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勇,陈明珍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2014年1月28日,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握做好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将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公安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就业困难,入警率不高。以2011年为例,全国共有公安高等院校34所,其中,入警率不足80%的有23所,不足60%的有15所,不足40%的有12所。*王文硕.代表委员聚焦警校毕业生就业:呼吁建立预备警官制.中国警察网,2014年03月06日.毕业生入警率不高,造成的影响有:
现在全国大约有200万公安民警,每年仅自然减员空出的岗位编制就约有3万个,而全国公安院校同年的应届毕业生总数还不到2万人,公安机关除了招录公安院校的毕业生,还需要面向社会招录公安民警。由此可见,公安机关对于公安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是刚性的,即便是2012年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方式改革以后,就业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张跃辉.毕业生质量是就业率的根本保障——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工作座谈会有感.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新闻文化网,2012-12-17.以湖南省为例,目前全省有公安民警6.7万余人,每年需补充警力2500人左右,每年招考时设置了40%左右的公安专业职位,按照现行招录公务员开考比例1:5的规定,即便是降至1:3,每年至少有70%以上的公安院校毕业生不能进入公安机关就业,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入警率低,使公安院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再加上专业面不够宽泛,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公安特色,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把公务员考试,特别是政法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作为就业的重要出路,但由于职位有限,报考人数较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女生,由于政法机关严格限制男女比例,能够通过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女生为数不多,这更加大了公安院校女生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得公安教育的社会价值无从体现,进而带来公安院校相关专业生源减少、质量降低,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受到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求职困难,有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或社会的遗弃感,甚至心生怨恨,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在公安机关对相关案件进行侦破时,因嫌疑人掌握了一定公安专业知识,反侦查意识和手段较常人强,给公安工作乃至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入警率,对缓解其就业压力,提高公安院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从2012届公安院校毕业生开始,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政策由资格性考试转变为职位竞争性考试,即公安院校毕业生和其他普通院校毕业生一样,必须通过全国、各省举办的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才能获得入警资格。而目前每年报名参加人民警察岗位公务员招考的人数较多,竞争力较大,这就加大了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公安院校学生在入学时,都要经过面试、体检和政审环节;进入学校后,实行的是警务化管理,既注重法律业务知识的培育,又注重警务技能和体能的训练,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在人民警察岗位上,从警意识比较强。但也造成学生对其他岗位的职业准备不足,如不少公安院校学生不像其他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忙于培训、考证、招聘、出国热、考研热,他们的职业规划一般是从四年级公务员备考才开始的。前三年,学生对市场变化、职业需求和前景关心程度较低,即使有部分学生着手准备,但也不外乎是公务员和研究生备考,由于缺乏职业准备,不少学生在屡次公务员考试失败后才开始考虑其他岗位,势必准备不足,导致自信心不足,成功概率也大大降低。
另外,就业要求较高也是造成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随着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强,招警岗位大多数面向公安基层,即县级以下乡、镇派出所,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或艰苦的岗位上去,而是喜欢留在大城市或“更高”起点的岗位上,这也就造成城市人民警察招考岗位竞争压力大,基层警力不足的状况。
目前,政法岗位招录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其他普通公务员一样,都是只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这两个科目的考试,都是能力型考试而非知识型考试,考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理计算和综合分析等能力,公安院校学生入校后,学习最多的是法律知识和公安业务技能,对公务员考试内容较为生疏,特别是申论写作能力较低,而大多数公安院校并未将考试科目列入教学计划,学生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提高能力。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各培训机构办学不规范、师资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培训,这是造成学生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出口不畅,进口不旺,解决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促进公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警察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法学会会长李申学认为,“针对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率低的现状,建议参照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的做法,在公安高等院校实行预备警官制,即学生‘入学即入警’,毕业后,直接录用到各级公安机关工作。”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胡旭曦根据调研做出了细化的建议。“建议参照部队院校招录培养模式,由省级人社、公安部门根据公安机关每年所需警力,按需招生、择优录用。公安专业学生毕业时由省公务员局、省公安厅和各市州公安机关单独组织公务员资格考试,设置淘汰率,合格者安排至公安机关就业;在按需招生、择优录用政策未出台之前,须根据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现状,将开考比例降至1∶2左右。对经济欠发达或少数民族聚集的边远地区可将开考比例降低至1∶1.5或1∶1.2,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由省公务员局统一调剂。”*王文硕,孔大为.“入学即入警” 还是“民警资格制”?——代表委员及学者专家聚焦公安高等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问题.中国警察网.2014年03月06日.
公安院校学生实行预备警官制,“入学即入警”,身份问题得到了解决,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实行公安岗位单独招考,可以确保绝大多数公安院校毕业生走进公安机关,能够避免教育资源浪费,也可以避免部分非公安院校毕业生考入公安机关而不熟悉公安业务的尴尬。另外,考试淘汰率的设定,也排除了“包分配”嫌疑,使学生必须参与竞争,勇于竞争。
公安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基本素质是指公安院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包括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专业素质是相对于具体的公安岗位而言,毕业生需要有法律知识和实战技能、较强的组织纪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等。
1.要加强公安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要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教学效果提升和教学方法改进;要严格考试制度,明确标准要求,对不达标学生采取相应措施。要坚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公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公安战线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使他们见贤思齐,立德树人。要加强他们的体能训练和心理素质培育,以确保适应公安一线工作需要。
2.要加强公安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素质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是从事职业的必备条件。法治社会对公安民警执法规范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公安院校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养,要注重法律实践和公安业务实践,要培育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字处理、案件侦查、案情分析和擒拿格斗、紧急避险等能力。要严格警务化管理,培养学生有令必行、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要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锻炼意志品质,提升处警能力。要使学生明确,提升能力就是保护生命,只有不断加强公安业务能力建设,才能为保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权益做出贡献。
公务员考试是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的必要条件。公安院校要担当起公务员培训的重任,一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必要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二是根据考试要求,开展应试能力、热点问题和礼节礼仪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面试演练;三是建立校园考试网络资源库,确保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测试;四是引进公务员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学生自愿报班,降低交通成本,确保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公安院校毕业生公务员考试辅导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意识,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管干部必须协同配合,把公务员培训解决在学校,这样才有利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
1.培养毕业生基层就业意识
要转变公安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要根据生源地需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农村去,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服务机构要及时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各种就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明确就业形势,做出合理选择。
2.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除进入公安机关外,要引导学生参加国家安全机关、边防武警部队、法检系统、企(事)业保卫部门以及铁路、交通、民航、森林、海关等公安、缉私部门的招考,并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多渠道消化毕业生,拓宽毕业生就业出路。
3.明确毕业生继续升学意识
要对毕业生进行分流,对学习成绩优异,有继续升学愿望的毕业生提供升学条件。公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和服务机构要联系研究生处、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开展研究生考前辅导和政策咨询活动,延缓毕业生就业期,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要促进公安院校学生就业,最根本的还是要改革招生制度,一是公安院校要深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调查警力需求情况,确定招生指标,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宣传。二是公安院校要积极向公安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务员局等汇报毕业生就业情况,争取政策支持,做到招生与招警同时进行。三是针对基层“招警难”、“留警难”的难题,专门面向省内边远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定向生。四是逐渐减少非公安专业招生人数,特别是就业难度大的普通专业的招生人数,增加公安专业招生人数,促进就业。
2014年,全国反恐形势异常严峻,继昆明“3·01”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新疆乌鲁木齐公园北街早市发生了“5·22”暴力恐怖袭击和莎车县发生了“7·28”暴力恐怖袭击,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发生,使国家急需要反恐专业队伍和专业人才,因此,设立反恐专业尤为必要。今年,公安大学已新增了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收80人。云南警官学院也在前些年侦查学中增设反恐方向的基础上,成立反恐怖学院,积极申报增设反恐怖本科专业,这一专业调整,更有利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能推动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总之,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公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持续用警和用警效率,做好这一工作对加强公安院校自身建设,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