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成效分析

2014-03-11 07:03傅青兰俞德鹏方玉飞
医学与社会 2014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康复社区

傅青兰 俞德鹏 方玉飞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100;2宁波大学,宁波,315211;3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315000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残疾人问题不仅关乎健康,同时也影响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社区康复是国际社会提倡的残疾人发展策略,是解决残疾人获得和受益于卫生保健、教育、就业和社会融入等方面平等机会和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1]。我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起步较晚,在中国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际社区康复精神的指引下,社区康复的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民政、残联、卫生、教育、社会公益等各部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初显成效。

1 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各部门管理有条不紊

残疾人康复是民生大计,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是需要多部门协调和参与的工作。政府各部门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规定的残疾人权力。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各部门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管理中的工作内容及方法都作了具体规定。

1.1 民政部门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提供福利保障

民政部门的管理主要体现为福利机构福利工作、惠民救助、福利企业。通过福利机构和福利工作中医疗康复功能的建设,努力提高残疾人和慢性病人的生活质量。募集公益资金用于残疾人医疗康复,比如从2004-2008年启动的“明天计划”,4年中,通过福利公益彩票,募集资金8亿元,为近4万多残疾儿童进行手术矫正和康复。通过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推动社区康复提供依托和载体。截至2008年,全国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9319个,各类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7.2万个,各类城镇便民网点89.3万个。民政部正在开展的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共有304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中,为农村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创造有利条件[2]。通过惠民救助,采取普惠与优待相结合、救助与扶持相结合的模式,在残疾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方面提供帮扶,帮助残疾人增强生活的信心,保障其基本权利。通过鼓励兴办社会福利企业,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解决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问题,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民政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对福利企业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福利企业的发展,保护残疾人的劳动利益,目前全国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职工56.3万人[3]。

1.2 各级残联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提供支持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残联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4]。残联积极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关残疾人事业的规划和规定制定工作,落实政府和上级残联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和有关规定。在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方面,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提出残疾人事业建设规划,规范具体工作目标。通过兴办各种残疾人康复中心,或与社区医院合作,或与民政部门合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放在社区,关注残疾人权利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残联每年都有大量的经费用于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再就业培训,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支持。

1.3 卫生部门成为残疾人社区康复的主体力量

卫生部门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虽不是主导,但却起着主要作用,主要承担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在国务院精神的引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六位一体”功能,把残疾人康复工作正式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卫生部门主要采用的是三级及四级社区康复网络服务,以社会康复站和家庭病床为主要管理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使残疾人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可行性提高。

1.4 教育部门使残疾儿童享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部门主要在各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残疾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管理,让残疾人学习文化,学习技能。在教育部门的参与下,我国很多残疾人获得了教育的权利,为回归社会学习了技能,为进一步的职业康复奠定了基础。

2 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网络层次基本建立

残疾人社区康复已经建立从政府到地方,从官方到公益组织,从救助到康复的社会管理网络结构。每个城市形成市、镇(街道)、社区(村)组织管理网络,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镇、村也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康复站、室,并按标准配备了相关器材和专业人员。从宏观上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社区康复管理网络、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网络和社区康复训练网络。

2.1 社区康复的管理网络

社区康复管理网络由各级地方政府及卫生、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组成。各级地方政府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制定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实行目标管理。民政、卫生、教育、残联部门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社区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地方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将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成员单位的职责范围,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方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并进行统计和检查。

2.2 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网络

成立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技术标准,统编培训大纲和教材,培训技术骨干,深入各地指导,推广实用技术,并检查、评估和验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建立健全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机构并形成网络,依托当地的专业技术机构分别成立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等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综合服务在计划、培训、技术等方面提供指导。

2.3 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

建立了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康复综合服务指导机构为指导社区康复工作模式,依托市级三级医院、康复医院技术指导中心,建成康复技术示范到位、康复员培训到位、康复技术指导及咨询宣传服务到位等训练服务网络。从县(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到社区基层康复站、家庭训练点都有专业康复人员提供专业康复服务。

3 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梯队初步建立

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服务人员已经形成从政府领导到社工的技术服务梯队,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专职人员。①各部门领导经验丰富,熟悉残疾人的康复状况及各种福利救助政策,懂得因势利导的利用政府的各项政策来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起到宏观把控的作用。②服务机构的行政人员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收集资料,整合归档,做好残疾人康复中的联络和服务工作。③康复技术指导人员以专业的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为主体,具有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康复医学相关专业学历,有一定的临床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康复指导、训练工作,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是社区康复中的主要技术力量。④社区志愿者和基层社会工作者基本以义工形式为主,由民政或者残联招募,负责对残疾人上门随访、调研、心理指导等工作。

4 社区康复带来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12月1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8296万,近几年虽然没有再1次进行残疾人口数量统计,但是每年的各种意外和疾病导致残疾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汶川、玉树、雅安地震以来,新增几十万残疾人,形成了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对于如此巨大的残疾人群体,大型综合性医院或康复医院无法解决所有残疾人的就诊和康复问题,大部分残疾人需要更加便捷、经济的康复方式[5]。残疾人社区康复以社区为载体,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包涵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心理服务于一体的整体性服务,在具体运作上费用低、可行性高,既能节省社会财力、人力资源,又可减轻残疾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

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上强调以社区为依托,配合社会资源[7]。社区康复机构就在残疾人居住所附近的区域,利用街道、社区作为纽带,患者可以就近选择康复治疗,这使得需要长期康复的残疾人患者受益匪浅,让更多的居家残疾人能够享受康复资源。残疾人在所在的社区进行社区康复,无需住院和家属的陪护,可以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点或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和服务,解决了很多残疾人家庭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同时,通过在社区中参与康复活动,使残疾人相互之间有了更好的沟通和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残疾人之间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减少了残疾人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增强了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信心。这种康复的形式,帮助残疾人及早融入社会生活,减轻残疾人自身和家庭的负担,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康复手段[8]。

利用社区为载体,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和资源,帮助残疾人社区康复,节省了医疗资源,将大型医院的康复医疗资源留给更多的急性期残疾患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中国的社区康复管理使残疾人享受康复的权利大为提高,受益面扩大,使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平等对待的权利,增进了残疾人回归社会的信心,是实现我国国情条件下保健康复理疗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9],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5 结论

残疾与康复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0],社区康复比较好地顺应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它方便、快捷、费用低,有利于身心障碍人士回归家庭和社会[11]。社区康复在我国的发展中,上自政府,下至社区,一起动员,民政、残联、教育、卫生、社会团体各方面一起努力,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的发展道路[12]。在管理方法、管理网络、人员梯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到2015年在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良好实践[13]。

[1]银芳,付克礼,池俊常,等.国际社会康复理念在我国农村康复合作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7):619-621.

[2]民政部.民政部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 [EB/OL]. [2013-08-04].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809/20080900019775.shtm.

[3]民政部.民政部介绍残疾人福利事业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等[EB/OL].(2008-09-08). http://www.gov.cn/gzdt/2008-09/08/content_1090197.htm.

[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的性质与职能[EB/OL].[2013-08-04]. 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07083.htm.

[5]徐俊峰,孙岚,王征美.社区康复建设构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32-34.

[6]李玲,程晓明.社区康复服务成本效益与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1):49-51.

[7]施肖峰.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国外社区康复的启示[J].医院管理论坛, 2004,93(7):56-59.

[8]俞贺楠,裴宇.中国社区康复对残疾人生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23-224.

[9]杨竹结,薛晶晶.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及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323-324.

[10]邱卓英,李多.现代残疾康复理念、政策与社区康复体系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7):601-605.

[11]李若旸,齐鹏,胡勇.农村社区康复问题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8-80.

[12]刘林,郭悠悠.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认知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7):609-612.

[13]吴弦光,陈迪,张静,等.社区康复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7):613-616.

猜你喜欢
残疾人康复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