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 王善玲
摘 要:沂南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几年来对土壤pH值的测定,基本摸清全县土壤酸化状况、该文简要分析了沂南县的土壤酸化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为沂南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沂南县;土壤酸化;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土壤退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土壤退化就是植物生长条件的恶化和土壤生产力的下降,其中土壤酸化给生态农业和农业增效带来的损害越来越明显,因而在沂南县加强土壤酸化的改良利用,对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保证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沂南县基本情况与耕地土壤酸化现状
沂南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和石质土等类型。pH值为酸性、弱酸性或中性,全县pH值平均为5.8,较二次土壤普查的6.5降低0.7,说明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全县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1~8.2,平均为5.8,属4级水平。土壤pH值无超过8.5的,2级水平的耕地面积为1582、3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5%,3级水平的土地为10 40.6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09%,4级水平的土地26 933.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98%,5级水平的耕地27 741.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17%,6级以下土地275.0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41%。微酸性及酸性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1.16%。
2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不利影响
2.1 土壤致酸的原因
2.1.1 气候因素 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和酸沉降的影响,环境污染形成的酸沉降是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两个方面。干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部分直接渗入地面,即通过气体扩散、固体物降落的大气沉降。湿沉降就是通过酸雨和酸雾,在大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经过水化随雨水而降落入土。
2.1.2 农作物因素 农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2.1.3 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 造成土壤酸化的肥料主要是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时,当其中的NH+4及K+被作物吸收后,酸根就残留在土壤中而酸化土壤。氮肥也能产生对土壤的酸化,主要是铵态氮在土壤中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酸所致。
2.1.4 土壤有机质下降因素 复种指数高,种植作物单一,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有所加重。
2.1.5 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因素 大量投入氮、磷单质肥及三元复合肥,大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氮磷用量偏高,钾肥,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而导致土壤致酸。
2.2 土壤酸化的不利影响及危害 一是土壤酸化直接对养分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土壤反应影响到土壤养分有效性是使土壤中某种养分发生化学反应,使易溶性养分变为难溶性养分或使难溶性养分变为易溶性养分。在pH6~7时,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钾、钙、镁等盐基在酸性土壤中易淋失,因而在酸性土壤,特别是强酸性土壤中,这些元素常常缺乏。活性铁、锰、铝等随土壤pH降低而增加,在极强酸性土壤中可溶性铁、锰、铝常常过高而造成对植物的毒害。二是土壤酸化对肥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酸性土壤中胶体多吸附铝离子和氢离子,而钙离子多数淋失,在有机质缺乏的情况下,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粘重板结,透水通气不良。三是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微生物区系的分布和活动,土壤的有机态养分要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后才能成有效态,而参与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大多数都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中活动是最旺盛的,因而许多养分在接近中性时有效性最大,特别是氮和硫等元素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在pH6~8时硝化细菌最适合,有效氮最多。四是土壤酸化直接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各种植物都有其最适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大部分农作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中性范围较适宜,土壤酸性过大不利农作物高产。
另外,土壤pH对植物病害也常常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对pH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我们可通过土壤酸碱度的管理来控制病害。此外,在酸性条件下,铝、锰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高,对蔬菜产生毒害;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氢离子增多,对蔬菜吸收其它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
3 土壤酸化改良目标及控制措施
根据我县土壤酸碱度实际情况,采取对中性及弱酸性土壤维持不酸化,对酸性土壤通过一定措施逐渐降低酸性程度,使逐渐向弱酸性及中性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3.1 增施有机物料 加大对施用有机肥好处的宣传工作,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在施用速效性有机肥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田有机肥的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对酸化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发生,改善农作物根系生活环境。
3.2 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协调氮磷钾施肥比例,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实行有机与无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配合,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酸化。在酸化程度高的土壤尽量减少酸性肥料的施用。
3.3 适量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 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如钙镁磷肥、草木灰等,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还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钙。合理施用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减少含氯化肥、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使用,可以中和部分酸性,可以抑制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对于微酸性土壤,每hm2施石灰300~450kg,酸性土壤,667m2施750kg石灰中和酸性,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对改良土壤酸性具有较好的效果。石灰的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过细筛,整地时撒施土表,通过耕耙使生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匀,以防烧种或烧苗。
3.4 调整施肥结构,施用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肥料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消除土壤障碍和改善土壤酸碱状况。此外,施用含钙的土壤调理剂如“神六54”对缓解土壤酸化和补充钙镁等养分。
参考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沂南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几年来对土壤pH值的测定,基本摸清全县土壤酸化状况、该文简要分析了沂南县的土壤酸化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为沂南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沂南县;土壤酸化;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土壤退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土壤退化就是植物生长条件的恶化和土壤生产力的下降,其中土壤酸化给生态农业和农业增效带来的损害越来越明显,因而在沂南县加强土壤酸化的改良利用,对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保证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沂南县基本情况与耕地土壤酸化现状
沂南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和石质土等类型。pH值为酸性、弱酸性或中性,全县pH值平均为5.8,较二次土壤普查的6.5降低0.7,说明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全县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1~8.2,平均为5.8,属4级水平。土壤pH值无超过8.5的,2级水平的耕地面积为1582、3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5%,3级水平的土地为10 40.6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09%,4级水平的土地26 933.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98%,5级水平的耕地27 741.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17%,6级以下土地275.0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41%。微酸性及酸性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1.16%。
2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不利影响
2.1 土壤致酸的原因
2.1.1 气候因素 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和酸沉降的影响,环境污染形成的酸沉降是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两个方面。干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部分直接渗入地面,即通过气体扩散、固体物降落的大气沉降。湿沉降就是通过酸雨和酸雾,在大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经过水化随雨水而降落入土。
2.1.2 农作物因素 农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2.1.3 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 造成土壤酸化的肥料主要是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时,当其中的NH+4及K+被作物吸收后,酸根就残留在土壤中而酸化土壤。氮肥也能产生对土壤的酸化,主要是铵态氮在土壤中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酸所致。
2.1.4 土壤有机质下降因素 复种指数高,种植作物单一,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有所加重。
2.1.5 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因素 大量投入氮、磷单质肥及三元复合肥,大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氮磷用量偏高,钾肥,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而导致土壤致酸。
2.2 土壤酸化的不利影响及危害 一是土壤酸化直接对养分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土壤反应影响到土壤养分有效性是使土壤中某种养分发生化学反应,使易溶性养分变为难溶性养分或使难溶性养分变为易溶性养分。在pH6~7时,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钾、钙、镁等盐基在酸性土壤中易淋失,因而在酸性土壤,特别是强酸性土壤中,这些元素常常缺乏。活性铁、锰、铝等随土壤pH降低而增加,在极强酸性土壤中可溶性铁、锰、铝常常过高而造成对植物的毒害。二是土壤酸化对肥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酸性土壤中胶体多吸附铝离子和氢离子,而钙离子多数淋失,在有机质缺乏的情况下,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粘重板结,透水通气不良。三是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微生物区系的分布和活动,土壤的有机态养分要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后才能成有效态,而参与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大多数都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中活动是最旺盛的,因而许多养分在接近中性时有效性最大,特别是氮和硫等元素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在pH6~8时硝化细菌最适合,有效氮最多。四是土壤酸化直接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各种植物都有其最适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大部分农作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中性范围较适宜,土壤酸性过大不利农作物高产。
另外,土壤pH对植物病害也常常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对pH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我们可通过土壤酸碱度的管理来控制病害。此外,在酸性条件下,铝、锰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高,对蔬菜产生毒害;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氢离子增多,对蔬菜吸收其它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
3 土壤酸化改良目标及控制措施
根据我县土壤酸碱度实际情况,采取对中性及弱酸性土壤维持不酸化,对酸性土壤通过一定措施逐渐降低酸性程度,使逐渐向弱酸性及中性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3.1 增施有机物料 加大对施用有机肥好处的宣传工作,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在施用速效性有机肥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田有机肥的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对酸化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发生,改善农作物根系生活环境。
3.2 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协调氮磷钾施肥比例,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实行有机与无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配合,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酸化。在酸化程度高的土壤尽量减少酸性肥料的施用。
3.3 适量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 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如钙镁磷肥、草木灰等,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还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钙。合理施用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减少含氯化肥、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使用,可以中和部分酸性,可以抑制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对于微酸性土壤,每hm2施石灰300~450kg,酸性土壤,667m2施750kg石灰中和酸性,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对改良土壤酸性具有较好的效果。石灰的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过细筛,整地时撒施土表,通过耕耙使生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匀,以防烧种或烧苗。
3.4 调整施肥结构,施用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肥料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消除土壤障碍和改善土壤酸碱状况。此外,施用含钙的土壤调理剂如“神六54”对缓解土壤酸化和补充钙镁等养分。
参考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摘 要:沂南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几年来对土壤pH值的测定,基本摸清全县土壤酸化状况、该文简要分析了沂南县的土壤酸化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为沂南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沂南县;土壤酸化;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土壤退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土壤退化就是植物生长条件的恶化和土壤生产力的下降,其中土壤酸化给生态农业和农业增效带来的损害越来越明显,因而在沂南县加强土壤酸化的改良利用,对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实现农作物稳产高产,保证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沂南县基本情况与耕地土壤酸化现状
沂南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和石质土等类型。pH值为酸性、弱酸性或中性,全县pH值平均为5.8,较二次土壤普查的6.5降低0.7,说明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全县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1~8.2,平均为5.8,属4级水平。土壤pH值无超过8.5的,2级水平的耕地面积为1582、3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5%,3级水平的土地为10 40.6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09%,4级水平的土地26 933.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98%,5级水平的耕地27 741.3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17%,6级以下土地275.0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41%。微酸性及酸性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1.16%。
2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不利影响
2.1 土壤致酸的原因
2.1.1 气候因素 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和酸沉降的影响,环境污染形成的酸沉降是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两个方面。干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一部分直接渗入地面,即通过气体扩散、固体物降落的大气沉降。湿沉降就是通过酸雨和酸雾,在大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经过水化随雨水而降落入土。
2.1.2 农作物因素 农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2.1.3 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 造成土壤酸化的肥料主要是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时,当其中的NH+4及K+被作物吸收后,酸根就残留在土壤中而酸化土壤。氮肥也能产生对土壤的酸化,主要是铵态氮在土壤中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酸所致。
2.1.4 土壤有机质下降因素 复种指数高,种植作物单一,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有所加重。
2.1.5 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因素 大量投入氮、磷单质肥及三元复合肥,大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氮磷用量偏高,钾肥,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而导致土壤致酸。
2.2 土壤酸化的不利影响及危害 一是土壤酸化直接对养分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土壤反应影响到土壤养分有效性是使土壤中某种养分发生化学反应,使易溶性养分变为难溶性养分或使难溶性养分变为易溶性养分。在pH6~7时,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钾、钙、镁等盐基在酸性土壤中易淋失,因而在酸性土壤,特别是强酸性土壤中,这些元素常常缺乏。活性铁、锰、铝等随土壤pH降低而增加,在极强酸性土壤中可溶性铁、锰、铝常常过高而造成对植物的毒害。二是土壤酸化对肥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酸性土壤中胶体多吸附铝离子和氢离子,而钙离子多数淋失,在有机质缺乏的情况下,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粘重板结,透水通气不良。三是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微生物区系的分布和活动,土壤的有机态养分要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后才能成有效态,而参与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大多数都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中活动是最旺盛的,因而许多养分在接近中性时有效性最大,特别是氮和硫等元素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在pH6~8时硝化细菌最适合,有效氮最多。四是土壤酸化直接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各种植物都有其最适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大部分农作物正常生长的pH值在中性范围较适宜,土壤酸性过大不利农作物高产。
另外,土壤pH对植物病害也常常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对pH也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我们可通过土壤酸碱度的管理来控制病害。此外,在酸性条件下,铝、锰的溶解度增大、有效性提高,对蔬菜产生毒害;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氢离子增多,对蔬菜吸收其它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
3 土壤酸化改良目标及控制措施
根据我县土壤酸碱度实际情况,采取对中性及弱酸性土壤维持不酸化,对酸性土壤通过一定措施逐渐降低酸性程度,使逐渐向弱酸性及中性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3.1 增施有机物料 加大对施用有机肥好处的宣传工作,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在施用速效性有机肥时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田有机肥的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对酸化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发生,改善农作物根系生活环境。
3.2 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协调氮磷钾施肥比例,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实行有机与无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配合,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酸化。在酸化程度高的土壤尽量减少酸性肥料的施用。
3.3 适量施用石灰和碱性肥料 石灰及其他含钙的碱性物质,如钙镁磷肥、草木灰等,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还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钙。合理施用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减少含氯化肥、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的使用,可以中和部分酸性,可以抑制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对于微酸性土壤,每hm2施石灰300~450kg,酸性土壤,667m2施750kg石灰中和酸性,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对改良土壤酸性具有较好的效果。石灰的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过细筛,整地时撒施土表,通过耕耙使生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匀,以防烧种或烧苗。
3.4 调整施肥结构,施用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肥料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消除土壤障碍和改善土壤酸碱状况。此外,施用含钙的土壤调理剂如“神六54”对缓解土壤酸化和补充钙镁等养分。
参考文献
[1]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责编:吴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