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林 芦 佳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周易》“制器尚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曹瑞林 芦 佳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制器尚象”思想源于《周易》爻辞,对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主张象形寓意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即认为把有形象的器物和卦象一样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经过对大自然事物的模仿,类比和象征,以表现更深层次的“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对现代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希望现代的设计能够注入更多文化内涵,民族信仰,以满足人类对情感的诉求。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应首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现代设计里,这是完成本土化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传统文化中自然形态及现象,给造物制器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可对文化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在设计思想的层次上理解观念是如何通过造型语言来传递的,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把握好文化的特征,以便于产品能最大化的展现民族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制器尚象当代文化设计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动;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传•系辞上》。古代圣人对“道”的理解,在造物上是经过对大自然事物的模仿,用自然事物的形象来象征事物而实现的。“制器尚象”是将器物作为一种自然事物的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地联想。
“制器尚象”也就是观象制器,这说的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所谓观象,只是象而已,并不是专指的卦象。举些简单的例子:如果不依据历史上发明创造的顺序,那为什么古代人见了火上水下的卦象却没有发明汽船呢,就是因为这是有违历史发展程序的。以舟船为例,古人先是看到木头浮在水面上,于是扶着木头过河。偶尔利用枯心的大木头过河,以后便发明了独木船,这就是观象制器。
在《周易》的研究上,它作为一本古老的筮书,主要功用是借卜筮阐发哲理,有很多易学家经常对《易》卦爻象及其所象征的物象进行研究归纳形成自己的体系,恨不得将世界万象都总结到自己的体系中,搞繁琐哲学,直接导致了迷信思想在民间的泛滥。《周易》这部非常古老的典籍中保存着中国大量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和文化典籍而非一部筮书,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我们要研究它的发展历史,鉴其得失,学习前人的智慧和精华特别是这部著作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方式,而并非仅仅探讨它的起源和作用。从而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开辟更广更多的研究领域。
(一)造型的思维方法
古代人造型的思维方法,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制器造物规律的源头活水。首先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和相关工艺典籍,归纳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意识,再通过所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论证,追溯其历史起点,寻找相应的理论和观念,最后确定研究目标的价值。
传统文化中对造物原则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看法。《周易•系辞上》里提到的“制器尚象“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对于器物的象形寓意造型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尚象”的发展过程
“制器尚象”要尚“象”,对于中国传统造物的逻辑应先知道“象”所为何物,“象”源于物,观物而取万物之象,这说一个例子:门。门刚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感到非常神奇。就像现代收音机、电视、手机、电脑刚有的时候。这里详细介绍了发明的程序:乾开坤合是象,门是器,制作的过程是法。这是影响到包括制器在内许多方面的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思维方式。
“观物取象”是“尚象”的第一个层次,因为无观念不可能造出任何东西来。创造出某一物象时,心中必先有意心象。以“物”为出发点,把取象的对象,则天地间一切物事,无所不包,把它作为人类“观”的对象,对“物”加以理解,“物”作为创作的依据而经过“取象”之后所表达则是心象、意象。这是人类自身对事物抽象化的一个结果,并进行创造性活动。由最初的“观物”到最终的“取象”上来。
“象形取意”则是造型的第二层次。“象形取意” 字面上来说,就是根据形,来挖掘它深层次的内意,这是取象之后的创造,造为易象。此象与物象之间,有象拟的关系。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崇尚天地元气浑然一体的美,中国传统造物的手法是寓意与功能兼顾,如象形文字的创造。
(一)器物分类
《周易》:“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包犠氏没,神农氏作,……木为耜,揉木为耒……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等,都说明了器物应该具备的特点,一是功能性,二是创造性。器物的主要3种分类如下:
1.仿生器的造型
2.象形寓意造型
3.观念器的造型
(二)各种器物的文化含义
中国古代的器物文化根据其社会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审美和功能两大部分,一是实用,二是礼器。实用物品当然在象征意义上不太注意,就造型来说倾向于实用,因此象征意义也只能从其具体的装饰上具体来看。而礼器呢,器物本身的象征意义当然就很大了。
玉礼器,最早古人使用于制作礼器的材料就是玉。古人云:“国事之大,在祀及戎。”玉礼器包括图腾和象征权利的符节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到了商周时国家各种礼节礼仪不断完善,出现了祭祀不同对象以及区分身份贵贱的专用礼器。玉礼器一般分为六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分别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也是器物造型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
青铜礼器的设计粗犷夸张,多加以抽象的兽面纹装饰其身,造型巨大给人以畏惧感,以此来满足祭祀膜拜的精神需要。它最早是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从此鼎就成了传国和祭祀的重器。这些青铜礼器是名副其实的“藏礼之器”,甚至成为国家的象征。
瓷器艺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瓷器艺术中,具有晶莹细致的瓷质、典雅的色彩和典雅的造型是中国陶瓷艺术品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在造型和质地上追求玉的美感和精神,充分说明其审美取向和文化蕴涵。
(三)象征的含义
中国器物的象征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的一是手法,这些器物外形匠心独运,形象生动。器物形式中积淀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国传统器物中广泛采用的比喻、暗示、联想、符号等手法来传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它通过一种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与之相类似的概念想法或者情感寄托。
1.材质的象征性
2.色彩的象征性
3.形制的象征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渐渐往东方倾斜的制造业,使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当代中国的设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影响,“西方”设计的印记越来越突显。如何实现“中国创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精华,赋以时代的内涵,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功能和审美的器物,以至于不在文化浪涛中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1]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砚祖.造物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傅佩荣.译解易经.东方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