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

2014-03-12 02:09常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刘 宁 (常州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0)

2011年我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学校教育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在拥有世界最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高校无疑要肩负起传承这一民族乃至人类珍贵财产的义务。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国各地高校便在此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再现。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对我们祖先五千年文化的一种认同。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凝聚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认同,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教育责无旁贷。同时,化民成俗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当积极自觉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为民族振兴及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技艺、表演形式、文化场所、文学作品、工艺作品等世代相传的非物质表现形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语言,如口头传说和口头文学,表演等艺术形式,民族风俗习惯、节庆及礼仪,对自然界的知识探索实践,传统的手工艺五个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开拓、积累、升华和传承下来的不以实物形式表现出的财富和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力量。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将我国优良的社会传统、多异的社会习俗传承下来,能够加快全球化进程,使民族文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关键作用,也可以提高普通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四有公民”,即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第三,传承保护并发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一些相关的产业,像手工艺品的批量生产制造、民间戏剧歌舞的学习等,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二、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地球村”的发展,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身问题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学习,并掌握其核心文化精神或技能的人;另一种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负责人,主要是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一般都是在学术界比较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西方知识文化的追逐,对本族文化的淡化,使得大部分的民间工艺技能、艺术在慢慢流逝。对于一些学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要求相对较高,来自民间的传承人很容易将其内涵、精神、价值在传承过程中流失,因此,国家对于学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应该给予重视和支持,鼓励相关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传承和保护,引导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

应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学艺术、民俗、民间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民间文学艺术的全部,民俗中原始的部分,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部分,传统知识全部从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重要性及意义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强等,使得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慢慢流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界定需要逐步完善,需要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力度,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予以明确化、简单化,以便借助国家的力量进行传承保护。同时,还可以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

(一) 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伟大与神奇的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链条,留下了多彩的自然遗产,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活态文化,造就了人类多姿多彩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完整性。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张、在全球化经济一体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的民族与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生存观念等,都面临强劲的挑战与深层的危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等民族文化被忽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建设道路都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就给我们的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文化有着选择、批判、传承、传播功能,而且还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其功能一方面是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表现为文化传承与创造,以及培养专门人才。

(二)高等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概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背景中产生的。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杨力先生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所说:“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在地球上留下了无数的记忆,今天,人类需要在文化遗产中去辨识、认同自己的身份,也需要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中去发展和创造自身。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在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积淀、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作为以文化为媒介手段的高等教育理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着其他地方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人才优势。高校拥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如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各类专业人才,可以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以研究。其次是学科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学科越来越齐全,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几乎涵盖了各学科门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点不同层次的培养格局已经形成,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学术支撑。其三是资源优势。高校不仅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收集和保护研究资源的场所,如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四是传承优势。高等教育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素养,而且也要在传播与创造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它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而且也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功能。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等教育中重要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高校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极大的热情,大大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不同学科的高校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依托相关学科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会以自己的实践性强的特色影响整个高校乃至相关学科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带来的学术范畴的理论延展和范式创新及其成果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各高校纷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大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主旨的新科学,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列为大学教育。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随后,浙江省地区的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个省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先后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期间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开。

可见,各高校之所以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而且推动着传统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高校学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舞台。正如宋俊华先生所述:“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目的来看,或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意义来说,还是从传统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言,以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安身立命的角角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不仅仅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之学,而且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之学。”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过程。高校学生通过课程、艺术节、学术讲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等方式,在大学期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动融入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自发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高等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物质及文化资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只有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使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五、地方高校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探索

高等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共生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共生发展是高等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利益,一方面,高等教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以素质教育及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目的,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增强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科研优势,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合理而科学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 以多学科优势为平台,加快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步伐

首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设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注入高校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努力完善相关课程体系,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推进,除了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外,高等教育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了积极步伐。它不管以何种方式存在,都相应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在全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专业的设置将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发展。目前,有些高校已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方向,而在本科专业开设亟待加强。高校可以在相关院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凭借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如在高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理论专业、美术学理论专业以及人文学院文化产业专业等基础上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其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安排一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保护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民间艺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学术演讲或教学示范。如上海交通大学“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守白在该校开设五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大师进校园的活动深受该校大学生欢迎。

(二) 以高校文化资源库为依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极其繁多,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无形文化遗产,无论是各种录音、录像、摄影、文字资料,还是工具、器具、手工艺品等实物资料都需要保护。为此,高等教育应充分依托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库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首先,博物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高校博物馆是“指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或专业院校所属博物馆、陈列馆、标本室,以及由高校管理的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单位等等”。高校博物馆隶属于高校,这就决定了它既具备所有博物馆的共性,又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博物馆。它不仅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而且其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新建高校博物馆呈现出由单一学科的专业博物馆向综合化发展趋势,这也是与高校多学科均衡发展紧密相连的结果。同时,科学研究成为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和特色,这使高校博物馆不仅成为教育中心,也成为了学术科研机构。正是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强势的科研力量及大量的专业人才,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延续场所,也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还具有信息技术设备、人才、科研及素质教育优势。因此,高等教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发挥图书馆收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让图书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而且还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建立在拯救保护的基础上,给文化产业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用。高等教育可以依托地区及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从而达到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文化三方共赢的效果。如上海戏剧学院与泉州木偶剧团合作联办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提线木偶表演”专业,于2011年1月面向福建省闽南地区及全国各地招收20名学员,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具有娴熟的木偶表演技巧、能把握木偶艺术的特点,能编、能导、能演等具有现代创作意识。这为泉州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毫无疑问,当地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扮演着保护实施者的角色,它在政策制订、资金扶持、资源协调等方面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作为活态文化,在特定的时空和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开发,必须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两者都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因此,高校教育就必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加强合作,建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习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基地,加强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方面,通过基地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从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自觉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使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达到高度统一。

(四)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就是以提高非遗保护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促进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非遗保护研究人员。

第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切实可行的长效措施。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要有一个核心目标。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学科的发展前景,掌握调查、评估、申报、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培养热爱非遗事业的专业人才。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水品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形成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采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坚持“请进来”的原则,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讲学,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保护研究人才的评价标准除了要看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综合的业务知识结构,出色的文字写作水平,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因为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深入基层进行田野调查是非遗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与相关传承人和单位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才有利于为保护研究工作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校实践教学活动。

1.建设实训基地,发挥校内实训功能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要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并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就建立起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训室,开展文物鉴定、书画装裱、陶艺、文物修复、古籍修复等技术的实训,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

2.大力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不仅限于校内,在校外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如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科研机构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科研人员的实践经验丰富,在积极协助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以及非遗保护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通过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和课程标准来加强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办学协议,开拓了人才培养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积累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高等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高等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受社会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提供服务,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也当然包括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功能。因此,高等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达到高等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赢的良好局面。

[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 施进军,肖隆平,张永修.保护民族文化DNA[J].教育.2008(20)

[4]罗浩.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9) [5] 刘锡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理论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03)

[6]乔晓光.青年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点[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7] 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经验——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8]魏玮.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9] 申绪湘.依托高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初探——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论坛.2011(12)

[10]王建设.地方高校开设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1]王丹丹,刘慧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12]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13]邢卫红.新时期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对策探析[J].中国报业.2011(10)

[14]赵卫利,赵淑君,李荣素.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大学生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8)

[15]彭一敏,欧阳绍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问题的探讨[J].学术探索.2012(02)

[16]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事理、学理、哲理思考[J].中州学刊.2012(02)

[17]沈燕红.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2(07)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Tough Nut to Crack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