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道德

2014-03-12 02:14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伦理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富裕程度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市场社会中的“经济人”对于休闲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旺盛起来,并日趋多样化。从最常见、最普通的洗脚、按摩、体育锻炼、跳舞这样的身体休闲到国内游、出境游这样的身心全方位休闲,再到极富个性化、个体性的自古就有的类似高峰体验的心灵休闲,例如艺术创作活动,休闲活动的种类可谓异彩纷呈,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当然,即使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也并非每一种休闲行为都必须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交换。然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经济人来讲,囿于社会整体分工明确的现实,要获得某种自己所需的休闲产品来满足自己的休闲需要就必须通过货币交换、利益交换的手段来实现,这是显而易见的。

“休闲”本身是(人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即使不能为休闲人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一般来说也不会与一个休闲人作为经济人本身的经济利益相冲突,否则他会选择其他的休闲方式,在多数情况下,休闲价值是与经济价值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而且,只有在这种利益交换、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会产生道德问题、伦理问题。因此,如果要为当代中国休闲学理论奠定一定程度的伦理基础、制定一定程度的道德规范的话,势必要把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人的经济休闲行为或休闲经济活动作为其中一个重点研究对象。此时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休闲人,而从根本上说还是经济人,或称休闲经济人。

一、休闲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

2014年4月份,在大众社交软件——微信群中传播着一个极其吸引眼球的消息,即杭州萧山湘湖景区管理部门将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在金沙戏水景区举办萧山“萤飞夜”主题公园活动,宣称“届时萧山市民和游客们可以在家门口和萤火虫近距离接触,观赏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浪漫画面……活动举办期间,将会有上千只萤火虫飞舞在天空,让你重温儿时的仲夏夜之美。”[注]洪凯,夏青,於红.湘湖推出浪漫萤火虫之夜[EB/OL].萧山网,http://www.xsnet.cn/news/shms/2014_4/2060292.shtml.这一消息因其描述的场景特别“浪漫”甚至堪称“奇观”且利用了在年轻人中特别流行的传播工具故不胫而走,吸引了至少5 000名游客(景区外一票难求,大量游客没有买到一张价值30元的门票),其中不仅有杭州本地的。据报道,还有以家庭或情侣为单位从上海、厦门等地专程赶来一睹“奇观”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只有两三只飞出笼子极其有限地实现了“萤飞夜”的效果,最后,湘湖景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出面道歉,承诺退票。

另外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休闲经济活动案例是众所周知的美国苹果公司的休闲产品——苹果手机。当然,“休闲”仅是苹果手机的一项功能,但自从有了苹果手机,手机的功能就开始突破打电话、发短信的单一功能并实现了网络冲浪休闲、游戏休闲、视频摄像休闲、阅读休闲等等综合的休闲功能。在这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苹果手机促成了手机休闲的一种革命。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苹果手机是一种休闲产品。用过这种休闲产品的休闲人一般都会感觉到这种休闲产品与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它特别人性化,即它让使用它的人感到非常舒适,不仅操作上便利,甚至还有某种欣赏艺术品的感受。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去世后至今还能保持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地位,不得不说,这跟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的团队设计人员这些提供休闲产品的休闲组织者具有的蕴含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即从有价值取向的人、休闲人的角度出发设计产品有莫大关系(这里的休闲人同时是经济人,即有休闲的价值取向的经济人)。乔布斯不仅尊重作为经济人的客户的利益,以一种偏执狂的态度把产品做到尽善尽美,还尊重和理解作为休闲人的客户的休闲价值取向,把一种此前机械化的产品做成一种人性化的休闲产品。即使在苹果公司的产品遇到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时,苹果公司也没有把责任推诿给某零件制造商,而是尽可能采取赔偿措施。

或许这两件事情不能相提并论,但不管东方、西方,人性是相通的,经济人和休闲人、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和个人休闲的价值取向是东、西方人的两种普遍的、共通的属性,因此,也不妨从伦理学的理论角度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中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值得探讨的道德、伦理问题包括:在萧山萤火虫休闲活动的案例中,休闲活动的组织者是否应当把责任推卸给放飞萤火虫的承包公司?休闲组织者应当在休闲事故中承担什么样的道德责任?在休闲经济活动中,休闲人和休闲组织者分别应当遵守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在苹果手机休闲产品的案例中,这种休闲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对经济休闲活动的组织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苹果公司设计者对休闲人的定位和理解以及作为有何伦理意义?

二、休闲经济行为应当具备经济道德

休闲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是建立在经济利益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休闲人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经济人通过货币交换购买企业家或休闲活动组织者所提供的休闲产品来满足自己的休闲需要的,这本身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当其中一方违背事先承诺的利益交换原则时,会引起另一方的愤怒或反抗;只有双方都实现了事先承诺的利益交换原则时,才能双方都满意。那么,利益的交换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或伦理原则呢?

从一般的原初状态来说,每个人天生就需要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以满足自身吃喝住用行等等的需要,对于遵守社会规范的成年人来讲,利益的无偿获取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利益的交换才能获取自身希望得到的利益。每个人需要什么,需要量的多少,以及如何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有些学者例如李德顺、高兆明、俞吾金、赵汀阳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差异性,没有共通性,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道德实现方法是无效的。但王国乡和笔者都认为,正是因为人与人的需求(经济利益等)是千差万别不尽相同的,所以每个人通过自主选择来满足自己需要的(经济)自主权利[注]参见:王国乡.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从经济学视角求解伦理学难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是相同的、共通的、人人平等的。这里的“自主权利”当然要受到个人自主选择能力的支撑,这是至关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就是在相互尊重个人自主权利的前提下,相互达成协议,实现跟对方约定的目标。如果协议受到破坏或约定目标没有实现,这都是一种损害对方自主权利的行为。在经济社会的经济交换行为中,通过双方自愿的、平等的、相互尊重对方自主权利的协议或约定来实现个人自身的利益,这种经济行为相对于通过坑蒙拐骗等非自愿的、不平等的、损害对方自主权利的方式来实现个人自身的利益来讲,它就是一种具有应当性、正当性的道德行为。在王国乡看来,这就是一种经济道德行为。所谓“经济道德”,简单地说,即自利不损人或自主不损人,这也是休闲经济活动中的经济道德。

前述两种案例,萧山休闲活动的组织者本来夸下 “有上千只萤火虫飞舞在天空,让你重温儿时的仲夏夜之美”的海口引来休闲消费者或休闲人通过经济利益的支出或交换来参加休闲活动,但最终因“协议”几乎一点都没实现,并在单方面“毁约”的同时对休闲人或休闲消费者态度冷淡而使情况恶化,由此在损害了休闲人的自主权利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愧疚、理亏、“不应当”的感觉,反而理直气壮让人觉得没有理亏且无所谓,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尊重休闲人或休闲经济人自主权利的损人利己的且不认为自己“不道德”的不道德行为或非经济道德行为。这种行为引起休闲经济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愤慨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解的。当然,休闲人或休闲消费者打砸景区办公室的过激行为本身也是属于破坏公共财产的损人行为,即使我们在录像中看到,现场景区负责人的小孩被众人提出“让小孩先走”而没有受到伤害。

而在苹果手机的案例中,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的员工即休闲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组织者不仅把人作为休闲人来理解和看待,主动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满足人的休闲需要,而且在与休闲人或休闲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交换过程中,尊重对方的自主权利,甚至主动“关怀”(care)、爱护休闲消费者(例如为残疾人专门设计苹果手机,为学生提供价位较低的教育类的苹果产品)的自主权利和自主能力(苹果手机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就像掌上电脑一样极大地提升了经济人的自主能力),这就是一种经济道德行为或休闲经济道德行为。这大概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能够保持高品位且经久不衰的伦理原因、道德原因。由此更有理由说,经济人、休闲经济人应当具备自利不损人或自主不损人的经济道德,当休闲经济人主动去关怀休闲消费者的自主权利、自主能力的时候,他本身更加具备了某种道德意义上的合理性。

三、经济道德的来源:人格道德

这种对休闲人、经济人或休闲经济人的自主权利的“尊重”、“关怀”和“爱护”来自于何处?也即经济道德来自于何处?在蒙培元看来,人首先是一种情感的存在,这里的“情感”主要是一种道德情感,例如孔子的“仁”爱之心、孟子的“恻隐之心”、王阳明的“良知”、良心等。所谓“道始于情”(《郭店楚简》),正是从人天然具有的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出发,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经过良心感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和推己及人的道德实现方法自然会产生自爱不损人或为己爱人的“人格道德”。王国乡首先区分出经济道德和人格道德这样两种道德[注]参见:王国乡.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从经济学视角求解伦理学难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人格道德是经济道德的人格保障,经济道德是人格道德在经济生活领域的表现或实现方式,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中国哲学的“体、用”关系。从价值学的意义上讲,情感或道德情感即良心、良知等是自主权利的价值发生学意义上的本源,自主权利是良心、良知的理论对象,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一个有良心、良知的经济人、休闲人必然在经济休闲活动中尊重、甚至关怀、爱护别人的自主权利,一个真心实意尊重、关怀、爱护别人的自主权利的经济人或休闲经济人必然是一个有良知、有良心的有人格道德和经济道德的道德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良知或良心是有其道德形而上的本源或基础的,即所谓的“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也就是朱熹常讲的“天理”。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更能理解“存天理,灭人欲”在当代社会的现实道德含义,即要存养自利不损人、自主不损人的“天理”,而去除损人利己、通过损害别人自主权利来满足自身利益的“人欲”。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把“良知”提升到了形而上学本体的高度,从价值(发生)学的角度为良心或良知赋予了形而上层面的理论意义,认为“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良知本体原来无有,本体只是太虚”(《王阳明全集·年谱三》),“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事变亦只在人情里”(《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分明起来。”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更为关键的是,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容已”于呈现,主张“知行合一”,而把“良知”落实为“致良知”,“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致良知就是把良知本体落实、致用、发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的事事物物中去,“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即“将遭遇的每一个事势情变作为良知锻炼的场所……每一个事势情变都成为良知之发用,随遇而成”[注]朱卫平.论王阳明思想中的“好恶”之情[J].孔子研究,2014(3).。一个有良知、致良知的人在经商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个有良知这种价值取向的商人、“经济人”,因此,王阳明并没有贬低商人的地位,他反而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商以通货……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王阳明全集·节庵方公墓表》)即认为一个致良知、尽其心的商人、经济人的经济行为是具有行为应当性、正当性的合理行为,或者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具有“经济道德”的经济行为。同样,一个有良知的人在休闲经济活动中,即致其良知于休闲活动中的休闲人或经济休闲人是一个有“休闲道德”或休闲经济道德的休闲道德人。正是这样,王阳明的良知之学或许可以为休闲哲学或休闲伦理奠定形而上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把良知本体作为休闲价值在价值学意义上的形而上本源和形而上的伦理基础。

四、结 论

总体来讲,“休闲内含着道德、教育属性。休闲是一种伦理现象”[注]袁其微.休闲伦理论略[J].经济视野,2013(3).,“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道德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休闲道德是调节人们休闲活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反映着人们对休闲时间的安排,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对休闲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态度。”[注]袁其微.休闲道德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全国商情,2009(19).“尽管由于主体的文化知识、志向爱好、生活阅历、审美追求、气质性格等各不相同,从而在对休闲的选择上表现出价值选择的多元性,但是这种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否则就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情形。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转轨的大变革时代,伦理失范的现象不断出现”[注]向建州.当前休闲伦理失范的问题及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2013(5).,而且,休闲是自己主导的为了个人的整体需要的满足,为了个人以及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能因为所谓的“休闲”而使人走向片面化或极端化,因此应当建立中国休闲学相应的伦理规范。

由此,笔者认为:休闲价值不仅具有形而下的即在经济生活领域的道德意义即经济道德的伦理规范,而且在形而上领域即高层次的道德修养领域有其道德意义即人格道德的伦理规范。对于一个有良心或良知的休闲人,他不仅能为自己在个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提供良好的、高尚的、极富个性的休闲生活,而且,一个有良心或良知的休闲人在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生活领域的自主的休闲活动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自主不损人的“和谐休闲”这样一种良好的休闲生活方式,这就应当是在当今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中得到提倡和制度层面切实保障和维护的有道德的优质休闲。这种本源或基础正是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良知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