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高等职业教育应立足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就业和创业需求 为教学方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立足点,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彻底改革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建立以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相融合的高职英语课程,从而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使职业教育向更快速、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
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的实施主要是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授课为2-3个学期,每周4课时,考核形式为考试,内容主要围绕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关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展开,同时,由于高职学生面临高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也会涉及较多应试教育内容,进行考级的相关教学。相对而言,高职院校为了给专业课腾出更多的课时,通常会取消职业英语课程或选取个别专业开设,课程性质为考查,授课一般为半学期,每周2课时,这种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只是浅尝辄止,并不能对职业英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可见,学生从业所需的职业英语正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因此,重基础英语、轻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英语教学,因为它不仅脱离了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需求,也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英语教材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东西方节日、文化、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素材,缺乏与专业相结合的行业特色和职业性,没有突出针对性,而语言知识的学习也着重日常词汇、句型、翻译和语法等,基本不涉及职业词汇、相关表达和用法,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相差甚远,进而出现知识面不足的弊端。这样的高职英语教材对于至少已学习六年英语的学生来说,除了在英语词汇量方面有所增加之外,内容过于平淡无奇,毫无新意与创新,所学内容与所学专业也无关联,并且这种纯语言学习也过于机械和枯燥乏味,不能学以致用,因此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高职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毕业,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也很少有从事相关职业的经历,对相关职业背景了解甚微,而且缺少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特殊性的认知,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一般都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甚少增加或引入职业英语知识,即使讲授职业英语,也只是让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然后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讲授一些职业英语专业词汇,仅此而已,教学方法仍然延续传统填鸭式讲授形式,忽视或不重视职业英语的教学,缺乏职业英语知识的实际操练,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为基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多变的社交环境和职场中能够尽可能地处理相关英语业务和事宜,并满足不同职业英语交流的需求[3]。而高职单一的基础英语教学已显然不能适应目前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不仅缺少高职教育应有的职业性,而且针对性不强,与高职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与学生自身所学专业存在巨大的偏差导致学生认为英语在未来的职场实用性不强,进而学习兴趣不足,甚至出现弃学现象。因此,将职业英语融入到基础英语也就成了必然,大势所趋。基础英语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译,它是职业英语的基石,是对职业英语学习的铺垫,而职业英语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实践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基础英语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融合相得益彰,彼此又互相作用、共同发展,真正达到“学”英语和“用”英语的统一,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完整性,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教学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进而两者教学内容也应是统一的。基础英语着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职业英语则是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在以后正式工作场合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基础英语对于职业英语的学习起到辅助、促进的作用,而职业英语的学习是基础英语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因此,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将英语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即将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教师可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此作为储备和基础。同时,设计职场工作的虚拟情景,并结合职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真正实现“工”与“学”的结合、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交融、英语语言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的统一,培养出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和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高度重视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打破传统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格局,使高职英语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高职英语教师在巩固与完善自身语言技能的同时应探索与研究专业知识,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探讨,了解专业课程的研究目标、方向、内容,促进教师间的优势互补;也可继续深造,攻读与职业英语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也可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培训,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对相关职业和职业背景都能充分地认知,熟识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与职业特点;鼓励教师到基层单位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岗位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工作状态;也可激励英语教师考取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技能证书,使英语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职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锻炼和提升职业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双师型”英语师资队伍,不仅能够做到结合岗位的实践需求而设计教学内容和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为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要素,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依据,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一本编写科学、实用的教材能够促进和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面对高职英语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实用性欠缺、职业性不强等弊端,应编写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有机结合的高职英语教材,不仅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为职业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又重视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5]。
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可以采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和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人员的加入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最新行业题材信息和具体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贴近实际工作的需要;而高职英语教师能够根据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系统的英语编排和保障,通过双方的通力合作共同编写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可以在每个单元都安排听、说、读、写模块,针对职业特点与岗位需求,适当地编排课堂实践活动,激励学生主动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学和职业的高职英语教学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以“写作”模块为例,既可编排英语日常应用文的学习,如:私人信函、名片、登记表、请假条、留言条等,也可编排商务应用文的学习,包括:商务电子邮件、备忘录、会议纪要、合同、商务函件、报告、询盘、索赔等,帮助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业务时能运用自如。
评价体系应是一个对学生综合评价的有机整体,呈多元化趋势,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查找不足,调整学习策略,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因此,针对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相融合的高职英语课程的特点,其评价应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比例分别为6:4,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考查,而弱化传统的最终考试结果,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能够主动融入到高职英语的平时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使用英语处理事务的能力。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结合,还应细分平时成绩,使平时成绩也多元化,包含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如:课堂表现、口语表达能力(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和专业口语能力)、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综合的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实现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和全面。
当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而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相融合的高职英语课程正是符合新时期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孕育而生,体现了高职英语课程结构的职业化,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形成有效的衔接,但其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6]。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应加强“双师型”英语师资队伍,运用具有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材,将基础英语知识融入到每个职业英语实践活动中,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全面性,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展高职英语教学,使学生用英语学习完成未来工作中所需的业务知识,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在以后的岗位上能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脱颖而出,工作也能得心应手,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渴望的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发展报告,2008.
[3] 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兰丽伟.构建职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实证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4).
[5] 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4):66-71.
[6] 李 鑫,陈 盼,周继慧.论ESP英语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改革方向的启示[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