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陈志昌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吸取先人的智慧精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是青少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高中的语文教材里,不管是什么版本,古典诗歌都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很多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会把古典诗歌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一来是因为它本身很精彩,二来是因为它在高考的诗歌鉴赏和默写等题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遗憾的是,一些老师单纯为了考试成绩,硬生生地把本来很精彩的古诗给讲“死”了,这主要体现在:内容简单化、形式单一化、思考模式化、回答机械化等;本应进行的德育渗透在课堂中毫无体现。在《新课标》已经全面试行的今天,这样的课堂只会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也会慢慢对古诗感到乏味甚至厌倦,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更别说感受诗歌的魅力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一个构思,我们的古诗单元不妨这样上,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以下就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分享一下本人古诗单元的一些教学构思:
学习一首诗,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懂这首诗,知道这首诗大概讲什么内容,然后才是对这首诗进行品读鉴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赏析。
读懂一首,就课文来说,可以结合注释去理解,而赏析的切入点则很多,比较常规的主要是what(什么,诗歌内容);how(怎样,诗歌手法);why(为什么,诗歌思想)这三方面。像杜甫的《登高》一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该诗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基本能说出各联的大概内容和手法:首联写景,视觉由高到低,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气氛;颔联同样是写景,由近到远,很好地体现了空间的变化,同时由眼前的实景过渡到远处的虚景,是典型的虚实相生的写法;颈联笔锋一转,由写景转为叙事抒情,由外物转到自我,从空间概念转入时间概念,写出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糟糕的身体状况;尾联同样是叙事抒情,是对颈联内容的深入补充,同时也照应了开头的环境描写。全诗对仗工整,浑然一体,堪称绝世佳作。
学习到这里,学生对全诗的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同时也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想表达什么?他的经历是怎样的?于是,老师就顺理成章地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
了解一位诗人的人生经历,对于第一次深入系统地学习古典诗歌的高中生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少诗人,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一首诗,我们也可以这么说,诗人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其诗歌的内容、风格和思想,因此,“知人论世”绝对是古诗单元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比如杜甫,他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丰富了,当然,也实在是太悲惨了。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对其进行介绍的时候,将其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这个时候的杜甫由于涉世不深,对未来、对社会还抱有很大的幻想,写出来的诗自然也就大多以“正能量”为主,像《望岳》就充满了豪情壮志。
这一时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杜甫来到了长安。然而,科举考试的失败,不甘放弃的性格使得他客居长安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奔走献赋,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一直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也是这个时候,他开始认清社会的现实,诗歌的风格也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像《丽人行》《兵车行》《出塞》等诗歌都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杜甫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得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代表作“三吏”“三别”正是写于这一时期。
也许是“穷而后工”吧,国家的战乱、家人的离散、生活的颠簸使得杜甫的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我们接触到杜甫很多的绝句和律诗都是写于这一时期,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等。
《登高》也是写于这一时期,明白这一点,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是大有帮助的。
这是属于课外拓展环节,一来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所选诗歌的掌握情况,能否做到举一反三;二来也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选取诗人一个典型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并从中有所启发。像《登高》一诗,本人喜欢在结束这节课之前和学生分享以下阅读材料:
杜甫在梓州已经住了很长时间,为了躲避战争,杜甫一家一直在外漂泊,寄人篱下、颠沛流离。这里虽然山清水秀,可毕竟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亲切、舒服。
这天,天气晴朗,杜甫出去散心。细心的他马上发现今天这里的人不同于平常,都流露出喜悦之情。一打听才知道唐朝军队胜利端了敌人的老窝,家乡的失地都被收复了,战争结束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杜甫喜不自禁,高兴得哭了,而且哭得很厉害,整个衣裳都哭湿了一大片。再看一看跟随而来的妻子和孩子,他们之前的忧愁也随之飞到九霄云外了。
杜甫一路小跑回到住处,胡乱将诗书一卷就打好了行李包,他一边打点行装一边喝点小酒放声高歌。杜甫当即拟好一份回家计划:先穿过巴峡去巫峡,到了襄阳弃船去洛阳。
趁着高兴劲,杜甫大笔一挥,写下诗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围绕这个材料,老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展开充分讨论,通过讨论去感悟一些道理:不管生活有多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苦难,要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生活;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强大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生活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应该说,对于古典诗歌单元的教学,这样的构思,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落实了三维目标,更重要的是,一旦学生对诗人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于该诗人的其他作品的理解也就变得容易多了,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使用教材所追求的“源于课文、宽于课文、高于课文”的目标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