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视角下博士生教学发展探析

2014-03-11 10:53:34刘国军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助教博士生大学

刘国军,付 睿

(东北师范大学a.思想教育研究中心;b.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4)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正在成为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作为大学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博士生教育,要为培养未来合格的大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教学发展的培养和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有利于实现博士生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顺利转型,也有利于其走上大学教师岗位后的进一步发展。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博士生培养单位已经开始认识到博士生教学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开设教师发展类课程、建立博士生助教制度等方式,提高博士生教学能力和水平。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学校、导师到博士生都未真正认识到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仍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导致博士毕业生到大学任教后,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来适应教学工作,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损害自身和大学的声誉。鉴于此,笔者引入国外FD的理念与实践,以期对提高我国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做些有益的探索。

一、国外FD及其与博士生教学发展关系

1.FD内涵解读

FD是英文Faculty Development的缩写,即大学教师发展,这是一个涵盖多种目标、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所不同。FD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由于高等教育面临着问责呼声不断高涨、学生成分和角色的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师流动性的减少等情况[1],人们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而推进了FD的重要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FD已经广泛遍布美国的各大学中。

关于FD的概念界定,在西方学者中也存在普遍的争论。柏奎斯特(William H.Berquist)和菲利普斯(StevenR.Philips)认为,尽管大学教师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应是综合的,包括教师作为教学者、个人以及组织成员的发展[2],即大学教师全面的发展。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在1991年发表的《大学教师发展:国力的提升》(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中指出,FD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四个方面。其中教学发展,包括学习材料的准备、课程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等内容,这是FD首要的、最核心的内容。而博伊斯(Boice)等人认为,高校教师发展就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进的同义词[3]。日本文部省1996年颁布的教育白皮书中,将FD概念界定为“教师为改进、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所进行的有组织的研究和研修”[4],实际上就是教学发展。

尽管国外对FD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其核心都旨在促进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FD在美国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从追求科研到注重教学,再到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等,内容不断拓展,组织方式和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和提升,目前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和专业化,从根本上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究其根源,首先是政府、社会和大学都非常重视,对FD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和长远的谋划;其次是美国在大学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即博士生教育阶段就非常重视其教学发展,积极为博士生教学发展设立项目、完善相关制度以及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如广泛实施的博士生助教制度和著名的“未来师资培训计划(PFF)”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可以说,美国FD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升了美国的大学教师的发展水平,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博士生教学发展是FD的重要职前阶段

在FD模式下,博士生教学发展是大学教师的重要职前培养内容。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已认识到博士生教学发展对于大学和FD的重要意义。因此对博士生的教学发展采取博士生助教制度、“未来师资培训计划”等形式作为FD的重要职前训练项目。具体说来:

博士生助教制度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60、70年代,到现在已经广泛存在于美国各大学中。助教主要从事一些教学辅助性工作,如帮助教师布置作业、准备考试、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等,以及一些基础性科目的教学工作。美国大学实践证明,博士生助教制度是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于大学、大学教师和博士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使博士生得到实际锻炼,为FD做好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二是极大地缓解大学师资紧张问题,减轻了大学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三是博士生助教通过参与教学工作和接受教授的指导,切实提高了其培养质量,提升了综合素养。因此,博士生助教制度成为了FD的重要职前训练。

同时,在FD模式推动下,“未来师资培训计划”(Preparing Future Faculty),简称PFF,是由美国慈善基金会(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Foundation)资助,由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和研究生院委员会(The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于1993~2002年间共同发起和运作的,旨在全面提升博士生的教学、科研和专业服务能力,为将来的大学教师做好准备。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组建校际间合作小组、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小组活动和选聘教学导师等方面,总共有44所博士生培养学校、399所合作学校、11个学科学会、4000多名博士生参与,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深厚教学知识和掌握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优秀大学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项目是当时培养未来大学教师最成功最著名的案例,被称为是一项最具智慧、最有远见的改革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据此可知,“未来师资培训计划”通过促进博士生教学发展,进而成为了FD的重要职前阶段。

二、我国博士生教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国外FD及其与博士生教学发展的关系可知,博士生教学发展是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从不教学到辅助教学、再到教学的发展过程。与此相比,我国大学在提高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措施上,主要集中体现在设置博士生助教制度和开展博士生助教工作方面。但由于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完善和亟待解决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校层面上讲,对博士生助教工作重视和设计不到位。博士生作为未来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博士生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本科教学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我国的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实行研究生助教制度,教育部(原国家教委)1986年和1988年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的试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大学全面推进研究生助教制度。由于博士生在学科基础和知识视野等方面都比硕士生高一个层次,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本科教学水平,一些大学也逐渐由高年级硕士生助教过渡到博士生助教。助教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30多年,但目前仍有很多大学对博士生教学发展规划不够重视,没有看到博士生助教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助教岗位。就博士生助教而言,目前国内各大学普遍做得不理想,不够重视,可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有关。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校对博士生助教的系统培训较少,比如上岗前教师技能培训、上岗后及时跟进指导、工作结束后的研讨总结提高等,没有把培训工作贯穿于全过程当中,一般只在上岗之前参加教师发展类课程培训,对于博士生助教工作的考核基本在快要结束时进行,也主要由主讲教师及所在的学院负责,主要考核到岗情况、辅助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情况等,基本上没有考核不合格的。

从指导教师层面上讲,对博士生助教工作认识和指导不到位。实施博士生助教制度的目的是为提高博士生教学能力,但同时也能够极大地缓解大学师资不足和教授教学任务压力。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人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工作能力,经过系统培训是可以胜任本科教学的。但是,绝大多数学院和指导教师不信任博士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意博士生走上讲台,担心其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而影响本科教学质量,损害学校声誉。因此,很多大学的博士生助教只是从事一些辅助教学工作,如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设计课件和辅导答疑等内容,即便走上讲台教学也是最后讲几次不太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因为指导教师的不信任,直接导致了对博士生的教学指导缺乏认真的态度和细心的指导,而只当是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这自然也无法缓解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压力。

从博士生自身层面讲,对博士生助教工作认识和努力不到位。博士生自身对助教工作重视不够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的教师招聘条件中,看重的就是科研情况,如果科研能力和成果足够优秀,不是“211”或“985”大学毕业也完全可以,至于教学能力和水平则很少提及。在这种背景下,博士生自身不可能认识到教学发展对于自身和FD的重要意义,以及助教工作对于博士生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根本的问题。其次是国家从2008年已经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博士生导师要给博士生设置助研岗位,并支付一定助研津贴,为此博士生要全身心投入到导师的科研当中,没有时间做助教。同时,学校不重视,没有提供足够的助教岗位和与之相匹配的助教津贴,这也是影响博士生对助教岗位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助教工作对于博士生缺乏足够吸引力,博士生没有积极去争取和竞聘岗位,而上岗之后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之中,难以提升教学发展水平。

三、FD视角下提高我国博士生教学发展的理路

通过分析我国博士生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可知,在当今我国的博士生教育阶段,单单培养博士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强调科研能力的惟一性是不可取的,而将教学知识提高到与学科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不科学的[5],应在着力提升博士生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教师文化的培育,为FD做好必要准备。鉴于此,笔者拟借鉴国外FD的理念与实践,以期对提高我国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做些有益的探索。

1.立足FD,重视博士生教学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加快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多样化趋向日益明显,国家、社会和家长对大学教育期望日益提升。促进以教学发展为核心的FD,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教育对象群体的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提高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为FD做好必要准备,不仅关系到博士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博士生培养单位的声誉和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质量。

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包括教学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应是博士生培养的最终目标。

博士生培养单位应转变传统观念,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立足FD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博士生教学发展问题,积极为博士生教学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确保每一位博士生得到教学实践锻炼,切实提升其教学水平。

2.完善博士生助教制度,提高博士生参与积极性

博士生助教是提高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应逐步完善博士生助教制度。首先,提供在岗的基本条件。一是创造岗位,使每一位博士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二是要确保博士生助教期间要讲授一定课时的课程来提高其教学水平,所需课时应足以体验教学场景和改善教学水平,并达到心理预期,一般情况下应为8课时以上①;三是要加强博士生助教岗前培训,针对没有大学教学经验的博士生,通过设置FD类必修课程、名师授课观摩、微格教学等活动提高其教师技能和教学方法,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其次,加强博士生助教的指导与考核。博士生上岗后,应与指导教师商量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要始终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与帮助,遵从其安排与要求,遇到问题要及时请教。指导教师应负责博士生助教期间全程的指导与监督,并为博士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协助院系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合格颁发教学实践证书,并按照培养方案记一定学分;考核优秀的研究生可给予奖励,并在今后的助教聘用中享有优先权;考核不合格的,应酌情少发或不发酬金。

最后,根据实际工作量给予博士生相应的助教津贴,以调动博士生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大研究生助教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所需资金由高等学校承担。”[6]这为确定博士生助教津贴提供了政策基础。

3.设置FD类课程为必修课,完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

目前,我国一些大学为了给博士生从事助教工作做好理论准备,开始在博士生教育阶段设置FD类课程,主要面向没有大学教学经验的博士生。课程内容包括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手段等课程内容,部分大学还开设粉笔字、语言表达规范等教师技能课程。

首先,应调整FD类课程为必修课。FD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没有大学教学经历的博士生设置的,目的是为使博士生熟悉大学教学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从我国目前的博士生招生情况来看,大学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越来越少,博士生中具备大学教学经历的人也越来越少。而且,即便是大学教师,接受博士生导师的亲自指导和教学训练,再复习一遍也不谓不妥,也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提升。因此,有必要将FD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并记2学分。

其次,要完善FD类课程内容与结构。在原有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应改变课程结构,以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授课,同时增加微格教学、观摩名师授课等内容。博士生助教普遍认为,通过FD类课程学习,熟悉了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了解了现代本科教学的特点,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安排,同时认为微格教学和观摩名师授课对他们非常有帮助②。改变教师授课方式,由理论讲授为主转变为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主,同时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4.设立“未来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开展系统培训活动

从国家到学校层面,都应考虑设立“未来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这将会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下培养优秀大学教师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将是推进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动力之一。我国与美国当时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相仿,都存在着博士生教育阶段过分重视学术研究、严重忽视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危及本科生教学等问题。从国家层面上,应该设立区域性的基地,如现已存在的师资培训基地等组织,负责本区域的博士生教学发展系统培训;从学校层面上,作为培养博士生的大学应该高瞻远瞩,及早决断,在以科研为主的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设立“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可由研究生院和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举办,联合周边普通本科院校,通过设立科研导师和教学导师、广泛的教学发展类课程、教育实习见习、教育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和大量的教学实践等环节,促进博士生的教学发展,使其为将来大学教师做更加全面的准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将使博士生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显著优势。

5.创新和丰富活动载体,全方位提升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

除了博士生助教制度和FD类课程之外,国内的大学几乎没有针对博士生教学发展采取其他方面的措施,比如定期的研讨会、大学教师技能培训和比赛、以及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等,缺乏系统地设计和规划。

每学期应定期举办博士生教学发展研讨会,对于博士生在助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和学习到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研讨和汇报,并邀请名师现场与博士生互动;工作坊被认为是提高博士生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应鼓励院系建立基于本学科的小型的工作坊,以本学科教法教师为核心,围绕学科教学知识不定期进行研讨;应该联合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每年定期举办博士生的教师技能培训和比赛,并设立一些奖项、奖金和荣誉证书,提高博士生教学意识和教学技能。

大学应当建立一些博士生教学实践基地,为博士生更多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创造便利条件。国外实践证明,博士生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在进行系统培训后完全有能力胜任本科教学工作,而且对于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和民办大学来说,设立博士生教学实践基地并形成长效机制,绝对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总之,从FD视角来看,博士生阶段的教学发展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大学和大学教师的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予以重视。要通过完善博士生助教制度和FD类课程设置、设立“未来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以及创新和丰富博士生教学发展载体等措施提升博士生教学发展的意识和水平。

注释:

①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对2011-2013年度全校博士生助教调研的结果,90%以上的博士生认为教学实践环节至少8课时以上。

②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对2011-2013年度全校选修FD类课程的博士生调研结果,100%博士生认为该课程非常有意义,85%以上的博士生希望增加微格教学和观摩名师授课。

[1]王春玲,高益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兴起及组织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6,(9):56-61,87.

[2]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22.

[3]钟秉林,刘丽.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50-54,49.

[4]蒋妍,林杰.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京都大学的个案.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11,9(3):29-44.

[5]付八军.论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J].教育研究,2011,(4):96-100,110.

[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9/201303/148129.html.

猜你喜欢
助教博士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全(2021年4期)2021-05-19 07:56:5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唐都学刊(2017年6期)2017-11-27 06:08:05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唐都学刊(2017年6期)2017-11-27 06:08:05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唐都学刊(2017年3期)2017-05-25 00: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