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
——凝视的快感

2014-03-12 14:20河南艺术职业学院4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香港电影香港

张 蕾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450000)

香港电影
——凝视的快感

张 蕾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450000)

香港电影发展至今,其武侠片、功夫片、黑社会片和喜剧片作为其最具特点和魅力的“四大类型电影”而风靡全亚洲,甚至在世界影坛也形成了一股冲击波,留下了难以盛数的经典影片形成了鲜明的“香港电影文化现象”。文章旨在运用视觉文化研究方法,分析在香港这个奇观社会中,中西合璧的香港电影在叙事结构、创作类型、视觉效果上与观众之间的微妙联系。

香港电影奇观社会视觉性凝视看的快感

有人说,香港电影无厘头、无内涵、无深度,不过,却很有风格。香港电影伴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与西方相衔接,比较侧重于利用镜头的组接产生意义,叙事结构紧凑,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快感,这种将观众的视觉感官充分调动的模式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最成功的一点。

一、奇观社会与视觉性

“奇观社会”这个概念是法国理论家、“国际境域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居伊提出的,“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其中的表征,就是图像。电影就是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受众看电影就是通过这种图像来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

称这个社会是一个奇观的社会喻示了视觉性的在场。视觉性最核心的结构元素就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也是对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的反思和质疑。

香港是首屈一指的国际商业金融中心。另—方面,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使香港成为亚洲最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会,它告诉人们:香港致力商业拼搏,但不忘艺术享受。从尖沙嘴到女人街,一路走过世纪沧桑。在高山上,一天可以体验四个季节;在香港,一天可经历四个文明。由此感叹,香港是何乡?陈可辛也曾在节目中袒露:香港就是一个小渔村而已。其实,香港是全球化新文明的实验室,不同文化和谐相容的契合点。香港文化有东方的继承、西方的借鉴、自身的创造,他是“一国两制”的有机部分,也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投影。香港电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种中西合璧的味道。

香港社会,典型的奇观社会,香港电影,典型的视觉性电影。香港电影的娱乐化与非理性也许就是许多人喜欢看香港电影的原因,叙事风格松散而拖沓,观影感受随意,松弛。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此阶段的影片,多符合以上那些特征,目的只是造成观众的视觉冲击,增强可看性。还有新武侠电影,很多都在影片中加入了正邪碰撞的戏码。这些作品大多改编自武侠小说,而像《鹿鼎记》《绝代双娇》和《天龙八部》这些武侠小说原本并无武功极高的大反派,但为了增加影片的可看性和满足观众们的猎奇心理,编剧和导演只有改编原著,于是鳌拜有金刚不坏之身,冯锡范练就了“六合童子”剑法,江玉郎的“寒冰烈火掌”天下无敌,“星宿老怪”丁春秋成了战无不胜的大魔头。新武侠电影中正邪之战,逐渐形成了一种叙事定式。

随着九七回归,由于外在事件的发生和外在情绪的影响,香港电影愈趋理性,大部分导演抛弃了原先香港电影中的那些非理性叙事元素,着力好好地讲一个故事,于是,生活的常态成为了叙事元素。像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五项大奖的《桃姐》,情节温馨感人。还有杜琪峰在《再见阿郎》中让漂泊的浪子回归家庭,陈果也把影像深入到香港底层社会的残缺和破败中,抒发香港人真正的平民情怀。甚至连星爷,也在《长江七号》这些影片中表达了一种小人物的温情。

香港电影在看与被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从而会有更精彩的电影值得期待,受众也在这观看中获得直观的视觉经验,从而影响和娱乐着大众的生活。电影这种视觉文化叙述着人们的经验,不管是视觉的狂热,还是景象的堆积,日常生活已经被艺术地再现了。纵览香港电影,其独特的叙事结构自成一体,在多种不同电影类型中,给予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透过镜头,大众得以看到香港这个“奇观社会”中黑、白、灰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体生活。

二、凝视与看的快感——对人的形体的痴迷

电影理论意义上的凝视,从某种角度来讲,已不再是知觉的一个术语,而是包括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性、种族等诸多问题。可以树立一种思想,即我们永远不可能把凝视电影的过程完全清楚地表达出来。原因很简单,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使得电影所呈现的问题远远超过我们的描述和分析。

在观众和影片的关联方式中,凝视占有根本性的地位,观众和电影是一个充满对抗性、异质的动态过程。凝视这一概念所观照的,既是看的行为,也是被看的行为;既是眼前呈现的事务,也是事物在光学物理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中的呈现和消逝。

笔者仅就凝视理论介入“看的快感”中进行思考。

1.电影能提供更多可能的快感。其一就是观看癖,它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主流电影,以及它有意识地形成的成规,描绘了一个密封的世界,它无视观众的存在,为他们制造一种隔绝感,并激发他们窥视的幻想。此外,电影院中的黑暗和银幕上移动的光影之亮的极端对比,也有助于催生单独窥视的幻觉。放映的条件和叙事的成规给观众一种幻觉,仿佛是在看一个隐秘的世界。另外,观众在电影院中的座位就是要压抑他们的裸露癖,而这种被压抑的欲望最终投射到了银幕上的表演者。

2.电影所满足的是对有快感的观看的原始愿望,进一步发展了自我。主流电影的成规集中在人的形体上:人脸、人的形体以及人的形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在世界中可见的存在。电影有着强大的影像结构,足以造成自我的暂时丧失,而同时又强化了自我。

3.在一个性别并不平衡的大环境中,就是女人作为形象,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看的快感可以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女性。男人的视线聚焦在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从某种角度讲,女人既成为了银幕故事中的人物色情对象,也作为电影院内的观众的色情对象。女人在表演,观众欣赏影片和影片中男性人物的视线完全结合起来,才不会破坏叙事的逼真性。

香港电影中不乏血腥暴力、卖弄色情的题材。但即便是那些情欲中纠缠着暴力、粗口与搞笑并存、恐怖与诱惑串烧的类型片,其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方面也极具匠心。比如新近的《志明与春娇》系列,港式粗口成为了这个片子的焦点所在,虽弥漫着浓烈香烟但也穿插了很多温馨的细节。

从其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为文本,不得不说香港情色电影。香港是一个多姿多彩、节奏飞速的都市,对女性来说,更是得天独厚,王晶的《求爱上上签》汇集香港各路美女,主角的造型都算漂亮,而且其对白也算是很超越尺度,但整个故事既没有感人的爱情,爱情也落入俗套,其中的女主角完全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俨然迎合了编导的大男人心理,甚至可以说是很老套的,让人看后仿佛回到了8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架构。看点在哪里?那就是女性的身体艺术和大胆言论。这部片子中的男主人公纯粹是为女主角作陪衬的,是名副其实的观看承担者,女主角们大胆的言论,虽然说按我们的国情指标说有些的露骨,但是这些大胆的言论却是这个剧集成功的一大部分。许多女性观众看这部剧集是看服装,许多男性观众就是为了看其中几个女主角大讲黄色笑话。这样的电影,有什么教化意义吗?对保护青少身心健康有益吗?显然没有。可是,它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却特立独行,独有风格,似乎也成了港片的旗帜性特征。

看的这一复杂的相互作用是电影所特有的,电影用其独特的技术手段进行视觉编码,让观众在凝视中产生看的快感。香港电影在女性形象作为表征的前提下,挖掘出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让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女人形体上,具有动态的张力,也许情色,但它将我们带回到“无意识”中,诸如欲望、快感、压抑和本能等。凝视电影,从某种程度上刚好缝合了上述这些主体性的自身的基本层面。

香港电影,以武侠片、功夫片、黑社会片和喜剧片作为其最具特点和魅力的“四大类型电影”、还有以女性形象为表征的非主流电影自成一体,在其视觉性上有巨大贡献。香港文化有东方的继承、西方的借鉴、自身的创造,香港电影也有一种中西合璧的气息,因为这个奇观社会,因为视觉性的在场,因为我们的凝视,香港电影变得更加具有咀嚼的味道,它还原人性本身的各种欲望,投射到不同类型的影片中,在与观众充满对抗性、异质性的互动过程中,延续着电影的张力,因此,香港电影完美呈现的奇观社会带给观众的这种凝视的快感,使其在亚洲电影创作中仍拥有一席之地。

[1]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凝视的快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2009.

[3]王志敏.电影学:基础理论与宏观叙述 [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弗洛伊德著,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7.

[5]劳拉•穆尔维著《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收录于张红军编著《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猜你喜欢
香港电影香港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一代宗师》代表香港角逐奥斯卡外语片奖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