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梅 严从生 王明霞等
摘 要:该文针对安徽省水生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与建议:建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加大水生蔬菜野生资源保护力度;注重自主品种的研发与新品种推广;扩大建设优势产区和地方名优水生蔬菜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的冷链贮运和采后加工企业等流通体系。
关键词:安徽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栽培现状;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55-02
水生蔬菜即生长在淡水中,可供食用的一类蔬菜,大多原产我国。我国目前栽培的有莲藕、茭白、荸荠、慈姑、菱、芡实、水芹、莼菜、蒲菜、水芋、水蕹菜、豆瓣菜等,除豆瓣菜外,上述其他水生蔬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均有1 000a以上。水生蔬菜主要利用浅水水面和低洼湿地进行生产栽培,也可利用粮田灌水栽培。多数水生蔬菜可在淡季上市,部分水生蔬菜还可加工出口,对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季节性缺菜、丰富民众“菜篮子”等有重要作用[1]。此外,大多数水生蔬菜具有药用价值,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安徽省处于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长江、淮河、新安江3大水系和全国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另外,还有全国典型的淮北煤矿塌陷湿地,面积辽阔[2]。据报道,安徽省水域、湿地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8%[3]。河湖交错,水网发达,水资源较丰富,水面底部以淤泥为主,并含丰富的有机质,是水生植物生长的天然沃土[4],为发展水生蔬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 安徽省水生蔬菜资源及栽培现状
柯卫东等对安徽省中南部地区的水生蔬菜资源进行考察,共收集到62份水生蔬菜资源样本,涵盖水芹11份、莲11份、茭白9份、芋13份、菱8份、荸荠4份、芡实3份、蒲菜1份、慈姑2份[5]。安徽省水生蔬菜资源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品种,如雪湖贡藕、桐城水芹、绩溪水芋、庐江芹芽、岳西茭白、无为荸荠、杨柳荸荠、龙岗芡实等。其中,部分地方品种为安徽省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6]。
随着安徽省蔬菜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自然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水生蔬菜种植初具规模,种植面积逾4万hm2。主要有水芹、莲、茭白、荸荠、芡实、菱等。初步形成安徽4大优势蔬菜产业带之一的沿江沿淮沿巢湖水生蔬菜带。
近年来,合肥市环巢湖区域水生蔬菜迅猛发展,截至到2011年,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1万hm2,包括撮镇双季莲藕基地、长临河鱼莲藕立体种养基地、烟墩水旱共生蔬菜基地、丰乐莲茭混种与水旱轮作基地、三河莲藕茭白基地等6大水生商品菜基地和撮镇、三河2大水生蔬菜加工基地。同时,政府大力扶持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如庐江县的柳风荸荠专业合作社、田源花香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示范带动农户进行水生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此外,省内其他地市如岳西、滁州、六安等,水生蔬菜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投入建设加工厂等,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 存在问题
我省蔬菜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优势区域,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但是,目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品种退化严重,更新速度缓慢 水生蔬菜多为营养体无性繁殖,农户自行留种,选种不严格,多数未进行提纯复壮而直接进行连年种植;农户种植水生蔬菜时引种较混乱,良种覆盖率不高;存在长期连作情况等。这些传统的栽培与留种方式易导致种性退化,产量降低,产品品质下降。我省对水生蔬菜的研究相对较少,新品种培育和品种提纯等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优质自主新品种少,新品种引进、示范和对农户的引导等存在不足,导致种植农户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不高,管理粗放,新品种更新速度和栽培技术发展缓慢。
2.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我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虽然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并已初步形成优势产业带,但生产规模仍然较小,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贮运及加工产业链配套环节发展滞后,是制约水生蔬菜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大部分水生蔬菜产品仍是在当地自产自销,打入外地市场的优势不强、力度不够。一些传统的名优品种如菱、荸荠等,由于采收成本高、栽培技术落后等因素,种植面积日益萎缩。
2.3 采后处理技术薄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目前全省大多水生蔬菜产品缺乏釆后分级包装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售价格;缺乏影响范围较广的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除子莲、芡实等加工产品外,其他水生蔬菜多以鲜销为主,如遇上市期集中,冷库及加工设备方面投入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严重影响种植户收入,制约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野生水生蔬菜资源保护力度 我省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适宜水生蔬菜生长,且水生蔬菜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近年来水生蔬菜生长环境遭到破坏,致使部分野生资源灭绝或濒临灭绝[5]。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与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与开发的同时,注重加大对野生水生蔬菜的保护力度,并建立地区性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保存当地的地方种质资源。
3.2 加快品种改良与新品种推广 相关科研单位应加强对地方优良种质的搜集和整理,注重自主品种的研发与繁育。通过多种选育途径,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和生产上的需求。同时,建立水生蔬菜制种基地、品种展示和示范园,引导企业和种植户更新品种,增加水生蔬菜企业和种植户的收入。
3.3 推进水生蔬菜生产产业化 加大对水生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研发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7]。推进安徽省水生蔬菜产业化快速发展,扶持龙头企业,扩大建设优势产区和地方名优水生蔬菜基地。开发雪湖贡藕、桐城水芹、绩溪水芋、庐江芹芽、岳西茭白、无为荸荠、龙岗芡实等地方名特优新产品。在沿江无为、庐江、当涂、南陵、桐城和淮河流域水稻产区建立田藕、茭白、荸荠、水芹基地。培植一系列的知名水生蔬菜品牌,并积极建设现代化的流通体系、冷链贮运和采后加工企业等,形成健康有活力的水生蔬菜产业链,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打造产业品牌形象,提升安徽水生蔬菜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苗立祥,寿森炎,黄锡志,等.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概况[J].中国蔬菜,2007(增刊):5-6.
[2]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等.淮南市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生态园模式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318-15320,15412.
[3]《安徽植被》协作组.安徽植被[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陈明林,刘玲玲,张小平.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0(2).
[5]柯卫东,李峰,孙亚林,等.安徽中南部地区水生蔬菜资源与生产考察[J].中国蔬菜,2009(20):61-67.
[6]刘义满,魏玉翔,柯卫东,等.我国水生蔬菜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及其保护利用[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0(14):15-19.
[7]何建军,程薇,陈学玲,等.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16):132-133.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