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丽霞,苗志娟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政治心理学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力度分析*
蒲丽霞,苗志娟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可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力:借由党员、群众、社会和文化四个媒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掌控力、亲和力、说服力与包容力。这四力的成功实践,无疑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大众化。
政治心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整个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客观现实的变化必然要求相应的观念形态也随着改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思想道德支撑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从而发挥其凝聚社会共识、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原理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践,由单纯理论走向生活实践,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化为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效的关键所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为群众所掌握并身体力行,人们的心理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心理学是兴起于西方20世纪20年代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政治心理学是研究政治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2]政治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政治行为同人们的心理因素戚戚相关,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提高人们的心理认同感。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圆熟的状态,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3]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领域的人们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一方面经济、政治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多样性日益明显,社会价值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加之部分党员的作风不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陷入困境。
政治心理学认为:“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4]广大党员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力量,其言行对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般认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践行。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党员不能忠于职守、贪污腐败,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大大降低,这也是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为此必须走出困境,努力做到:
第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党员的价值标准。掌控,顾名思义,就是掌握控制的意思。掌控力,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广大党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美好品质固化为自己对他物进行选择判断的价值标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指社会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伴随个人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接纳社会核心价值观,并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调节自身有意识行为的评价标尺和内在准则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知’,即内化于心。”[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评判的尺度,想要内化为广大党员的价值标准,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理论灌输就可以的,必须要从心理上去认同它,这就要通过“心态”这个中介,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心理活动,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作为政治心理学研究范畴的“心态”是个体行为的向导,形成什么样的心态,就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改造客观世界,为此,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广大党员要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控力。广大党员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社会沟通主体,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控力,把握不同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使社会群体的思想变化处于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之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才能更好地为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做出表率和引领,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软力量,扩大社会思想共识,引领人们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亲和力,是一种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就是人民群众,为此,必须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建立牢固的群众基础。
(一)发挥魅力引领,用人民自己的语言说话
所谓“魅力引领”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靠的不是强迫,不是呆板的理论灌输,而是依靠理论的魅力和亲和力,让群众心甘情愿去接受。“一个成熟的核心价值观总是与人们的日常语言融为一体,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直接挂钩,并自觉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利害取舍的具体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人于无形的巨大力量。”[6]作为人民群众,他们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过程,一般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为此,必须发挥知识分子这一中介,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出发,将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
(二)融入群众生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实现理论力量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关键是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要彻底,不回避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说服群众。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和解决民众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8]而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人们又特别关心的最现实问题就是人们的实际利益问题,特别是物质利益。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实际生活和工作,了解群众的新情况、新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各个层次的群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三)树立草根典型,优化价值观的引领方式
尽管主流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很多,但是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不深刻,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的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或措施,而要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式,实现引领工作达到最佳效果。社会心态具有从众效应,它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影响,从而面临来自多数人的或真实或想象的压力时,会怀疑、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0]为此,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深入挖掘群众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草根典型”,用他们的事例感染身边的人,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社会心理的从众效应,达到辐射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也会受到社会心理的从众影响,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普及。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这就告诉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外在的理论自觉转化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从价值认同走向行动认同
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实践的前提与基础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全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和情感的认同和分享,他是维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原动力与凝聚力。”[12]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大众化的过程。
所谓的价值认同,是指个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种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13]行动认同,则是指个体将某种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过程。[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程度如何,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程度和行为认同程度,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如果仅仅停留在价值认同层面就失去了意义,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彰显其价值,“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15]这也就是说,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完成从价值认同向行为认同的过度。但是,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价值认同是行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行为认同是价值认同的目的和结果。
那么,如何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便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所在。首先,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无论是价值认同还是行为认同的前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理论本身就没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根本就得不到群众的认同,所以,必须不断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容解读,使之不断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其次,二者又相互区别,最终达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是理论的建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生成的过程,是理论建构和实践生成在辩证互动中相统一的过程。[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群众的生活实践,最终目的是通过其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引导人们产生价值认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继而转化为行为认同,外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通过人们长期的实践,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发展。
(二)利用制度去保障价值观的推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实现从价值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转变,仅仅依靠人们的心理机制去调适远远不够,必须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保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着眼于长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们认同它、实践它的权威依据,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进程提供长久有效的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它作为文化内隐的一种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要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落地生根,富含民族特色,还要以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取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和支撑,离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也离不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在的时代相脱节,它们适应不了变化了的实际,难以解决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加之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和滞后性,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的宣传,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最后,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经济上的优势,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和文化渗透,大力鼓吹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和西方价值观的普适性,掩盖其实行文化霸权和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实质,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推行力度。
为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超越对待传统文化的偏见,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现在社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抛弃,我们要学会辨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突出其优秀思想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抛弃文化中的糟粕。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反思传统文化,坚持理论创新,全方位的打造传统文化与时代相接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推行,不仅积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地借鉴世界文明的成果。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部分,去其糟粕,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去。
[1]窦立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困境及其应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KristenRenwickMonroe.PoliticalPsycholog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2002:17
[3]申维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点睛之笔[N].光明日报,2012-11-12.
[4]蒋云根.我国政治心理学在当前应该着重研究的若干主题[J].政治学研究,1999,(1).
[5]严明强.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以阳光心态为取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J].哲学思考录,2012,(12).
[6]李艺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增强四种力度[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8]聂继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建设路径探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4).
[9][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唐泽,罗湘明.社会认同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3]黄丽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J].发展研究,2008,(12.)
[14]余林,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15]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16]左亚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和深化[J].理论月刊,2013,(10).
(责任编辑 高云)
D616
A
1671-0681(2014)05-0063-03
蒲丽霞(1983-),女,新疆博乐人,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讲师;苗志娟(1983—),女,河南郑州人,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讲师。
2014-03-18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构与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12AZZ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