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2014-03-12 02:10陈新芬
语文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情感

陈新芬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填鸭式”教学法仍然普遍存在,语文课堂“循规蹈矩”,学生对语文学科普遍不重视。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时至今日,学生仍然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仍死气沉沉、索然无味,师生都处于疲惫应付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每节课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管不住自己,很容易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出色的引导者。教师应力争做到课堂教学“和谐、愉快、有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整节课都能全身心投入。

首先是微笑进课堂,因为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其次是导入新课时,力求有新意,富于变化,勇于创新,抛弃那种死气沉沉的开场白——“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否则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半,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教师还要做到情绪饱满,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因为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遇到有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要有宽容心,不能因为个别学生课堂上犯一点小错误,就大动干戈,以致影响整个课堂进程。遇到学生开小差时,就停顿几秒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此外,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要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件有趣的事,是一种精神享受。

二、开展高效的师生互动

和谐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合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捍卫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感悟的空间

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话,只做提示性讲解、释疑性讲解、补充性讲解,尽量给学生留下思考感悟的空间。教师要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经历去感知、品味和探究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获得独特感受而喜悦,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精神享受。如冯延巳的《鹊踏枝》中“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闲情”就具有一种模糊性,可以指爱情的失意、人生的苦闷、理想的破灭等。因为诗歌语言本身就具有一种含蓄美,所以,教师无论怎样细致的分析都是难以取代学生自己用心的感悟。

语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如此,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领会文学作品无尽的“言外之意”。对于学生的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板演、自评、朗读、小组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树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流”。

2.有效的提问

在具体的互动过程中,针对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的问题要适当,不叫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难度很大的问题,将简单的问题留给能力差些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使他们感到自己也行,产生成就感,在自然的氛围中融入课堂,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认真倾听,以肯定和表扬为主,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就得到了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生动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教师语言最好还要抑扬顿挫,在讲到重要信息之前,采取适当方式提醒学生,并注意重复。同时,还应不断强调信息的重要性,要求他们注意积累。如此,语文课堂将不再枯燥无趣,学生便可真正地在课堂上享受语文。

三、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教师就得在教学过程中以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之轮不停地旋转。首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深入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目标明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②形式有趣。问题设计可以采用轶闻趣事或谜语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因为有趣,学生就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③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和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设计问题要顾及班级的大多数学生,让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否则,如果问题太难,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为自己不会,从而不开口、不参与,注意力不集中,进而放弃,失去信心。太简单的话,也不能激起基础好的学生的兴趣。

例如,《声声慢》教学,先设计基础性问题,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题目怎么理解,以及作者、背景知识介绍,这些问题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下一步就涉及到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说上几句,却不一定准确,教师可作引导。再提高一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如《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此外,同样都是写“愁”的作品,但愁情又各不相同,比较《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所蕴含的不同的愁。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可以在共同的“愁”字下,比较品味各自愁情的具体内涵,结合诗人的境遇理解造成这些愁情的原因,从而获得诗词解读的深层领悟。整节课的设计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四、构建真挚的情感乐园

有人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人,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随机问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结果却让人吃惊,90%的学生回答“否”。这一“是”一“否”虽有太多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教师“指令”多,“鼓励”少;机械命令多,人文关怀少造成的。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在了解、尊重的前提下多鼓励、关爱他们,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只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而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百花园中一朵最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生长在肥沃土地上的一棵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教师要眼中有文本,心中有学生。

《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关爱。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是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滋养和提升。只要我们用信任、期待、关爱的目光关注学生,那么你给他一粒种子,他一定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这样,在你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变聪明了,爱回答问题了,注意力集中了,成绩慢慢提高了,课堂变得温和了,和谐了。

总之,高效益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魅力,活力四射,让师生都获得充分发展。事实也证明,唯有和谐、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才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师生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麻辣师生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