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 刘恩樵
近日,在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汇聚的QQ群里,有位老师亮出这样一道中考语文模拟题求解。
下列使用修辞方法不正确的是:
1.故乡是什么?故乡是童年嬉戏的小河,是河边荡秋千的垂柳,是小村子夜的狗吠,是乡野里飘香的泥土……
2.思想的河,不仅像行云流水那样飘逸,流淌,更像凝练的大地和冰山雪原,穿越亘古时空,却又那么淡然宁静。
3.品读,不需要眼睛,手都是多余的,而是用心灵品味,在静谧中煲汤似的,文火慢炖,靠的是时间。
4.冬夜仿佛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没有了雷电般的倾诉,没有了暴风雨似的脾气,只剩下沉静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的语文老师们各抒己见,一位江苏的老师说:“我看,哪个都对都好!”一位浙江的老师说:“我真的做不出来。”一位北京的老师说:“我看,C是错的,是不是错用比喻呢?”有群友问为什么,他说他也说不清。正确答案来了:“这是天津的中考模拟题,答案是D,但我不知道为吗?”一位QQ名叫“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说话了:“B错了,‘思想的河’本身就是缩喻,比喻上叠加比喻,乱套了。” 不少群友大呼“太深奥了”。这时,那位江苏的群友说话了:“这正符合苏教版一篇文章的意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位湖南的群友说:“这个题目太奇葩了,刚才我问了几位特级教师,他们有的选A,有的选C,也有的选B,竟还没有人选D呢。”群里一片大呲牙的笑脸。看着群里热闹地争论着,开始我也想表个态,但是终因无法给自己的答案找出一个恰当的理由而没有发言。
这道在群里被争论得很热烈的题目,最终也没有谁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与解释。我想,既然这么多天南海北的语文教师都大呼“晕了”“迷糊了”而定夺不了答案,那这个题目距离学生的实际就远得离谱了。
一道供学生练习的普通中考模拟题,竟然“整”得这么多的语文教师不得其解,这是谁的尴尬?我渐渐地陷入思考:对于语文知识,这样的考法恰当吗?作为中考模拟题,这样的考题恰当吗?
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与掌握,用意本是积极的,但是,考查学生的修辞知识与运用究竟怎么考?语文知识究竟怎么考?“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只有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要求:“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 的讲授与操练。”按照这样的要求,似乎这道题对修辞考查没有“脱离实际运用”似的,题目出现了四个具体的语段(近似于“实际运用”),然而,究其实质,我们不难发现,这道题考查的还是对修辞概念的理解。而对修辞概念的辨析,这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修辞知识是极为简单的,而修辞学则是极为复杂的一门学科。事实也证明了,在群里这么多语文老师都无法辨析清楚,学生又如何辨得清呢?
对于语文知识的考查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怎么考。像这道题,明显地存在难度过大的倾向,简直像是语文奥林匹克竞赛题似的。一是在这四句话中,即使存在着“使用修辞方法不正确”,那也一定是非常隐晦的。二是语言材料过于抽象。这四个句子读起来确实优美且有哲理,但是,这样的语言形式对于初中生而言,还是有些艰深的。对这样艰深的句子再去辨析修辞的对错就是难上加难了。两难相加,初中学生如何做得?甚至语文教师都难以捉摸。
仅仅一道题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类似这样的不着边际的题目在各种类型的试题中并不鲜见,这就有问题了。学生长期去做这样的总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对语文还有成就感吗?还有兴趣吗?这么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经过这么一考,学生还会对其“优美与哲理”感兴趣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如何去讲解这样的习题呢?即使能讲清楚,学生能听得清楚吗?如果这样的题目充斥各类试卷,不把语文的灵气抽干才怪,不把学生的灵气抽干才怪呢!
当下,大家都在呼吁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是,类似这样既深又偏的题目不断涌现,学生的负担能减轻吗?
写到这里,我还在惦记着这道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更想知道的是,这样的题究竟要将语文教学导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