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虹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除了追求最大利润之外,需要担负的对社会的责任和伦理[1]。主要包含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慈善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竞争演变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重要来源的大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决定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遗憾的是,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教育水平较低,思想素质堪忧,责任意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民族地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管理者的价值观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器”[2]。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带领组织上下营造被社会所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与文化,树立企业正面形象,获得隐形资本,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3]。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与领导者,其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职业素养的深浅,都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动机、伦理水平等密切相关,对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加强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形成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才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人才,并持续提高企业未来伦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来源,在高校教育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有助于将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与社会经济活动有效结合,连接彼此,使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在进入经济活动之前,把握企业社会责任,为其职场行为提供道德支撑。在市场经济活动当中,秉持公平、公正、诚信的良好企业社会责任观,是企业沿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的保证。加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有助于增强其履行责任的自觉性,规范企业上下行为,构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氛围,维持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加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使这些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们具备长远意识,注重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4]。
从高校教育体系层面来看,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不再只关注企业经济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也就成为重要课题。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工商管理类学科体系,丰富教育内容,才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使教育更具实用性。因此,高校加强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道德观、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综合素养,是工商管理类学科体系建设的需要。完善工商管理学科内容,塑造工商管理学科品牌,提高工商管理学科质量,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民族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普及程度仍不容乐观。民族地区多数高校尚未把《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单独设立并纳入学科体系的必修课程之内,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仅作为选修课对待。企业社会责任只在授课过程当中,被部分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穿插提及,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企业社会责任仍未成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课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高校从未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知识与理论。此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针对性教材十分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基础,发展过程与前沿,企业社会伦理特点与现状及动态等知识的专门教材仍较为少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的缺口是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科教育体系,部分高校仍缺乏较为明确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使得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教育缺乏系统的指导与有效监控。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历来我国教育的口号与目标,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德育包含哪些方面?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是否应纳入德育体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应如何详细化?对于未来职场的职业操守,社会主义需要的市场经济人才必备条件,高校仍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5]。在少量开设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高校当中,教师主要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包括社会责任与伦理涵义及相关理论基础、经济规范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与意义等,但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却遭到忽视,如责任决策能力、伦理判断能力等。高校授课目前主要为课堂讲授,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授课方式,使得大学生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践能力也无从锻炼。
在一项对民族地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当中,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明显不足。多数大学生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但了解程度不高。在民族地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当中,企业社会责任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渗透,但尽管大部分大学生都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非常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大学生仅有5.3%,并且在这些少数较为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大学生当中,多数也只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部分内容,大于四成的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完全不了解。仅有10.4%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寻找相关信息进行了解,72.4%的大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并没有积极主动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知识与信息的意识。这说明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还比较弱,缺乏对社会责任的义务心。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是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多层次匹配培养模式,以培养其企业社会责任观。
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有必要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与政策来鼓励高校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在这方面,意大利政府的做法值得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借鉴。意大利政府,特别是社会福利部门,携手伯克利大学共同推进了一项富有特色的创新活动,即“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社会义务”,鼓励企业为社会服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成果,构建了欧洲大陆和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行动的基准,并调查与分析意大利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框架与测量指标。通过活动的举办,广泛传播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知识,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增强了高校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视。
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高校必须正确对待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视。首先,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必修课独立开设,引入国内外权威性教材,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与前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SA8000、企业公民等相关概念进行解析,让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系统掌握企业社会责任基本原理与实践知识,详细了解企业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还包含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此外,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还需充分了解基于我国现实背景之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特点及不足,对我国整体国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用生动丰富的授课方式激发大学生积极性,将案例分析与情境模仿引入课题,引导同学积极讨论,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增强其认知程度,促进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和平和繁荣昌盛的时代,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知之甚少,加上不少大众媒体的误导和西方自由思潮的影响,对国家和团体缺少应有的责任。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方面的讲座、课程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开阔视野。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中,主动积极地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好目前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构建和谐社会,更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夯实理念基础[6]。作为我国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意识到自我提升的责任所在。外部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影响,但内因才是事物的本质。大学生应增强自我的责任意识,积极获取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知识、新闻动态,主动参加相关课程与讲座,并将责任意识落实到生活各方面当中,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实践将责任意识内化为个人内在价值观。大学生应端正学习动机,降低功利意识,增强提高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端正大学生择业倾向,规范大学生职业行为,提升大学生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合理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7]。
[1]营文中.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2008,(22).
[2]Hemingway C.A.,Maclagan P.W.Managers'personal values as driver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4,(50).
[3]鲁常玉.商业伦理教育对商学院学生企业社会责任取向的影响效应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乔占军.商科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多层次匹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6).
[5]吴红梅.江苏高校本科生商业伦理教育普及程度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6).
[6]于欣宁,陈汉辉,黄强等.财经类大学生个人特征因素与其企业社会责任取向关系实证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3).
[7]赵兴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7.