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明
(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黄生(1622—1696),字扶孟,号白山、黄白山樵,又号莲花外史、冷翁,歙县潭渡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其著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为其学术著作,主要有《字诂》、《义府》;二为其创作的诗歌和词,主要是《一木堂诗稿》;三为其对唐代和同时代诗歌编选而成的选本,主要有《唐诗摘抄》、《植芝堂今体诗选》等;四为其诗论诗评著作,主要有《诗麈》、《载酒园诗话评》等。
黄生所生活的17世纪,正是明清更替的时期。此时的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清朝统治者颁布的“剃发令”更是激起了汉族人民的众怒,各地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清朝政府野蛮镇压,清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仕新朝的黄生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客居生活。他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和百姓的流离失所,体验了江山易帜、故国沦陷的痛苦,这些都给黄生诗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时的文坛,诗人们虽然政治态度不同,但都积极用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家国情怀,并提出了各自的文学主张。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诗派是复古派的后期代表,仍然提倡“诗必盛唐”,重视诗歌的声韵格调。而以钱谦益为首的虞山诗派则反对复古主义,主张作诗就是要写心中所想,不要模仿古人,并且提出唐宋兼宗的诗学主张,开启了清代新诗风。在这样的时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下,黄生的诗歌创作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下当时的社会现实,吟唱故国之痛、黍离之悲。
黄生的家乡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天子都”、“蛮夷”之地到历属吴、越、楚、秦,秦设黟、歙二县,东汉时设立新都郡,后更名新安郡、歙州,宋徽宗时改歙州为徽州,此后的866年一直未曾更名。徽州是程朱故里、理学之乡,自南宋以来,徽州人形成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和讲人伦、尚气节的淳朴民风。
徽州的重儒思想和淳朴民风自然影响到歙县潭渡的黄氏家族。黄氏家族不仅文风兴盛,更是注重修身以德,形成了正直厚德、孝悌仁爱、坚持操守的家族传统。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之下,黄生亦养成了宽厚仁爱、刚毅不屈的性格,一生安贫乐道、坚守气节,他的诗歌里总是蕴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另外,徽州歙县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黄山和白岳两座名山也都距歙县不远。黄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家乡山水的滋养给了黄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黄生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学者。他是清代训诂学的先导,他著述的《字诂》、《义府》二书在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义府》:“皆考究淹通,引据精确,不为无稽臆度之谈。”评《字诂》:“每字皆有新义,而根据博奥,与穿凿者有殊。”这些评价均肯定了黄生考据精确,治学不为无稽之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了黄生的诗歌创作,他对于自己的诗歌同样非常严谨,讲求锻字炼句,着重句法之学。
黄生不仅钻研训诂学,对杜诗也有深入的研究。在《杜诗说》中,黄生用“以意逆志”的解释方法阐释杜诗,认为杜诗真正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能“以性情达之笔墨”;同时注重对杜诗字法、句法和章法的分析。他尤其欣赏杜甫诗歌中含蓄婉润、有比兴寄托之作,认为“律诗所贵在雅润也”。黄生对杜诗的研究和注解直接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他的很多刺政诗从内容到体式都模仿杜甫诗歌,哀叹民生之艰、百姓之苦,或沉郁悲慨,或含蓄深厚。
黄生诗作甚多,今多收录于《一木堂诗稿》中。该书按诗体编排,共分十二卷,总计761首。稿中所收录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从思想内容来看,包括抒写对政治黑暗的愤慨、对民不聊生的悲悯、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等等;从题材来看,有刺政诗、山水诗、酬赠诗等等;从体裁来看,古体、近体、绝句、乐府、词无所不包,且各具特色。
在黄生看来,作诗要以家国命运为根本,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刺政诗,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了统治者的暴虐贪婪,抒发了对故国家园的怀念和对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愤慨。
在京城幕府期间,黄生借《燕中感事》四首大胆揭露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不公现象,批判了世家子弟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行为:“世胄出高门,堕地有官位。寄言寒素士,无劳忘意气。头白不得官,科第安足贵。”同时也反映了京城的人情冷漠和世态炎凉:“白日行剽窃,探囊众目睹。”
返乡后的黄生虽致力于学术研究,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却仍不忘关心民生疾苦。乡村虽然宁静无争,但却不是世外桃源,天灾人祸仍然会降临到老百姓的身上。《悯旱》一诗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处于双重灾难中的农村生活画面:“滩高水涸船难行,水脚日高米价腾。城市得籴乡村远,猾胥果腹饥民泣。从来贼盗起凶饥,干刑犯法奚乐为?”连续的干旱让土地龟裂,米价飞涨,官府救济的粮食被猾胥巧取豪夺,饥民食不果腹,被迫沦为盗贼。
黄生曾说过:“书不可不尽读,友不可不尽交,天下之名山大川不可不尽游。”无论是在扬州讲学、北京幕府,还是乡居生活期间,他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在扬州讲学期间,他就曾游览了泰州、旌阳(今安徽旌德)、真州(今江苏仪征)、白下(今江苏南京)等地,并创作有《扬州吊古》、《九日登蜀冈》等十余首诗。这些诗都是用五言律诗写成,诗中所写多是极具前朝象征意义的景物,诗人身临其地,不由产生易代之悲,既为故国感伤,也为兴亡慨叹。
康熙十年(1671),五十岁的黄生为了避人世之扰,躲入家乡名山——黄山,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后又曾多次登临,寻幽探奇。此外,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的白岳也是黄生钟情的地方。他为这两座名山创作了七十余首诗,诗歌意境悠远,如一幅幅山水写意画,将我们带入名山胜境之中。如写独耸峰:“诸峰尽崭岩,一峰独峭拔。云霞互升没,日月相摩戛。”写莲花峰:“千仞芙蓉拔地长,亭亭植立海中央。云开尽见纷披叶,雨过兼闻胜妙香。”
黄生一生交游广泛,朋友多是性情相契、志趣相投之人。他的诗歌中有很多交游酬赠诗。
与黄生交情笃厚的朋友有洪方舟、屈大均、汪存等。《一木堂诗稿》中与洪方舟有关的诗歌多达22首。有彼此寄诗问候的,如《寄洪方舟》、《别方舟后又寄》;有描绘相聚的欢乐的,如《过方舟》;有记录送别场景的,如《送洪二》、《邗上晤方舟又别》;有悼念洪方舟的,如《哭洪方舟》四首、《过方舟故居》、《移居后追悼一二亡友》。
《一木堂诗稿》中有关汪存的诗歌达7首,如《过汪几希》、《寄答汪几希》、《送汪几希至吴门》。汪存六十二岁辞世,五十七岁的黄生听闻不由老泪纵横,感叹“白首故交今已矣,不堪老泪一沾衣”。
除了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黄生还与渐江上人、语浪上人、成时法师等方外僧人有寄赠唱答诗。
黄生诗歌特点可归结为如下三点:一、沉郁悲慨的艺术风格;二、含蓄婉润的抒情方式;三、自然工巧的语言特征。
黄生诗歌沉郁悲慨的风格主要源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当时正值改朝换代之际,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作为明代遗民的黄生在诗歌中渗透了对故国的情思、兴亡的感慨和对百姓的悲悯。如《避地》其一:
寇贼起邻郡,猖獗入我土。初闻据城郭,旋复掠乡墅。苍黄领妻子,避地远村坞。山氓数十家,高下纷散处。虽颇隔贼垒,未敢即安堵。有时报寇至,相顾色无主。塞窦屏鸡犬,踰冈挈儿女。定知传言误,始各返茅宇。昼夜常数惊,弦声落飞羽。何时四郊静,居者复其所。太息风人言,猗傩羡苌楚。
这首诗真实再现了战乱中百姓的生活遭遇,听到寇至的消息乡邻们就会极度惊慌,带着儿女四处逃散。直到确定是传言有误,才各自返家。有时一天常遭受多次惊吓,乡民们都成了惊弓之鸟。对于百姓的苦难,诗人悲慨满怀:“何时四郊静,居者复其所。”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过上没有战争、安居乐业的生活啊!最后诗人汹涌澎湃的情感戛然而止,只是长叹一声:“猗傩羡苌楚”,真羡慕草木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啊!诗歌风貌深得杜诗真谛。
黄生论诗强调“比兴深微”,要含蓄婉润,不要直率浅薄。这种诗学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同样有所体现。在《一木堂诗稿》中,这种含蓄婉润的抒情方式主要表现为多用比兴的手法来寄托情思。如《比兴》三首:
龙为物最灵,举世希见之。隐见不可测,屈伸亦有时。上能乘高云,下能蟠淤泥。
国马志千里,凡马志栈豆。苟非别其群,刍饲在一厩。凡马日以肥,国马日以瘦。
翩翩云中鹤,引吭唳九皋。志本尚高洁,稻梁岂所饕。寄语鸡鹜辈,争食徒嗷嗷。
诗人以龙、国马、鹤自比,龙能屈能伸,国马志在千里,仙鹤志本高洁。诗人以此来自我勉励,无论境遇多么险恶,都要有高洁的志向和追求,并矢志坚守。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甘于贫贱、不仕新朝的决心。
黄生论诗,讲求自然与工巧的统一。诗歌创作要达到自然之境,就要字斟句酌,精心锤炼。只有工巧达到极致,才能做到平淡自然、不着行迹。这种诗学思想也同样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试举两例:
《岁尽抵家》中:“四壁喜犹立,薄装惊自携。”
诗中一“喜”一“惊”极富感染力。喜的是家中虽然四壁空空,但还有“四壁”,还有家;惊的是家中竟然一无所有,幸好自己带了薄装。简短两句就道出了诗人清贫的家境。
《己亥除夕》中:“乡思应无尽,年光何太频?”
乡思无尽,却又嫌年光太频。这种思家又怕归家的矛盾心理被作者写得曲折动人,非亲历者难解其味。
黄生诗歌除了高超的炼字技巧,还通过借代、拟人、比喻等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富有内涵。如《迷楼故址》中:“花枝见说随雕辇,柳叶曾闻斗翠眉。”就运用了拟人和借代的手法。《送春》中:“南浦绿波愁似染,西园芳草看成窠。垂杨有意牵离思,黄鸟无情作好歌。”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一木堂诗稿》是黄生思想历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易代之际的文人,他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其中有对故国家园的缅怀,有对社会黑暗的愤慨,有对家人朋友的思念,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诗歌对黄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存在,“不愿恩星守财帛,但愿诗名蔽天壤”,诗歌不仅是他精神上的寄托,更是他生命价值的体现。通过对黄生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