾学生的感受。

4.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外,还有许多途径,如加强对外交流,利用学术会议、教材编写等机会向同行学习,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同行中所处的地位;与本校相关学科教师交流学术观点,澄清疑问,做到精益求精;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中药材市场和大宗药材产地了解中药材的栽培、流通情况等;同时,定时与不定时地参加集体备课,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缺乏经验,但是工作热情高,通过老中青传帮带,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制定质量标准为目标,既有传统鉴别经验的继承,又有新方法、新技术的融合,具有中医药文化的特色。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与学生沟通,注意观察研究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尽量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杨瑶珺,闫永红.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09,28(4):43-45.

[2]罗容,贾富霞,张贵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鉴定学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42-744.

[3]王红霞.中药鉴定学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J].药学教育,2002,18(2):30-31.

[4]王晶娟,刘洋,张贵君.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88-790.

[5]李西林.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改革探讨[J].中医教育,2006,25(4):62.

猜你喜欢
药材中药教材
河南道地药材
河南农业(2023年2期)2023-03-03 04:45:56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0
药材价格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