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肃银 汤婕
摘 要:介绍了旌德县境内野生兰花分布、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况,并对野生兰花资源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旌德县;野生兰花;调查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89-05
野生兰花为兰科(Ochidacece)兰属(Cymbidium),中国传统上所说的兰花主要指兰属中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5类[1]。兰属全世界约有50种,我国有31种。中国大约有173属1200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等,主要产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湖南、贵州、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区[2]。兰花的根、叶、花可入药,花可提取香精,用于医药和香料,且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兰科植物是全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重点对象,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3-4]。
关文灵[5]、刘明[6]、戴启金[7]、张慧冲[8-9]分别对云南省、湖南省、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安徽省黄山市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本调查旨在掌握安徽省旌德县野生兰花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基本情况,初步评估其濒危状况和保护价值,并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对建立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档案,掌握资源本底信息、消长情况和动态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安徽省旌德县位于东经118°15′~118°44′,北纬30°07′~30°29′,境内东西长41.1km,南北宽22km。县域面积904.8km2,目前全县5镇5乡,66个行政村,人口15.1万。旌德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5cm深地温16.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5.2℃。全年总积温5 663℃,年均≥10℃总积温4 882℃。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在3月30日,终日为11月12日,持续228d。平均初霜期11月10日,终霜期3月23日,年均无霜期231d。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高差悬殊较大,大小河流遍布全境。全县年降雨量1 395mm,年均降水总量为12.63亿m3,雨量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由中、低山区向平畈递减 [10]。
1.2 调查对象、时间及范围 结合野生兰花的花期,具体调查时间及范围见表1。
1.3 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调查采用线路调查法并结合走访当地居民的形式,于2012年7~8月赴上述地区(表1)调查野生兰花的种类、分布及生长条件,对调查材料的形态指标、生境、观赏特性及应用评价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同时采用GPS定位。
以傅立国等主编的《中国高等植物》[11]和陈心启等主编的《中国植物志》[12]的描述为鉴定依据。按照《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技术规程[13]和《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实施细则》规定的调查程序和方法进行。先采用GPS定位法获取植物分布区或样方所处的准确地理坐标,并拍摄照片。详细调查目的物种所处群落的名称、种类组成、郁闭度或盖度、面积;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等生境因子;习性、高度、冠幅、物候相、生活力、株数及分布格局等,逐项填记在相应调查表内。对于不确定的种类,将采集标本带回鉴定。标本采集原则上不宜采集分布点和分布量稀少的物种,以不破坏植物生长为原则,所采标本作为档案留存。
2 结果分析
2.1 生态环境指标 对所调查样地的野生兰花生长环境进行调查,所调查地区平均温度为15.5℃,年最低气温为-15.2℃,年最高温度为40.3℃。调查地点生态环境情况见表2。
野生兰花在旌德县的分布海拔高度范围为200~800m,土壤类型有:红壤性扁石土、麻石黄红壤、红壤性扁石土属、红壤性麻石土、黄壤性扁石土、扁石黄红壤共6种土壤,这些土壤的pH值在4.7~5.6,空气相对湿度为70%~87%。结合实地观察的结果推断兰科(兰属)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而且比较喜好偏酸性土壤,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腐殖质土和排水良好、适当遮阴的环境比较适合其生长,植株茂盛,小范围内分布密度较高。
分布的地点大部分为山地,在低山、中高山上都有兰科(兰属)生长,但较低坡位的兰科(兰属)以春兰为主,如调查点1-2旌阳镇凫山村,在500m2的范围内都发现兰科(兰属)植株,约有100株春兰。相比来看中度坡位的植株长势较大,蕙兰发现较多的如调查点1-3孙村乡碧云村,这个点的植株分布在山的中上部,分布密度较高,在200m2的范围内发现兰科(兰属)植株约20株。野生兰花也常生于山地林下溪边和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下草丛中,周边植被为高大人工林或杂树林为主间或伴生低矮灌木,植物种类主要有人工林和杂树林等,伴生植物有杉树、松树、榛子、野竹、蕨类、六月雪、漆树、合欢等。
2.2 野生植物分布及生长状况 调查期内为兰花的非开花期,无法具体判断兰花种类,大致确定旌德县的兰科(兰属)植株有2个性状类别,分别是春兰和蕙兰,生长状况如表3所示。
2.2.1 春兰类 整株形态偏小,叶片长度不超过50cm,根较短细,根直径0.3~0.8cm,叶直立性不强,叶面较平展,呈深绿色或绿色。分布在1-1旌阳镇瑞市村孙家边组、1-2旌阳镇凫山村、1-4白地镇汪村、1-8庙首镇祥云村、1-10蔡家桥镇高溪村这5个调查点。从当地农户那里了解到,株型较小的这种春兰在旌德县的分布很广,数量较多,一般在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圆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10cm左右,每葶1花,极少数有2花;花朵直径5cm左右,有香气;花色浅黄绿色、绿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endprint
2.2.2 蕙兰类 根较粗短,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叶5~8枚丛生,长为20~82cm,宽0.3~1.1cm,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分布在1-3孙村乡碧云村、1-5白地镇汪村、1-6三溪镇路西村、1-7云乐乡后村宽岭、1-9庙首镇祥云村这5个调查点。通过曾经挖掘的农户描述,这种类型的兰花在旌德县数量和范围上相对较少。蕙兰的花期在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序直立,花朵较多,一从花可以分化出花箭1~3支,每支花箭可以开出8~16朵,花朵绿色或浅褐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香气浓郁。
在调查中发现,兰科(兰属)的有些植株病虫害发生情况较少,基本没有明显的虫害或病害。仅有少数调查点出现叶片断裂情况,推测可能是人为原因。
3 讨论
3.1 旌德县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野生兰花具有观赏价值,旌德县云乐、祥云等地每年的冬季到早春季节都刮起兰花收购风,成百上千的农民都上山挖掘兰花,旌德县的野生兰花资源因此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外地商贩进入本县收购兰花,使野生兰花成为人们采挖的对象,这些行为对野生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种群数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野生兰花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开荒造林破坏了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野生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由于生境的改变野生兰花的分布范围正在逐步缩小,虽然调查区域均有这些野生植物但都不是规模生长,只是少量的几株或很小范围内生长。
旌德县在近30a的开荒造林、开荒种地过程中大大破坏了原始植被,使得野生兰花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并且由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造成植株长势弱,老的植株逐渐死亡,新的植株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不能生长,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
3.2 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及开发对策与建议
3.2.1 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对旌德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了解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对物种受威胁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各自的“红色名录”,以期科学地制定维护物种生存的措施,避免物种消失,科学客观的评价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制定长远合理的保护计划,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指导依据。
3.2.2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建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培育基地,将野生植物分布较密集、生长较好的地区划为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繁殖工作。培育基地划分保护区、缓冲区、科研试验区、管理区,开展野生植物原生地就地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对原生地建立管理制度、健全保护区植物管理监测档案、做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迁地保护主要是对濒危种或数量偏少,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难以恢复或仍在下降的种类,采取迁地保护的办法进行人工栽培繁育,扩大种群数量,进行物种复壮和回归。也可进行有性或无性育苗,或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快繁殖,加强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增加物种数量,提高物种丰富度。
对特有珍稀植物,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技术档案,如保护级别、濒危程度、濒危机制、数量、分布地点、生境特点、种群数量、群落动态变化等。同时加大对野生兰花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3.2.3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当地政府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制定保护性法律政策给植物保护以依据。明确保护管理责任单位,给予保护工作所需的基本经费,相关职权单位在开展植物保护工作时落实资金作为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价值的宣传,让大家自觉爱护植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明确保护资源的职责,制止乱砍伐,保护野生资源。
3.2.4 积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加工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通过在旌德县域内扶持建立规模化野生兰花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对兰花的育种、保护及利用方面形成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避免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和破坏性。为了保证野生植物资源产品质量,适应市场供销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建议选用良种实行人工栽培,建立良种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91.
[2]Gustavo A R. The orchid family[R]. In:IUCN/SSC OrchidSpecialistGrouped. Orchids-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IUCN,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6:3-4.
[3]和太平,彭定人,黎德邱,等.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J].广西植物,2007,27(4):590-595.
[4]李鹏,唐思远,董立,等.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5,13(3):255-261.
[5]关文灵,李枝林,余朝秀.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688-691.
[6]刘明,刘林翰,胡光万.湖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与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1):75-79.
[7]戴启金,李海涛,敬根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资源调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67-169.
[8]张慧冲.黄山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64-466.
[9]张慧冲,方建新.黄山市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7(6):47-49.
[10]旌德县[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5603.htm 2012.
[11]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十三卷)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18-133.
[12]陈心启,许介眉,梁松筠.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8-157.
[13]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70-80. (责编:施婷婷)endprint
2.2.2 蕙兰类 根较粗短,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叶5~8枚丛生,长为20~82cm,宽0.3~1.1cm,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分布在1-3孙村乡碧云村、1-5白地镇汪村、1-6三溪镇路西村、1-7云乐乡后村宽岭、1-9庙首镇祥云村这5个调查点。通过曾经挖掘的农户描述,这种类型的兰花在旌德县数量和范围上相对较少。蕙兰的花期在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序直立,花朵较多,一从花可以分化出花箭1~3支,每支花箭可以开出8~16朵,花朵绿色或浅褐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香气浓郁。
在调查中发现,兰科(兰属)的有些植株病虫害发生情况较少,基本没有明显的虫害或病害。仅有少数调查点出现叶片断裂情况,推测可能是人为原因。
3 讨论
3.1 旌德县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野生兰花具有观赏价值,旌德县云乐、祥云等地每年的冬季到早春季节都刮起兰花收购风,成百上千的农民都上山挖掘兰花,旌德县的野生兰花资源因此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外地商贩进入本县收购兰花,使野生兰花成为人们采挖的对象,这些行为对野生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种群数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野生兰花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开荒造林破坏了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野生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由于生境的改变野生兰花的分布范围正在逐步缩小,虽然调查区域均有这些野生植物但都不是规模生长,只是少量的几株或很小范围内生长。
旌德县在近30a的开荒造林、开荒种地过程中大大破坏了原始植被,使得野生兰花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并且由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造成植株长势弱,老的植株逐渐死亡,新的植株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不能生长,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
3.2 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及开发对策与建议
3.2.1 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对旌德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了解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对物种受威胁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各自的“红色名录”,以期科学地制定维护物种生存的措施,避免物种消失,科学客观的评价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制定长远合理的保护计划,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指导依据。
3.2.2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建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培育基地,将野生植物分布较密集、生长较好的地区划为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繁殖工作。培育基地划分保护区、缓冲区、科研试验区、管理区,开展野生植物原生地就地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对原生地建立管理制度、健全保护区植物管理监测档案、做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迁地保护主要是对濒危种或数量偏少,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难以恢复或仍在下降的种类,采取迁地保护的办法进行人工栽培繁育,扩大种群数量,进行物种复壮和回归。也可进行有性或无性育苗,或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快繁殖,加强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增加物种数量,提高物种丰富度。
对特有珍稀植物,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技术档案,如保护级别、濒危程度、濒危机制、数量、分布地点、生境特点、种群数量、群落动态变化等。同时加大对野生兰花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3.2.3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当地政府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制定保护性法律政策给植物保护以依据。明确保护管理责任单位,给予保护工作所需的基本经费,相关职权单位在开展植物保护工作时落实资金作为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价值的宣传,让大家自觉爱护植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明确保护资源的职责,制止乱砍伐,保护野生资源。
3.2.4 积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加工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通过在旌德县域内扶持建立规模化野生兰花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对兰花的育种、保护及利用方面形成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避免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和破坏性。为了保证野生植物资源产品质量,适应市场供销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建议选用良种实行人工栽培,建立良种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91.
[2]Gustavo A R. The orchid family[R]. In:IUCN/SSC OrchidSpecialistGrouped. Orchids-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IUCN,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6:3-4.
[3]和太平,彭定人,黎德邱,等.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J].广西植物,2007,27(4):590-595.
[4]李鹏,唐思远,董立,等.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5,13(3):255-261.
[5]关文灵,李枝林,余朝秀.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688-691.
[6]刘明,刘林翰,胡光万.湖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与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1):75-79.
[7]戴启金,李海涛,敬根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资源调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67-169.
[8]张慧冲.黄山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64-466.
[9]张慧冲,方建新.黄山市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7(6):47-49.
[10]旌德县[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5603.htm 2012.
[11]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十三卷)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18-133.
[12]陈心启,许介眉,梁松筠.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8-157.
[13]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70-80. (责编:施婷婷)endprint
2.2.2 蕙兰类 根较粗短,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叶5~8枚丛生,长为20~82cm,宽0.3~1.1cm,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分布在1-3孙村乡碧云村、1-5白地镇汪村、1-6三溪镇路西村、1-7云乐乡后村宽岭、1-9庙首镇祥云村这5个调查点。通过曾经挖掘的农户描述,这种类型的兰花在旌德县数量和范围上相对较少。蕙兰的花期在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序直立,花朵较多,一从花可以分化出花箭1~3支,每支花箭可以开出8~16朵,花朵绿色或浅褐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香气浓郁。
在调查中发现,兰科(兰属)的有些植株病虫害发生情况较少,基本没有明显的虫害或病害。仅有少数调查点出现叶片断裂情况,推测可能是人为原因。
3 讨论
3.1 旌德县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野生兰花具有观赏价值,旌德县云乐、祥云等地每年的冬季到早春季节都刮起兰花收购风,成百上千的农民都上山挖掘兰花,旌德县的野生兰花资源因此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些外地商贩进入本县收购兰花,使野生兰花成为人们采挖的对象,这些行为对野生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种群数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野生兰花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开荒造林破坏了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使得野生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植物资源日趋减少。由于生境的改变野生兰花的分布范围正在逐步缩小,虽然调查区域均有这些野生植物但都不是规模生长,只是少量的几株或很小范围内生长。
旌德县在近30a的开荒造林、开荒种地过程中大大破坏了原始植被,使得野生兰花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并且由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造成植株长势弱,老的植株逐渐死亡,新的植株没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不能生长,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
3.2 野生兰花资源保护及开发对策与建议
3.2.1 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对旌德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了解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对物种受威胁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各自的“红色名录”,以期科学地制定维护物种生存的措施,避免物种消失,科学客观的评价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制定长远合理的保护计划,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指导依据。
3.2.2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建立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培育基地,将野生植物分布较密集、生长较好的地区划为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繁殖工作。培育基地划分保护区、缓冲区、科研试验区、管理区,开展野生植物原生地就地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对原生地建立管理制度、健全保护区植物管理监测档案、做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迁地保护主要是对濒危种或数量偏少,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难以恢复或仍在下降的种类,采取迁地保护的办法进行人工栽培繁育,扩大种群数量,进行物种复壮和回归。也可进行有性或无性育苗,或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加快繁殖,加强野生植物引种驯化,增加物种数量,提高物种丰富度。
对特有珍稀植物,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技术档案,如保护级别、濒危程度、濒危机制、数量、分布地点、生境特点、种群数量、群落动态变化等。同时加大对野生兰花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
3.2.3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当地政府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制定保护性法律政策给植物保护以依据。明确保护管理责任单位,给予保护工作所需的基本经费,相关职权单位在开展植物保护工作时落实资金作为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价值的宣传,让大家自觉爱护植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明确保护资源的职责,制止乱砍伐,保护野生资源。
3.2.4 积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加工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研究 通过在旌德县域内扶持建立规模化野生兰花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对兰花的育种、保护及利用方面形成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避免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和破坏性。为了保证野生植物资源产品质量,适应市场供销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建议选用良种实行人工栽培,建立良种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91.
[2]Gustavo A R. The orchid family[R]. In:IUCN/SSC OrchidSpecialistGrouped. Orchids-Status Survey and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 IUCN,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6:3-4.
[3]和太平,彭定人,黎德邱,等.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J].广西植物,2007,27(4):590-595.
[4]李鹏,唐思远,董立,等.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5,13(3):255-261.
[5]关文灵,李枝林,余朝秀. 云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引种驯化[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688-691.
[6]刘明,刘林翰,胡光万.湖南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与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1):75-79.
[7]戴启金,李海涛,敬根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资源调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67-169.
[8]张慧冲.黄山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64-466.
[9]张慧冲,方建新.黄山市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7(6):47-49.
[10]旌德县[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5603.htm 2012.
[11]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十三卷) [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18-133.
[12]陈心启,许介眉,梁松筠.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8-157.
[13]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70-80. (责编:施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