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涛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730070)
声乐学习中乐感的训练
陈 涛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730070)
乐感是歌唱的生命,是音乐的情感体现能力,它包括音准感、力度感、速度感、节拍感、调式感等。在声乐的学习中,不仅要训练歌者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而且更要注重歌者乐感的培养。
乐感;演唱;训练;实践
乐感,即指感知音乐的能力,又指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则音乐情感越丰富。音乐体验,就其实质来说,乃是情绪体验,只有通过情绪体验才能理解音乐的内容,因此对音乐发生情绪反应的能力应当是乐感的核心。”现在好多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只注重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挖掘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忽略了乐感的训练。柯达伊说过:“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的自由表达,便能创作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一)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语感咬字是训练乐感的基础
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而好的声音又是表现音乐作品的关键,所以训练呼吸、发声方法、共鸣等技巧是声乐学生培养乐感的基础。兰培尔提说过:“为了求得很好的表现,使歌唱变得富于表情而且优美动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呼吸方法,因为艺术性的歌唱是决定于正确的呼吸的:2.要会唱轻声和强声;3.会变化嗓音并唱出不同的重音;4.熟悉各种各样的演唱方法:如跳音、顿音、断音等多样化的音色;5.能把每个音的起头唱得干净利落,又能保持声音;6.掌握正确的吐字和细致的色调变化等。”1
从语感上,说是唱的基础,只有说好了,才能唱的更好。中国的语言、字音、语调十分复杂,好多学生在演唱时不注重语言咬字,在唱歌的时候习惯性的有方言的出现,咬字不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应该在学习一首声乐作品时,大声的、正确的朗诵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二)对节奏、节拍感的训练
众所周知,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就不成音乐,音乐之所以会区别于噪音在人的大脑内形成愉悦感,是因为他具有让大脑感觉愉悦的频率,当达到这种频率的时候也就有了通常所说的乐感或者美感。因此,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乐中节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有好多学生演唱歌曲时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抢拍,赶节奏和拖延节奏的毛病,甚至还有学生无速度,无节奏的随意唱,把一首优美的作品唱的面目全非。为了解决这种“快而不抢,慢而不拖”的毛病,首先,要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借助节拍器,严格的按照乐谱的节奏进行手打节奏练习,然后,在用手击拍、划拍的基础上逐渐丢掉“拐棍”,不靠节拍器、形体动作的帮助,而凭心智去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采用默念、默写节奏的方法也能发展内心节奏感。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知识,试唱练耳的学习,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或多门乐器,通过乐器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提高对音乐的内涵与感知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掌握音准、节奏、力度等。
(三)通过听、看、思考、感悟中培养乐感
旧时代的大多民间优秀戏剧演员,他们由于年代、社会的不同,不识字,不识谱,也没有上过音乐课,但是他们是怎样成名的?他们就是靠“听”。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就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所以说聆听各类音乐、名曲是学习音乐的学生必须要做的,而且重要的还是要会听,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地听,要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的配置、表现手法等,使得在聆听的过程中发展我们的音乐听觉。
譬如,听节奏的强弱变化,因为节奏的强弱变化周期靠节拍来确定,它能确定歌曲的基本情绪;听单位拍的节奏组合,因为单位拍的节奏组合属于速度范畴,它能影响歌曲的情感表达;听和声的配置,协和的和声意味着宽广、明亮和心理上的稳定感,而单薄的和声意味着孤独,沉思的情绪。
再譬如,听一首声乐作品,我们要听歌者的声音,情绪表达,强弱处理等,听他的声音是靠前还是靠后,听他唱歌的风格、吐字等等,如果一个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对美的、漂亮的声音及音色概念形成一定的内心听觉和要求,也就是把这种美的声音记录在心里,在平常的训练中,要不断按照自己内心记录的那种声音的感觉和要求靠拢、努力。
现如今,好多声乐学习者大都是关起门来在琴房单纯地练习发声方法,歌唱技巧等,这样既容易破坏嗓音,又不能够理解音乐。所以我们要注意聆听,看谱,背谱,感悟,比较分析。聆听各种古今中外的名曲,从中熏陶并增长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谱子上节奏,速度,强弱的变化,分析、感悟自己和大师的不同、差距在哪;同时也要多看视频、书籍,比如音乐大师的传记等,了解他们是怎样训练出好的声音,好的乐感。
(四)舞台实践
歌唱也是一门表演艺术,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所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演出、比赛等。在舞台上,不但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综合展示,还可以暴露出自己乐感中的任何缺陷。只有在台上不断的实践、琢磨、总结,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提高对音乐艺术表现能力的理解。所以,舞台实践也是培养和提高歌者乐感的重要途径。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们不管是台下练习还是台上实践,都要感悟音乐,把生活和音乐融为一体,把音乐同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完整清晰地把音乐传达给观众,这就是培养乐感的最终目的。
注释:
1.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117.
[1]薛良.《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l999.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
[4]苏•捷普洛夫.《音乐能力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陈涛(1990.12.10)男,汉族。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