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新凤
“包养”难出音乐人才
★文/陈新凤
近两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地剧团改制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2012年10月25日温州越剧团在演出《拜月记》谢幕时,全体演员突然对着观众集体下跪,泣不成声。这是因剧团改制而引发的惊人之举。此事虽已过去一年有余,各地文艺院团改企转制仍是今天众多从业者见面热议的话题。
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制,让一部分漂泊的艺人从旧社会的“末流”转为当家作主的“公家人”,过上经济上有所保障的“包养生活”。毋庸置疑,“包养体制”对于有较高造诣的艺术家来说,经济上的保障使他们不再为三餐奔波,更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和表演中。尤其是那些年迈的老艺术家,经历新旧社会变迁,老有所养,对党和政府感激不尽,艺术青春焕发。其间国家抢救性地挖掘了大量的传统作品,创作、排演了一批新剧目,尤其在挽救濒临灭亡的剧种上起了大作用。“包养制度”是时代使然,众多民间文化形式经过旧社会自生自灭的生存筛选后得以在新社会继续存活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养体制”除了养“老”,也同时养“少”。养“老”毋庸置疑,而养“少”则产生不少新问题。进入体制内的年轻演员,由于没有生存的压力,容易滋生懈怠的习性。政府频繁的评奖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青年演员放弃长期刻苦的训练,转而以拿奖的方式走上快捷的成名之路。常指导两岸歌仔戏演员学习的厦门歌仔戏老艺人纪招治说:“来自台湾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十分用心,且能持之以恒;而内地学生一般是要比赛评奖了,才急急忙地请求帮忙指导,比赛完就消失了。不评奖时,练功房、排练室都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许多年轻演员热衷参赛的目的是“为了不用再比赛”,一朝“中奖”,便功成名就、终生享用。
笔者多年观察两岸音乐发展,常感到不解:“为什么台湾一个弹丸之地能出那么多音乐人才?”流行音乐的人才之多,市场运作之成熟,非内地能比。在内地,戏曲的境遇不是那么令人乐观,而台湾的戏曲环境却好得多,戏迷多为年轻一代。台湾的数百个歌仔戏戏班都是民营的,仅有的一个公立歌仔戏剧团是近几年才建立的。因此,绝大多数戏班自负盈亏,自主沉浮,当局很少过问他们,在艺术上更不可能施加什么影响。而在同为歌仔戏流行地的闽南,那些引领艺术潮流的歌仔戏剧团都是国营的,在艺术上受到政府文化政策的影响,有艺术节或是评奖比赛才组织排演,不问市场,不去了解百姓生活情态。为迎合拿奖,往往产出叫好不叫座的作品。激烈、良性、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产出优秀的音乐人才,不合理的体制对音乐人才的发展往往起阻碍作用。著名戏曲文化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翁思再在接受采访时也发出了这样的担忧。他说:“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已经造成新的分配不公,被圈养的脱离市场,‘推下水’的由于政策不配套,无法同国有剧团竞争。”
在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下,政府也不能把一切推向市场,还需引领和支持。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民间艺术传承人评选和保障制度,加强艺术传习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拓艺术市场,引导良性竞争,建立公平规范的艺术营销体制,形成以实力竞争和追求特色的人才发展体系。诚如画家吴冠中所言:“画家是社会养的,是苦难养出来的。而且画院多了之后,官僚制度也很普遍了。哪些人能够进画院,哪些人不能进画院。有才能的,他不一定能够进去。所以我觉得国家不应该养,而应该是让它自由发展。画家、作家、艺术家是靠作品来生活的,作品不行,他就饿死。”与此同时,在内地多数民间戏曲剧种都有流播的台湾,数百个民间剧团兴旺发展的经验,是否有让内地艺术界借鉴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