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辨义

2014-03-11 22:00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复句脸色

◆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阳 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新课标多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版本(人教版和语文版)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的注释和翻译大相径庭。

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其《教师教学用书》把这句翻译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语文版教材仅对“征”字进行了解释,解释为:征验,表现。其《教师用书》的翻译为:(别人的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露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细究这两种翻译,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译后的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人教版翻译后的主语是“一个人的想法”,而语文版翻译后的主语则为“别人的愤怒”。也正是因为这样,后面的翻译也随之出现不同。

人教版将“征于色,发于声”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恒过”中的“人”,并把“人”作为全句的主语,将“而后喻”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们”,即“别人”。他们认为“人”发出“色”“声”,才为“别人”“喻”。

语文版是将“征于色,发于声”的行为主体理解为“别人”,并把“别人”作为全句的主语,将“而后喻”的行为主体理解为“人”,翻译为“你”,只是为了表达的流畅。他们认为“色”“声”是外来的,“别人”发出“色”“声”,自己(即“人”)才“喻”。

“征”“发”“喻”均是主体的动作或思想,其行为主体究竟是谁呢?这一句的主语是否就是“征”“发”“喻”的行为主体呢?这句话如何翻译更恰当更贴切呢?笔者现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要分析“征”“发”“喻”的行为主体,必须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整句话的分析入手。

“人恒过……而后喻”这句话主要是说明人才的造就离不开主观的努力。我们知道,促使一个人主观上要发奋图强,修养德行,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之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在因素是在自己遭受挫折磨炼后自身积极反省、奋发,外在因素是从别人的言行中得知自己的不足后再反身修德。这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所以,从文章的结构逻辑来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从内外两方面讲人主观努力的因素。“困于心,衡于虑”是内因,即说如何“内得于己”。“征于色,发于声”是外因,即说如何“外得于人”。因此,“色”与“声”应该是外来的,“征”与“发”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别人”。

“人恒过……而后喻”这句话只出现了一个主语“人”,而出现了“过”“改”“困”“衡”“作”“征”“发”“喻”等动词。从作者表意的重点来看,作者是想要说明:人才的造就需要在某种条件的磨炼下,主观上“改”“作”“喻”。因此,孟子想重点表述的是“改”“作”“喻”这三种行为,而其余的动词是为其服务的。从句意来看,这三种行为应属并列关系,处于同一层面,只是属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行为。在这句话中,毋庸置疑的是“改”和“作”的主语是“人”,因此,从语句表意的一致性来看,“喻”的主语也应该是“人”。另外,从句式的角度来说,“然后能改”“而后作”均为主动句式,“而后喻”也应该是主动句式,即“喻”的行为主体与“改”和“作”的行为主体一致,应该为“人”。而翻译时“喻”在此处则可翻译为“知晓、通晓”。

从句子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个并列复句,由“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个承接复句充当分句。一般来说,在复句当中,分句主语不相同时,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而分句主语相同时,则可以省略。主语的省略除在对话中省略以外,主要有承前省后面分句的主语,蒙后省前面分句的主语两种情况。这句话第一、二分句的主语均为“人”,省略的第三分句的主语明显属于承前省略,其主语与一、二分句一致,为“人”。

因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的主语为“人”,“征”“发”的行为主体为“别人”,“喻”的行为主体为“人”。

《孟子》的主要注本,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对此句的理解亦与以上分析相符。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为:此又言中人之性,常必有过,然后能改。盖不能谨于平日,故必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著,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焦循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注评为:征色,谓为人所忿嫉。发声,谓为人所诮呵。然后乃警悟通晓也。此则过之暴著于人者。

由李鍌著的台湾中学生必修教材《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一书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与以上分析一致。书中对这句话的解读为:从“人恒过”到“而后喻”八句,就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一般人还未成为圣贤,自然难免犯过。当他们遭逢事穷势蹙的际遇,自然会心中郁结,思路不畅了。经过深思力索,终于想通了,于是奋然兴起,有所改善,有所作为。当他们犯了言行之过,别人的不满、怨怒之气,或者形于脸色和眼神,或者发于声音和言辞。察觉别人的辞色,于是心中有所警悟,从而知过、改过。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教版和语文版的翻译均有不妥之处。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一个人的言行过失,显露在别人的脸色上,表现在别人的言语中,然后才能警悟通晓自己的过失。这样会更贴切、更通俗易懂。

以上仅为个人拙见,不妥之处,敬祈教正。

参考资料: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刘玉祥,刘尚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真义辨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4]连劭名.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J].中学语文教学,2007,(5).

[5]皮坤龙.正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复句脸色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脸色暗黄用桂花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开始看你脸色了
杞人忧天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看脸色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