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台摄像师应具备的素质

2014-03-12 10:33锦州广播电视台12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摄像师摄像机图像

李 鹏 (锦州广播电视台 121000)

一、摄像师必须具备极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电视是一种带有公众性质的大众传媒行业,因其信息传播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对受众的影响不仅面积大,而且程度非常深。目前,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了解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了解全球的军事动态,了解全球的经济发展,了解身边的凡人俗事抑或身边的可歌可泣之事等。因为并非每一位电视受众都具备准确评判电视播放的诸多事件的真伪、对错等能力,所以,电视媒体对所播送的事件的评价抑或舆论导向则往往主导着广大电视受众对其事件的思维和评判方向。故此,电视台包括摄影师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政治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举止谈吐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深深地影响到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所以,摄像师必须具有极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操,否则,会对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摄像师要具备高品位的审美意识

电视台摄像师的图像创作,是高、精、美的视觉艺术创作,是电视节目制作元素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台摄像师的图像创作赋予了电视艺术作品——电视图像以直接的视觉感受。换言之,即是电视台摄像师所具备的高品位的审美意识是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图像传递给电视机前的每位受众的。既如此,则电视台摄像师的下列诸多审美意识都在“润物细无声”中对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1)摄像师对物体或人物等的色彩或者线条等方面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品位;(2)摄像师拍摄外景或者人物场景的构图技巧等美学素养等。因此说,摄像创作的全过程是贯穿在审美意识的整个活动中,不管摄像师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说明摄像师从事的摄像造型工作与美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对摄像师的创作程序而言,他首先接触文字稿本,将稿本中人物造型、时间和空间描摹作为主要研究因素。即作为审美对象去进行心理上的感受、感知和联系,在头脑中通过形象思维构成具体画面,更重要的是在拍摄中,把这种想像中的美感通过技术和技巧手段以及多种表现方法体现在画面上。

三、摄像师要具备一定的摄影专业素质

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图像摄影技术,既是一项摄像专业技术,又是一项艺术创新技术。比较而言,其专业性技术大于艺术性创新技术。所以,在电视台节目制作中,摄像师必须具备极高的图像构思创作能力、摄影技巧、技术操作能力和镜头剪接能力等。

1.操作技术

拍摄电视画面,首先要懂得将摄影技术与图像审美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电视台摄影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摄像技术,非常熟悉和善于把握各种摄像机的性能:(1)摄像机开关的作用;(2)摄像机拐点的调整;(3)摄影机白平衡的调整;(4)摄像机调整技巧;(5)摄影机的构图原理等。

摄像师对器材的操作技术要非常娴熟。这不难,是最低层次要求。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练操作的基础是熟悉器材。只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认真对照摄像机、逐个摸索操作部件并反复操练体验,操作就有望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直至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对摄像师来说操作技术只不过是摄像最起码的一步:器材使用方法一一即“用法”——问题。此乃基础中的基础,属于“硬”性的,看得见、摸得着,好比小孩子学写字最初阶段的“握笔描红”。

2.镜头表现

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镜头表现要求十分精到独特。故此,摄像师必须具备最起码的精品意识。也就是说:摄像师所选取和拍摄的镜头必须独特、精细、到位、恰当等。这就需要摄像师具备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理解作品创作意图的能力,具备将作品的创作意图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即“用镜头说话”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技艺高超的摄像师会非常巧妙地处理好与画面相关的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画面的构图;(2)拍摄现场的布光;(3)镜头的分割;(4)拍摄主题;(5)镜头组接;(6)画面长度;(7)配音效果;(8)影像节奏等。此外,摄影师还要具备应对摄影现场突发事变的能力,具备抢拍稍纵即逝的重要镜头的能力。

说到底镜头表现是摄像的“技法”问题,属于“软”性的。“技法”看得见却摸不着,还拿学字作比,如同要求写得一手“端正漂亮的好字”。如果能多花点精力,多下点功夫,那么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其实也并不太难。

3.创作构思

电视台摄影师的创作构思因为涉及题材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镜头的剪接、主题的提炼、拍摄的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能而显得非常重要。虽然,从传统的观念而言,电视台节目的创作构思隶属于编导的工作范畴。但是,在电视台节目制作的实际过程中,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像师往往集摄影、导演、编导、音乐师、灯光师、剪辑师等一体,故人们常常说电视台的摄影师是“半个编导”。所以,电视台的摄影师不仅要熟悉作品,参与导演的分镜头设计工作,还要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摄像创作构思:了解图像语言及其图像的“语法规则”,掌握“蒙太奇”原理和镜头剪接技巧,用图像创造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电视台摄像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艺术细胞”,还要具备高品位的艺术境界。当然,上述丰富的“艺术细胞”和高品位的艺术境界等均来自摄影师长期的艺术修炼。

四、摄像师要具备即兴创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电视台摄像师要想在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拍摄现场捕捉到精彩的图像,就必须具备极高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极高的现场应变能力:(1)挑,即选择镜头的构图和拍摄角度;(2)等,耐心等待期盼已久的理想镜头;(3)抢,一旦发现理想的、有价值的镜头赶紧抢拍。这正如萨缪尔森(美国新闻电影工作者)所言:面对不可能重演的新闻镜头,摄像师绝对没有第二次拍摄的机会。所以,新闻摄像师必须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随时举起摄像机对准适当的方向随随时准备按下快门。同样,能否挑选“适当的”时间,地点和方向举起摄像机,也是衡量摄像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方向之一。“等”即等待。摄像师在拍摄现场,必须善于等待,要等到最富有表现力的时机,要等待某个精彩场景的出现。当然,等,绝非消极被动地等,而应是以挑选的眼光,主动积极地,有预见有准备的等。“抢”就是要求摄像师凭借自己的技术功底和艺术直觉,抢拍下稍纵即逝的精彩画面。因为摄像师是没有机会后悔的,有些镜头一旦错过就可能成为永久的遗憾。

[1]李景春.电视摄像师应具备的素质[J],记者摇篮,2002(04).

[2]王爱东.浅谈地方电视台摄像师的基本素质[J].当代电视,2010(03).

[3]王欣.摄像师的编导意识[J]. 视听纵横,2009(03).

[4]卢媛媛,王立子,刘海明.论大型电视直播节目的摄像和导播[J].新闻爱好者,2009(02).

猜你喜欢
摄像师摄像机图像
在电视台摄像中对画面捕捉能力的分析
A、B两点漂流记
用迷你摄像机代替眼球
走进雷锋纪念馆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伸手接雨的我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趣味数独等4则
“大笑”的鲨鱼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