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师声乐改革引入本土民歌元素的可行性探析
——以桂东南地区为例

2014-03-12 14:20梧州学院音乐舞蹈系54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梧州民歌声乐

马 纳 (梧州学院音乐舞蹈系 543000)

广西高师声乐改革引入本土民歌元素的可行性探析
——以桂东南地区为例

马 纳 (梧州学院音乐舞蹈系 543000)

广西被誉为“歌海”,桂东南处于广西的东南部(包括梧州、贺州、贵港、玉林等市和所管辖的县),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而奇异的民间歌舞。高师声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一方面丰富高师声乐教学内容,突出高校地方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挖掘本土民歌,传承和保护本土音乐资源,使文化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本文在桂东南丰富民歌资源的基础上,对声乐改革中引入本土民歌元素的可行性进行探析。

声乐改革;桂东南;本土民歌元素

一、高师声乐课堂中引入本土民歌元素的意义

本土民歌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原生长地的民族歌曲,是根植于民间,依托于农业生产的民间音乐。是具有强烈地域性和地方色彩的传统音乐。是这一方水土人群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关于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历史、民情、风俗等活动的记载,经过时代传唱,千锤百炼,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高师声乐改革引入本土民歌元素是吸收本土民歌的精华,使高师声乐教育和本土民歌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均得以丰富,其意义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对于高师声乐教育来说,这项探索使教学与研究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教育系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力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教师与研究者的结合,即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既解决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保护所需要的深入研究问题,也解决了传承所需要的人才培育问题”,这可谓是一个双赢的路径。

(二)有助于打破本土音乐落后于欧洲音乐的陈旧观念。现在声乐界对于歌唱好坏的评判标准依旧是西洋模式,形成这样的评判标准是有历史原因的,那就是上个世纪中期声乐界的“土洋之争”,在美声唱法进入中国之前,“土”唱法一直是中国声乐界的主体,但是“洋”唱法进入中国后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是导致许多人认为本土民歌“土的掉渣”“俗不可耐”的主要原因。高师声乐教学中把本土民歌元素引入课堂,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本土民歌并非是“一文不值”,能够改变现在声乐界“崇洋媚外”的局面。

(三)把本土民歌进入高师课堂,有助于丰富高校的音乐教学手段。本土民歌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是几千年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本土民歌包含的民族元素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如作曲技法、节奏节拍、演唱形式、演唱技巧等。以演唱技巧为例,桂东南本土民歌中就包含了如壮族的“唱山歌”“西伦”“高腔”“过山腔”等。这些演唱技巧都有着独特的民族特征,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宝贵财富,并非都是所谓的不科学的“大本嗓”。把本土民歌中优秀的民族元素引入高校教育中,对改善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四)把本土民歌引入高师课堂,有助于丰富高校声乐教学曲目,使教学成果更具多样性。高师声乐教育由于一直主要沿用西洋教学模式和评断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声”这个现象不能否定高师声乐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高师声乐课堂引入本土民歌如果得以实施,就可以使声乐教学成果得以丰富。

二、可行性条件的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音乐资源

桂东南古属“百越”之地,秦汉以后,中原汉人南迁,越汉杂居。中原文化与当地古老的越人音乐不断融合,形成了奇异多彩的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它既保留了汉族音乐的许多形式与性格,又融入了不少越人古朴的音乐特征,从而形成了我国东南汉族地区边缘地带颇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包括民间歌舞如大山歌、梧州“水上民歌”等,民间戏曲如“桂南采茶戏”“木偶戏”“傀僮戏”、鹩剧等。高师声乐改革有如此丰厚的音乐基础,应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

(二)高师雄厚的人力资源

桂东南地区之所以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是因为这里有梧州学院、玉林师院、贺州学院等一批高等教育学府。高等教育拥有高级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有利于本项研究顺利开展。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广西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的领先单位近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颇有成效。如《广西民歌传承人保护机制与方法研究》荣国国家级课题。该课题从四个方面探索广西民歌青年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建设及形成民歌传承人的培养方法。广西艺术学院同时还申请了自治区教育厅课题《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挖掘与传承》《传统声乐教学手法与现代技术整合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歌唱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等,从广西本土民歌传承人、本土民歌挖掘以及歌唱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为广西本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也为丰富高师声乐成果作出了大胆的尝试。桂东南高校应向广西艺术学院学习其经验和方法。

(三)政府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人力物力来保护频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桂东南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其大部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桂南的采茶小戏”、玉林的“唱春牛”、梧州的“水上民歌”等。高师声乐引入本土非物质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和发展民族遗产,必定会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三、实施方法

广西高师声乐教学如何整合和充分利用当地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把本土民歌元素引进高师课堂,是我们声乐改革的一重要切入点。笔者从以下四点个方面对本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一)改革教学内容,把民歌引进来

前面已经提过当前高师声乐教学训练模式基本上采用欧洲传统美声教学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对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对学生掌握发声的科学共性"规范声音"提高演唱能力"保护嗓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容易造成“千人一声”局面,为了避免此现象,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本土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高师声乐课堂中可以加入本土民歌的演唱,如开设本土民歌唱腔课、本土民歌方言学习课等。在声乐课程的设置上也应注意循序渐进,如在一年级开设本土民歌欣赏课,在二年级开设本土民歌唱腔课和民歌方言课,三年级开设本土民歌表演课等。

(二)整合师资,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

高师声乐课堂引入本土民歌的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问题,怎样引进来,首先必须要师资,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掌握了较为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较强的演唱能力,但惟独缺乏本土的民族的特性,这是高师声乐教育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必须整合师资。师资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走进民间学习本土民歌的演唱,让教师学会唱本土民歌,然后再带进声乐课堂,另一方面可以更直接更快速的引进民间艺人进行校内演唱或者讲学。

(三)根据民歌进行编创新歌、练声曲等作为教学曲目的补充

本土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不仅可以直接把本土民歌原滋原味的吸收,也可以对民歌进行新的加工和二度创作。吸取本土民歌最具代表的元素进行编创并不是目前才有的,如之前的广西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羊角歌》等都是根据民歌编创而成的。高师声乐教师可以对民歌进行二度创作、加工成练声曲或者新的民歌对声乐教学的曲目进行补充。

(四)改革教学形式,进行民歌演唱形式及舞台表演的训练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在演唱形式和舞台表演形式上受到局限,而高师声乐课堂引入本土民歌元素后,声乐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和改变,那么随之而来的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也应跟着改变。在声乐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形式。梧州学院音乐舞蹈系教师记谱改编的壮族民歌表演唱《唱天谣》在学校以及市内演出和比赛都获得很好的评价,这不仅仅是对本土民歌的一次尝试,是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个考验,更说明本土民歌元素走进高师课堂的是适应民众和时代的要求。

结语

高师声乐改革面临着一个契机——与本土民歌相结合,他们的共同协调发展将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食粮,不仅鼓舞着民族民间艺人更激励着高校教师——责任重大,前途光明。

[1]揭冰.《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民歌传承》.学术交流,2009.10.

[2]梁文珍.《本土化与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为例》.歌海, 2011.1.

梧州学院学院教育教改非资助项目,项目编号:wyjg2013C013

马纳,梧州学院音乐舞蹈系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梧州民歌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中共梧州城工委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